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局的「不」政策

試比較蔣經國、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大陸政策

楊開煌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前 言

如果我們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中華民國到中華民國(台灣)的大陸政策,恐怕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而又記憶猶新的就是「不」。蔣經國的三不是「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其後又改為另外的「三不」,即「不主動,不退讓,不迴避」;李登輝的「不」是從1988年掌權開始就大唱「不要有浪漫的憧憬」到「戒急用忍」不開放三通;再到陳水扁一掌權就是「四不,一沒有」,繼而有「五不」,因此一路聽下來幾乎都是「不」,這種「不」的大陸政策代表了多重的、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思。趁著陳水扁又提所謂的「五不」說之際(軍售、過境美國不是對中共的挑釁;中華民國政府不會錯估、誤判兩岸情勢;台灣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棋子;政府從來沒有放棄改善兩岸關係的誠意與努力;兩岸關係不是零和關係),有必要好好地深入分析,以便有所認識與理解。

蔣經國的「不」到李登輝的「不」

蔣經國在80代初突然面對中共強大的和平攻勢,對蔣而言,他的自覺反應是「其中有詐」,既然他認為有「詐」當然最好的方法是不上當,他們極力告訴台灣人民中共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一種統戰陰謀,當時官方出了不少的著作,目的就在於教育人民中共的統戰是十分厲害的,與中共談判就會上他的當,同時國民黨也提出了「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口號,而且還在海外、大陸、台灣分別成立「三民主義大同盟」,煞有介事的推行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工作,所以歸納起來,蔣經國的「三不」是「兩岸官方不接觸,國共兩黨不談判,建國理想不妥協」,所以我們看到蔣經國在「三不」之後不久就提出「時代在變,潮流在變」的說法;之後又在國民黨內成立「開放探親小組」,討論開放探親事宜,最後在1987年11月2日終於開放探親,打開兩岸民間的溝通之門。如此看來,蔣經國說「不」主要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對中共也沒有信心,不過畢竟他還是很冷靜、很客觀地去觀察和瞭解兩岸之間的變化,而且隨著變化強化自己的信心,也隨著變化來調整自己的政策。換言之,蔣經國的「不」是在為台灣找時間,調整台灣面對大陸的適應性,是一種面對開放而說的「不」。

李登輝掌權12年,在一開始掌權未久,應該說在形勢尚未明朗之際,就拋出「不要為了天邊的彩虹,踩壞了腳底的玫瑰」,他警告台灣與大陸交流應該是十分「嚴肅的課題」,不應該「懷有浪漫的憧憬」。我們強調他當時掌權未久,權勢未穩的情況下,就說了這樣的話,可以說在相當程度代表了他內心的、直覺的不認為台灣應和中國大陸往來,所以在92年就挑戰一個中國原則(這是其後產生兩岸各自以口頭表述「一個中國」共識──即一中各表之來源),93年拋出「爭取加入聯合國」議題,94年拋出「司馬遼太郎的訪問」,95年私訪美國,96年拋出「戒急用忍」,直到99年拋出「兩國論」;在這期間雖有「國統綱領」,有「辜汪會晤」,有「辜振甫先生訪問大陸」等「和」的信息,然而他們所有「和」都是為下一波更大的「分」,特別是李登輝提出「愛台灣」的口號,而且有意無意地將與大陸往來、與大陸接觸、鼓吹中國人、鼓吹兩岸和平相處的人都視為不愛台灣。按李的名言「中共怕什麼,我們就做什麼」,所以李登輝的「不」是其大陸政策的主軸,他的「不」,是拒絕中國,他的「不」,是企圖盡可能地重新拒絕兩岸的往來,他的「不」,是認真地、徹底地希望增加兩岸的仇恨和誤解,所以李登輝的「不」是目的,不是策略,反而他的密使、他的和平是策略,是一種欺敵術,李登輝的大陸政策目的就是使台灣都仇恨中國。

陳水扁的「不」

陳水扁上台給兩岸關係的相關各方帶來高度的緊張和不確定,特別是美國尤其不能忍受台灣可能的出軌行徑挑戰到美國的利益,所以「5.20」之前就頻頻與陳水扁接觸,以便能確實而牢牢掌握陳水扁的說法、作法,所以陳才會說出有失國格的保證「讓美國滿意」的話。而陳當時所謂的「四不,一沒有」的根本基調是說給美國人聽,作給美國人看,然後以這樣的做法卻要美化成為是對中共的善意。換言之,陳水扁的「不」是討好美國人的政策,卻要中共來背書。也由於陳講的話不是陳的本意,所以表現在作的一面則正相反,是朝不友善的方向去做,如不召開國統會,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不承認「九二共識」,否定「一個中國」原則等。所以陳水扁的「不」,是言行不一致的「不」,口號的「不」是他自稱的「善意」,而行動的「不」是一種直接的挑釁。今年5月至六月陳水扁又在訪問中南美洲時得意的提出所謂具有善意的「五不」。細觀陳的「五不」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部份,一部份是「不」:不挑釁,不錯估,不放棄;另一部份是「非」:非棋子,非零和。從「不」的部份來看,這三個「不」事實上是不具任何意義的政策,因為世界沒有任何政權會承認自己的政策是為了挑釁對方,自己是錯估形勢,自己已經放棄任何改善與對方關係的努力。既然沒人會這樣說,那麼陳水扁的「不」等於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告白。陳一方面「風光」地過境,忘情地宣稱他能到紐約是外交上的一大突破;同時向美國購買一大批武器,另一方面向中共說這是「不挑釁」;他說兩岸關係一年來的穩定叫做「不錯估形勢」;不願意承認「九二共識」,他說這是「不放棄」改善兩岸關係的努力。面對這樣的描述,我們真是有不知所云的感覺。其次是「非」的部份,這一部份最大的特色是陳自己做不到。主動權不握在台灣,更不操在陳的手裡,台灣在面對中國和美國兩個大國,台灣沒有任何條件可以說自己不做別人的棋子,甚至還說台灣是下棋的人,任何一個稍具國際政治常識的人都會覺得這是十分可笑、幼稚的夢囈。台灣在陳的手裡只要不成為「棄子」,不成為「死棋」,那就是台灣人民的福氣了,遑論作棋手。至於兩岸關係是否是零和遊戲,這也不是台灣能決定,我們以馬其頓為例,最終我們不是宣佈與馬國斷交了嗎?這難道不是零和?所以陳水扁今年的「五不」政策,以不客氣的描述就是廢話和空話,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和內容,陳竟然說這是「做正確的事」「說正確的話」,無怪乎他的大陸政策任何人都不寄予希望。陳水扁的「不」政策是空泛,而且是無內容的政策。固然他也有小三通、統合論的做法和說法,但是小三通的結果是不見效,統合論的說法是不見行,因此陳水扁的「不」是該做的不做,不應該做的都做,應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都說。

結 論

任何人都知道在兩岸關係中、在國際關係中,台灣是居小的一方,所以台灣不需在兩岸關係中只做「不」先生,特別是面對強大的中共,我們應該是「要」;「不」的結果是越來越孤立,只有「要」才能越來越壯大,假如我們必須說「不」也是為了「要」,台灣說「不」必須是為了自我保護,台灣說「要」是積極進取,台灣居小,處事以智,才能在「不」與「要」之間有所把握,精準拿捏,游刃有餘。蔣經國的「不」雖然有其進取的一面,但是受到反共教育自我催眠的影響,誤判了形勢,使台灣失去佔領大陸改革、開放大潮的主導位置,失去政治戰略高地的台灣從此而後不得不轉攻為守,優勢盡失,可以說國民黨在國共交手的再次失敗。李登輝的「不」是為了實踐自己政治私心而在台灣和大陸之間,除了地理的天塹之外,又構築一條心理的、經濟的、族群的鴻溝,所以李登輝的「不」是一種分裂兩岸,撕裂台灣人的人格和心理,是對中國充滿了恨意的「不」,他的仇恨使得台灣失去佔領大陸市場經營經濟戰略的優勢地位,使台灣不得不在心理上、經濟上、戰略上成為美、日的保護地。陳水扁的「不」,是不知所措,不明所以,甚至是不知對象,不知所云的「不」,所以陳水扁的「不」,是無厘頭的「不」,是沒有戰略構想,也不知如何構想的「不」,他的「不」使得台灣永遠沒有精神上獨立自主的可能,他的「不」是進一步對美國霸權的依賴,他的「不」也讓台灣陷入不確定的未來,他的「不」也使台灣陷入被動,陷入永遠為棋子的命運,所以陳水扁的「不」使台灣在面對兩岸關係,面對中國大陸失去戰略未來的制高點。總之,從蔣經國的「不」到李登輝、陳水扁的「不」,使得台灣人民真正覺得「一代不如一代」,越「不」越沒有自主性,越「不」越沒有自信心,這樣的政策難道不該被檢討,不該被清算,不該被拋棄嗎?回顧過去,自從台灣的反共國策蛻變為大陸政策以來,似乎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講(蔣)不理(李)不成(陳)大陸政策的「三不牌」,但是他們自詡是為了台灣好的「不」政策,事實上並沒有給台灣帶來更大的安全,更高的自主,更沒有讓台灣人民更有尊嚴,更有自信。在新世紀的開始,台灣真有必要好好反省,總結這種不講不理,不成的大陸政策,其實與大陸交往茍能講理,豈懼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