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後馬英九的兩岸政策

楊開煌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


一、前 言

今(2008)年是胡溫第二任期的第一年,然而上天的考驗似乎更多,從年初的雪災到三月的拉薩暴動,再到五月的四川大震,在一連串考驗下,北京領導恐怕是全世界最忙碌、最辛苦的中央政府了,是以從某種意義來看「520」的「馬、蕭」就職,應該是北京當局相對期待的日子,因為「馬、蕭」就職極有可能使台灣問題的發展相對往正面和順勢變化,因為「馬、蕭」的兩岸政策與中共面對台灣問題時所堅持的大原則是相似的。

馬在「520」的就職文告上將如何表現其兩岸政策?它決定台灣今後四年處理兩岸議題的大方向,從而影響台海及其周邊形勢,自然是備受關注,備受重視;本文從台灣的現實出發,從「馬、蕭」組「322」當選後的兩岸互動大勢作一預測,以便日後核對。

二、從三大不同到追求互信

馬英九的勝選對台灣現階段的發展和台海地區的穩定帶來一定的正面意義,因為在兩岸關係上馬英九宣稱將採取穩健的、媾和的政策,然而,這決不意味著台海地區,保證可以迎來四年到八年的太平日子。因為馬英九所採取的兩岸政策的政治基礎,已經大大不同於以往國民黨執政時期相關的政策基礎:

第一、中華民國內容的差異:以往的中華民國是「志在中國大陸,身在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而今馬英九所領導的中華民國已經是「心在台灣,身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兩個「中華民國」的區別:在於前者是「中華民國到台灣」,其後轉換「中華民國在台灣」,而後者則是「中華民國是台灣」;進一步而言,兩者的主要差別:在於對中國大陸的責任不同,對中華民族的感情不同,對中國的理想不同;換言之,對馬英九的中華民國而言,在法理上雖然不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但在心理上是完全可以承認的,因為馬英九是在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公民所選出的領導人,馬英九的政策也只對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公民負責,與中國大陸無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另一個主權國家,所以在台海穩定,台灣發展等面向雙方會有共同語言,但在其他的議題上就不可能是和平的,發展的協商趨勢,所以以往的中華民國會制定《國家統一綱領》,有「國家統一委員會」,而今不可能再有。

第二、中國國民黨的不同:由於中華民國內容的差異所導出的中國國民黨自然也大不相同,而最大的不同,表現在以往的中國國民黨是在大陸政策下,去指導和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中國國民黨的第十三次全代會的「現階段中國國民黨大陸政策」,以及1991年在中國國民黨主導下,提出《國家統一綱領》等;這就是說以往的中國國民黨念茲在茲地從國共失敗中重新站立,重新站到中國人的面前;而今在地化的中國國民黨其競爭對手只是台灣的在野黨,而非中國大陸的共產黨,執政之後,心中只有台灣的政權,台灣的安危,因此是從台灣本身的需求和利益出發去指導和處理兩岸關係的發展,在此種情況下,一方面是兩岸經濟整合就不可能導出政治整合的結果,另一方面如果兩岸相互的政治定位無法有效解決的話,經濟整合的最終困難也可能受到政治衝突的影響而無法順利運作。

第三、「九二共識」的差別:「九二共識」是兩岸兩會(大陸的「海協會」與台灣的「海基會」)於1992年11月通過多次傳真文獻往返,達成海峽兩岸各自以口頭表述「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之後兩岸兩會開始互動;然而由於當時對此一「口頭協議」,除了各自的傳真之外,並沒有文本的協議,因此,衍生了國共兩黨的「一中不表」和「一中各表」之爭,以及民進黨主政時期與共產黨間有無「一中共識」之爭,其後前陸委會主委蘇起借用了「九二共識」乙詞,企圖為民進黨政府解套,然而民進黨政府並不領情,堅決否認「九二共識」,終至兩岸關係八年空轉停滯不前;如今台灣人民終於選出一組承認「九二共識」的領導人,當然是為了改善兩岸關係;因此如今的「九二共識」與1992年相比也同樣有所不同,從某種意義上說,當年基本上雖是國共之間形式原則的共識,但是反對者並不顯著;如今雖然有了台灣多數的公民認同,使得「九二共識」擁有較為明確的民意基礎,但對馬而言,也絕不能忽視還是有百分之四十二的反對者,而且有民進黨委員會虎視耽耽地監督。

「九二共識」本身在台海兩岸也有其不同的側重點,而其中最大的矛盾,在1992年雙方都將此一「口頭協議」視為原則,如今中共當局更加重視其原則的重要性,而對台灣的新政府而言,重提「九二共識」只有工具性意義,兩岸新當局之間的「共識」,其實是建立在十分脆弱的基礎上;不過無論如何,「九二共識」都是兩岸可以「不統、不獨、不武」的唯一基礎;是以「九二共識」如果能為兩岸的和平發展提供更大的功能,則有待雙方特別是中共當局進一步將當年的「共識」進一步探究。

三、從擱置爭議到包容異己

事實上兩岸當局都有必要將1992年消極的「九二共識」轉為積極的「九二共識」,當年兩岸兩會的「九二共識」之所以是消極的,因為在達成海峽兩岸各自以口頭表述「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之後,台灣方面認為該原則的內含兩岸並不相同,而大陸方面則認為暫不討論,其後兩岸並未進一步就此議題進行討論,所以說此一共識只有消極的意義,消極的共識可能可以維持兩岸不戰的狀態,但是不足以真正促和。

因此,兩岸若要真正促和,就必須使得此一共識更具有積極意義。在「馬、蕭組」當選後,蕭萬長先生曾赴大陸海南省參加「博鰲論壇」,並與胡錦濤見面會晤時提出「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十六字箴言,而一個月後胡錦濤在北京會見連戰榮譽主席時也提出「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新十六字箴言,對比兩岸對未來的期待,顯然「擱置爭議」是雙方認為共同可行的方法,而「雙贏」的追求則是共同的目標,然而雙方達成「擱置爭議」的路徑則不相同,對台灣而言,可以擱置爭議的先決條件是大陸當局必先「正視現實」,因此,什麼是台灣所要求的正視呢?什麼是台灣所關心的現實呢?

從當年的「九二共識」來看,就是兩岸所認知的一個中國內容各有不同,此一事實必需予以尊重,在此事實面前兩岸擱置主權爭議,但治權互不隸屬,台灣之所以將「正視現實」擺在首位,一方面來自內部需要,一方面也是過往在兩岸關係中直接的經驗和教訓,所以只要大陸當局願意正視現實,兩岸就可以擱置爭議。

對大陸而言,可以擱置爭議的先決條件是兩岸需要有互信,互信包括兩岸雙方在政策上釋出的誠意和善意,所謂「誠意」是表現為政策的邏輯具有可預測性,政策的邏輯性是指不僅兩岸政策本身的一致,另外的經濟、文化、教育等相關的政策的一致性,此種政策與執行者,政策與政策的一致性,使他人清楚我們的政策目標而且相信我們是朝著自設的政策目標前進的,就是政策的誠意。

所謂「善意」是指政策的持久性和可行性,政策的持久性一方面指政策的產出必須慎重,切忌因內部的壓力隨不同的民意而變化,另一方面主要是針對以往李登輝、陳水扁自以為聰明的,不斷變化的隨性的放話式的政策而言;目前在兩岸尚無互信的情況下,執政者的兩岸政策必須提供對方理解和回應的足夠時間,才能真正測試政策的效果;政策可行性在於我方的政策出台前,是否充份考慮到各方的可能反應,尤其是對方接受的可能性,政策宣示的方式、場合、時機以及人選都代表了我們對政策可行性的考量,政策的可行性與政策的善意是呈正比的;對大陸當局而言,只要真正感受到台灣在兩岸關係中,確實具有和平發展的誠意和善意,兩岸就可以擱置爭議。

從上述的邏輯來看,馬英九的「五二○講演」是「建立互信」的良好時機,而今年的APEC非正式的「經濟體領袖高峰會」,則是中共當局展現「正視現實」的良好時機;如果馬英九在自己用人風波之後,還不能善用「五二○講演」,則今後四年的兩岸至多只能有限的期待,反之,如果馬英九的「五二○講演」講了他能講的和該講的,然而大陸當局在今年的APEC非正式的「經濟體領袖高峰會」上,仍然一如既往,寸步不讓,則台灣就得不到「正視現實」的尊重,那麼馬英九和解的兩岸政策也自然難以為繼。

所以時至今日,台灣人民又給了兩岸當局一個面對事實的機會,因此兩岸當局有必要把握此一機遇,在中共領導人與美國總統通話的英文稿中,已經提出「九二共識」並且指出雙方對內含存有歧義,這就是說大陸當局已經邁出了「正視現實」的第一步,特別是選擇國際的場合作此表態,應該說是有誠意的表態方式,因此馬英九在他的「五二○講演」中,必須回應大陸提出的「建立互信」的建議,對「九二共識」提出積極的意含,所謂積極的意含是指「九二共識」的主要精神在於雙方明知互有歧見,但仍願一本「包容異見,求同存異」的精神,如此才能立足現實,開創未來;因此,馬英九的「五二○講演」在兩岸關係的部份,除了立足台灣的主體性,優先台灣的利益之外,必須回應胡錦濤在「十七大」的政治報告中對台政策的呼籲和今(2008)年3月4日對台政策的講話。

特別是胡錦濤提出「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真誠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台海地區謀和平」的說法,更應該是馬英九在「五二○講演」時回應的主軸。以便令各方都收到台灣希望台海和平、穩定的明確信息,以及台灣希望成為台海地區的和平參與者;因此,馬英九在「五二○講演」中,對「九二共識」的詮釋,除了將「九二共識」的消極詮釋、定位為兩岸互動的基本原則之外,還必須重申「兩岸必須在一中原則下,互相尊重彼此的看法,並進而在『包容異見,求同存異』的精神下,積極對話,尋找解決之道」。才能使人解除馬在政策取向與人事任命上,給人的矛盾觀感。

四、從追求雙贏到開創未來

由於兩岸過去近十年的敵對,是以兩岸之間已是毫無互信,馬英九雖然贏得勝選,兩岸時空均有差異,因此,如果雙方真能從消極的「九二共識」邁向積極,則一方面代表中共已經以新的、務實的觀點來看待與期待台灣。

另一方面馬英九也認真地將「五二○講演」為建立兩岸互信為首要的目標,如果「五二○講演」之後,中共官方不吝給予掌聲,則可以說兩岸關係有機會進入良性互動的新階段;雖然此時的互信仍然十分脆弱,但是足以支援馬在競選時的第一張支票--週末包機直航和陸客來台。

從台灣而言,這是建立台灣對大陸信心的重要一步,從而使台灣民眾可以理性反省敵對式的兩岸關係,對抗式的兩岸政策的荒謬和可笑;兩岸新領導必須覺察如今的「週末包機直航」和「陸客來台」兩項政策,已經不僅僅是馬的政見,而是兩岸新關係的試金石。只有在這個試金石的基礎上,未來的四年兩岸關係才有可能平穩發展,也才有可能從追求雙贏到共創雙贏。

基於此馬英九的「五二○講演」,在重申兩岸互動的原則之上,必須將未來四年的兩岸經濟政策的目標、願景進一步加以闡述,以使各方看到台灣追求雙贏的決心,期待兩岸共創雙贏的經濟基礎,當然兩岸的未來不可能只是依賴經濟;還必須在兩岸的文化、社會等方面加強相互交流的品質,以便兩岸民間加強彼此的瞭解,從而有可能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異,因此創造和鼓勵兩岸菁英進行制度化的交往,兩岸青年、少年有規模地互動等相關的文化、社會的互動,以便在互動中更加突顯台灣的主體和價值,應該在馬的兩岸政策中必須佔有一定的重要性。

從未來的兩岸關係來看,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的搭建,都是為了開創更和平、更友好的兩岸關係的未來所作必要努力,最終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還是以政治關係的框架構建為依賴,所以在馬英九的「五二○講演」中,對兩岸必須誠心誠意地致力於在可預見的未來,共同「努力結束敵對,磋商和平協議」的心願必須明確表達,至於在邁向兩岸和平的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外交鬥爭和軍事威脅,在「五二○講演」中,必然是將之作為兩岸進行和平談判前,測試北京當局和平的誠意和善意的先決條件;中共當局是否在這一方面思考出平衡的策略,既不使台灣感覺到是在威脅下去求和,也不會失去談判的籌碼,這是需要北京展現政治器度和政治智慧的,否則兩岸的和平發展就只是兩岸的政治口號而已。

五、感 想 在本文構思之際,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芮氏8級的大地震,不幸罹難的人數不斷攀升,世界各國同感震驚,而在台灣即將謝幕的民進黨政府也以人道名義捐台幣20億賑災,而且提出人道直航運送物資的建議,台商也紛紛解囊;就事論事民進黨政府此一臨去秋波,還是值得肯定。

深盼兩岸關係能從此一互動中,台灣能理解到真正主體不是從對抗中而是從自己擁有的價值中彰顯;大陸能理解到兩岸關係真正的和平發展,最終不能依賴「九二共識」,而是依賴分享共同的價值,「九二共識」是可以共創雙贏,不足以開創未來,當然沒有「九二共識」則連共創雙贏也不容易,更捌提開創未來;因此,大陸期待馬英九的「五二○講演」,不能只以戰術的器度去計較和批判其文本;而應該以戰略的胸襟去創新與提升其中共同的價值,才能想到不同的兩岸關係,看到不同的兩岸關係,創造不同的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