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高中歷史課程綱要草案的荒謬
評高中歷史課程綱要草案的荒謬
台灣內部獨派人士最近在「去中國化」運動上又出新招,企圖在國史史觀上動手腳,主張將明朝以後的中國歷史劃歸為世界史的一部份,意即不屬本國史而是外國史。目的就是等台獨建國成功之後,所謂台灣國歷史就可以將清史和中華民國史掃地出門,然後連帶將清朝以前的中國歷朝歷史統統斬草除根,劃入外國歷史,以彰顯台灣史的「正名」。他們可以這麼做,但能夠完成嗎?依全世界史學界所建的共同史觀,以及社學科學界與人文科學界所建立的知識系統,他們不過是庸人自擾、白費力氣罷了。
事實上,獨派人士的台灣史觀相當程度受到日本右派的影響。日本島國大和民族是少數最氣度狹小又不懂反省檢討的民族。日本天皇世系明明來自朝鮮民族,流有高麗血統,偏偏死不承認而且還特別欺壓輕視韓國人。明明侵略中國卻硬說「進出」;明明無條件投降,卻要說「終戰」;明明去侵略東南亞各國,卻要說去協助別人「現代化」;在南京屠殺中國人,硬是不認帳;世界各國都以漢文中國稱China,它卻偏偏創造自己獨有的「支那」,一種文化自卑心態形成的自負態度。美國打敗日本並佔領十年,日本到現在對美國是畢恭畢敬,抬不起頭,緊抱美國大腿,難怪日本有骨氣、氣節的仁人志士(少數)都說日本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台獨人士受此不正常心態之影響,可以說是台灣的悲哀!
日本右翼深知大和文化之根來自秦漢文化,然卻不知漢民族的來源為何,足見其膚淺,也未得漢文化真傳。簡言之,漢族或漢人是以文化為構成基因而不是以血統血緣為構成因素,所以日本右翼才會說滿清統治中國是異族入侵,而漢人既非統治者,故屬於外國佔領,所以滿清史就成了非中國史。其實,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自有黃帝的部落以來,以中原黃河流域的華族、夏族為中心,另有北狄、西戎、東夷、南蠻等大族。長達八百多年的周朝,東周時期前有春秋時代,後有戰國時代。北方的燕、趙、魏,東邊的吳、齊,西邊的秦,南方的越、楚,都各有文化特色。據最近的考證,像古蜀的三星堆文化,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福建的古越(粵)文化,都存在三千年以上,而它們與中原文化(或稱華夏文化)都有交流往來。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帝國,行郡縣制度,統一文字、度量衡,雖十五年秦亡,但漢朝承繼其典章制度,並確立儒家為國家思想主流地位,文治武功達到高峰。而且漢祚長達四百多年,於是漢文化形成中國文化之代表,漢人和漢族的概念於焉形成。以後歷經三國、魏晉南北朝,雖有五胡亂華,但胡人最後都改姓換名,接受漢化。即使是外來的佛教,也和儒、道思想融合,成為漢文化之一部份。隋朝統一中國,唐朝繼之,在漢文化之基礎上,將之更發揚光大,創造盛唐文明,而有漢唐文化稱謂。五代十國,胡人等外族最後也都漢化,由北宋承之,宋朝文化還是秦、漢、唐之思想和制度的一脈相傳。雖有遼、金、西夏、蒙古之入主華北,最終還接受漢化,有相當部份成為漢人。明朝文化主要是承繼宋文化,滿清入關,統治中國,最終也是漢化而失其滿族原有文化,大部滿族也皆成漢人。孫中山倡五族共和,不獨尊漢族,就在於認識到各族文化在中國這塊大地上是互相交流而融通的。今天,台灣有人在血緣基因方面大作文章,探討台灣人是不是漢人?是不是荷蘭人?是不是南島民族?這些實是膚淺之至,無知之極!
漢族(或漢人)是以文化來界定,非單純血統論。至於「中國」之概念則更早於漢族。殷商之後有夏朝,因之稱自己為夏族。《書經》記:蠻夷猾(亂)夏。《左傳》記孔子之言:裔不謀夏,罔不亂華。《說文》解釋說:夏,中國人也。何以?因「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華夏」之稱由此而來,華夏居中而四周為蠻夷,又稱中國,即中土之國。另外,中華的稱謂亦是源自華夏概念,含文化禮儀之邦之義。《書經》有中邦、中國之記載,《史記》亦用中國,《漢書》亦同。其實,早在戰國時代,孟子已說過: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就是說,中國即是周天子之國。《公羊傳》中說公羊有三義: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夷狄進於中國者則中國之。《漢書》更記:秦始皇攘卻戎狄,築長城,界中國。事實上,自漢之後,歷代皆有中國和中國人之記載。宋朝文天祥說得更直接: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也。易言之,中國是國家和國族之名稱,源遠流長,而歷朝之名如漢唐宋元明清,系政府之稱。改朝換代有如政府更迭,而由文化、歷史、地理、血緣等因素構成的國家和國族則永續長存。現代國際法將國家和政府作不同的法律界定,多少也是因此而來。
四百年前,鄭成功對荷蘭的招降書中就寫著:台灣者,中國之土地,久為貴國所據,今余來索地,地當還我。明朝之際,正當歐洲民族國家興起之時,主權和領土觀念成為國際關係之主流。一六八八年威斯費裡亞會議之後,國際法形成現代國家的國格地位以及互動行為之依據。十六世紀中西接觸之後,西歐各國即以China稱中國這塊大地,以Chinese稱中國人。清朝時,華南一帶人民移民海外,有稱中國人、漢人、唐人、華人,外國人皆視之為Chinese。所以,中國是國家,清廷是政府,在國際法上是十分清楚明確的。明鄭降清後,清廷設官治理台灣,西洋各國皆視台灣為中國之領土,主權屬中國,治權由清廷負責。最明顯的事例為鴉片戰後,清廷開放沿海通商口岸,包括台灣淡水,都是用條約訂之。另外,一八七四年,日本藉琉球人為台灣原住民殺害,派兵船三千人攻打南台灣,即「牡丹社事件」。日本攻台之舉違背國際法,引起英美兩國關切,要北京總理衙門表態台灣是否為中國版圖,北京答以日本出兵未得中國同意,台灣當是中國版圖。隨後,英美各以外交和平軍事壓力逼日本退兵。日本心有不甘,自此即處心積慮想佔領台澎。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日本得逞,以《馬關條約》逼清廷割讓台澎。消息傳來,台民義憤,稱:台灣屬倭,萬姓不服,……而事難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在「圖固守以待轉機」無望之後,成立「台灣民主國」。在唐景崧以「總統」名義曉喻全台及外國文告中有言:照得日本欺凌中國,大肆要求;也有:如各國仗義公斷,能以台灣歸還中國,台民亦願以所有利益報之。足證中國之觀念早已深入台民之心,而更是世界各國之共識。
荷蘭領台之前,澎湖已開發,台灣本島仍屬蠻荒狀態,原住民各族散居各地,系原始部落文化,無文明可言。荷蘭治台僅三十八年,是比較有系統開發台灣南部,但畢竟荷人甚少,最多時祇有二千二百人,其餘為原住民約十五萬人,早來台拓墾和商貿的漢人約十萬人。至於在投降荷蘭之前的西班牙,據有北部滬尾(淡水)更僅十六年,人數最多也祇有一千二百人。所以說,擬以基督教化台灣原住民的企圖終究難成。鄭成功率軍民來台之前,台灣南部已有漢人屯墾,顏思齊和鄭芝龍海上武裝貿易集團早在今雲嘉地區聚居成群,勢力龐大,有數萬人之多,形成北西、中漢、南荷鼎足而三的局面。一六二九年鄭芝龍被明廷招安內渡後,荷蘭人才逐漸進入雲嘉拓墾。鄭成功於一六六一年攻荷蘭人時,漢人也多居間內應,因為荷人領台之時,對漢人實施嚴苛的統治,比原住民還不如。
明鄭經營台灣,設承天府(台南)為台灣首府,實行郡縣制度,系台灣首次有了明確行政局域,同時施行兵農合一制度,全力開拓台灣,並保障原來漢人及原住民之土地。鄭經時代,大量招徠閩南漢人來台開發土地,引進科舉制度和儒家文化,在府城建立全台首座孔子廟和學堂,首開漢族在台教化之始。鄭經之時,明鄭和清廷曾有十次議和,但皆歸失敗,主要原因之一為:明鄭堅持「須引朝鮮例,不剃頭,不易服」,但清廷認為台灣非藩屬國,「朝鮮系從來所有之外國,鄭代乃中國之人」。鄭經死後,鄭克塽繼之,不久即降清,清廷承繼在台之開拓教化。
清廷治台之始於一六八四年設台灣府,統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隸屬福建省。又置台廈兵道及總兵,派兵防守。康熙初期,為防止台灣成為「亂藪」,行海禁以限制漢人移民。一七二一年朱一貴事件後,清廷接受施琅生前之議,於一七三一年解除移民攜眷或接眷之禁令。雍正時期除解除海禁外,復在南部增設三個分守縣丞,在北部增設四個巡檢。乾隆一朝,行政區域無大變動。到嘉慶十六年(一八一一年),設置噶瑪蘭縣(今宜蘭)縣治於五圍(今宜蘭市)。整個十八世紀,台灣人口激增,社會、經濟發展的面貌有很大改變,形成以漢族和中國文化(或漢文化)為主體的社會。據統計,清廷治台之初,漢族人口約二十萬人,到一八一一年(嘉慶十六年),已增至一百九十五萬人。至於原住民人口增長不多,有一原因系平埔族長期和漢人共居,接受漢化,其人口數不少是算在漢族裡頭,類似從前的胡漢融合,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組成部份。
同治十三年發生日本侵佔的牡丹社事件,清廷對經營台灣轉趨積極。清廷派沈葆楨治理台灣防務,沈藉機力陳調整行政區域之重要,於是進行大幅調整,增設台北府,轄淡水縣和新竹縣;改噶瑪蘭為宜蘭縣;至於原來的台灣府,除原先所轄的台灣、鳳山、嘉義、彰化、澎湖等四縣一廳之外,又將今屏東枋寮以南獨立成恆春縣;又東部地區設卑南廳,中部地區增設埔裡社廳。經此調整,整個台灣地區形成二府八縣三廳。另外,清廷還命福建巡撫每年冬春兩季必須住居台灣。
牡丹社事件後不到十年,發生中法戰爭。戰爭期間,法軍一度攻佔澎湖,又進攻基隆、淡水。事後,清廷愈覺台灣的重要性。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將台灣獨立設省,把台灣府和台灣縣改名為台南府和安平縣,台南府轄原來四縣一廳。另原台灣府變成管轄中部地區,轄苗栗、彰化、台灣(今台中縣)、雲林、埔裡社廳等四縣一廳。台北府則增設基隆廳。為加強東部地區治理,將卑南廳升格為台東州,直屬省轄。沈葆楨治台時,大量招來閩南移民,開發台灣東部,漢人移民又現一次高潮。一八九三年,甲午戰爭前夕,台灣人口已達二百五十餘萬。
台灣建省之後,劉銘傳成為台灣首任巡撫,台灣的早期現代化運動因而達到高潮。劉的最大成就在於鐵路建設方面,其餘如電報線鋪設,設立郵政總局發行郵票。另外,也設軍械局、電報局、煤油總局、輪船局、通商局以及台灣招商局等等,使台灣在清廷統治最後十年成為中國最現代化之一省,也是唯一對外貿易出超的省份。清廷割台,台民義憤,在「無天可吁,無人可依」情況下,成立台灣民主國,發表文告昭告天下:「台灣士民,義不服倭,願為島國,永戴聖清」。台灣先民奮勇抗日,抵抗日軍達半年,犧牲慘重也讓日軍吃足苦頭,但在孤立無援之下,終歸失敗。
實際上,台灣歷史若從明末算起,迄今四百年之久,其中二百多年是清朝統治開拓台灣的歷史。明鄭時期台灣還處於蠻荒原始狀態,有清一朝,台灣經過閩粵沿海漢人三次大移民之後,復以行政區域調整擴大,開闢山林,設立鄉鎮、縣市,施行儒家教化,建立以漢族和中國文化(或漢文化)為主體架構的社會,才能有後代子孫今日在台灣的持續生存發展。今天竟有人主張將清史列入外國史,這種抹煞復歪曲台灣歷史發展客觀事實的作法,能夠對得起台灣先民開拓台灣的汗水心血嗎?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將其列為本國史中的海外殖民史。我們亦不能將其視為外國史,而是本國史中一頁屈辱苦難的歷史,必須將之告諸後代,以示警惕。否則,我們怎麼對得起被日本帝國主義殖民殘酷鎮壓、迫害、殺戮的幾十萬台灣先民。日本據台五十年,台灣人口已達六百萬,日本人四十萬不到,卻佔有台北帝國大學學生數的九成以上。日本皇民又歌頌日人對台貢獻,但五十年才培養二個半的教授,這是哪門子的貢獻?應該說是作為農業基地的台灣人民奉獻作為工業基地的日本本國,去發動侵略別人的戰爭才是。總之,作為近代中國歷史中重要部份的台灣史,絕不能忘記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歷史,更是本國史的重要愛國主義教材。◆
社論
國際觀察
神舟五號與中國
特載
台獨與台灣歷史教科書
台灣新憲法
兩岸關係與統獨論爭
決戰2004
海峽短評
編後
讀者來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