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通」應採政經分離政策!

專訪國策顧問王玉雲談大陸觀感

編輯部


前記:國策顧問王玉雲一向關心兩岸交流問題,曾前往中國大陸訪問多次。並計劃在淅江寧波市購地經營投資拆船業。由於他本身擁有龐大的企業集團又曾膺任高雄市長、台肥董事長等職,在政商兩界皆有崇高聲望。經多次考察大陸後,獲得極為寶貴而獨特的心得,他可能是台灣政界高層人士中唯一最熟悉兩岸事務的人。
本刊編輯日前在一個偶然場合中遇到王玉雲,與他談到兩岸交流問題,王先生發表了極為精闢而深入的見解,值得台灣當局作為制訂大陸政策的參考。茲將訪談內容摘要整理如下:

:兩岸關係條例已送到立法院審議,直航問題也引起社會廣泛的注意,您對目前兩岸關係的發展有何看法?

:兩岸交流當然比以前有進步,也發展得很快,但總是存在一些問題待解決,老百姓也不太滿意目前的一些大陸政策,政府有關方面必須注意基層民意的反應。

:有那些大陸政策要檢討改進?

:譬如直航問題,很多人不懂,為什麼從台北直飛廈門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偏要繞到香港那麼遠的地方再轉到廈門,不但浪費金錢,而且還要轉機浪費時間,實在有夠麻煩。

我算過不能直航在經濟上造成的損失。台灣現在每年有一百萬人次前往大陸觀光旅遊探親,每次過境香港,光是機場稅每人要繳150元港幣,折合台幣五百元,每年就要給香港政府賺五億台幣,其他因不能直航而造成經營成本的增加,轉運費用的提高,更是業者的一大負擔。

台塑企業的王永在曾經跟我講過,從台灣出口轉運銷到上海的貨品,居然比從舊金山運銷到上海的同樣貨品成本還要高,這不是笑話嗎?台灣跟大陸只隔著一個台灣海峽,成本竟然還超過太平洋,很不可思議。

:《國統綱領》規定直航是中程階段,必須中共承認台灣為政治實體,放棄武力犯台之後才能實施,可能也是基於安全的考慮吧?

:有什麼安全的考慮?難道直航以後我們就垮了?那情治安全人員幹什麼的?政府要有信心一點,不要那麼怕,以前要開放觀光,不是也怕這怕那?結果匪諜進來了沒有?後來解除戒嚴,也有人擔心那邊會滲透過來,現在台灣還不是安穩得很?完全是藉口。

至於《國統綱領》的規定,說句不客氣的,大原則,大方向就錯了,內容還有什麼好談的?所謂「統一三階段」的說法,完全不切實際,政治性太濃了,政治是政治,經濟是經濟,政經要分離,不要扯在一起。

:這方面能否再詳加說明?

:我指的是兩岸經貿交流要單純化,不要一直拿政治問題來限制。日本人最懂得政經分離的道理,以前跟我們台灣有邦交時,他們和大陸做生意,台灣抗議他們就說是政經分離,台灣不能干涉他們。以後日本和中共建交了,和台灣的貿易都越來越大,也是采政經分離,中共也拿他們沒辦法。

像直航就直航,三通就三通,為什麼要和承不承認政治實體搞在一起?那是兩回事嘛!人家那麼大,我們這麼小,怎麼要求人家對等?用膝蓋想也知道,人家也不是傻瓜!

:依您看,問題究竟出在那裡?

:我看是主管大陸政策的人有問題。像陸委會主委黃昆輝過去沒有大陸經驗,也從來沒去過大陸,對那邊根本不瞭解,卻負責主管兩岸事務,這不是開玩笑嗎?過去常有人批評外行領導內行,陸委會就是一個明顯例子。

:您曾去過大陸幾次?

:有兩三次吧!

:您對大陸的觀感如何?近年改革開放有成效嗎?

:那邊是在進步發展之中,潛力很大,我們千萬不能高估自己,低估了別人,主要是他們實實在在做事,幹勁很大。記得前年6、7月間我到上海,當時的副市長黃菊陪我坐船游黃浦江,看到連接浦東、浦西的南浦大橋正在施工,黃菊告訴我,這座橋長八公里,上面有八線道高56公尺,預計一年半以後完工,我當時心想別吹牛了,若在台灣一條長八公里的橋,起碼要造個六、七年才完工,不可能那麼快就完成的。結果去年底南浦大橋果然通車了,而且比預定時間還早,人家是真的在做事嘛!我們一條長不到一百公里的南回鐵路,建了13年才通車,預算也一再增加。南橫公路也修了13年還未通車,怎麼跟人家比呢?現在六年國建有一大堆工程和交通建設,如果不講究效率,可能很難如期完工。

:今年初鄧小平南巡,掀起大陸改革開放熱潮,您有何評價和觀察?

:大陸的改革開放是一定要實施的,社會主義那一套「大鍋飯」是不行了。我常跟他們講,在台灣是兩千萬人養一個政府,而你們大陸是一個政府養12億人,怎麼養得起呢?開放生產力嘛!多搞一點個體戶,自負盈虧,讓老百姓賺錢,政府也可多收稅,大家都好,都有幹勁。我以前經營公司不懂得這個道理,以為要多賺錢就要工人多做事少拿工資,後來想通了,待遇高一點,福利好一點,工人會更有幹勁,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公司也賺錢,生產力大增,大家都有好處。

大陸現在搞改革開放就好像把一潭死水注入了源源不絕的泉水,池塘就活起來了,滾石不生苔,只要讓他們再搞得五、六年,我看台灣就危險了,馬上會成為我們可怕的競爭對手,像廣東號稱亞洲第五條小龍,經濟發展很快就會達到台灣的水準,我們產業若不升級,兩岸經貿再作不當的人為限制障礙的話,那邊會很快超過我們。

:有人想,兩岸若交流太快,台資投到大陸太多的話,會造成台灣產業的空洞化,危及台灣的經濟發展,對國家不利,您的看法呢?

:怎麼會?我們又不是第一次到海外投資,風險觀念還是有的,所謂「虧本生意沒人做,殺頭生意有人做!」台灣工商界很有投資眼光,絕不會盲目到大陸設廠,一定經過仔細評估,也有風險觀念,不會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產業空洞化問題,王永慶說得最好,根留台灣,台商無論到大陸怎麼投資,總部一定設在台灣指揮,賺了才繼續投資,否則撐不下去只好回來,這是商場的自然法則,政府擔心那麼多幹什麼?台商只期望政府少干預,少限制就夠了,其他的他們自己會解決。

其實大陸這幾年還解決了不少台灣中小企業的生存問題,有的企業在台灣幾乎已不能支持下去了,像制鞋,成衣、雨傘業,都是近幾年在大陸重獲生機的,主要是勞工便宜,在台灣請一個工人,在大陸可以請15到20個,素質也不差,台商早來的,都賺錢了,現在慢來的機會反而少。所以想投資大陸的,要趁早去打基礎。

據統計,去年兩岸有50億美元的順差,轉口貿易救了台灣,怎麼會產業空洞化呢?

反倒是因在大陸的投資開發成功,回來養台灣的企業,我知道的就有不少例子。

:聽說每次您到大陸都獲得中共領導人員的接見。您見過那些人?

:我見過江澤民、楊尚昆,李鵬沒見過。

:大致印象如何?

:江澤民很有現代觀念,口才流利,素質極佳,我看不出他有一點共產黨的味道,他是現代化的中共領導人。像這次他去訪問日本,海外評價就不錯。

楊尚昆年紀大一點,但精神還很好,腦筋也很清楚,一點都不輸給年輕一輩,今年初他接見我,我向他建議在本世紀內不要談統一問題,想不到他居然聽進去了,上個月(3月)他主持中共對台工作會議,就指示兩岸要加強經貿交流,但政治統一可能要到下個世紀,完全是我告訴他的話。

:您怎麼跟楊尚昆談統一問題?是否能說詳細一點?

:我告訴楊尚昆,目前台灣老百姓並不急於統一,兩岸既已分離40年,能維持現狀最好,再拖一段時間也無妨,何況依中共提出「一國兩制」的統一方式,台灣老百姓也不懂,心裡有點怕,而「一國兩制」要先在香港實施,香港到97後才收回,收回後起碼也要實施個五年,那就是公元2002年了,讓台灣人民看看效果怎樣,再來談如何統一,所以說本世紀內不要談統一,起先楊尚昆有點不同意,經我如此解釋後,他很快就懂了,也接受了,所以才有那樣的指示。

另外一個問題,現在如果談統一,你要如何安排台灣一些政治人物呢?如要請李登輝到北京幹國家副主席,他一定不會來,讓出主席,你們不答應,他也不一定敢來,做不下去,大陸這麼大,能力是個問題。若把他降為台灣省主席,他更不會答應,台灣雖小,總還是一國的總統,寧為雞頭不為牛後,名義很重大,大陸不能不考慮這一點。

:政治統一既然急不得,那您認為兩岸當務之急是什麼?

:我認為只有八個字「和平共濟,發展經濟」,兩岸和平相處最少要十年以上,台海局勢越安定越好,最好是永遠不要有軍事衝突,維持世代和平,然後彼此互通有無。加強經貿交流,馬上直航三通,消除不必要的人為限制障礙,假如可能的話,最好再簽個互不侵犯的和平協議,像南北韓一樣,那就更有保障了。

大陸有市場。有資源,勞工便宜,投資環境好。台灣有充沛的資金,技術,企管和行銷人才,兩邊各有所長,又是同文同種,生活習慣也一樣,最適合技術人才的交流。當然,大陸相關法令與公共設施也要配合,台灣不要整天神經緊張,老是懷疑人家要吃掉我們,大陸既然說要和平統一,只要台灣不搞台獨,中共就不會輕率動武,他們說話不能反反覆覆,否則就不可能統治12億人民。過去國共恩怨要一筆勾銷,兩岸重新來,建立一個真正屬於中國人的世紀,21世紀一定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