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馬在台灣似乎成了「顯學」,馬英九好像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本期刊出一個上海學者眼中的馬英九與徐策先生對南方朔史論的商榷。「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馬英九到底行不行,今天就下「不如崇禎」的結論是不是過早了點?
海外也不乏批馬之聲,針對馬英九的元旦祝詞,港澳與美國都有刊物出現責馬為B型台獨的聲音。本期社論對比馬元旦祝詞與去年底中共政協主席賈慶林紀念「胡六點週年」的講話,兩造各有立場,雖都堅持「一中」,也只能「各表」,是否用心在為兩岸爭議尋求一條務實可行的出路,秉持理性的讀者,從社論的對比中當可看出雙方的誠意。
譚中教授寓勉於責,以賢者識大勉馬英九,從馬元旦祝詞中看出一些說法的本質不在措詞而在「認識」。譚教授的結論:「把台灣的優點關閉在小島的籠子裡『致勝』意義不大,如果應用到中華民族的發展上就必然得到全球刮目相看。」
以「台獨」掣肘中國的勢力不會死守「台獨」這張牌,現又放出台灣「芬蘭化」的氣球。芬蘭是怎麼獨立的?在美蘇冷戰中,芬蘭又如何得以保持中立?本期熊玠教授大作有較全面評介。視馬英九為B型台獨者,應瞭解「德國模式」或「賊來漢不走」的「兩個中國」,才是B型台獨或獨台。從熊教授的評介中,及當年胡秋原先生口中的「B型台獨」概念,本質在分裂國家主權。當年與施明德喝和解咖啡的新黨諸公,高喊「一中兩國」,倒是道道地地的「B型台獨」也。◆
社論
中國與世界
東協加一
兩岸問題
馬英九的危機
追悼與紀念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