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大陸政策:中間偏左還是中間偏獨?

林金源
(淡江經濟系副教授)


折衷妥協固然是從政、處事的必要原則,但並非凡事都可、都該折衷妥協。可折衷妥協的事項,屬於數學概念中的連續變數(continuous variable),例如國防支出占GDP的比重、進口關稅之稅率、退休基金勞資雙方的提撥比率。不可折衷的事項,屬於數學概念中的不連續變數(discreet variable),非零即一,不可能折衷成零點三七八。蘇花高速公路只能建或不建,無法折衷。追女友選老婆,只能林志玲或侯佩岑,不能三分林七分侯。開車上路只能選擇一個方向,不左不右或半左半右,必然肇事。法官判案,有罪無罪兩者互斥,只能選一,豈能並存?

近年來,台灣社會最大的迷思,就是把兩岸關係(或稱統獨抉擇)當作可以折衷妥協的連續變數。有人要獨有人要統,「不獨不統」、「保持現狀」就成為擺平兩方的折衷選擇,讓兩造各自表述各取所需。有人要前進大陸,有人想戒急用忍,新政府就找來江丙坤、賴幸媛共駛,一個踩海基會油門,一個踩陸委會煞車。此一安排除了展現馬英九對綠營的「善意」之外,實際上卻在複製混亂邏輯,用更厚的泥土把統獨未爆彈埋得更深,讓更多人誤以為台灣可以逃避國家定位問題。

馬不可能討好深綠,他如想討好淺綠,靠的應是他的兩岸政策可讓大家獲益,不是靠官位分贓。馬用賴,展現的絕非寬容大度,而是權謀與缺乏中心思想。當年管仲輔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齊桓公)爭大位,戰亂中管仲的箭差點要了桓公的命。局勢抵定後,桓公不記前嫌,拜管仲為相。唐太宗李世民與兄李建成爭皇位,事成之後不但不殺、還重用建成手下魏征。馬與桓公、太宗最大的不同是:兩位古人只是與兄弟爭權位而已,他們與對手並無意識型態、國家認同之爭。管、魏在舊主逝後改輔新主,亦無改變信仰、改變國家定位的衝突。馬英九代表泛藍競選中華民國總統,賴幸媛來自戮力建立台灣國的綠營。賴掌別的部會尚說得過去,馬請她管藍綠針鋒相對的兩岸政策,這已經與氣度無關,而是馬、賴是否背叛原有國家認同、是否昨是今非(或昨非今是)的問題。如果藍馬綠賴都可共理兩岸政策,且兩人都沒背叛各自陣營的信仰,那就證明統獨可以三七開、四六分,是可以搓湯圓的了。

馬賴搓湯圓,不能不考慮北京的態度。對北京而言,「不獨不統」是目前無暇解決台灣問題之下,暫可接受的短期狀態。台灣若想長期保持「不獨不統」的現狀,那就是實質台獨,北京絕難接受。再說,兩岸的「現狀」,從沒有「保持」過。一九七一年以前,台灣經濟蓬勃發展,台北高坐聯合國常任安理會席位;貧窮落後的中共則遭西方國家抵制圍堵。四十年後的今天,大陸握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存底,眼看就要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國際舞台上,中國動見觀瞻,台灣卻被邊緣化。除了少數台灣邦交小國之外,各國都接受「一中」架構。兩岸的格局與國際地位,此消彼漲。台灣的選擇只有「保持現狀邁向統一」或「保持現狀伺機獨立」而已,單講「保持現狀」是不完整、不負責的愚民主張。

所謂「現狀」,可分為法理與事實兩個層面。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就法理而言,統一是正道,台獨名不正言不順,除非另制新憲。就事實而言,台灣卻又實質獨立五十餘年。名實不符,遂造成兩千三百萬人精神錯亂,「國格」分裂,惶惶不可終日。此狀況絕非長治久安之計,也不是負責任政治家該有的選擇。名實若要相符,不是改變法理讓它配合「獨」的事實,就是改變獨的事實讓它符合「統」的法理。前者形同「保持現狀伺機獨立」,後者則為「保持現狀邁向統一」。說到頭,台灣還是只有這兩種選擇,根本無所謂「保持現狀」一途。馬英九想要保持那種「現狀」?

扁政權的貪腐,政績的乏善可陳,都與他們緊抓台獨、利用台獨有關。但是即便大選挫敗,民進黨卻仍不遮掩它一貫的台獨主張。我們必須感謝綠營,他們已經負責任的把台灣選擇台獨的後果,詮釋、示範得很清楚了。反觀藍營,先後獲得立委與總統的壓倒性勝選,擁有極大的揮灑空間,此時也是綠色選民對台獨信仰最脆弱的時刻。但是馬英九不但不敢趁此良機,詮釋「保持現狀邁向統一」的好處,還主動邀賴幸媛掌陸委會。這與2000年扁因得票率不及40%,不得不用唐飛的情形完全不同。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在公佈副秘書長與諮詢委員時,更以他的名單「沒有強烈意識型態」為豪。換言之,不統不獨才是馬營的政治正確。統是瘟疫,甚於台獨。馬英九看似為統派制服了台獨,其實阻撓、排擠統一最力的,卻是名為不統不獨,實則助長獨勢的他。陳水扁說他最大的成就,是讓馬英九轉綠,此言不虛。

再看賴幸媛,她的「中間偏左」說似乎暫時化解藍綠雙方對她的攻擊。賴提及她的三大關懷,包括增進老百姓的工作機會、財富重分配、照顧弱勢族群和弱勢產業。賴的說法勉強可為自己在2006年3月抵制大陸的「毛巾大戰」時的激烈立場辯護。她的三大關懷也可與上屆立委選舉前,台聯轉型改打的「中間偏左」牌巧妙結合,但仍有下列問題有待釐清:

首先,關心財富重分配、照顧弱勢族群和弱勢產業非陸委會職責,她的三大關懷不像是大陸政策,反倒比較適合提供勞委會、經建會和財經兩部參考。

民主先進國家沒有統獨爭議,左右之分確實是他們長期以來區隔政黨的方式。左派支援弱勢族群,重視環保與社會公義。右派偏袒資本家,強調效率與經濟成長。左右的輪流執政,可以折衷妥協出有利全民的政策與制度。左右的問題,就是前文所稱可以、應該折衷妥協的連續型變數。但是左右之爭,一如統獨之爭,它必須經過討論折衝之後形成全民共識,再把此共識貫穿到政府施政的所有環節,絕不該只是面對大陸時,選擇性的「中間偏左」一下。

照顧弱勢伸張公義,不能不提及稅賦制度,可惜稅賦改革並非陸委會職責。現行教育制度與學費政策,越來越不利窮人子弟,陸委會對此無權置喙。大陸商品影響傳統產業工人就業,越南商品亦是如此。陸委會可以對大陸開打,卻無權對越南宣戰。大陸來台配偶遭嚴重歧視,比越南新娘還不如。這是以往大陸政策下的結果,賴主委要不要關懷這群弱勢者?

想讓台灣「中間偏左」,除需建立制度之外,最欠缺的就是錢。兩千年政黨輪替時,中央政府負債二點四五兆元,今年則逼四兆元,平均每位國民負債十七萬元。台灣如果選擇「保持現狀邁向統一」,不但不必再花鉅款買武器,還可和中共協商共享國際空間。這兩大類冤枉錢,足可支援弱勢族群的教育、醫療、社會福利和失業救助。凱子軍購與金錢外交實與「中間偏左」的精神相左,台聯與賴幸媛似乎視不及此。

從不談「左右」的台灣政壇,二○○七年初帶頭「中間偏左」的竟是一向戮力於台獨的深綠台聯。立委賴幸媛當時在《中國時報》說「當前的藍綠惡鬥是以『統、獨』的假議題,來蒙蔽社會民生的真問題。」大哉斯言,但「以統獨假議題,蒙蔽民生真問題」者始於何時?創於何人?創黨時就與民進黨比獨、讓歷來統獨戲碼增添張力的台聯,難道不需先向人民道歉?

賴委員又說,經濟成長的果實未能由全民共享,「尤其是自兩千年以來,貧富差距日愈懸殊,因失業、貧困和債務而走上絕路者時有所聞,……民主沒有為廣大人民帶來實惠。」賴文一針見血,但有護短之嫌。台灣社會在六、七○年代不但越來越富,而且越來越均。威權統治的蔣經國於能源危機時期,堅持漁民使用的柴油不能漲價,並且還能法辦搞金權的立委蔡辰洲,而繼任的李登輝則開始與財團密切往來。台灣貧富差距的擴大始於八○年代「本土化」蔚為主流之時,絕非兩千年政黨輪替之後。民主沒為人民帶來實惠,實不能只怪扁政府,卻不檢討掌權十二年的李登輝。台灣社會公義遭受侵蝕,早就發生,何以台聯在立委選舉制度改變前,才突然發現「左」的必要?

賴幸媛與台聯正視民生,且願意「中間偏左」,當然值得喝采。但誠如前文所述,陸委會該管的是兩岸關係,不是左右問題。如果馬總統和賴主委都「不統不獨」,大陸政策的主軸只剩下「三大關懷」,陸委會極可能成為專門檢查是否「男人找無工?女人尋無尪」的機構。

這到底是「中間偏左」,還是「中間偏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