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斯坦伯格訪華論戰略再保證

花俊雄
(旅美評論家)


歐巴馬總統於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中美兩國並於17日發表了《聯合聲明》,一時將中美關係推向一個新的高潮。但是事隔不到3個月,歐巴馬政府於2010年1月30日正式宣佈對台軍售,歐巴馬總統還於2月18日在白宮會見了達賴喇嘛。中國對此做出了強烈反應,這就使得中美關係一下子陷入低潮。

為了將矛盾保持在可控範圍內,美方認為必須立即修補陷入低潮的中美關係,美國國務院遂於3月1日宣佈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與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貝德啟程訪問中國。斯坦伯格曾任克林頓總統的副國家安全顧問,被稱為「對華戰略思想家」,去年11月,歐巴馬總統訪華前夕曾經提出「戰略再保證」的概念。貝德曾任布魯金斯學會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曾經參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現在是歐巴馬總統的亞太事務顧問。在美國政治事務中,國務院與白宮是決策中樞,此次派遣兩個「中國通」各佔一席,可見美方考慮之周全及對此次訪問之重視。

美方亟於修補關係是近期有幾件急事必須與中方取得共識:一是美方想說服中方參加4月在華盛頓舉行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核安峰會;二是伊核問題要中國配合;三是人民幣匯率問題,因為美國政府在4月中旬就要發表「匯率操縱國」名單;四是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何時重啟。

對於斯坦伯格的訪問中美雙方刻意保持低調,美方在3月4日由國務院發言人菲利普.克勞力出面說明,表示雖然斯坦伯格肯定要與中方談論伊核問題,但更多的是要討論美中之間廣闊的關係和目前的情況。斯坦伯格本人則於3月12日才打破沉默,他表示美中之間並未在每個議題上達成一致意見,但兩國關係已經成熟到既坦誠表達彼此的歧見,又不影響彼此在有共同利益問題上繼續合作。中方外交部長楊潔篪於3月7日在全國人大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中方的核心利益、重大關切,美方應該很清楚,且在中美聯合聲明和三個聯合公報也有充分闡述,美方最近的相關行動,已經嚴重違反以上文件中的原則,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損害中美關係大局。

中方對美方最近的行動反應特別強烈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聯合聲明中,雙方重申,「互相尊重主權領土完整這一根本原則是指導中美關係的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核心。雙方均不支持任何勢力破壞這一原則的任何行動。雙方一致認為,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對確保中美關係穩定發展極端重要。」然而言猶在耳,墨跡未乾,美國就違反了中美聯合聲明中做出的承諾。中美聯合聲明中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就是中美「戰略再保證」的主要內涵。

「戰略再保證」這一概念是斯坦伯格2009年9月24日在新美國安全中心就歐巴馬政府美中關係的設想發表主題演講中提出的。其前提就是國務卿克林頓.希拉裡7月15日在外交關係委員會有關外交政策所發表的演說闡述的主要觀點:第一、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單獨面對世界性的挑戰;第二、大多數國家都擔心同樣的全球性威脅。強調共同利益、共同價值、互相尊重,通過夥伴關係解決世界問題,將多極世界轉變為在美國領導下的多邊夥伴關係,更新和創造與美國夥伴合作的平台。對於與美國持不同意見的國家進行有原則性的接觸。促進發展作為美國實力的核心支柱。明智地利用美國所能採取的一切手段,包括結合硬實力和軟實力成為巧實力,原則性與實用性相結合,並根據傳統的普通常識制定外交政策。總而言之,就是歐巴馬政府認為布希所採取的強硬單邊主義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讓美國在國際社會更加孤立,因此必須改弦更張,這就是「戰略再保證」提出的背景。

「戰略再保證」主要是指如何處理新興力量對原有勢力造成的衝擊,而關鍵在於美國如何適應中國以及其他正在崛起的新興大國如印度和巴西,同時保護自身的利益。它歡迎中國作為繁榮、成功的大國的到來,但中國必須向世界其他國家保證其發展及在全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以損害其他國家的安全和福祉為代價。「戰略再保證」必須突出和強調共同利益之所在,同時以直接的方式化解不信任產生的根源,無論是政治、軍事或經濟問題,因此必須持續對話及加強透明度。在國際系統方面,必須確保新興大國如中國在國際會議桌上有一席正確的位子,但同時不會產生恐懼或猜疑。這就是表示國際機構必須更具包容性、更有效地反映今日世界的實況,以便集體克服互相依存的問題。在追求這些政策時,必須讓中國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但同時要看到中國再保證的跡象和信號。如果中國要佔有正確的位置,它的信號必須明確。美國準備接受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日益重大的作用,中國也必須決心承擔它的責任,向亞洲鄰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再保證一個更有影響力的中國沒有什麼令人擔心的,北京必須認同地緣政治可以雙贏而不是零和遊戲的新觀點。

「戰略再保證」只有清晰地界定彼此的核心利益和相互保證才能成功。中國一再表明:第一、在世界範圍內不挑戰美國的核心利益,如核不擴散、武器禁運等領域;第二、不損害由美國主導建立的現存國際體系。中國也清楚地表明中國的核心利益包括國家制度與國家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經濟和政治持續崛起的積極外部環境。中國的四條底線是:第一、不能拿人權和宗教問題干涉中國內政;第二、美國不能在中國大門口進行軍事偷窺;第三、不能拿台灣問題、南海問題、西藏問題、新疆問題做文章,挑戰中國主權;第四、不能對中國在海外的合理經濟活動搞政治化和意識型態化。

儘管歐巴馬沒有接受「戰略再保證」之名卻接受了「戰略再保證」之實。因此中美聯合聲明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戰略再保證」的精神。它是一份更積極而全面的戰略文件,為中美關係的全面性、全球性和合作性指明了方向。中美關係已經是世界軸心,21世紀積極合作的全面的中美關係如果能夠按照中美聯合聲明重新定位,並賦予其重要的戰略內涵,不僅中美關係能夠積極穩健地發展,世界重大問題才可以理順並且獲得解決。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言,中美兩國和則兩利,斗則俱傷。關鍵在於美國把中國視為敵人或朋友;是戰略對手或戰略夥伴。退休海軍上將、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比爾.歐文(Bill Owen)在2009年11月17日《金融時報》發表的一篇題為「美國必須開始與中國以朋友相待」的文章中表示,《與台灣關係法》並不符合美國最佳利益。如果中國沒有在沿海增加部署導彈,美國可以停止對台售武。他認為應該審查已經過時的《與台灣關係法》,以便與中國建立坦誠、信任和友好的關係。對台售武並不能保護台灣的民主與自由。美中關係不應對沖、競爭或彼此戒備而應該合作、坦誠、信任、公開。

中美關係極其複雜,其中含有合作的有力誘因及長期的戰略衝突因素。避免衝突的辦法就是「戰略再保證」。中國並不期望歐巴馬大大轉變美國政策,但美國只要顯示對中國基本核心利益如領土主權完整的尊重,哪怕是一小步,都是善意的重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