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運動所司何事

當前台灣學運探討座談會

賴人傑記綠


時間:1992年4月11日
主持人:胡衍南(本刊編輯)
引言:羅家哲(台大學生)
出席者:邱春生(淡江合經二)
傅廣凌(東海學生)
楊偉中(台大法律二)
陸君萍(台大社會一)
陳潔(北一女學生)
范申傑(東吳日文一)
賴人傑(淡江學生)

:在開始這個討論會之前,我想先提出一份粗略的大綱來,各位可以參考這個大綱的方向來加以討論。它包含了四個部分:

第一是學運和既有政治勢力的關係,因為有很多人批評學運是政治運動的尾巴,許多學運分子常跟著政治運動的走向跑,而較少和社會弱勢者的運動保持連繫,我們要討論如何使學運、社運(廣義的)保持良好的、積極的互動關係。

第二是不斷被提及也是必須被提及的問題,就是學運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性怎麼提升。

第三是校內經營和校際串聯組織的關係。

第四是近來十分熱絡的議題,女學生運動的前景和學生運動內部的兩性關係。

:學運和既有的政治勢力關係是個很大的問題,也是個老問題,學運中始終不斷在檢討這類問題。現今學運中有所謂的台大系統,有以政團自居的「全學聯」等等。對政治勢力如民進黨的態度本就不相同,而在與社運團體聯繫合作時,也有政治面上的糾葛。(好比說大家印象中勞權會屬於勞動黨是相同的人,而勞支會則是新潮流的外圍團體。)因此我們在與這些社運、工運團體接觸時,仍然會被他人在腦子裡作政治歸類。這樣的例子很多,因而也就益趨複雜。第二個部份最好能放在後面總括性地來談。關於女學生運動和兩性問題該會是內部未來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覺得這四個問題也不太能分開來談,彼此之間都有關連,當然女性主義學生運動的問題在這裡是和其他三個不太相同的。台大和「全學聯」的主要差別在那裡?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我們目前可以看到的,台大這些年來有許多的刊物、傳單、宣言等等,還有小冊子,都不斷的發表自己的立場,而「全學聯」就比較沒有這樣做;對運動的看法、對於政治、社會的理解都很少形成論述,做一個清楚的交待。但「全學聯」作為一個公開的左翼學運團體,卻從來沒有講清楚它和民進黨的關係--當然也包括新潮流,也不提全學聯的老幹部畢業之後能為社會做些什麼。以前「民學聯」的時代就有這樣的問題,何況今天「全學聯」更加複雜,是「民學聯」加上中興法商和其他學校的組合。事情不談清楚,就易演變成互扣帽子的局面,例如某某人以後要進新潮流,某某人和統派比較近這類謠傳。而這也關係到學運內部的民主是否落實,大家是否跟著大老們走而不問理由是什麼?

:接著剛才討論的話題,我覺得學運份子畢業前和畢業後的差別很大,以前主張的理想到後來卻「失蹤」了,而他們也總會解釋,說現在做的跟以前說的不一樣,是因為「策略」的關係。令人害怕的是,會不會這個「暫時性」的「策略」卻變成了僅存的目的?邱:從比較大的環境來看,像賴勁麟、劉一德、李文忠這些台大學運的元老,在離校多年之後終於在修憲國大的選戰中脫穎而出。但這並不是學運的力量使他們當選,而是民進黨的力量,與學運無關。

:這樣好不好,我們就現有學運中的狀況來談,不然一直拋出問題來也不好。可以談各個學校實際的情況。

:我們淡江的學運社團和「全學聯」,不管是在組織關係上,歷史和地緣因素上始終有著一些差距,一直是走自己的路。「全學聯」是各校加盟的團體,那麼它共識是什麼?有些「全學聯」的大老們會說「左」是大家的共識,但淡江的社團似乎就不清楚「左」所指的是什麼東西。

:「全學聯」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學生運動團體,但也是一個沒什麼組織性的鬆散結合。我想全學聯在意識型態上並不是一致的原因有可能是:全學聯本就是各校加盟的,舉一個不一定貼切的比喻,就好像去年年底要選修憲國大時臨時拼湊起來的「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沒有一個清楚的意識型態,只是一個模糊的反叛意識在搞學生運動,這批人也就這樣結合在「全學聯」裡。另外的原因是,除了意識型態,「全學聯」甚至也沒有在內部公開的討論策略上的問題,即使有恐怕也難以做出結論。「全學聯」沒有一個東西給別人看,一般的學生也無從認同,有心學運的小團體也不會來加入,因而正常發展也就不可能了。

:並沒有那麼悲觀。也沒有必要那麼懷疑現有的學運幹部的自覺性,包括路線,包括行動綱領,不是沒有討論,可是近兩年,討論好像停滯了。「全學聯」的問題大概出在這個「全」字。在全學聯還沒有成立的時候,有幾股學運的勢力,似乎各自有些行動綱領之類的,可是組成「全學聯」之後……

:有沒有共識?

:有。「真左」「假左」先不談,「左」的共識是有的。我所知的學運團體,大都有關心社會弱勢者,支持社會運動的傾向。可是學生運動事實上不可能和社會脫節。三年前,台大的「民學聯」正式分裂,那個時代談不攏可以拍桌子沒有關係。今天「全學聯」不一樣,自從台大退出之後,「全學聯」還是很複雜,有些問題沒有在校際間公開來談,可是有在自己校內在講,不過大致上像我剛才談的「左傾」是可以成立的。「全學聯」從來沒有明確的綱領,但卻參加了很多事情。在全島校際會議上,1991年度的檢討,列出來「全學聯」所參與過的大事,有十二、三條,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政治運動,九八大遊行,反白色恐怖等等。

:可是很多事情沒有嚴肅去面對,像對社會運動的關係,對民進黨的態度。舉九八公投遊行的例子,那個時候「公民投票促進會」事前曾經邀請「全學聯」去當主辦單位,各校代表開會討論要不要去,那時各種意見都有,有的認為去搞那個很無聊,有人覺得應該去跟民進黨建立一些關係,更有人提出應該積極投入台灣建國運動當中,促使建國運動左傾化。可是問題沒有解決,大家思想上不一致,結果決議是什麼我忘了,九八那天就不明不白的去遊行,有的學校也沒有派人去參加。後來到年底選舉的時候,有一些大老想搞個校園公投,他們認為今天台灣的左翼運動必須要靠學生運動來領導,隔年(今年)的3月憲政改革之前,左翼運動必須累積資源準備投入憲改的議題,左翼中的學生運動就必須辦個校園公投來累積資源。很奇怪的是,校園公投怎麼能累積「左翼」的資源?他們列出的投票的四大選項裡,跟「左」有點關係的「社會權」議題,只是第三項裡的其中一個小項,怎麼凸顯「左」的立場?其他的選項都是像「我們的國號是什麼」、「總統選舉的方式是什麼」之類的--這只是形式民主的問題不是社會民主或經濟民主。那時民眾日報頭版頭條新聞就有:「全學聯」30幾個學校要辦校園公投,結果「全學聯」最後也沒有做,只有一個學校有辦,就是非「全學聯」的、被「全學聯」劃為「右」的台大,而且台大系統的校園公投中的選項,有很多與社會權、社會民主有關,例如婦女的家務勞動由國家來支薪,像勞工在企業的參決權,原住民政策該如何等等。這些東西當時的「全學聯」也沒有談,有的話也只是大老們論弱勢人民綱領,然後印出來拿給大家看。這是學運中很不好的封建關係。還有學運分子的自覺性、思想性的問題,表現出來就是現在這個面貌。以前可以用台大搞國會全面改選,「民學聯」搞工農運動來劃分,各自用自己的訴求來號召,可是今天不能這麼粗糙來看。例如台大有一個反核工作隊,會跑去美國在台協會門口,去抗議美國傾銷核能電廠,弔詭的是,連「全學聯」都沒有去反美反戰了,可是反核工作隊去了。台大的大老們也說學生運動要往「金權政治」這方面去打擊,在世台會的一份台灣學運的報告中,他們也認為學生運動將逐漸合流,獨派會關注社會民主,「民學聯」或「全學聯」將走向台獨。不過台大他們大老們所說的左,頂多是談談社會權,或社會民主,最多到社會民主主義的界限,不會再往下走。可是「全學聯」連這樣公開地談都沒有。

:先談些稍微遠一點的問題。有時候會覺得現在的一些狀況並不是大家所樂於見到的,但是如果一直處在「非主流」的地位,就什麼也做不了。是不是大家該奮發圖強一下?

:很多時候,並不是進不進得去「主流」的問題,而是你願不願意進去的問題。此外,當我們說要實踐理想和路線,第一個問題是要如何影響別人,其次的問題是成為「指導者」後怎麼去實踐你的理想和路線。要如何處理現實的政治關係?如果沒預立一個基點來和對方「拉扯」,那麼這種不滿就是不合理的。一個知識份子可以有潔癖,但運動者絕不行。

:若提及與社會運動的關係。我們應該都不會否認,近二年的社會運動,無論是工農運動或是其他各類,都正處於低潮的狀況。但我覺得所謂社會改造,參與社會,不該是「等待社會事件、矛盾的波動,然後我們跑去參加」,這種心態是必須要檢討的。如果自許是左翼,就該認識到我們的工作正是把資本主義制度下隱藏、遮蔽的矛盾激化出來。而這就需要日常能主動、積極的觀察,並把觸角實際延伸。舉大學社區的的概念為例,並不是說哪裡發生了什麼糾紛或抗爭,我們才跑去「關心」或著「搖旗吶喊」,而是應該平常就以身為其中一員來經營。利用大學生相對「優越」的位置,並利用時間去長期關注各種問題、搜集相關資料,然後實地做一些事。

我從這樣態度來談「全學聯」組織中「真左」、「假左」的重要和區別:一個自認左派的人,難道要坐著空談或著等待社運、社會矛盾的爆發?不!相反的,應該去融入、詮釋、經營,否則就等於把這些機會讓右派去解釋、處理。原來的矛盾當然就被掩蓋了。有些人說「左」是我們的共識。但倒底真是共識還是只是把「左」高高掛在牆上,讓大家看到那塊招牌而已?

:在這裡必須提出兩個問題:這兩年來有沒有什麼不被政治勢力侵蝕的社會運動?還有,有沒有你所謂做為聯結用的社會運動團體。

:我覺得今天談學生參與社運,中間有個跳躍了的部分,因為許多學生其實並不非常瞭解社會,包括在座許多位,以及我自己。就有人提到一種看法,學生還沒有去參與社會運動,只是去觀察、看看而已。回顧台灣歷史上(指數年前)曾經有過的社會運動,其實已經不夠深入,沒有太多效果。甚至如剛才君萍私下對我說的:「學生運動到今天為止一直浪費社會資源」。

:我要問的是:現在有些什麼社會運動?有什麼社會運動不依賴政治勢力?

:的確近來較為沈寂,但環保、反核四……亦須重視。

:再解釋我的意思,「全學聯」為什麼會讓一些將來想進入獨立運動欲進而改變它的人成為主流?因為整個全學聯無法提出其他的主張。

:我覺得這樣談有很大的問題。今天不是說爆發出一個罷工,有了什麼衝突或是示威遊行,例如二法一案大遊行那樣就叫做或才叫做社會運動,這個概念首先就必須釐清。上述只不過是社會運動中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而已,還有其他的過程和形式都需兼重,進入到民眾當中,而且不會上新聞節目或報紙,但不表示這種社會運動就沒有了。像剛才賴人傑講的,不要只是坐在那裡空談或等待。例如反核四的事,「環學聯」在裡頭推動,裡面是有全學聯的幹部沒錯,但只是一點點,而全學聯也沒有表示什麼立場,不知道在忙別的什麼事情去了。全學聯「黨中央」討論過一次,也沒什麼實質幫助。

:全學聯參與了那麼多的政治運動,甚至已經成為一個政團,為什麼?因為所有的社會運動團體都變成政團,在搞政治運動,你還能說什麼?

:我覺得不是說左派就是搞社會運動,右派就是搞政治運動,左派也可以談政治運動,但要看挑什麼樣的議題,用什麼角度去談。例如:我們可以談政治上的問題,很熱門的金權政治,就不是談總統直選。

:總統選舉方式沒什麼好談的,不管是公民直選還是委任直選,那跟我有什麼關係?當總統的就是那一些人嘛。

:剛才談了一大堆社會運動,有人認為社運都被政治運動或台獨運動同化了,但這顯然沒有看到婦女運動。事實上一直在緩慢地成長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波蜜的廣告,我在台大也看到很多學運社團同意必需去正視這樣一個問題)。女學生如女研社和婦女運動團體也有效地緊密結合,推動了許多事情。女研社不是像一般人談的社運一樣,她們用她們的方式在搞運動。「全女聯」成立到今天,開會次數越來越密集,而且表現出和政治運動實際上的不同,也和一些「大新」「大陸」不同路,可以根本不必管他們,今天誰比較有成效?女性主義的群眾未必是可以明顯看到的,但卻一直潛伏存在……如果那些人還是那樣搞運動或搞社團,那我可以套句女研社的話:「我們並不用男性方式搞運動。」那種運動方式已經沒有用了,脫離群眾了。

:就連對新生的傳承也不一樣,女研社不會找人來「灌輸」,而是自然發展的。也可以從經驗出發來談。

:討論到這裡,大家談出很多問題,並掘出許多癥結所在的根源,至於歧異觀點也是在所難免,但是,如何解決目前的困境仍是最重要的課題,如果學生運動再不全面地進行深刻的反省,「女研社」朋友所指出的危機恐怕會迅速擴大開來。今天的座談會,我相信大家都是以一個理想主義的、對「全學聯」抱著很高程度期待的心態出發來討論,接下來就是怎麼去努力的問題了。在結束之前,僅以這句話和諸位共勉,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