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2004:決定台灣前途的關鍵性選戰

楊志誠
(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李登輝打的如意算盤

無可推責地,扁政府的執政顯然是失敗的:兩岸緊張、政治混亂、民不聊生,但是一談起選戰,民進黨上下不僅士氣大振、精神抖擻,而且招數百出、又狠又準,因而二○○四年的總統大選仍未成定局。

令人擔心的是,二○○四年的決戰對台灣未來的政情發展將會有其決定性的影響。如果綠營勝了,藍營可能會從此一蹶不振,二十年之內江山難以收回;綠營也必會趁勝追擊,藉勢就在二○○八年再勝選之際,正式透過「公投」宣告「台灣獨立」。當然,這也是李登輝所打的如意算盤,反正他已經干了十二年的「中華民國總統」,再上去,中華民國體制內也沒有什麼職位可以干了,乾脆徹底否定「中華民國」的存在,並趁著中國全力籌辦奧運,無暇他顧之際,設法在二○○八年鼓吹成立「台灣共和國」,以便做個現成的「國父」;於是,在二○○四年的總統大選促成「水蓮配」,必將成為李登輝及其黨羽努力的不二選擇。預期到二○○八年時,以台灣的「女」總統,搭配著「人民公投」,勢必可拖美國下水,則台獨建國有望矣!

其實,這個如意算盤基本上犯了二個大錯誤:高估了美國對外執行軍事干預的意志和能力,以及低估了中國人民(不僅是中國政府)維護領土完整的強大意志力。果若情勢發展至此,終究台灣人民必將被迫推向獨立戰爭的悲慘境地。

再看另一個可能,那就是藍營獲得勝利,雖然吾人也不敢強烈預期台灣就此走上國家發展的康莊大道,但至少兩岸之間將會有比較穩定的關係結構,和平而不投降的狀態將是可預期的:符合維持現況的實質內容,也不違背「統一可以慢慢逐步完成」的寬容步調。然而,二○○四年的決戰將會是怎樣的結局呢?這顯然已經成為台灣大部分人民極為關切的問題了。

王金平、蕭萬長的猶疑

前瞻二○○四年的選戰,概括而言,雙方勢必先進行三回合的爭戰:組織戰、政策戰及文宣戰。本來,依照過去的經驗,國親二黨素來善長於組織戰;理論上,第一回合的爭戰,泛藍陣營應該擁有很大的優勢;再加上扁政府的「強勢執政」,對泛藍而言,應該足夠形成一個外在的「共同威脅」。如此一來,第一回合應該要出現「一面倒」的民意支持度才對。然而事實上,二個陣營的民意差距卻只維持在十個百分點上下;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又是泛藍陣營的輕敵,與四年前的選情如出一轍(四年前的同時段,阿扁的支持度也只有百分之十四~十七)。再進一步究其原委,一來是泛藍陣營忽略了「一股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戰術準則,讓阿扁以拖延戰術消減了泛藍(包括支持者)的戰鬥意志;阿扁顯然一直壓住戰鼓,以便「待勢」而起。在對手拖延戰術的作用下,泛藍陣營內又缺乏明確及普遍被接受的利益分配原則,「共同利益」的意識便無法形成,內部的凝聚力逐漸鬆散,再加上外在的選情飄浮,故有蕭萬長、王金平等本土派的猜忌和遲疑,進而出現離心思維及動作。

其次,泛藍陣營還迷信於過去基層組織的動員能力,這種迷思其實很危險;殊不知,民進黨以執政的優勢已將原來村、裡辦公室的動員力弱化了,並且逐漸透過資源的逆向配置,以「社區委員會」取代了村、裡辦公室的服務功能,其動員能力也遠超過村、裡辦公室;一旦決戰,很可能讓泛藍陣營措手不及,甚至怎麼輸的,都不知道。

第二回合雙方將進行政策戰。由於雙方陣營長期以來都只會揮霍過去蔣經國時代所留下來的遺產,其思維總是擺在批判對方政策的失敗,也就是說,重點都擺在破壞性的思維,缺乏建設性的政策分析能力。所以,在政策能力方面,雙方頂多是狗咬狗,打個平手,都無法給台灣人民一個具體且可預見的未來願景。但是,民進黨終歸是執政黨,難推失敗之責,直覺上,泛藍陣營仍稍具優勢。

總的估算起來,一直到進入第二回合的爭戰,泛藍陣營仍然會具有優勢,但仍是內部隱含脆弱性的優勢,其實是一種不穩定的優勢。等到進入第三回合的文宣戰時,雙方優劣勢很可能一夜之間產生變化。在文宣戰方面,總的來說,民進黨已逐漸掌握了遊戲規則的主動地位;民進黨充分利用了執政的優勢,掌握了文宣議題的主動位置,提出了公投、台灣正名、制憲等花招,讓對手疲於回應,而且又左旋右踢,迫使泛藍陣營忙於招架,無力也無暇化為主動攻擊。民進黨之所以善打文宣戰,主要是對台灣人民的性格、思維和心態能夠充分瞭解和掌握,而且其競選語言的親民性,更是泛藍陣營望塵莫及的。(連宋二人都出身老官僚,長期生活於官宦之家,哪會知道台灣人民的世俗化語言?)所以,在第一、二回合中,泛藍陣營如果贏得不夠多,到了二○○四年的決戰時刻,想要獲取勝利,就沒有那麼樂觀,這就有如曹操決戰「赤壁」,本來預期的勝利,卻在無形的疏忽中流失了。

台灣人對「權威」的反動傾向

從歷史結構的途徑來觀察,台灣人民因為長期受到「外來」政權的統治,潛意識裡存在著強烈對「權威」反動的傾向。正因為它是潛伏的狀態,所以平常如果沒有人藉機將之牽引出來,它並不會直接表現在行為或行動上;另一方面,台灣人民又具有移民性格,不僅現實,又很能忍耐,這就造就了台灣人民很喜歡「暗中」結合「同類」或「相同遭遇者」去對抗外在的權威。這種性格不僅表現在政治層面上,也會表現在經濟和社會的各生活層面;台灣有一句俗話說「有錢人遭人怨」,正反映了這一項性格。民進黨的文宣及選戰作為很能掌握這些特性,講一般民眾講的話,塑造與一般民眾「同類」或「相同遭遇者」的形像(如菜市仔夫人);然後,再抓定一個可以共同反動的外在權威--從打擊強人政治的權威,到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權威,最後再以「中國威脅」(從軍事、政治到經濟的威脅)作為共同反動的對象。

總而言之,這種「後殖民情境」的反動心態,其實也是源自於過去的殖民地心態,有時也很無奈,但它確實是存在的。

這種心態甚至也常常表現於對生活權威的反動,最淺顯的例子就是對醫師專業權威的反動,就算是生命攸關也常不例外。在台灣,由於應酬頻繁,喝酒造成的疾病五花八門,醫師也常依據專業的權威建議病患禁酒,可是這種權威性的建議常常也是被反動的對象,足以讓當事人表現對權威反動的勇者形象﹙醫師說不能喝,而我敢喝,不怕死!更能證明是台灣第一勇﹚;一直到病重,非住院不可了,才會開始反省,接受規範。台灣這幾年的政情發展,不正是反映了這種心態嗎?阿扁執政如此失敗,卻依然還能繼續得到不少民意的支持,怪耶?不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