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兩會復談的動作和看法

李中邦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從今年1月中旬立委選舉國民黨大勝、先前執政8年的民進黨大敗,再經過3月22日馬英九當選總統,台灣內部政情變化大勢底定。接下來,從博鰲蕭胡會,過來吳胡會,兩岸執政黨共同表示反對「台獨」,承認「九二共識」,「不用一中」,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又「擱置政治對立的議題」,到6月11~14日兩岸對口單位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相隔了9年,恢復談判,達到了新一階段的高潮。這是絕大多數兩岸人民所樂見的,但看在日本的眼裡可就有點不是滋味了。

據統計,2007年兩岸貿易是2000年的9倍,達到904億美元,同一時期,台灣企業對大陸的直接投資額也增加了將近4倍。兩岸冰凍的八、九年尚有如此的經貿成績,未來自然不可限量。

日本知道兩岸交流合作之勢已擋不住,就搞些軟性的、區隔兩岸的「小動作」。

專訪相關評論露成見

6月5日日本第一大報《讀賣新聞》登出前一天對馬英九總統的採訪(編輯局次長寺田正臣),《讀賣》一方面很得意,那是馬英九520就職後首次單獨接見外國媒體。也將馬英九講的幾個重點如:與大陸經濟關係正常化對雙方都有利,對(亞洲)區域和平亦有好處;大陸如果撤去對著台灣的飛彈,就可以談「和平協議」;(兩岸)雙方對主權有不同的見解,若拘泥於此,其他問題就不會有進展,擱置爭議,優先處理較迫切的問題,現階段是優先處理經濟實務問題;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名稱可以多些彈性;日本與大陸關係穩定對台灣有利,兩岸關係穩定對日本也有利。馬英九可以說包括大陸、日本面面俱到清楚表示了他的構想和善意。

但是《讀賣》卻在採訪文之外附上自李登輝以來台灣政府的大陸政策,李登輝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儘管曾設置「國統會」,制定「國統綱領」,不過,1999年說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兩國論」,兩岸談判即中斷。陳水扁是「一邊一國」,2000年就職演說講過,只要大陸不動武,就不宣佈獨立等「五不」,可是2002年說兩岸是「一邊一國」,2006年廢國統會,此後還表示要制定新憲法,推動「脫離中國」。馬英九則是「不統、不獨、不武」,而盡快跟大陸對話。另外,又重提馬英九是受國民黨菁英教育的人,就50年日本統治台灣和領土問題(釣魚台),對日本較嚴厲;就職演說裡,對外關係只提到美國,這和2004年陳水扁的就職演說談到日本有很明顯的差別。這樣的文字流露出日媒懷念、偏好李登輝、陳水扁,而對馬英九存在著根深柢固的成見,也聽不進馬英九就兩岸和日本三方相互關係的期望。

順便一提,5月18日陳水扁下台前夕,日媒還在突顯他任內是個走「獨立路線 提升台灣意識」的總統呢。

送禮正名?說不定是出招

6月8日台灣媒體報導,日本東京都政府已經率先決定,以後來自台灣,旅居東京的僑胞進行戶籍登錄時,「出身地」欄可以大方登記為「台灣」,以利區別。之前日本政府都要求標注「中國」。

日本從2000年實施《地方分權綜合法》,居民登記戶籍事務,包括國名登錄,皆交由地方的市町村政府負責、判斷。東京都1987年發佈的「問答集」,仍以日本政府的規定為準,要求出身台灣者也統一標寫「中國」。這次東京都可說是「創舉」。台灣駐日代表處--那時當家的還是許世楷--表示歡迎,謂「正名」是長期以來駐日代表處努力的目標。此次東京都的新規定可能會起帶頭作用,影響日本其他的地方政府。

不少台灣媒體天真的下標題說,這是「日本送上外交大禮,東京都一馬當先」,真是如此嗎?為什麼以前不做,偏偏這個時候來做?不要忘了,東京都知事是右翼大老、一向挺獨的石原慎太郎,這難道不會是石原眼見台灣與大陸重建新關係、交流加密所採取的行動,埋伏著日方區別、分割台灣和大陸的小動作?說不定這是日本保守勢力在出招哩!

深懼兩岸談涉政治議題

關於海基、海協的復談,日本很清楚,這兩個機構名義上雖是民間機構,但雙方談判成員都有政府官員(台灣陸委會、交通部官員以「海基會顧問」名義上陣),所以實際上就是台灣馬英九政府和大陸胡錦濤政府的正式談判。

儘管有報導指稱,日本政府對近日兩岸復談表示歡迎,但如果仔細看日本實際的動作和媒體的論述,還是可以嗅得出日本的意圖。

這一陣子,日媒有些專欄有意無意強調「台灣人」和「中國人」不同,譬如:日本資深報社編委在專欄上講兩岸人民氣質的壁障很高,雖然中國稱台灣人為「台灣同胞」,胡錦濤說13億大陸同胞和2300萬台灣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指的是一樣的漢族血統,也或許僅是政治語言。但兩邊人民的「氣質」是不同的。「在台灣,人與人的關係比中國人自然,這可能是歷史風土的不同,這是因台灣的民主政治、自由的風氣,使得社會有一定的成熟度」。捧台灣人親切、有禮貌。然後強調,根據台灣的輿論(綠營)調查,63%的台灣居民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認為「是中國人」的僅14%。這20年來李登輝--陳水扁兩任政府下推動的政治、社會本土化就是明證。儘管中台(兩岸)交流快速擴大,台灣人對中國人的心理距離還是很大,這是最諷刺的。

本來不同地區的人,因為風土人情的不同,性格上出現差異是很自然的,就算是台灣島裡面,台北市人和其他鄉下的人就不同,單是台語,北部、南部或宜蘭等個別地方,腔調也會有些許的不一樣,而台灣和大陸隔絕了幾十年,大陸又那麼大,各地又有各自的特色,大陸人民的性格特質當然會跟台灣人民不一樣,但本是同根生,交流來往,重要的是求同存異和誠意,至少台灣人民和大陸人民使用相通的語言、文字--中文,差異總比屬大和民族、使用日語的日本人要小很多, 日本媒體蓄意這麼強調是有政治目的的--拚命找藉口烘托兩岸人民有別。

這次兩會談判成果豐碩,超過預期。日本《讀賣新聞》在報導兩會所簽文件的消息中,有一段刻薄且帶有離間意味的分析說「大陸胡錦濤政府基於阻止台灣獨立,以經濟力為武器,拉攏台灣坐下來對話,也實現了美國所要求和台灣的對話。在8月北京奧運前,亦展示了重視和平的姿態,並取得成果」。而『讀賣』關注兩岸發展,甚至用社論來評中台(兩岸)關係,雖然不得不應酬一下,說些「兩岸關係改善,會帶來雙方經濟上的利益。日後,希望對台灣海峽的安定會有好的影響」之類的漂亮話,卻也不忘質疑,「今後兩岸改善關係,會像這樣限定在實務領域嗎?還是涉及目標在未來統一的政治議題也將納入?日本必須謹慎注意這一點?」

兩岸關係改進的同時,剛巧發生台灣海釣船在釣魚台附近海域遭日本海上保安廳船艦撞沉事件,由於兩岸都聲稱擁有釣魚台的主權,因此,大陸對日本表示「強烈不滿」,台灣也向日本抗議,過去兩岸很少聯手向日本嗆聲,於是這次日本立刻驚覺「兩岸改善關係,對日本未必光是利益」,由此不難瞭解,日本內心深處的戒心遠多過表面作態的樂觀其成。

兩岸交流、拉近距離,日媒總是要突顯困難、差別什麼的,而當講到台灣走出國際,像參與以國家為會員單位如世界衛生組織(WHO)之類的,日本就特別加以鼓舞--凡是相對於中國,而具有可讓台灣晉陞為「國家」象徵意義的,日本都會敲邊鼓,其背後的意圖,明眼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