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生大地震,5月18日晚上有「把愛傳出去」電視募款活動,台灣人民反應熱烈,短短數小時就募集到台幣2.27億元,兩天後要就職的新總統馬英九夫婦也參與做義工,日媒很驚訝,稱台灣對大陸的「同胞意識」升高。這一說法其實背後潛藏著很深的「警戒」心態。
日本所中意極力要帶領台灣脫離中國的民進黨無法維持政權,日本意欲影響台灣(講白了是阻擋兩岸接近)的策略也隨之改變,從對馬英九上台的分析、評論就可嗅出味道。
日本媒體對外國政府更替,很少有像這次報馬英九上任這麼詳細。《讀賣新聞》5月21日用了很大篇幅分析扁馬政策的不同,斗大的大小標題是「希望兩岸對話」、「胡主席的政策與我方一致」(事實上馬英九的就職演說裡是,胡主席的〔指3月26日和布希總統講到「九二共識」等〕觀點都與我方的理念相當一致)。內容則多著墨於扁馬比較,扁要「制定新憲法」,馬要「維護憲法」,馬承認「兩岸同屬中華民族」,不談扁經常抨擊的「中國武力威脅」,扁否認「九二共識」、「提高台灣意識」,馬跟扁這點不同。《讀賣》不講總統大選馬的大勝,卻凸顯有四成的人投給傾向台獨的民進黨,並以此說戒懼馬「兩岸接近」的輿論不少,希望「與中國統一」的人是極少數。講到馬新政府人事,又藉機說馬英九自己是外省人,核心幕僚行政院長劉兆玄、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也都是外省人。
翌日《讀賣》在社論提到馬英九講過的「不統、不獨、不武」,強調其中「不統」的意義最大。而且不忘挑撥說「中國福建省部署了1,300枚威嚇台灣的飛彈,沒有撤走的跡象」。
《產經新聞》的評論則再三希望「外省人」馬英九總統要固守台灣主體,重視台灣路線。以發展民主、台灣價值等為支柱的重視台灣路線,會讓日本為主的民主國家很歡迎。言外之意:推台灣靠向日本,扯住台灣,使之不接近大陸。
右翼大老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也跑來台灣,5月19日白天接受陳水扁卸任前贈勳「特種大綬景星勳章」,晚上見李登輝,20日參加馬英九的就職大典──藍綠通吃,之後對記者說「覺得(馬英九)與台灣人的認同不一樣」;馬英九對中國國民用「13億同胞」的表現「跟北京的認識相同」;「忠言相勸」台灣新政府「所謂『台(灣)中(國)合作』什麼的,這樣下去台灣不就要變成第二個香港了嗎?」他刻意用「香港模式」貶抑、嚇唬台灣,就是不准兩岸接近。◆
社論
國際視野
馬英九就職及演說
新政府的人事佈局
兩岸問題與統獨
四川大地震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