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新課程綱要草案》何以如此荒謬

御用學者窮表態,害死台灣下一代!

王仲孚(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


2003年9月20日《中國時報》刊載了《高中歷史新課程綱要草案》(以下簡稱《新課程草案》)的消息,由於內容太過荒謬,引發很大的爭議。據新課程社會領域審查人故宮博物院長杜正勝稱,「新歷史課程採同心圓編纂」,《新課程草案》總召集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主任張元為了迎合「同心圓」框架,將中國史從明代中期以後以及清史、民國史皆列於「世界史」,此舉將國史切割,荒謬絕倫,受到史學界嚴重質疑。因為世界各國都是把本國史以外的歷史,列為「世界史」,斷沒有把「本國史」切成兩半,一半為「本國史」,一半為「世界史」的。再者,中國與世界接觸,也並非從明代前期(約1500年)以後才開始,漢唐的絲綢之路,元代的西征與四大汗國,早已與世界接觸,為何不列入世界史?台灣在荷據時代、明鄭時期更是與海外關係密切,這段台灣史為何不列入「世界史」?在我國史學界的著作中,至今還沒有一本著作把明代一大半、清史、民國史列為「世界史」的,因為在學術上講不通。即純就高中歷史課程而言,張元雖然曲意辯護,說甚麼《新課程草案》是為了「提升學生之理解過去的能力」,「不要像國中學生一樣以記憶『歷史事實』為主」,但仍然無法自圓其說。

《新課程草案》出現了如此荒謬現象,根本原因就是採用了杜正勝一家發明的所謂「同心圓」的謬說,作為課程的架構,其實杜的「同心圓」說,在六年前即已提出過,當時受到《海峽評論》王曉波、潘朝陽諸教授的嚴厲批判,本人亦曾在李敖《笑傲江湖》節目中加以駁斥(1997年6月25、26日),其說早已崩潰不能成立。因為杜正勝的所謂「同心圓」的架構,根本不能算是學術上的理論,而只是一種充滿了意識形態的「理念」。教育學上的「同心圓」原是指同一課程在不同年齡的學習階段,隨著心智的增長將教材加深加廣。地理教學可采「同心圓」,但卻不能把地理上的由近及遠的原則用來講歷史。「同心圓」的名詞遭到了誤用和濫用。不過,杜式的「同心圓」假使死灰復燃,在此新的《高中歷史課程綱要》中付諸實行,便會出現青少年的歷史認同以至國家認同的問題,即使撇開這一「深層」的意義不論,純就歷史知識的層面來說,許多歷史學者也擔憂這樣的教材會害死學生。掛著「歷史學者」招牌的杜正勝、張元豈能不知?從歷史教育來錯亂青少年的歷史認同,似乎正是杜的理念,而張居然干作馬前卒,以「課程總召」之身願為驅馳,而這兩位「歷史學者」在面對媒體時,卻又左躲右閃,說甚麼沒有政治目的,沒有「去中國化」。張元還大呼自己是「統派」,遠不如李登輝明確的主張中國史應列入世界史。現在李登輝已大搖大擺的走上街頭,高喊「台灣正名」的口號,陳水扁也不斷地拋出「公投」、「新憲法」的議題,往虛幻的「台灣國」路上邁進。杜正勝在這時刻,以「歷史課程審查人」的身份,在幕後將塵封已久的「同心圓」謬說,適時推出,從歷史教育的角度切入,為李登輝的妄想鋪路,還作出一付與我無關的模樣,其實「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已不須多言了。10月15日立委李慶華質疑杜正勝是推動《高中歷史課程草案》的「影武者」,引起杜的大肆咆哮,應是由於「一語中的」之故。

另外,在這次《新課程草案》的17位編輯委員之中,有一位「明史專家」林麗月女士,未受到注意。林是現任台灣師大歷史系教授,曾任國中歷史教科書編輯委員,並負責主編繼《認識台灣》之後的《國民中學歷史》第一冊,在那次國中歷史編輯的過程中,這位平時與大陸學者經常作「學術」交流的林麗月,默默地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把國中歷史教科書以往用「我國」的字眼,一律改換成「中國」。這一字之「易」,奧妙無窮,當時許多編輯委員也未加留意,因此「中國」如何如何,就成為那次國中歷史教科書行文的定稿,默默地侵蝕青少年的歷史意識,例如鴉片戰爭,學生就會認為這是「中國」和英國之間的戰爭,不是「我國」與英國之間的戰爭。此事媒體曾經做過報導,《海峽評論》亦曾刊出朱文男《「本國史」、「中國史」是不是「我們的」歷史?》一文(1998年10月號)加以揭發,惜未受到廣泛注意。

在這次《新課程草案》爭議的過程中,參予其事的主導人物,特別是課程小組總召張元多次強調他是屬於「統派」,沒有「去中國化」的意思,杜正勝則強調《新課程草案》與他無關(杜是課程草案審查小組召集人,通過這樣的《草案》怎能說「無關」。)而《新課程草案》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之處,就是把明朝切成兩半,一半屬中國古代史,一半屬世界近代史,《新課程草案》總召張元對此東拉西扯,始終無法自圓其說,而又在立委的質詢下,承諾要改回為「中國史」,在鬧得滿城風雨的爭議中,林麗月作為「明史專家」,又是《新課程草案》的「學科委員」,理應站出來說明,但自本案爆發以來,卻一直躲在清涼的一角,一言不發。作為學科委員,《明史》既為林麗月的學術專長,她應該有資格、有義務為新課程把明史切成兩半之舉,說明其學術上的依據才是。

本文撰稿之時,風波還未平息,御用學者、文化台獨恐怕不會就此罷手,他們或只知向台獨勢力表態,而不管下一代的死活,請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