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立芬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雷立芬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一、前言
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 ASEAN),成立於1967年,目的是防止共產勢力在區域內擴張,而後逐漸轉向文化、經濟、旅遊以及科技等領域之合作。成員國包括:新加坡、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寮國、緬甸與越南。東協面積443萬5千平方公里,人口達5億8千萬,2008年國內生產毛額1.5兆美元,貿易總額1.7兆美元。大陸面積964萬平方公里,13億2千萬人口,2008年國內生產毛額4.40兆美元、貿易額2.5兆美元。東協加中國自由貿易區於2010年1月1日形成後,成為擁有19億消費者、近6兆美元國內生產總值、雙邊貿易額達1.9兆美元的經濟區,是世界上第三大自由貿易區,僅次於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
台灣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指出,東協加一對台灣經濟及產業的衝擊如下:GDP下降0.019%,投資下降0.359%,出口下降0.303%,進口下降0.687%,紡織業衰退2.128%、石化業衰退1.35%、電子產業衰退0.237%、營建業衰退0.257%。為突破現況,政府積極推動與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但是進展緩慢。現實的障礙固然存在,惟孫子兵法有云:「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與其憂心台灣被邊緣化,更應積極尋求可以藉勢獲勝的機會。以下簡述東協加一形成的經過,以及後續對中國、東協可能產生的影響。台灣與東協在農產品貿易的比重不大,銷往大陸之農產品之關稅為零,受到東協加一之衝擊並不若工業明顯,因此本文擬討論利用東協加一開拓農業的發展空間的可行性。
二、東協加一之形成
2001年11月7日,中國與東協共同宣佈在10年內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2004年11月中國與東協簽定訂「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定(Framework Agreement on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彼此同意在2010年前將絕大多數進口貨物之關稅降為零,並自翌年7月開始針對7千多種貨物進行降稅時程,正式啟動「東協加一」。2004年日本與韓國也加入東協高峰會,並達成2015年形成「東協加三」的初步共識。
中國出口東協主要產品包括電器、鋼鐵、船隻,東協出口中國主要產品則為石油、塑膠、橡膠等。整體來說,中國對東協享有小額貿易順差,東協國家對中國的逆差程度不一。 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對中國的逆差不大,越南近年則節節高昇,2008年從中國進口達157億美元、出口僅45億美元。東協加一形成後,從中國進口的消費品、電子產品、摩托車等,將對東協業者造成威脅。但是,東協生產的石油、糖、稻米、棕櫚油、熱帶水果等,卻因中國13億的消費市場而得到競爭優勢。譬如,2006年起,中國與東協之間貿易之水產與農產品關稅即降為零,消費者明顯感受進口水果價格下降之好處。有關研究即顯示,東協加一形成後,東協對中國的出口將成長48%,中國對東協的出口將成長55%。
東協國家政府對可能產生不利的產業的因應之道,包括開列敏感性產品清單,以限制中國進口數額,或採用非關稅貿易障礙,設立品質標準等等。即便如此,由於中國是個快速成長的市場,東協更積極藉著與中國共同發展區域供應鏈,銷售到歐盟與日本等市場,將負面影響轉為利基。
三、借道中國前進東協
持平而論,東協加一對台灣農業的衝擊非常有限。一方面,台灣與東協在農產品貿易的比重非常低,另一方面,目前銷往大陸農產品,和東協國家一樣為零關稅。台灣雖然資源有限,卻善於利用勤奮的技術勞工以及靈活的經營策略,由代工起家,進而發展出自有品牌,創造「台灣奇跡」。因為天然稟賦有限是不會改變的事實,過去出口是經濟命脈,未來還是一樣,台灣有必要思考「立足台灣,放眼東協加一」的經貿策略。以下資料取材自林享能先生於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發表之,《促進東盟及泛珠區農業交流的展望》內容,以期建立台灣農業借道中國前進東協的模式。
泛珠區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九省和香港與澳門,簡稱「9+2」,區域面積共200.6萬平方公里,占中國面積的五分之一以上,人口45,698萬人,佔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GDP總值6,356億美元,超過全國的三分之一,並且涵蓋華南地區的全部海岸線。在農產品貿易方面,泛珠江三角區域與東協的貿易成長迅速。2003年,雙邊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僅16.2億美元,2008年達52.1億美元,2009年1至6月達32.6億美元,比2008年同期增長20.1%。在地理上,泛珠區是東協與大陸接軌的樞紐,在政策上,有北京中央明確政策支持,明顯有利於台商利用泛珠區域的省份為跳板,前進東協、甚至印度、阿拉伯等國家。
舉廣西省為例,該省屬熱帶氣候適合種植熱帶水果,特用作物如木薯、甘蔗、茶葉、桑葚、中藥、木材等。地理位置與中南半島比鄰,東協與大陸之農產品往來,陸路運輸多經過廣西進入其他省份。由於廣西甘蔗多生產於丘陵地區,品種、技術、農機具都和台灣經驗不同。儘管如此,廣西仍可借重台灣以糖換取外匯的經濟發展經驗。由於在台灣生產甘蔗成本過高,學術單位早已經將相關研究束之高閣。糖的需要和經濟成長成正向關係,從甘蔗品種改良、技術創新、農機具開發、搾糖設備等等,台灣之產、學界有諸多和廣西合作的項目可以進行。在廣西生產之糖可以在東協、大陸、台灣或世界各地銷售,這是在台灣因生產成本高而無法達成的目標。再譬如,木薯可以提煉酒精,做為與汽油混合劑,廣西為大陸最大的木薯生產基地。台灣已規定汽油必須混合3%之生質能源,但是台灣欠缺可以大規模生產能源作物的土地;除在廣西投資生產木薯或甘蔗外,更可在東協各國採購大量的木薯、痲瘋樹仁,或棕櫚油,運到廣西提煉。簡言之,台灣農民(商人)可以利用廣西位居樞紐之地位,建立加工及物流基地,行銷區域及國際市場。
四、結語
台灣的地理位置對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有深遠的影響。雖然中國面積廣大,但是海岸線有限,台灣可以說是大陸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出口。但是2008年以前兩岸長期冰封關係,讓大陸積極調整對外發展策略。簽訂「東協加一」協定、興建從聖彼得堡,經青藏高原到新加坡的鐵路等等,都是大陸向外拓展經貿關係的重要手段。當大陸完成前述佈局時,台灣的戰略地位即將消失,經濟重要性也隨之下降,可以預期未來的發展情勢相當險峻。孫子兵法有云:「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張弩,節如發機。」看清楚關鍵時刻,並且扣下扳機成為政府最重要課題。◆
社論
中國與世界
東協加一
兩岸問題
馬英九的危機
追悼與紀念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