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歷史,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一江山烈士殉國55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馬英九
(中華民國總統)


今天英九以緬懷先烈的心情來參加「一江山烈士殉國55週年」的紀念會,向半個世紀以前為國捐軀的愛國將士們,致上最崇高的敬禮。

壯烈成仁,英烈千秋

在55年前的今天,大陸淪陷,共軍乘勝追擊,中華民國與美國雖然在民國43年12月2日簽訂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但條約防禦的範圍並未包括金、馬與大陸沿海島嶼,當時王生明將軍親率1,030位官兵,死守我一江山陣地,重挫來犯共軍,但有720位烈士因此殉國。

這場戰役震動了兩岸,也憾動了國際,改變了國共內戰的戰史,更感動了國際友人,在關鍵時刻援助我們,促使美國國會通過修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今天就是王生明將軍和一江山戰役720位烈士殉國的紀念日,身為中華民國總統,今天我要代表政府與全體國民,包括三軍將士,懷著感恩及感激的心情來出席這個紀念會,對於王生明將軍與720位烈士表達我最誠摯的敬意與追思。

民國38年大陸失守,政府輾轉播遷來台,43年10月大陳防衛司令劉兼一將軍,他認為王生明將軍驍勇善戰,改調為一江山區司令,一江山固然是一個蕞爾小島,地屬浙江省臨海縣,卻是大陳諸島的前哨,地勢險要,也是大陳國軍海上監視共軍動態的重要據點,全島都是岩石、沒有飲水、也沒有出產,如果久旱不雨,飲水還需要從大陳島來支援,是一個生活條件非常艱困的小島。

民國44年1月18日上午7點,共軍飛機開始轟炸我們戍守大陳島前哨的一江山官兵,這次的戰役,共軍是陸、海、空全部出動,海軍的艦炮與岸炮一共射發4萬1千多發,而一江山的面積只有1.2平方公里,這麼小的島,共軍是陸、海、空全力搶攻。下午2點半,共軍開始登陸,第一波登陸只有三千多人,第二波又有一千多人,我們雖然英勇固守,給予共軍沈重打擊,但還是有好幾個據點失守。19日共軍又增加一千人,發炮一千八百多發,王將軍還是堅守一二一高地,負傷指揮,再挫共軍的攻勢。到了20日拂曉,共軍再增援五百人,向我陣地做第三次的總攻擊。下午四點,敵我相距只有五十公尺,王將軍率領剩下的將士向共軍發起衝鋒,最後只剩一顆手榴彈留給自己,他高呼:「蔣總統萬歲,中華民國萬歲」,壯烈成仁,英烈千秋。

從共軍發起攻擊到我們將士陣亡,一江山之守,戰鬥時間一共是52小時又40分,共軍動員了一萬多人,而我軍只有1,030名官兵,共軍幾乎有10比1的絕對優勢,而我們只有陸軍,他們有空軍和海軍,在此情況下,兩軍共陣亡五千多人,但共軍陣亡人數是我軍的好幾倍,而且,我軍擊傷共軍艦艇一艘、炮艇一艘,擊毀飛機一架。

感念保衛台灣的榮民弟兄們

王將軍號至誠,湖南祁陽人,民國前一年出生,15歲就從軍參加國民革命、北伐、南京龍潭之役,也參加了松滬813抗日戰役,因為堅守陣地奮戰不懈,受到長官器重。為了感念王將軍及為國捐軀的720位烈士,當年國內同胞和海外華僑捐款二百多萬,由軍人之友社負責,民國44年在中和市永和路興建一江新村,安頓一江山遺屬和大陳撤退來的義胞,街名也改名為一江街,同時為照顧一江山殉難的烈士與遺孤和大陳難童,當時蔣夫人宋美齡女士特別籌辦華興育幼院,一江新村設有一江公園並立碑紀念,民國71年全面改建為一江新城,先總統蔣公特別把陽明山仰德大道旁的道路命名為至誠路,也是為了紀念王生明將軍。

民國94年1月20日一江山烈士殉國50週年,當年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我們陪同烈士遺族特別在烈士紀念碑前,祭告烈士在天之靈並撰題紀念文。我們可以說,沒有王生明將軍及許多國軍將士的奉獻犧牲,台灣不可能有今日的安定、繁榮與民主,所以當我們回首過去這段歷史時,不能不感恩、不能不戴德。政府遷台到去年已滿60年,當年隨政府來台的國軍將士,除了擔負起保衛台灣的工作外,退伍後已無鄉可返,便承擔起早年建設台灣的任務。在橫貫公路上,我們榮民弟兄留下了他們的血和汗;在崇山峻嶺間開闢聯繫台灣東西岸間的道路。

當年國家情況艱困,部隊中實施打罵教育,國軍弟兄說「走的是前頭,挨的是拳頭,啃的是骨頭」,他們在這種非常艱困的情況下熬了過來,而在政府領導與全民努力打拚之下,我們總算把台灣建設成一個繁榮富庶、自由民主的社會。在這個社會當中,有土斯有財,台灣的佃農在土地改革的過程中,因為「耕者有其田」政策的關係,許多人都能分到土地,;但是許多退除役官兵,沒有土地及多餘的財產,必須靠著國家退養的措施來安享餘年,生活相當困苦。在這段時間裡,我們也盡可能提供較好的條件,讓他們在戎馬半生之後,擁有安享晚年的快樂時光。

找出兩岸問題解決的良好方式

在民國76年解除戒嚴之後,經國先生撫順民情,決定開放兩岸探親。這兩岸探親的案子,還是英九當年在總統府擔任一局副局長時,親手參與草擬的工作,透過紅十字會開始進行,到現在前後也有20多年了。想到這段經過,我內心也是非常感慨,尤其是去年10月25日出席古寧頭60週年紀念致詞,想到當年古寧頭戰爭發生時,在整個國共內戰中,它並不是一場大的戰役,但卻發揮了前所未有的功能,讓兩岸在新的歷史格局下,隔海分治,分別採取不同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制度,而出現不同的結果。

現在這些戰役離我們很遠了,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忘記一江山犧牲的烈士,他們為什麼犧牲?他們犧牲的代價是什麼?我們要讓他們的忠魂給後代瞭解,我們的政府開始走向和解的道路,讓兩岸能夠在和平與繁榮的氣氛下,發展雙方的關係。

我在今年元旦的祝詞中特別提到,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大家分別承襲了共同的血緣、文化、歷史及語言,中華民族應有此智慧,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找出一個兩岸問題解決的良好方式。但不論往後如何發展,一江山烈士所留下來的歷史,我們絕對不能忘記,因為唯有記住這些歷史,才讓我們有更大的動力推動兩岸的和平發展。

這兩天台灣派出救難隊前往海地救災,透過航空公司把大量補給品運至海地,昨日我看到亞洲華爾街日報一篇盛讚台灣的文章,文中特別提到台灣不是聯合國具有代表權的國家,台灣也沒有機會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會員國,但此次救災台灣不落人後,台灣捐助500萬美金,派出2個救難隊參加救災工作,另有醫療團陸續上路之中,而就在前2天又有70餘噸的物資透過國際快遞公司運往海地。

這篇文章特別講到,兩岸並沒有在援助海地的過程中進行任何政治操作,雙方救災就是救災,前兩天我打電話給我國救難隊小隊長林謙志先生時,剛好他就在前幾分鐘救出一位35歲的法籍人士,當時我問他附近有無大陸救難隊?他說有維和部隊保護救難隊的安全,其中有60多位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軍隊。因此,兩岸在此議題上可說同時救援一個深受震災的國家,我們的做法可說用人道行動贏得國際輿論的肯定,對台灣來說非常重要,我前兩天也特別強調,有兩個價值對台灣而言非常重要,一個是和平,一個是人道。

我們透過兩岸和解達致海峽和平,在外交上也能夠雙方停止惡鬥,也因為這樣的關係,大家把資源拿來援助需要援助的國家、進行正當性的外交活動,一定會贏得尊敬。

我努力的目標就是要讓中華民國成為受國際社會尊重的國家,而不要被說成搞金錢外交,要讓世人知道在別的國家有災難時,台灣願意去救援、疫苗不夠時願意捐疫苗、有貧童願意去認養,各位可能不知道,2千3百萬台灣人認養全球20萬貧童,這是一個世界紀錄,所以台灣走這樣的路線會讓國際社會尊敬、肯定與支持。

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今天

過去的內戰距離我們很遠了,我們要尊敬、要追思這些曾經保衛台灣的烈士,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今天的台灣,他們不但保衛台灣還建設台灣,我們不能忘記這些烈士,也惟有現在採取各種方式,來突顯烈士們為保衛台灣而犧牲生命,這樣的紀念才有意義。

我要再一次代表政府與人民,對一江山烈士及王生明將軍的壯烈成仁致上敬意與感恩之意,最後,祝福各位烈士遺屬與貴賓,新年快樂,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