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宋楚瑜攪局心態、可能動向與影響
耿榮水
(資深政論家)
剖析宋楚瑜攪局心態、可能動向與影響
耿榮水
(資深政論家)
一度被外界普遍視為已經泡沫化的親民黨,8月10日公佈首批區域立委候選人名單,包括知名作家李敖等人赫然在列。主席宋楚瑜的動向更令人關注,特別是否參選總統,影響藍綠兩大政黨提名人甚鉅,對此宋楚瑜並未明確答覆,卻抬出鄧小平、雷根、邱吉爾等人為例,指出年齡不是問題,而是要看人力、物力、財力等客觀條件的配合,他的參選也不會以拉下哪個人,或幫助哪個人為考量。
兩天後,宋楚瑜在「年代」的電視專訪時坦言,他現在參選總統的意願已經「從零變成一」,這番話被解讀為選定了,因連他都形容自比為戰國時期的老將廉頗,「按兵不動是在等時機」。另據親民黨內部傳出消息,宋楚瑜將從九月起全省走透透,一則探訪民情,二則尋求各地的支持,自行連署的人也已超過一百萬,遠遠超出獨立參選所需的25萬人的門檻。種種跡象不難看出,宋楚瑜似有放手一搏的可能。
宋楚瑜的大動作,引來台灣政壇和媒體的廣泛注意,可用「未演先轟動」來形容,畢竟他確是台灣政壇的風雲人物,雖然最近十年來參選三次都告落選(2000年選總統,2004年選副總統,2006年選台北市長),卻也都捲起千堆雪,加上擔任台灣省長六年,毀譽參半,凍省過程鬧得沸沸揚揚,可謂動見觀瞻。此際又是2012總統大選的敏感時刻,他的一言一行引起外界高度重視,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以69歲的高齡猶不服老,又在藍綠兩大陣營夾擊之下仍蠢蠢欲動,企圖開創第三勢力,在台灣政治史上確屬罕見,唯吾人在欽佩宋楚瑜的堅強鬥志與毅力之餘,願意冷靜理性地提出一些逆耳忠言,特別是同為泛藍的一份子,又是被視為開啟兩岸交流的大功臣,宋楚瑜實不能不謀定而後動,萬萬不可意氣用事,做出讓親者痛,仇者快的憾事,否則糟蹋自己政治前途地位事小,破壞兩岸和平發展事大,利弊得失,豈可不慎乎?
師出無名,正當性明顯不足
首先,各方質疑最多的是:宋楚瑜為何非要參選不可?親民黨為何非要在立院成立黨團不可?尤其宋明知支持度不如馬英九甚遠,為何還要下去攪局?國親之間的矛盾,難道有嚴重到魚死網破,玉石俱焚而讓蔡英文漁翁得利的程度嗎?
深入檢視宋楚瑜對外的說詞,包括擁宋人士的自我辯解,都無法讓人感到師出有名,親民黨擁宋復出的正當性明顯不足。
從政策面言,國親雙方的主張可說大同小異,沒有什麼截然對立的政治理念。馬英九提出「不統」、「不獨」和「不武」維持現狀的三不主張,宋在宿敵《自由時報》的專訪中也認為應該維持現狀,不希望改變「台灣人當家作主的現狀」,不希望「民主自由的現狀被改變」,在兩岸關係上,也「希望兩岸和平,不希望做麻煩製造者」,「台灣不能沒有尊嚴,台灣的核心價值與核心利益必須要確保」。
這些見諸文字的政策主張,有那一點與國民黨現階段政策有明顯區隔的?如果宋明確主張兩岸要立即進行政治對話,甚至統一談判,則與馬政府的「不統」政策確實截然不同,則宋藉參選宣揚統一理論,倒也名正言順,選民也可以有個選擇,偏偏在這個基本國策與大政方針上,雙方並無多大的差異性,甚至新黨都比較敢喊統一。
宋也提不出超越馬英九的大陸政策,只會在ECFA的大架構上雞蛋裡挑骨頭,甚至與民進黨沆瀣一氣,誣指ECFA只照顧大財團利益,忽視了中小企業與多數台商的利益,顯見宋在這方面用功不深,也只會人云亦云,並無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新理念,仍然表現不出親民黨的主體性。
宋多次強調他的出馬是為了進行「二次寧靜革命」,重點有三:一是政府體質的改造,二是第三波產業革新,三是建立信任工程。這些主張,不是語焉不詳,就是內容空洞,看不出有什麼系統的聯結,可能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說不明白,難怪會被調侃為「二次李宋結合」、「二次黑金復辟」了。
宋也多次表明,這次參選的目標是要全力協助親民黨勝選,成立立法院黨團,政黨票如能超過百分之五的門檻,加上原住民、離島與區域立委當選三、四席,就有五、六席的立院黨團,如此就能扮演關鍵的少數,發揮國會監督的力量,這就自暴原來宋要爭的還是權力的本質,至少是滿足個人的影響力與權力慾。只是不免令人納悶,曾經僅距總統一步之遙的宋楚瑜,何以淪落到只為了爭四、五席立院黨團,卻不惜與國民黨大動干戈,割袍斷義?難怪連王文洋私下也批評宋「格局太小」。
親民黨若真有誠意推動國會改革,發揮監督力量,平時就應與國民黨多做聯繫,多提出興革意見,國民黨初選時也可提出整合協調的辦法,相信國民黨做為泛藍共主,應有雅量接納不同意見,也會正視權力分配的問題。宋不此之圖,臨時匆匆決定出馬叫陣,卻怪罪國民黨關閉協商大門,「大藍吃小藍」,何以令人心服?又有何說服力可言?
從執行面言,這是擁宋人士津津樂道,也是宋個人引以為傲的特點。亦即眾口爍金,認為馬無能、宋能幹,所以彼可取而代之,事實果真如此嗎?吾人以為這也不是事實,是宋系人馬多年來有意渲染挑撥,也是多年來媒體被宋操控耍弄不自知,猶免費為其宣傳所致。
高估宋省府團隊執行力與政績
客觀而論,宋主政台灣省六年,究竟留下多少可長可久的政績,又給了一千八百萬省民多好的緬懷身影?吾人實在莫宰羊,也舉不出具體的實例可資表功。即從硬體的建設而言,早年陳誠實施土地改革,興建石門水庫,林洋港蓋建國南北路高架橋,完成翡翠水庫,解決大台北飲水問題,甚至黃大洲拆除中華商場,擘建台北都會區最大綠地大安森林公園,迄今都令人稱道不已,而宋留下什麼?郁慕明揶揄宋只留下「要五毛,給一塊」的散財童子印象,以致政府債台高築,如今台灣省山區遇雨土石流,災情嚴重,當年省府難道沒有一點責任?所言相當引起社會共鳴。應該說,當年宋主政台省的政績是被美化了,省府團隊的執行能力也被高估了。
宋曾出版一書,名為《寧為劉銘傳》,刻意將自己主政台省政績與劉銘傳相提並論。實則劉銘傳做為台灣首任巡撫,同樣主政六年,卻留下豐功偉業,奠定台灣現代化基礎,史有定論,連日本、荷蘭學者都不吝予以肯定,豈會如宋一人「老王賣瓜,自賣自誇」那般厚顏?
當然,宋的省府團隊反應快速,聞聲救苦,即決即行,確為輿論所肯定,而宋一身白色夾克,上山下海,勤政親民,也確為省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若對比馬團隊應對「八八風災」的表現有如天壤之別,再經CNN炒作後,馬英九聲望大跌,但在劉兆玄下台,吳敦義上台組閣,情況大為改觀,吳的勤政親民作風與即決即行的執行力,並不亞於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宋數度強調國親差別在於施政「態度」,宋每每自詡「把人民的小事,當做政府大事」,「我們強調的方法,也更接近經國先生的治國方法」,宋抬出蔣經國來突出自己,這也是刻意標榜。實則馬宋系出同源,同樣在經國先生身邊耳濡目染,馬英九行事難道沒有蔣先生的身影?他為了照顧基層民眾生活,特地把米酒價格從180元調降到25元,甚至被調侃為「米酒總統」也不以為忤,這不是把人民的小事當成政府的大事嗎?宋批判如此之強烈,居心自是可議。
至於說馬無能,馬政府政績乏善可陳,則更不知從何說起,評比標準又何在。馬主政三年多以來,興利除弊,別的不論,光是結束兩岸敵對狀態,以合作代替衝突,以擱置爭議共創雙贏,開啟了60年來未有的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頁,就足以千古留名,載入史冊,現今吾人享受的兩岸和平紅利,全受惠於馬政府的高瞻遠矚與沉默柔和魄力(吳敦義語)所致,今人習而不察,一旦兩岸關係突變,紅利一夕消失,那時再來追悔已來不及了。
筆者冷眼旁觀,宋何以自食退出政壇的諾言,不從大局著想,甘願淪為攪局角色,不經意間做出親痛仇快的蠢事,主要在心態有問題。宋猶沉緬於當年主政台省時代的風光歲月,又見不得馬的頭角崢嶸,光芒四射,表面說不是刻意拉下誰,實則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外示寬柔,內懷狹忌」,宋的一句名言「豈有主角等燈光?」可看出他猶時時以主角自居,卻不知時移境遷,燈光不可能永遠跟著他跑,他的不甘寂寞心理,又多一印證。
吾人所慮者尚不止此,若為宋先生歷史定位謀,所憂者更不止此。
兩次重大反覆,權謀斧鑿斑斑
宋宣稱他從政30多年,曾追隨蔣經國與李登輝兩位總統,25年在政治核心觀察,不管中央到地方,從國內事務到國外事務,黨內事務到黨外,台灣少有一個政治人物歷練,像他如此完整云云,這是他自我感覺良好又一例。實則評價一個政治人物的歷史定位,並非他做到什麼高位,也不在乎他曾擁有多少權力,而在於他有什麼信念堅持,以及他對那個時代國計民生的貢獻,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來評價歷史人物的功業,以此標準,宋不得其一。恰恰相反,吾人對宋印像最深刻者,厥為他權謀術數確實高人一等,以致被譽為大內高手,其翻雲覆手能耐,確為當今台灣政治人物所少有。
宋從政歷程,至少有兩次重大立場上的反覆,令人無所適從。一是在經國先生過世後,投靠李登輝,又藉李之力,斗倒非主流派,聯合民進黨勢力,進行所謂「寧靜革命」,氣得當時的資深立法院長梁肅戎大罵「宋楚瑜真不是個東西!」。等到李發覺宋有異志,欲以凍省削藩,拔除宋的群眾基礎,宋乃鋌而走險,脫黨參選總統,與李情同父子的關係,頓時轉為形同寇仇,此為宋的第一次反覆。唯當時李「明為國民黨主席,卻暗做民進黨的事」(已逝大陸學者郭相枝語),站在大是大非的立場,藍營大多數不予計較,李敖也特地以「妓女從良」來比喻和勉勵。
第二次反覆讓人領教到宋的手腕與權謀,確實出乎想像。2005年春,宋密訪陳水扁總統,達成所謂「扁宋會」的十點共識,以承認台海現狀,加強兩岸經貿交流為基調,這些共識還一度獲中共積極評價,實則宋真正意圖是挾扁以自重,為開啟兩岸政黨交流做先鋒,搶頭香。不料此一意圖為國民黨主席連戰所識破,乃積極與對岸接觸,終於完成歷史性的「連胡會」發表五點願景聲明,率先創造兩岸關係新契機,連的歷史地位乃告確立,逼得宋尾隨其後,趕搭政治巴士,總算也在兩岸交流史上做出一點貢獻。這一次反覆,對宋形像造成極大傷害,「扁宋會」所出示的「真誠」字幅,也成為宋個人政治生涯中一大笑話。唯因宋畢竟曾在打開兩岸交流立下大功,瑕不掩瑜,藍軍也不予計較了。
這次宋如果真的出馬角逐總統,又不幸「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造成馬英九落選,讓蔡英文撿到便宜的話,那他的罪名可大了,不但藍營支持者永不原諒,對岸也必然把帳算到宋的頭上,他之淪為阻礙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罪人,也不辯自明。須知中共當局早把2012年大選定位為「胡錦濤時代」對台政策成敗的試金石,馬勝等於胡勝,馬敗等於胡敗,馬若不連任,以後兩岸關係究將如何發展,習近平接班後如何佈局,都是未定之天,兩岸將陷入危機重重的不確定關係,台海干戈可能又起。這些都是宋第三次反覆所可能造成的惡果,焉能不三思而後行乎?
據聞,北京當局最近確曾透過各種管道(包括連戰在內),傳達希望宋能顧全大局,協助馬英九連任的訊息,唯宋答以「展示實力,不讓別人看扁我」相回應,其倒果為因,強詞奪理,讓北京也甚為惱火。
形勢發展至今,宋也勢成騎虎,只能繼續走下去,他在媒體專訪中「2012我一定參選」一席話,已成為他致命的小信小義的政治承諾。吾人也領悟到,以宋的狹隘格局和急功近利心態,要想以大信大義來說服他懸崖勒馬,急流勇退,似也成為不切實際的幻想,目前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裡,透過各種管道,曉以利害,若能將傷害減到最低,也算是功不唐捐了。
以筆者對宋的瞭解,推測他現在對參選總統確未下最後決心,尚在觀望猶豫中。但他在即將啟動的全省走透透行程中,若能尋到殷實企業金主的有力承諾,則宋必然就「撩落去」。楊泰順教授說宋至少要募二十億以上,我則從實際出發,宋若能爭取三到五億支持,則他參選總統的機率就大增,蓋以宋的精算和功利競選邏輯,他只要花一到二億的競選經費,取得三、四十萬票,他就可獲得二到三億的利潤和千萬以上的競選補助款,何樂不為呢?至於什麼「泛藍團結破壞者」、「兩岸和平發展歷史罪人」等罪名,他是一點都不會在意的。在政客與政治家兩者間,他應是被輿論和支持者高估了的政客,宋若有政治家胸懷,無論如何是絕不會去參選2006年台北市長的。
若參選總統不成,則宋退而求其次,極有可能參選花蓮縣的區域立委,當選的可能性也很高,畢竟傅昆萁是他的子弟兵,傅現在也是無黨籍,推不推宋並無違紀的情形,全在傅一念之間。誠如趙少康所言,國民黨應抓大放小,只要馬連任總統,立委多一席減一席都沒關係,就算親民黨跨過門檻,也成立黨團,藍營也可以友軍姿態包容之,不應分得太細太明。只是,宋若真的跑去花蓮參選立委,傅必然會高舉宋的雙手大喊「凍算!凍算」,這一幅畫面果真出現,則宋之情何以堪,也就不在話下了。
吳敦義曾私下評價宋楚瑜,指宋確為行政幹才,但於政治歷練則尚嫌不夠穩健,「處順境則銳不可擋,處逆境則方寸大亂!」旨哉斯言!
不知天命,不足以論道
古人云:「不知天命,不足以論道」。宋楚瑜早已過知天命之年,一生起伏榮辱,應早就瞭然於胸,實不宜與天命相違相沖。聖人也有「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的警示,筆者誠懇奉勸宋先生不要走到自作孽的絕路上去! ◆
社論
國際視窗
中國主權與外交
中國航母
歷史與文化
西藏問題
台灣選情與宋楚瑜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