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莊、九龍城寨與調景嶺

丁一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一年多前,初到香港,接觸了兩個天壤之別的居民區:陽明山莊與九龍城寨,有所感,就寫了下面這一篇短文:

照字典上原來的定義,expatriate是移居到國外的人,是被流放到國外的人。在香港,更確切的定義是:享受非本地人的特權的人。在跨國公司或者香港政府中工作的人員分為兩類:一是外來人,一是本地人。這兩類人員在工資上是平等的,但福利卻相差很大。其中最關鍵性的差別就是住房。一般而言,本地人只有少許房租津貼;而外來人則可能有高達90%以上的房租津貼。香港的房租高得驚人,這一房租津貼上的差距,就使外來人與本地人可說分成兩個階層,除了富商大豪以外,香港一般豪華公寓的住客,就幾乎都是外來人。

在眾多的豪華住宅中,很特出的一組公寓,卻有一個十分非香港的名稱:陽明山莊。山莊的主人是台灣人,所以取了這一為台灣人所熟知的名稱。香港島靠東的一邊,有五分之一面積是屬於所謂大潭郊野公園。這陽明山莊就處於這公園的山上。從空中望下來,但見叢山之巔,一片綠色之中,有一簇赭紅色的大廈,帶著一種歐洲中古世紀堡壘的氣氛,這就是陽明山莊。

在這堡壘之中,有花園草坪,有超級市場,有幼兒園,有十個餐館及酒吧,三個游泳池,四個網球場,還有設備齊全的健身房,圖書閱覽室,以及麻將室。山上空氣清新,瞭望奇美,初進這一山莊,真有如入夢境之感。

在這山莊之中,事實上還住著另外一種外來人,那就是服務第一種外來人的菲律賓女傭。陽明山莊公寓的房租起自四、五千美元一月。但菲律賓女傭的工資每月卻不到四百美元。

與陽明山莊成鮮明對比的是九龍城寨。這原是1847年清政府所建的寨堡。1898年,英國政府租借九龍,條約上列明這寨仍屬清朝所轄。因此這小小城寨雖地處九龍中央,英政府卻無法管治,後來就成為三不管之地。

現在九龍城寨已完全為築在外邊的排樓所掩藏。從排樓的缺口走進去,就像進入迷宮一般,不見天日。民居及作坊層層的依靠著外邊的排樓,密密的擠在一堆。微弱的電燈光指示著甬道的升降及方向。電纜成束的懸掛在頭頂,水滴或水柱到處從頂上漏下,地下是濕淋淋的,使人感到像是在礦道中一般。

這是世間少有的貧民住宅區,恐怕只有在狄更斯的小說中見到過。因為無論中外,一般貧民區雖陋,至少還能見到陽光,可以呼吸到一些流動的空氣。生活在這裡,卻真像生活在地牢中一般。

可是令人驚異的是,在這種幽黑的環境中,卻保持了某種程度的清潔衛生。在作坊中,工人勤奮的在製作各種食品。很可能這些食品就會出現在尖沙咀的高級餐廳的桌上。甬道中有活潑的小孩跑上跑下,門開的房間中,有興高采烈的牌友在搓麻將,而且進出城寨的人們的衣著都整潔像樣。在這樣惡劣的物質條件下,竟散發出如此不改其樂的生命活力,使人在驚訝之餘,不禁要感動了。

陽明山莊與九龍城寨,天壤之別的兩個居民區,就這樣似乎很自然的並存於小小的香港之中。在許多社會中,它們都會被認為是一種畸形的存在。可是在香港,它們的存在顯然說明它們的居民曾經並可能還在扮演促進香港發展的任務。

九龍城寨不久之後就要拆除了。陽明山莊的未來呢?

不久以前,有機會又走訪了香港另一個特別的居民區:調景嶺。

說起調景嶺,台灣的讀者應該並不陌生。這是所謂的「反共堡壘」,是中華民國在香港最鮮明的據點。

調景嶺本名吊頸嶺,顧名思義,不會是一處好地方,1952年夏天,香港政府將收容的大陸難民遷到此地居住。我到香港已一年多,雖久聞其名,但卻始終不清楚究竟在何處,因為顯然不在一般公共交通的途徑上。看地圖才知道在將軍澳之南。將軍澳一帶近來發展了一些新社區。可是地圖上看得見的公路卻似乎並不通到調景嶺。

打聽到有一路公共汽車可自彩虹去調景嶺,就於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搭車前往,香港一般公共汽車是雙層大車,這一公共汽車卻是只可容20來人的小客車,與一般所謂小巴相仿。後來才發現最後一段通往調景嶺的公路非常狹窄,大車就會走不過去。

汽車在小路上盤旋到山頂,就到了終點站。其他公共汽車的終點站,總有一些設施,也會有一些小店舖,這裡卻空無所有,我們下了車,倒有點不知所措。看見別人向一條小徑走去,我們也就跟著。才發現山嶺的另一邊,陡坡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居屋,一大片直逼到幾百尺下的水邊。

沿著石級一步步下去,隔一段就有小徑沿水平方向蜿蜒到其他依山而築的小屋。偌大一片居民區內,汽車根本無法進來。對外交通除了山巔的公共汽車之外,就是每小時一班的渡輪,可以通到港島的西灣河。這居民區據說本曾有二萬居民,現在也還有五千餘人,可是居然無法通行汽車,這在十分現代化的香港,真是絕無僅有的了。

調景嶺另一特色,就是幾乎每家每戶都掛了青天白日旗。這一天也不是什麼特別節日,但青天白日旗還遍山都是。相信40年來必是天天如此。這種固執的忠誠,尤其在這大家都無所謂的時代,實在令人有些感動。看了那些東補西補簡陋居屋,那沿坡流下的陽溝,看到老年人木然坐在道旁曬太陽;又想到經濟起飛的台灣,紙醉金迷繁華的台北,就在想不知道國府大員中有幾人會念及這一批「忠貞」人士?有幾人來過調景嶺?

半山上有一條稍寬的橫路,兩旁就有一些小商店,一些小吃店。生意清淡的店家,有的就鋪開了麻將桌,有顧客來時,店東才從牌桌上站起來招呼。這些下一代的住民,已滿口廣東話,顯然已失去了原鄉的口音了。

香港政府已準備在1993年拆除調景嶺。以香港標準而言,這一簡陋落後的居民區,的確應該更新了,但一如九龍城寨,也有一些居民反對拆遷,且組織了「反迫遷委員會」,開會的告示就貼在渡輪碼頭的牆壁上。

當我們乘坐渡輪向港島進發時,回望這一片點綴著青天白日旗的山坡不禁湧起十分複雜的情緒。在這四十多年中國政治的翻覆中,神州經歷了多少盛衰,災難與繁榮,調景嶺卻一直在邊緣掙扎,一直被人忽略,被人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