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自掌其嘴

台灣的綠卡問題才剛開始

石之瑜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就在多位國民黨新任官員持有、曾持有、曾申辦美國綠卡與加拿大楓葉卡,因而受到在野的民進黨所嚴厲批判之際,突然國民黨提出更多位民進黨留任官員也有雙重國籍與國外居留權,並要求他們放棄或離職。

國民黨健忘的是,劉兆玄之前才表示,「綠卡問題不應該被無限上綱,這是個需要國際化的時代,人才必須要和國際接軌」。現在突然變卦,轉而同意有綠卡就是忠誠有問題,不但等於打自己耳光,而且將助長民進黨式的鎖國思想。

馬英九就任後曾說,「台灣是一個海島,開放則興盛、閉鎖則衰敗,這是歷史的鐵律。」用開放態度面對綠卡有其合情合理性,但迄今為止,國民黨新政府的政策卻只說不練。

這是因為在台灣,不論朝野,也不論是在官或在學,慣采的美式大陸經濟邏輯,從思維上就不利於海島國際化。今天朝野雖然都琅琅上口要國際化,卻沒有思想上的準備或理論基礎,以至於動不動就回到直覺的鎖國。

美國的大陸式經濟是以自給自足為主,仰賴資產階級投入,因而有富剝削貧的問題;但台灣的島國式經濟則不分貧富都屬國際化的買辦階層,之間並非相互剝削。

反國際化的外勞政策

在政策上,台灣的國際化落後香港與新加坡許多。最近社會上有關限制外籍幫傭與撤銷康橋雙語高中立案等兩件小事,就看出台灣的國際化,實際還在美式大陸經濟學的貧富階級邏輯中打轉。

新任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就表示要繼續限制外勞進入台灣,看似顧及國內就業,卻不知限制外勞幫傭或看護的立即效果,是限制有能力的台灣高級職業婦女往國際部門探索。

表面上限制外勞可讓國內多了幫傭機會,但台灣整體損失的,包括婦女在高階國際部門薪資稅收機會,與因為一名台灣婦女進入國際部門而能帶動的後續中低階層婦女就業,計算她們本可從國際部門共同創造的稅收與消費後,顯然得不償失。

相較之下,香港開放外勞幫傭,而任職國際經理的香港婦女人數與薪資,遠超台灣。

把外籍看護或幫傭當廉價勞力封鎖之,是大陸經濟思維,其前提是經濟體相對自給自足,國內階級分明,這時保護主義有其政治社會合宜性。但台灣是海島型的買辦經濟,不能套用。

如果說綠卡讓台灣人易於進出美國,應該想的是,那如何讓東南亞國民易於進出台灣呢?在台灣,任何生產獲利,多會嘉惠所有買辦階層,所以藍、白領間並非對立。任何人從國際部門獲利,台灣整體均沾其利。

反國際化的教育政策

在貧富分化的氣氛中,輿論常把國際管理階層誤作藐視法令的富豪,製造某種劫富濟貧的衝動,以致政策適得其反。比如最近康橋雙語學校高中部違法招生,媒體語多諷刺,主管當局也擺出雷厲風行姿態,認為即使貴族,也不能破壞建制。

他們對雙橋所服務的社會階層理解片面,因此無意協助反映海島型買辦經濟的學生解決問題。

由於政策新加坡或香港經理的比例遠超台灣。但即使競爭力受限於政策,台灣仍有極具能力而獲聘為全球經理者,他們攜家帶眷至海外,不論在京滬或港新,子女幾乎都就讀於各地國際學校。

在外數年後返國,國內並無適當的就學管道可銜接,淪為國際化的賤民,真正追求國際化的政府自應支援。康橋在這樣的背景中開展,除顧及本土教材外,盡量在課程語言上都延續國際學校教育。

近年在台灣雙語學校如雨後春筍,但國際化能力強的都是外籍學校,本土學校國際化能力普遍不佳。康橋是否違法招生當論,但其所服務的全球部門,是率風氣之先替台灣在全球化中卡位的家庭,不宜逕以貴族斥之。他們對國際化教育的需要是結構性的問題。

不論高級職業婦女或康橋外語學校的國際家庭,他們往國際部門所需的支援,均非美式大陸經濟的主要顧慮,偏偏劉內閣的知識來源主要是大陸經濟體的美國,因而對買辦型經濟欠缺敏感。

這些小事所深藏的道理與綠卡問題一樣,涉及台灣生存問題,而非藍綠問題。國民黨政府原來似乎對此有所體會,但在發現民進黨的雙重國籍現象後,國民黨理當讚揚民進黨,但卻選擇回到了鎖國邏輯。

看起來是民進黨反而吃了虧,但民進黨的鎖國邏輯卻進一步壟斷言論市場。恐怕最後的結果將會又被說成是,目前積極與大陸開放交流的國民黨,是個叛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