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上海學者眼中的馬英九

趙念渝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


筆者注意到,最近台灣島內「全民批馬」成了最新的時尚。借蔡逸儒先生的話,在當下的台灣,批馬似乎成了一門顯學。

粗略算來,自從2008年5月馬英九上任以來,台灣一共掀起了三波批馬的高潮:(1)2008年7月,馬英九執政2月許,台灣媒體、學者和名嘴已經開始對馬執政團隊提出批評,從「一弊未查、一貪未肅」到「進廚房就別怕熱 馬得一肩扛下責任」,再到「馬英九剛愎自用 國民黨士氣渙散」,正當人們開始要批評馬英九「過河拆橋」取消當年支持他的「鐵票團隊」軍政教人員的免稅政策時,陳水扁洗錢案爆發,扁案吸引住了島內絕大多數人的目光,批馬聲浪漸杳;(2)2009年8月,由於應對八八水災反應遲鈍,浪費了10天的危機處理的黃金期,第二次批馬開始興起,「劉內閣」應聲倒下,「吳內閣」應運而生;(3)2009年10月下旬,馬政府宣佈美台就牛肉問題達成協議,第三次批馬高潮隨之興起,12月初縣市長選舉的不理想以及今年1月上旬三立委補選失敗更如火上澆油,批馬聲浪一浪高於一浪,怎麼難聽怎麼罵,連篇累牘,蔚為壯觀,至今難以平息,據筆者觀察,可能還有向「縱深」發展的趨勢。

隔海觀馬,特別是隔海觀批馬,感慨有三:一是感慨「馬上好」轉眼成了「馬上糟」;二是感慨民意不可違,吳伯雄先生「人民最大,人民手中選票最大」的話言猶在耳,馬的民調已經一落千丈;三是感慨島內政情複雜,輿情無常,民情莫測,至於馬情走勢如何,現在還真成了個「馬謎」。

感慨歸感慨,筆者謹此願借貴刊一角,就「馬英九問題」貢獻一點自己的看法,供台灣朋友一笑。

馬英九「最近比較煩」

馬英九最近最大的問題就是確實「比較煩」。第一煩就是台灣立法院決定修法封殺美牛案台美議定書,一向在立法院吵得天翻地覆的兩黨立委竟然能在封殺美牛問題上達成空前的「共識」,不要說局外人看不懂,更是使黨主席馬英九「呆若木雞,焦頭爛額」,黨主席管不住黨籍立委,黨籍立委不把這個黨主席放在眼裡,遇到蠻不講理的民進黨立委霸佔立法院主席台而「溫良恭儉讓」,遇到「溫良恭儉讓」的黨主席而橫加指責,唯恐天下不知道自己是黨內「第一批馬先鋒」,爭先恐後要同馬主席「劃清界線」,鮮見建設性意見,這真是台灣政壇一大奇觀,也令筆者常常「胸悶」,或許,這就是台灣政黨政治的特色,不求關鍵時刻的「同心同德」,只求鏡頭面前的「大義凜然」,上海人有句話叫做「門檻裡的老虎——專咬家裡人」,現在全世界都有一檔電視節目,叫「做秀」,不知是否雷同,套句說書人老話「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馬英九的第二煩就是接「美牛」而來的三立委補選的失敗。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原來風平浪靜的選區為什麼要補選呢?原來這裡有這麼一個故事:這三席本來全是國民黨的,因為這些人出了狀況,所以換三個沒有狀況的國民黨籍人士去補選,說實話,如果我是選民的話,同樣不會把選票投給這三名「替代人物」,道理很簡單,草民思考很直接:誰知道你們是不是一丘之貉啊!由此涉及的是國民黨的一個深層次問題,也就是地方派系的盤根錯節和宗族勢力的尾大不掉,比如說「老公當選,老婆升任副縣級」,比如說08年正當老百姓遭受水災之苦而自己卻在歐洲優哉游哉、回來後不了了之的女縣長,而這次居然也是國民黨提名的補選立委之一,筆者也沒有看到有哪個藍營人物像痛斥馬英九一樣痛斥這種醜惡現象啊!這正是馬英九為之頭痛、想解決而解決不了的難題,因此,把三立委補選的失敗責任全部推到馬英九頭上——簡單是簡單,但不解決問題。不解決這個深層次的問題,老實說,不管是馬英九還是「李英九」或是「張英九」,在利益博弈面前,誰都無法保證基層選舉的100%的勝利,可以斷言,國民黨在立委補選的道路上還會繼續碰到這樣的問題,如果國民黨還是「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的話,誰上來都一樣。

所以,馬英九的第三煩,恕筆者直言,不是接下來的4立委補選,也不是5都市選舉,更不是2012年大選(畢竟還有一段時間),或民進黨的反馬嗆馬等,而是國民黨本身的問題。台灣《中央日版》網絡版的社論「國民黨不團結 才是大危機」說得非常尖銳、到位:國民黨的不團結現象,反映在黨籍立委們不肯配合政策,甚至還唱反調,至為明顯。譬如「美牛事件」,竟和民進黨聯手推翻政府和美國訂定的協定書。再如ECFA,說「看不懂」的人不比民進黨少。ECFA是政府重要政策,對台灣經濟發展具有火車頭功能,只要稍稍用心,就能理解其中意義。執政黨的「國會」議員竟說「看不懂」,還大聲嚷嚷,就難怪老百姓跟著起哄了!另一個不團結的現象,出現在「三合一」選舉時,竟有兩位現任的國民黨籍縣長,不但公開反對黨提名人,還推出自己屬意的人選,和黨提名人打對台。而他們當年之所以能登上縣長寶座,國民黨從提名到輔選,可謂盡心盡力。如今連任屆滿,就無視黨的存在,甚至不惜玉石俱焚,這狀況看在國民黨支持者眼裡,能不生氣、不灰心嗎?

一句「崇禎綜合症」把馬英九罵得灰頭土臉的南方朔先生最近又撰文入木三分地罵道:最近一年多以來,國民黨已出現一種放話新文化。……這些人沒有治國的本領,把一切都搞成一團亂麻,但搞起內鬥來可真是熟練到家,這絕不是民進黨所能望其項背的。以前的人就說國民黨「內鬥內行,外斗外行」,這可真是顛撲不破的至理名言啊!

筆者以為,上述三大煩惱問題,就數第三大煩惱是真正令馬英九最頭痛的問題,國民黨若不能解決好(至少從面上也應該裝裝樣子啊!)馬英九粉身碎骨事小,國民黨能否持續坐莊才是關鍵所在。

馬英九對台灣的貢獻

以筆者之見,馬英九上任以來,對台灣是有貢獻的,在一年零七個月的時間裡,做到了過去60年裡沒有能做到的事情。

首先,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得以改變,馬英九的親民、和藹、廉潔、有理想取代了陳水扁的貪婪、無恥和下三爛。馬英九是台灣多年來難得一見的有「政治潔癖」的人物。馬英九上台,周美青下崗,馬大姐遭罰,這是台灣民眾有目共睹的事實。當年台灣選民把票投給馬英九,恐怕這也是因素之一。陳水扁家族之爛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大笑柄,也使台灣蒙受極大的恥辱,而馬英九的清新形象對撥正台灣形象是有加分作用的,只是筆者似乎感到台灣現在對馬英九的清廉形象好像「嘖有煩言」,這是很莫名的事。

其次,馬英九打開了兩岸和平發展的大門,台灣進入了沒有戰爭恐懼的年代。眾所周知,李登輝的「兩國論」,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幾乎把兩岸推向戰爭,台海關係一度進入高危期,全世界都在關注台海局勢的發展。馬英九清醒地認識到「台獨之不可行」,兩岸和諧和解乃是台灣「立身之本」,就任之後迅速扭轉了兩岸滑向戰爭狀態的趨勢,在最短時間實現了兩岸直接三通,開放大陸遊客入台,全面改善兩岸關係。國民黨中央內部評估報告也指出:一年多來兩岸關係良性互動,台海和平穩定,國際社會歡迎,美國也「鬆了口氣」,台灣23個「邦交國」情勢穩定,參與國際組織也比過去更頻繁。筆者日前看到李登輝「以酒換羊」和「八八米壽」的新聞,不由得想道,沒有馬英九的力挽狂瀾,你李登輝能如此優哉游哉?

第三,加強兩岸經貿關係,有效抵禦了嚴重的經濟危機。香港媒體對此有一段非常精闢的論述:馬英九上任之初,即遇到美國引起的國際金融風暴,美台關係緊密的台灣受到極大衝擊,前途堪憂。在2008年台灣經濟零增長(0.06%)的基礎上,2009年出現嚴重衰退,曾一度預計全年將會負增長2.53%,可能會創下60年代來最大的一次衰退。但是,第三季度開始,由於大陸擴大內需與總計達4兆元人民幣投資計劃逐步見效,對台產品需求大幅增加,加上國共緊密合作,推動大陸各省市對台產品的大量採購,使得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率先走出低谷,於9月份由負轉正,11月對大陸及香港出口大幅增長47.8%,最後的結果是,台灣「財政部」1月7日公佈2009年進出口資料,全年出口與進口總值分別是2037、1746.6億美元,出超290.4億美元,為歷年新高。經濟成長率自去年第一季的負9.06%,至第四季轉為正成長的6.89%。專家估計,2010年,台灣經濟持續好轉,有望實現4%以上的增長率。台灣罵馬愛說「馬」加「扁」等於「騙」,意謂當政者「半斤八兩」,沒有一個好東西,可是,統計數據不會騙人,設想,如果不是馬英九上任後開放兩岸經貿關係,被陳水扁一家幾乎掏空的台灣經濟能如此迅速走出低谷?這是一個用膝蓋也能想明白的問題。

第四,馬英九的誠信和清廉贏得大陸民眾的好感,馬英九堅持「一個中國」,不支持「法理台獨」的立場更贏得大陸政府的好感,兩岸互信開始構建,大陸為推動兩岸和平與發展,「相繼出台50多項惠台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關於促進兩岸農業合作、惠及台灣農民的若干政策措施》、《台灣農民在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台灣農民創業園申辦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等。這些惠台政策涵蓋了兩岸人員往來、經貿文化、文化產業互動、衛生、旅遊、台胞在大陸報考報關員等,既促進了兩岸人員的交流與合作,也給台灣帶來了許多實際利益」。馬英九在2010年的元旦獻詞中也指出,一年零七個月以來,兩岸總共簽署12項協議,包括兩岸直航、直接通郵、陸客觀光、金融合作、食品安全、船員勞務合作、商品檢驗認證、農產品檢疫檢驗、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等等,成果相當豐碩。每一項協議的目的都在保障及增進台灣民眾的權益。

筆者以為,從上述事實可見,兩岸能順利進入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新時期,馬英九是「功不可沒」的。

歷史人物馬英九

任何人物都是歷史人物,歷史人物都有其歷史局限性,歷史潮流,浩浩蕩蕩,能「順之者」,即「與時俱進」,「把握節奏,循序漸進」,則「昌」;「逆之者」則「亡」。馬英九作為歷史人物,自然也跳不出這一規律。這就意味著,今天的兩岸也必須「歷史地」看待馬英九此人,也就是說,一要包容其「局限性」,二要看到其「順流而行」;三要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待馬英九。如此,那就可以得出以下四個結論:

首先,馬英九「一個中國」觀點的核心是「中華民國」,這是歷史形成的。作為一名「在台灣製造,在香港出生」的中國人,馬英九自幼成長於「中華民國」的環境中,生於斯,長於斯,當市長於斯,當「總統」也是於斯,在馬英九的歷史觀裡,「中華民國」就是他的「中國」,因此,馬英九的「一中各表」特別在意「正視現實」,應該予以寬容並理解,指望馬英九超越歷史形成的觀念,一需要時間,二需要耐心,但更需要建構形成新觀念的時空條件。

第二,馬英九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海峽的現狀」(520就職演說),「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馬英九認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分享與傳承共同的血緣、語文、歷史與文化」(2010年元旦獻詞),這是傳承於歷史的現實,也是「一個中國」的歷史給馬英九烙下的「中國印」。筆者讚賞馬英九,就是因為他能「順流而行」——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兩岸是命運共同體,有了這個共識,馬鶴齡先生的遺願「化獨漸統」就不會是虛擬的願景。

第三,「化獨漸統」是兩岸發展的大歷史趨勢,這是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的,不要說美國堅持對台軍售,就是美國把整個軍火庫搬到台灣去,也是不可阻擋的。19世紀的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說過:「東方人見到了統一就忽視了區別,西方人見到了區別就忘記了統一。」一點不錯,中國人嚮往「四世同堂」的幸福感,嚮往「天倫之樂,善始善終」,往大裡說,就是根深柢固的「大一統」情結。但是,在今天兩岸的政治現實面前,關鍵就在於要把握兩個字:「化」和「漸」,也就是說只能「慢工出細活」,要「把握節奏,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論是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還是大陸的「和平與發展」,立足點就是階段性,節奏感和漸進式。

第四,歷史上的人物只能做歷史條件範圍內的事情,換句話說,也就是「今天」只能做「今天的事情」,能把「今天的事情」做好,就是為「明天」的發展打下了基礎。那麼,什麼是「今天的事情」呢?那就是加強和深化兩岸方方面面的交流,台灣同胞可以到大陸「自由行」,大陸同胞同樣也可以到台灣 「自由行」;台資、台商、台生可以到大陸自由發展,陸資、陸商、陸生也同樣可以到台灣自由發展,兩岸應該從生產要素的合作走向產業和項目的合作,並從中摸索建構兩岸可以接受的經濟政治合作機制,這是從「今天」走向「明天」的必由之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因為馬英九的「局限性」而把馬英九視作「和平台獨」或「和平分裂」無異於「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有這個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