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十六日是全球華人的大日子。「神舟五號」的順利升空回返,鼓動海內外所有華人的心。正如張同新先生大作標題:「太空飛起中國龍」,我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分別請熊玠、張同新、更新、楊開煌四位先生,就此一大事為文誌慶,並就不同層面分析此一空前成就的意義。
反觀台灣,為台獨「正名」,不惜請當年殖民統治台灣的日本軍國主義餘孽充當示威遊行的「第一軍團」。在出爐的《九十四學年度高中歷史課程綱要草案》中自亡自戕。針對這份課程綱要草案,本期社論提出嚴厲的批評。
王仲孚先生大作直指此乃《新課程草案》總召集人,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系主任張元迎合御用學者杜正勝一家發明的「同心圓」匡架的結果。在迎合當道台獨意識下,王教授並指出師大歷史系「明史專家」林麗月,默默將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中以往用「我國」的字眼,一律改成「中國」,一字之易,為急急於青年學生中去中國化的台獨當道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勞!
李登輝、陳水扁皇民化台獨嗓門越叫越高,大陸民間反台獨情緒跟著日趨高昂,十月二十六日《中國時報》載,「立場一向溫和的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澳洲發表了嚴厲的反台獨談話。北京對台官員指出,台灣方面最近一連串台獨的言行,大陸已不再視為單純的『選舉語言』,北京方面對台灣走向獨立的顧慮,正不斷的升高。」相激相盪下,如本期轉載石之瑜教授九月九日發表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文章的分析:「從台獨發展難以遏止的趨勢來看,今天[中共]的溫和並不是未來的好兆頭。與其空想民進黨敗選會對統一有什麼助益,觀察家不如放膽分析兩岸爆發衝突的形式與結果,美國短期與長期的可能回應方式。」
針對這樣的形勢,本期連載完的楊開煌教授大作,則堅持和平的方針是一個偉大的理想,語重心長的建議彼岸將「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最終方針調整為「一國兩制,和平共處」的互動匡架。
李、扁在島內聲嘶力竭要台獨時,東南亞東北亞形勢已發生影響深遠的變化。宋鎮照教授從朝鮮六方會談到東協加三,分析東亞各國在共同經濟利益考量下未來可能的整合,其中已不見台灣身影。◆
社論
國際觀察
神舟五號與中國
特載
台獨與台灣歷史教科書
台灣新憲法
兩岸關係與統獨論爭
決戰2004
海峽短評
編後
讀者來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