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的人事佈局與就職演說之分析
馬英九的人事佈局與就職演說之分析
馬英九當選總統後,其面臨最大的難局,當為台灣內部國家認同的分裂。自李登輝以來已二十年矣。以台灣光復為「終戰」,「去中國化」的竄改國中認識台灣歷史教科書亦十數年矣。據民進黨大選期間的民調,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已達百分之五十九。
由國家認同的意識型態分裂,而又糾纏了族群矛盾、統獨矛盾、城鄉矛盾、南北矛盾等等,其中有根深的歷史原因,也有複雜的國際因素在內。
台灣的民主不同於一般的民主國家,因有國家認同的意識型態分裂,而極易流為民粹,政權的輪替成為國家的興亡。馬英九雖勝選,但面對著這麼一個貪污腐敗、經濟衰退、民怨沸騰的民進黨,也不過只贏二二○多萬票而已,包括未投票的人,其實是有一千多萬人並沒有投馬英九的票。
為什麼還有五百多萬人票投這麼一個貪腐的政黨,此無他因,在他們心目中,貪腐總比亡國要好一點,他們不是支持貪腐,而是支持「台灣人自己的國家」。深藍選民何嘗不是如此,二千年國民黨敗選失去政權,李登輝的黨主席活生生的被深藍群眾趕下台。○四年,連戰因「二顆子彈」而落選,五十萬深藍群眾在總統府廣場集結示威,達月餘。
所以,馬英九要勝選或推動「兩岸和解」和「終極統一」,唯一的方法即其父馬鶴凌遺訓──「化獨漸統」。所以,在大選中不斷提出「台獨也是選項」、「維持現狀」、「八年不談統一」、「反對反分裂法」等,企圖「化獨」;另一面又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三通直航、承認大陸學歷、開放大陸來台觀光、開放大陸來台就學,這些政策應屬「漸統」,而決非「維持現狀」。由於「化獨」,而致使了許多深藍選民「含淚投票」。
馬英九是勝選了,但是勝在「經濟牌」和「清廉牌」,並沒有勝在政治價值和意識型態的正當性上。所以,才會在競選末期極力辯稱「兩岸共同市場」不是「一中共同市場」。
「漸統」屬量變,雖不達「統一」的程度,但沒有「一中」原則(非具體內涵)即台獨,既是台獨那就沒有「漸統」,也沒有「化獨」的問題了。
馬英九勝選對深綠群眾已是「亡國之痛」了。一旦,馬英九推動「兩岸和解」和「終極統一」能不抵死反抗嗎?民進黨也在敗選後揚言重回街頭。
在賴幸媛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後,馬英九即找李登輝要求賴幸媛出任新政府的陸委會主委。這項任命顯然是「化獨」的策略。但卻引起軒然大波。馬英九三次上第一線說明,這是為了「擴大社會共識的基礎」,但仍餘波蕩漾。
馬英九勝選,取得政權後,在人事佈局上當有兩種不同的思維,一是「論功行賞」,一是「治國平天下」。「治國」當有二項考慮,一是唐太宗的「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二是安撫和削弱敵對的勢力,以排除和減少「治國」的障礙。
在綠營中,台聯屬薄弱的部份,已被邊緣化了。「化獨」要找民進黨,那是向台獨最強硬的核心攻堅;所以,要「化獨」只能找台聯,是薄弱的邊緣,才能成功。列寧不也是選擇在資本主義最薄弱邊緣的俄國爆破革命嗎?
李登輝一生投機搖擺,唯其政治眼光敏銳,下手精準,從皇國的陸軍少尉,戰後變成中共在台的地下黨員;中共無力犯台後,又變成基督徒和國民黨員,而位極至尊;國民黨失去政權,又組織台聯黨「幫助」陳水扁執政;民進黨失去政權,而又向馬英九國民黨靠攏。馬英九接受李登輝的靠攏,或令人不解,而遭致馬英九靠攏李登輝路線的質疑。唯《莊子‧知北遊》有云:「臭腐復化為神奇。」「籌安會」楊度「臭腐」滿天下,但後來對中共的解放事業做出貢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李登輝的「臭腐」如何能化為「神奇」,則有待實踐檢驗。
馬英九缺乏政治意識型態的正當性而上台,重中之重當為國家認同分裂的問題。這問題不僅涉及台灣社會族群撕裂和兩岸關係,更涉及到台灣經濟前途和遠東和平安全的問題。所以,也是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特別令人注意之處。
五二○演說中的兩岸關係,其實還是不脫「化獨漸統」的基本格局,他再次重申「不統、不獨、不武」,主要在於「化獨」,以「不統」換取綠營的「不獨」,以「不獨」換取中共的「不武」。
其「漸統」則隱含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和「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中。中華民國憲法至今仍是「一中憲法」,政府有遵守憲法和履行憲法的義務。這就是李登輝以來,和民進黨政府為什麼急於修憲的原因。中華民國憲法不變,「一中憲法」遲早要實現,只是現在沒有實現的條件。
「一中」是向中共說的,也是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各表」是對島內說的,也是符合兩岸分治的現實。兩岸統一後,「一個中國」當然可以不必「各表」;但統一前,馬英九能把「一中」表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嗎?但如果沒有「終極統一」的預設,又能接受「一中各表」嗎?
「化」和「漸」都是量變和漸變,而不是質變和突變。一旦「化獨」成功,即面臨質的飛躍的突變。「破字當頭立在其中」,化「獨」之中也自有「統」立。至於「化獨漸統」能否實現,或能做到什麼程度,那還牽涉到未來兩岸互動的實際情況,和國際政治的發展,也涉及到馬英九在任內的執政能力,而不是那個領導人個人主觀願望所能決定的。上世紀八○年代,鄧小平三度復出時,不也宣示過八○年代就要解決中國統一問題嗎?但至今仍不能實現。
馬英九在演說中,對「化獨漸統」,有動之以情,有說之以理,也有誘之以利。就我們的觀察有以下幾點分析:
首先,為化解台獨的省籍情結,馬英九動情的說:「英九雖然不是在台灣出生,但台灣是我成長的故鄉,是我親人埋骨的所在。我尤其感念台灣社會對我這樣一個戰後新移民的包容之義,栽培之恩與擁抱之情。我義無反顧,別無懸念,只有勇往直前,全力以赴。」
馬英九長年來的多少委屈,多少感恩,多少決心,都在這段話裡。所以,馬英九的話一落下,全場掌聲雷動,「加油」之聲不絕。在電視機前,更不知濕紅了多少眼眶,也不知化解了多少人對他省籍情結的疑慮。
自李登輝以來,以國民黨和中華民國為「外來政權」,馬英九卻說:「在這將近六十年間,中華民國與台灣的命運已經緊緊的結合在一起,共同經歷了艱難險阻與悲歡歲月,更在追求民主的曲折道路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民主憲政理想,當年在中國大陸沒有能夠實現,但今天在台灣終於生根、開花、結果。」馬英九動情的為中華民國化除了「外來政權」的疑慮。
馬英九是台灣人民選出來的中華民國總統,而又背負「戰後新移民」的「原罪」,能不認同台灣嗎?為了化解「認同台灣」的疑慮,他深情的說:「四百多年來,台灣這塊土地一直慷慨的接納著先來後到的移民,滋養、庇護著我們,提供我們及後代子孫安身立命的空間,並以高峻的山峰、壯闊的大海,充實、淬礪著我們的心靈。我們繼承的種種歷史文化,不但在這片土地上得到延續,更得到擴充與創新,進而開創出豐盛多元的人文風景。」
兩岸要和平統一或和解,就必須對等談判,對等談判必各有主體性和主體的利益立場。代表台灣人民的中華民國總統,能無台灣主體性和主體利益的立場嗎?馬英九為了破除對他的質疑及強化未來兩岸談判的立場,他在演講中說:「盱衡時局,環顧東亞,台灣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珍貴的文化資產、深厚的人文素養、日漸成熟的民主、活力創新的企業、多元和諧的社會、活躍海內外的民間組織、遍佈全球的愛鄉僑民,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只要我們秉持《台灣精神》,善用我們的優勢,並堅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施政原則,我們一定可以將台澎金馬建設為舉世稱羨的樂土,我們引以為傲的美麗家園。」
除了「化獨」外,他「漸統」的策略當是第一步對島內在法理上,以中華民國憲法把「一個中國」原則框住,即他說的「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海峽的現狀」。第二步則以中華民族將兩岸人民的民族認同一體化,並表達了應有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他說:「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本應各盡所能,齊頭並進,共同貢獻國際社會而非惡性競爭,虛耗資源。我深信,以世界之大,中華民族智慧之高,台灣與大陸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榮之道。」在二十一日的國際記者會上他又強調「兩岸都屬於中華民族,應該締造雙贏」、「基於兩岸同文同種」、「兩岸使用共同語言」。
台獨一向強調「台灣民族論」,而視中華民族為他民族,視中國為外國。而馬英九卻說:「在開票當天,全球有數億的華人透過電視與網路的直播,密切關注選舉的結果。因為台灣是全球唯一在中華文化土壤中,順利完成二次政黨輪替的民主範例,是全球華人寄以厚望的政治實驗。如果這個政治實驗能夠成功,我們將為全球華人的民主發展作出史無前例的貢獻,這是我們無法推卸的歷史責任。」
台灣人口只有二千三百萬,「數億的華人」能只是「台灣民族」嗎?「全球華人」又能不包括十三億的大陸同胞嗎?然而台灣居然有媒體說馬英九的演說是「形塑新台灣民族宣言」(《中時電子報》五月二十日),可見台灣媒體之水平及其不負責任。根據「台灣民族論」的建國邏輯,兩岸既是同一民族當然理應「國家正常化」建立一個統一的中華民族的國家才是。
兩岸要和平統一,就必須循序漸進,也就是「漸統」,就必須透過兩岸人民交流,降低敵意,建立互信,創造互利。從李登輝始,為了阻擋兩岸人民交流,設置障礙,空言國防安全,而拒絕兩岸三通直航,並阻止大陸人民和資金來台。所以,兩岸三通直航實為未來和平統一必須要邁出的第一步。馬英九說:「英九在此重申,我們今後將繼續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盡早恢復協商,並秉持四月十二日在博鰲論壇中提出的《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尋求共同利益的平衡點。兩岸走向雙贏的起點,是經貿往來與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我們已經做好協商的準備。希望七月即將開始的週末包機直航與大陸觀光客來台,能讓兩岸關係跨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一旦兩岸三通直航,經貿、文化交流全面正常化,那確實是「兩岸關係跨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並且由於兩岸人民同文同種,故可逆料,兩岸社會和民間將迅速整合,台獨將為永遠的不可能,即使政治一時間未能統一,兩岸民間必結成一體,屆時統不統一也不是主要矛盾了。
進而,馬英九還說:「未來我們也與大陸就台灣國際空間與兩岸和平協議進行協商,台灣要安全、要繁榮、更要尊嚴!唯有台灣在國際上不被孤立,兩岸關係才能夠向前發展。我們注意到胡錦濤先生最近三次有關兩岸關係的談話,分別是三月二十六日與美國布希總統談到《九二共識》、四月十二日在博鰲論壇提出《四個繼續》,以及四月二十九日主張兩岸要《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這些觀點都與我方的理念相當的一致。因此,英九願意在此誠懇的呼籲:兩岸不論在台灣海峽或國際社會,都應該和解休兵,並在國際組織及活動中相互協助、彼此尊重。」
「就台灣國際空間與兩岸和平協議進行協商」,這是《國統綱領》中程階段的「兩岸應協力互助,參加國際組織與活動」,「和平協議」則是呼應《江八點》,在統一前,促進兩岸人民充分交流及「終止敵對狀態」。只是馬英九沒有完全重複《國統綱領》的中程階段,其實還包括「推動兩岸高層人士互訪,以創造協商統一的有利條件」。
馬英九雖承諾他任內八年(含連任)不會統一談判,甚至一生都難以看到統一談判,因為台灣人民不能接受中共的威權政治。馬英九一生到八十八歲,也只有三十年了。根據國際學者的預測,中國的經濟實力趕上美國,可能也得到二○三○年或二○五○年。鄧小平當年說,中國統一,「十年不行,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二百年中國畢竟要統一」!
一生都難以看到統一談判,也許言過其實或表態過度。但馬英九卻還是為兩岸統一開了一扇門,他說:「英九堅信,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關鍵不在主權爭議,而在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我們真誠關心大陸十三億同胞的福祉,由衷盼望中國大陸能繼續走向自由、民主與均富的大道,為兩岸關係的長遠和平發展,創造雙贏的歷史條件。」
台灣獨立才有「主權爭議」的,因為台灣主權屬於中國,台灣獨立是割裂中國領土主權,能無爭議乎?但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中國領土主權是完整的,又何爭議之有?目前中國的分裂來自國共內戰,及兩岸的「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不同。所以,馬英九才會說「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關鍵不在主權之爭,而在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
「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就是「自由、民主與均富」,那也是《國統綱領》最後的協商統一階段──「成立兩岸協商統一機構,依據兩岸人民意願,秉持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社會公平及軍隊國家化的原則,共商統一大業,研訂憲政體制,以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
大陸「能繼續走向自由、民主與均富的大道」,表示了馬英九肯定中共目前的改革開放,否則,何「繼續」之有?兩岸統一了,當然是「長遠和平發展」。「雙贏」當是大陸贏得了中國和平統一,台灣贏得了自由、民主、均富的「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
分析馬英九當選後的人事佈局和就職演說,發現基本框架原來是「化獨漸統」和《國統綱領》,只是作為國民黨孤臣孽子的馬英九,在當選之後,又更加的「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了。◆
社論
國際視野
馬英九就職及演說
新政府的人事佈局
兩岸問題與統獨
四川大地震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