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馬保台」論與宋楚瑜現象的關係

2012年大選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影響
吳榮元(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 王武郎(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執行秘書)


針對2012年大選,李登輝喊出「棄馬保台」總口號。此一當時被認為僅僅是李登輝站在獨派立場,為台聯黨造勢所提出的策略指導觀點,能否在現實政治中發生大的作用,一般人並不給予注意。眾所認為大選舞台競爭的主角只有國民黨與民進黨兩方:馬英九與蔡英文。

半年來,就2012年選情分析一般也多圍繞「雙英對決」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等等。上述有關分析不能說錯,但隨著宋楚瑜親民黨的選情增溫,已見其不足。顯然,多數的評論者面對並追蹤著瞬息萬變的黨派政情現象,而忽略了島內政局對立線所存在著的本質問題--即圍繞並來自統獨問題的兩岸關係進程,輕視兩岸至今仍存在深刻的對抗性結構對台灣政局的影響。

由於短短二個月之間,隨著宋楚瑜的竄起,一時間評論、媒體、政壇等各界都驚訝於二千年大選藍營分裂的場景可能再現。目前民調,雙英對決馬英九呈微幅的穩定領先,納入上下誤差,仍為五五波膠著局面;一旦宋參選,馬英九被挖牆角,流失一部分支持者,最後漁翁得利者肯定是蔡英文。對此,就不能不正視宋楚瑜親民黨出來參選(即便只是立委)客觀上將成為「棄馬保台」論的棋子,而其結果就不只影響總統選情,也將危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

李登輝提出「棄馬保台」口號,毫無疑問是指馬英九及其上台後進行的兩岸交流與和解路線。馬短短幾年任期內,不僅一改過去近十多年來的兩岸關係發展與交流面貌,並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一般預期第二任將使得兩岸關係發展不可避免的最終必須走到「由經到政」進程,面對簽署「兩岸教育文化協議」甚至簽署「和平協議」的可能。雖然馬英九一再宣示「不統、不獨、不武」。但上述兩岸關係進程已足以讓拒統、獨派勢力感到恐懼與憂慮,而視馬續任為危機。

如何延緩、打斷兩岸關係發展的進程,或讓兩岸關係發展停留「政經分離」,大概就是他們以李登輝為代表提出「棄馬保台」口號的意圖。其最高戰略目標必然是:馬下蔡上成為台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再執政。

操作「棄馬保台」集團既已提出「保台」說,顯然就不會只停留在「2012年大位」爭奪,實已涉及台灣社會發展歸趨方向,因此涵蓋此一「棄馬保台」的集團便可能有下述幾種:不願意接受中國統一的分離人士、黨派;基於階級本位優於民族本位的各種反共派;更有一貫把台灣視為戰略工具棋子的美、日外部力量及其代理人陣營。

上述幾類人士都不願意失去對台灣社會統治的主導性,也不願意在兩岸關係交往中失去自己能掌控的主動。因此,他們急於把握這場大選,利用所謂「形式民主」選舉制度,及包括大眾媒體等相應的社會裝置,進行這一出名為「棄馬.保台」,實為「拒統.害台」的圖謀。

宋楚瑜今年甚早即佈局親民黨的立委選舉。這是現實政治人物宋楚瑜介入高雄市長楊秋興參選後的必然發展。對於宋的動作,一開始也多認為只是泛藍內部,由於不滿馬英九所領導的國民黨無法統合泛藍勢力,並對馬英九執政能力的質疑,親民黨勢力想藉立委兩票制尋求自立而出現的現象。因此,外界對宋長久以來即存的厭馬心結,經常性的放炮批馬,也視為其所謂「中道路線」的表現。

李登輝發出「肯定宋的能力,要選就選大點」的暗示後,宋楚瑜展現的政治態度、動作與論述開始出現階段性變化。不只上電視節目大談從政理念、時局看法,其中以「黑金非從李登輝開始;馬英九執政能力不足;為國家與人民的利益團結各界;進行二次寧靜革命;兩岸基本關係以和平為前提的模糊提法」等最引人側目。從綠營立場來看,他們發現這近乎一種「棄馬.保台」的同調表現。之後,宋開始獲得綠營報紙與政論節目的專訪或同情,並發展到近期2012年大選民調中的關注。

一陣熱炒下,宋楚瑜支持度竟已有16至18個百分點。至此,關心時局,特別是從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者也開始驚覺宋楚瑜親民黨近期參選動作可能產生的影響,乃至危害。與親民黨有選票重疊的新黨則指「李登輝、宋楚瑜進行合謀」。原因很簡單,宋楚瑜已代表了相當的反馬民意結構而分化了藍營,現實上對馬的選情已造成打擊。在宋楚瑜因素下,使得雙英支持度有相對拉近的態勢,而或有利於蔡英文的勝出。一旦宋楚瑜「921」前決定參選,將是台灣政壇一次地震,不僅會重創國民黨馬英九的選情,也會為後2012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投下不確定的陰影。

宋楚瑜當前的活動自覺不自覺的竟成為李登輝「棄馬保台」腳本中可以使力的對象。宋的結局仍要看其自身選擇。日前宋陣營就以「紅帽子」回應新黨的批評。看來不論是李登輝的「棄馬保台」口號或近期宋與其陣營的現象,這些動態產生乃至具有操作的空間,應都與馬英九主政下兩岸關係有關,值得細究。

目前台獨派攻擊馬英九現行兩岸交流作法的說詞,主要有以下幾點:(一)交流速度過快,沒有監督機制;(二)交流利益不均,欠缺行政能力:(三)交流目的傾中,在為「終極統一」鋪路。認為馬英九兩岸交流路線終將影響台灣利益,造成所謂的「國家發展前途與人民利益」損害等等。面對這些批評,為因應民意選票,馬英九多次表示:兩岸交流速度剛好;兩岸交流是以台灣為主、人民有利為目的;也有所謂「不統、不獨、不武」政策拒統防線。然無論如何,馬陣營不能簡單的把質疑聲音視為只是在野黨奪權說法。這些批評既來自台灣統治階級的不同黨派,即清楚顯示台灣統治集團內部中的相當一部分對自身存在已出現危機感,而對馬已失去領導的信任感。馬英九對此波來勢洶洶「棄馬保台」動作恐已驚覺,但似乎仍是循「經濟成長論」,「爭取軍購、訪問美國」等舊有模式解套,表明其屬「保台陣營」,尋求各方再支持。

二千年大選,李遠哲等人於選戰後期提出「拒絕沈淪、向上發展」口號吸引中間選民,拱陳水扁上台。最近所謂整合藍綠的「台灣共識」對選情的影響值得注意。

所謂「台灣共識」的提出,儘管強調要整合藍綠、形成「台灣共識」,實質是台灣統治集團面對可能到來的兩岸關係變局正在營造新的對策共識。雖然對馬與大陸交往政策持不完全的否定,但部分企圖操作此議題的親綠學者拋出的共識內容,聲稱「目前台灣事實上的地位為主權獨立國家,國號中華民國」,顯然對兩岸關係定位為「兩國」。「台灣共識」往後若就此宣傳、擴大影響,則以一中、九二共識為前提的兩岸和解交流路線將面對衝擊。特別是,此次大選,首投族、青年人、中間選民為關鍵選民。他們生活在後解嚴時代、成長於李扁執政時期,蔡英文已視其為重要支持者,所以拋出「我是台灣人」競選形象廣告片。

李登輝的「棄馬保台」論本質上仍是一種企圖延長兩岸對抗結構。

2008年大選結果,改變兩岸關係發展軌道,迎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開啟兩岸在新時代下的交流和解之路。對後2012年的展望,必須就後世界金融危機,美、歐債務問題表面化對深化兩岸關係發展與合作的影響,提出「中華民族和平合作發展論」的兩岸共同家園願景。

除了立足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延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還要更積極的提出應對新時代之下世界轉換期的方案。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背景及其帶來的和平紅利,一方面采「兩岸政治互信共識」,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使台灣有更穩定、更有利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采「社會和諧發展共識」,建構台灣社會公平正義的生活制度,使兩岸關係、台灣社會的發展皆有真正的穩定與共享的局面。

(20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