李登輝最後的歷史反動

論「扁李體制」以省籍鬥爭為綱的偽本土化

社論


隨著年底選舉的時間迫近,連宋合日漸成形,李登輝自日本看病回來後不斷出擊,批判連戰,而有日文《虎口的總統》及《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的出版,直至6月16日,李登輝和陳水扁在「北社」成立大會上同台演出,扁李聯盟遂告結成。

除了不斷的放話、出書外,政治是現實的,失去了政治舞台的李登輝拿什麼去和陳水扁建立選後的「扁李體制」,於是有年底選舉的85加35之說,85席由阿扁民進黨負責,35席由李登輝去張羅,以取得選後立法院過半的席次,來確立「扁李體制」。

扁李對抗連宋二陣營的態勢形成,台灣政黨政治重新洗牌,在後李登輝時期已成一必然趨勢。其實早在1996年總統大選前,李登輝就預言了,選後政治生態的重整,企圖以李登輝的「台灣國民黨」和民進黨合併,結成一個台獨執政聯盟,讓新黨成為一個永遠少數的外省人在野黨,當時大嘴巴的呂秀蓮還在一篇文章中透露了新的黨名可以叫做「國民進步黨」。這次「扁李體制」的建立,其實只是「國民進步黨」的續編而已。

「扁李體制」的建立其實沒有新的花樣,其秘密武器不過是以分化省籍為實而名之為「本土化」對抗「非本土化」而已。

在台灣學界,1995年,台大中文系陳昭瑛教授曾在《中外文學》發表一篇《論台灣本土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她把從日據時代以來的本土化運動分為三個階段,即「反日」、「反西化」、「反中國」,並指出「反中國」的本土化運動是一項中國意識的「異化」。這篇文章發表後,即引起了一場論戰。台獨派學者在理論上破綻百出,只好草草收兵。

其實,本土主義(nativism)或本土運動(nativistic movement)的概念當可追溯到人類學家摩根(Lewis Henry Morgan)研究北美印地安人所著《伊洛魁人的族盟》(League of the Iroquois, 1851)一書。這是一個宗教的運動,在白人文化的入侵下,印地安人也被迫基督教化,而以「鬼舞」(ghost dance)的儀式來強調自己的文化,和對抗基督教化。

在亞洲,信奉印度教,身著印度服,手執印度土紡機以對抗基督教和英國文化的甘地,亦一本土運動的典型人物。日據時代的台灣,終身不說日語不著和服的林獻堂,也當是台灣本土運動的代表人物。

簡言之,本土主義或本土運動,乃是19世紀以來,殖民地人民反對殖民主義的文化運動。只是在近代西方文化的強勢下,落後的本土文化終於反抗無力,而有「師夷之所長以制夷」的策略出現,於是有俄羅斯彼得大帝的「西化」,日本明治維新的「脫亞」,中國民初的「新文化」,以至於「現代化」。此亦即過世的台大哲學系教授殷海光先生所說的另一種本土運動是「吸收式的,把舊的文化因素中之有價值者與所需要的新文化因素作一適當的整合」。所以,不論是「鬼舞」的本土運動,還是「師夷之所長以制夷」的本土運動,本質上都是對殖民主義的反抗。

但是,在「北社」成立大會上,台獨人士冠蓋雲集,除陳水扁外,李登輝、辜寬敏、彭明敏、李鴻禧……那一個不是日據時代「御用紳士」、「三腳仔」或皇民化階級。甚至於,李登輝在《台灣論》中,公然肯定日本治台的殖民統治是「最有良心的統治」,並且自承「自己身上所展現的精神是日本留下的遺產」。這不僅僅是台灣本土運動的「異化」,而簡直是對19世紀以來殖民地人民的本土化的褻瀆!這批人能代表台灣歷史和台灣人民的本土化發聲嗎?

戰後的台獨運動,根據我們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和類型。

首先,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駐台日本少壯軍人宮中牾郎、牧澤義夫即於8月16日,勾結「御用紳士」辜振甫、許丙、林熊祥,在台北太和行密商,背叛投降詔,利用駐台日軍和「御用紳士」陰謀台灣獨立。後因駐台軍司令兼台灣總督安籐利吉拒絕而胎死腹中。光復後,辜振甫經處二年十個月的徒刑,保外就醫到香港,後歸順國民黨,並位居中常委,然其弟辜寬敏繼續在日組織「台灣青年獨立聯盟」自任委員長。

其次,「二二八」之後,台灣人民對白色祖國失望轉而期望於在革命誕生中的「紅色祖國」,而西螺大地主廖文毅則在美國遠東戰略小組柯喬治(G. Kerr)等的鼓吹下,於1949年,與謝雪紅分手,離開香港轉赴日本東京,自任「台灣大統領」。接著國民黨遷台,實施「三七五減租」及「耕者有其田」。日據時代,雖不允許台灣人參政,而施行民族差別待遇的殖民統治,但為籠絡台灣地主,仍維持著佃租制度,以保障地主階級的利益。「耕者有其田」當然傷害到地主階級利益,時中共亦在大陸實施「土改」,手段比「耕者有其田」更為激烈,故在50年代「白色恐怖」時,台灣人民心向「紅色祖國」,唯獨台灣地主階級除靠攏國民黨而受益者外,既不能接受「白色祖國」,更不敢期望「紅色祖國」,除了懷念一個受懷柔的日據時代外,再經美國「台灣地位未定論」的鼓動,在政治上唯一的出路即台灣獨立。林獻堂未因「二二八」和國民黨翻臉,也未因「白色恐怖」和國民黨決裂,而是因「耕者有其田」和國民黨鬧翻,赴日養病。

林獻堂晚年在日本和主張台獨的鄉親多有私下往來,但至死沒有公開主張過台獨。

地主階級在美國「以獨制蔣,以蔣制共,以共製蘇」的遠東戰略下,透過留學生的形式,60年代後,則將海外台獨運動的重心由日本轉向美國。在島內則與來台的反共反蔣的外省知識份子結成統一陣線,而有50代末的《自由中國》的組黨運動,經「雷震事件」而被鎮壓。

再者,經過戒嚴的「穩定壓倒一切」,台灣經濟逐漸轉型起飛,形成外貿導向的中小企業階級,而與依附國民黨的官僚特權資本發生矛盾,又戰後一代知識份子逐漸成熟,尤其是1976年大陸「粉碎四人幫」,「文革」的殘暴和荒謬暴露無遺。「白色祖國」不願接受,「紅色祖國」不敢期望,台灣人民只有自求多福,不排除獨立,先走向民主再說,而有「中壢事件」以來的台灣民主運動。甚至,在50年代曾經期望過「紅色祖國」的知識份子也對第三波的台獨運動懷有同情。

在台灣民主運動的過程中,反蔣和民主是為主要目標,而形成皇民化階級、地主階級、中小企業階級及知識份子的統一戰線。所以,從70年代到80年代的台灣民主運動是左、右、統、獨各種路線的並存。

直至1988年,李登輝接掌政權後,「要給民進黨一點奶水」,並開放海外台獨返台,民進黨逐漸加深「獨化」,雖經黨內激烈爭論,但仍有台獨黨綱的出現。不意李登輝的「奶水」是含有「皇民化」的毒汁,於是皇民化階級逐步取得台灣政治的主導權,70年代以來黨外民主運動的領導人物,除了表態靠攏外,紛紛遭到邊緣化的擠壓。

另外,自1979年之後,中共宣佈改革開放,以市場經濟取代「以階級鬥爭為綱」,中國大陸經濟逐步恢復正常,甚至以二位數字的年成長率攀升,成為世界最大最具吸引力的市場。據美國中央情報局估計,至2020年,大陸的總生產力即將超過美國而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和下一個世紀經濟的超強。

由於大陸形勢的轉變,以及兩岸人民的交流,從向來堅決主張台獨的民調8-12%,到最近《天下雜誌》的民調只剩下了3%,在民進黨內要求修改台獨黨綱的呼聲也此起彼落,真正堅持台獨拒和,不肯放棄戒急用忍政策的只剩下一小撮台獨基本教義派,其中以「三腳仔」皇民化階級為主。

相對於台灣,隨1987年11月1日開放大陸探親,88年1月,蔣經國逝世,李登輝上台,逐步展開「以省籍鬥爭為綱」的偽本土化,99年拋出「兩國論」,2000年,李登輝下台,陳水扁繼續「做而不說的兩國論」和李登輝路線。一年來,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人民痛苦指數上升。

從李登輝以來,為獨拒和,硬把「一國兩制」說成「中共併吞台灣」,做成民調問卷,向來只有3-5%的支持率,再來宣傳台灣人民反對「一國兩制」。但是,到今年4月間,陸委會做出的民調竟有16.1%的民眾支持「中共併吞台灣」的「一國兩制」;5月份國民黨的民調,「一國兩制」的支持率也達17.8。6月6日,無線電視新聞網(T.V.B.S.),在陳水扁「元首外交」之旅途中剛講完「一國兩制,中華民國就沒有了」之後,所做出的民調,「一國兩制」的支持率竟達31%,20歲至29歲者達38%,30歲至39歲者達37%;親民黨傾向者達50%,國民黨37%,民進黨29%。

這項民調極端的反映了台灣民眾對「以省籍鬥爭為綱」的偽本土化所造成的經濟衰退、失業率升高、痛苦指數攀升的不滿。另有民調,支持兩岸「維持現狀」者則達87.5%,這是比較平實理性的反映。其實,兩岸關係自1949年以來,「兩國論」並末入憲,兩岸本來就是「一國」,向來就是「兩制」。

選舉將屆,李登輝為建立「扁李體制」又祭起了「以省籍鬥爭為綱」的偽本土化,受騙了12年的台灣選民還會繼續受李登輝的欺騙嗎?恐怕這只能是「三腳仔」最後的歷史反動了。

「以省籍鬥爭為綱」的偽本土化,只能造成社會分裂,政局不穩,兩岸關係緊張,經濟衰退。以台灣歷史為鑒,「閩客械鬥」的結果,只會有利於中央平定台灣的叛變。「以省籍鬥爭為綱」不但不能達成台獨,甚至連未來兩岸談判的政治籌碼也將喪失殆盡。

陳水扁若為了權力的獨攬,不肯接受憲法「雙首長制」和「一中原則」的規範,而去接受李登輝「以省籍鬥爭為綱」的偽本土化,讓「三腳仔」皇民化階級主導台灣的政局,阿扁政權將是一個戰後台灣史上極其反動的政權,台灣亦將亡無寧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