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喜參半

回顧陳總統當選兩年的兩岸關係

華成韶


陳水扁當選總統迄今已經滿兩年,檢視他有關大陸政策方面的思惟與發言,以及民進黨政府在大陸政策上的表現,令人一則以憂,一則以喜。憂的是政府對於兩岸政策缺乏系統宏觀的視野,對於民間交流養成了騷擾阻撓的習慣,對於美國依賴到甘願接受頤指氣使的地步,對於大陸的發展則抱持著鴕鳥不見的心態。

喜的則是,因為政府的兩岸政策信用盡失,對控管機制建立的時機不再,反而催促著民間自求多福,自謀出路,從而讓老百姓在絕處逢生的情況之下,披荊斬棘地開出條條大道,並引誘北京官方為珍視既有的交流成果,願意在政治解決方面無限期地繼續等待時機,故等於穩定了兩岸關係,拯救台北官方於六神無主之中。

這是矛盾的發展,也就是就職兩年以來,陳水扁及其黨政僚屬在大陸政策上的空轉,反而成為兩岸關係邁向新階段的條件。

記得陳總統在競選期間曾經誇誇其談地要開放中資,推動單向直航,迄今不但這些小的政策調整顯然舉步維艱,就連原本既有的一些基礎如大陸新聞記者來台也發生動搖,致有陸委會竟然因為大陸新聞記者報導不符我官方心意,而橫加縮減員額的做法。

不僅如此,陳總統在立法委員競選期間征戰各地之際,不假思索地給在野勢力貼紅標籤,除造成赴大陸謀求新生者聞風而走避政府日亟,破壞爾後建立官方管理機制之機緣,更讓早先競選承諾看似騙局,影響總統道德觀瞻至鉅。然而這些內耗與空轉,反而讓從事兩岸交流的人鐵下心腸,自力救濟,竟推動了新一波對大陸的認識。

民間對大陸的新認識完全在政府封鎖不住的背景裡開展,首先是上海台商人數粗估曝光,於是關於上海的小說與節目躍上台前,大陸連續劇佔滿八點檔。接著上海與台北之間的半官方交流也突破禁忌舉辦起來,使得台灣媒體記者可以更公開地報導自己的見聞。

喧騰一時的「一國兩制」民調攀升,就在此刻撞擊了人們既存的刻板印象,後來雖然在官方一連串粉飾太平的公關策略下降溫,但已動搖了意識形態對民間能起的宰製作用。然後,有新浪籃球隊登陸參加甲A籃球聯賽,初始雖遭官方阻撓,但終能成行,甚至在球季末期交出一張好成績,也讓44台灣球迷對於甲A聯賽的觀點從陌生,到誤解,到悲情,再到認識,最後全盤接受。

新近八吋晶圓赴大陸設廠的爭議,撕裂了政府與商業界,政治力與商業力較勁的結果,是贏了戰役,輸了戰爭,徒讓民間有資源的人徹底冷卻對政府原本所猶抱的一絲希望。

復俟民間代售大陸圖書遭到新聞局干預的爭議浮出,意外揭露了令人尷尬地現象,即上自教授,下至學生,根本自顧自地攫取知識,完全不理會官方禁令。這時幾乎可說,大陸政策已從抱殘守缺與捉襟見肘,淪為兵敗山倒。

形勢的發展真令人憂喜參半,看著民間自主自足地摸索出的交流經驗逐漸成熟,不得不對人民的力量致上最高敬意。在大陸官方只有口號鼓吹,台北官方百般阻撓之下,二十年過去了,今天留得兩岸官方瞠目結舌──台灣民間居然克服各種天時地利人和都缺乏的困境,打進大陸社會,開闢人生新天地。

北京已經順勢調整,對台北官方改採忍字訣,以便坐擁民心。台北則紋風不動,螳臂擋車,力圖旋干轉坤。結果,與民間爭勝看似無往不利的台北官方,如今正在輸去整個戰場而不自知。

雖然大陸決策系統的無知,實有利於民間活動的繼續蓬勃,但仍不免令人擔憂,在下任總統大選競選即將升溫之際,陳總統萬一察覺時不我予,會祭出什麼玉石俱焚的手段來懲罰民間?他所結盟的基本教義派黨友,又會採用什麼激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