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釣島爭端佈局下的全方位大蛻變

李中邦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馬英九總統2月18日表示,基於中共「否認《中日和約》」、「沒有回應《東海和平倡議》」、「不希望台日漁權談判觸及釣島主權」,而不跟大陸聯手保釣,這等於自棄王牌,正中日本下懷,以後在釣島問題上會益發邊緣化。反倒是,中國大陸和日本的釣島爭端持續升溫,未因春節假期稍歇。不過,此間媒體多注意日本指稱大陸軍艦1月19日30日兩度用火控雷達瞄準、鎖定海上自衛隊的直升機、護衛艦,而大陸發言人回應是日本捏造;日本又報導大陸海監船一度逼近釣島一公里等等。的確,這些短兵相接很可能「擦槍走火」,外界等著看好戲。不過,在這些「預藏」戲碼背後,近期日本外交、軍事、情報、經濟的快速變動,包覆著國際合縱連橫鬥爭的計謀,國家力量的調動和重組,影響深遠。

1月18日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會談後的記者會上,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已卸任)重申雖然美方對釣魚台列嶼最終主權不採取任何立場,但「承認釣魚台在日本行政管轄下,並反對任何意圖損害日本行政管轄權的單邊行動」;岸田則說釣魚台「是日本固有領土,日方不會讓步,並將捍衛基本立場,不過日本打算冷靜因應,不會挑釁中方」。

美方用「反對」這個強烈的字眼,日本媒體認為是在對中國大陸「挑釁的警告」,而做了許多有利於日本的文章。希拉蕊明擺美國偏袒、挺日是沒錯,但細嚼希拉蕊、岸田的說詞——日本是在護衛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的「主權」,跟美國「最終主權不採取任何立場」有矛盾和認知差異,顯然日本將美國私自給予的「行政權」擅自當成「主權」,哄騙國際社會,而且現在擬坐實侵佔釣島「主權」。

朝西南大力軍事部署

1月16日日本政府宣佈,將研究在琉球(沖繩)西邊的先島諸島派駐航空自衛隊的可行性及應建構怎樣的「防空體系」。如果真可派駐,則航空自衛隊駐紮的前緣和釣魚台的距離可較現在縮短一半。1月23日,日本政府、執政黨宣稱,那霸機場為增加觀光客、航空自衛隊飛機「警戒」釣魚台而闢建的第二條跑道,原預定2020年竣工,現要提前兩年完成。

由於地球是圓的,數百公尺低空接近的飛機,日本現有地面雷達無法偵知,其政府遂決定將原部署於全日本各基地搭載著高效能雷達的預警機,如航空自衛隊濱松機地的4架空中預警機(AWACS)、三澤基地的13架早期警報機(E2C)調往琉球,構成24小時的監視態勢。

1月27日,日本政府就2013年度預算,由麻生副總理兼財務相和相關內閣成員折衝,決定一般會計總額為926,100億日圓〔注1〕;地方公務員的人事費從7月起削減(總額9,000億日圓),不過,涉及到中國大陸的,如增強琉球、釣魚台的「防禦、警備」,防衛費就較2012年度增加400億日圓、為47,500億日圓,自衛隊員增加287名(和上一次自衛隊員增加200名以上的事例間隔了20年);海上保安廳的預算也通過1,765億日圓的全額要求,多配備20艘巡邏船、13架飛機等,光是「鞏固領海、領空」的預算,即是2012年度當初的1.4倍、364億日圓。

日本不僅已買到最新的F35匿蹤戰機,且在美國主導下,獲得可參與生產該機零件的權利。而日本政府已認可日本企業參與匿蹤戰機F35的零件製造,其出口屬於「武器輸出三原則」的例外處理範圍。那麼,日本就可以循這條線,維持、培養軍事工業的基礎與技術,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以有利於開發日本自產的匿蹤飛機,並與F35生產國建立合作關係,一石數鳥。

再推「國家安全會議」

日本增加情報、軍事的角色,很會利用現勢順水推舟,安倍上一次2006、07年當首相時,就想倣傚美國成立日本的「國家安全會議(NSC)」,2007年2月曾提出報告謂日本的「國家安全會議」體制構想是以首相、官房長官、外相、防衛相為主要成員〔注2〕,防衛相擔任最重要的角色。

這一次安倍重新掌政的歷程,從黨內競爭、眾議院選舉到組閣,本來「國家安全會議」少被提起,但隨著釣魚台情勢升高及發生阿爾及利亞日本人質被殺事件,「國家安全會議」又再度透過政府危機管理的議題浮現。由於新設「國家安全會議」茲事體大,需要更周延的研討,目前可能先增加駐外使領館負責搜集軍事情報的「防衛駐在官(駐外武官)」員額〔注3〕,亦即趁機增強情報能力。

「安保法制懇」替放槍開保險

前一次安倍內閣所設立、研討集體自衛權等議題的有識者「關於重新建構安全保障法制基礎懇談會」(簡稱「安保法制懇」,主席為前日本駐美大使柳井俊二),隔了五年於2月8日又啟動了,成員沒變〔注4〕,包括十多年前來台指導李登輝政府搞台獨的岡崎久彥。所謂「有識者」固然是某領域的專家、學者,但這些人基本上多保守、偏右,跟安倍沆瀣一氣,從體制外替安倍的意志提供「合理的」說詞。該「安保法制懇」,會先做關於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諮詢、答辯和建議。之後安倍政府、國會便可「照表操課」--為了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由內閣、相關部門決定變更憲法解釋,制定《國家安全保障基本法》,賦予集體自衛權法律的地位,接下去大概會牽引出一連串修改自衛隊法等、放鬆使用武器標準、制定概括自衛隊可派到海外的永久法、修改「防衛計畫大綱」、修改「美日防衛合作指針」。

該「安保法制懇」2008年即曾向當時的首相福田康夫提出行使集體自衛權四種類型及政府變更憲法解釋的報告(起頭的是安倍,但報告出爐時,安倍已下台),2月8日安倍接到由主席柳井呈交的同一份報告,但他表示,「安全保障環境有很大的變化,希望再研討包括更有效運用美日安保體制、日本該做什麼」,顯示安倍這次要再次挑戰,而且動作會更大,甚至可能包括認定遭網路攻擊要不要行使武力、啟動自衛權?

鑽營TPP最巨的國家利益

安倍政府2月8日正式討論是否參與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談判,15日派出經產相茂木敏充赴美,跟美國貿易代表署的官員會談,協商日本可能參與TPP談判的方向。也為安倍訪美(2月21-24日四天)和歐巴馬總統22日會談前,深入瞭解主導TPP的美國的想法,排除阻礙,做事前準備。

派茂木前去美國,目的在摸索可例外的項目、參與TPP談判的可能性,找出美方可讓步之處,以緩和日本國內反對參與TPP的聲浪。在TPP上,美日間農業、汽車領域可否調整、妥協是焦點。日本國內,農業團體反對農產品撤銷關稅,特別是稻米、砂糖等強烈要求「例外處理」。而關於日本的汽車市場,雙方的主張、認知隔閡也不小。

自民黨眾議院選舉的政綱寫著「基於撤銷關稅沒有例外的前提,反對參與談判」,迄今黨內對參與TPP談判,慎重論(不參加)依舊強烈,但安倍勝選當政後,為了討美國歡心,常有意無意流露「向前看」的態度。美國要求日本參與TPP談判,安倍進退兩難,1月29日表示「確保國家利益而不是『毫無例外領域都得撤銷關稅』的話,可以參與」,改採積極的態度。可是,自民黨內持慎重論者仍多,因此安倍希望能誘引美國講出「視談判情形,稻米等有可能當成撤銷關稅的例外項目」。這不單是從通商貿易的角度來看,還有在中日關係緊張的情形下,日本戰略上亦附和美國,更強化美日同盟而牽制中國。

美日領導人會談,日方擔心TPP會懸在那裡,因此期待歐巴馬、安倍會談時能有一點「進展」。目前參與談判的11個國家計畫10月在印尼召開的亞太經合會(APEC)領導人會議時能達成協議,因之,日本想盡早趕進度。

美國「重返亞洲」有兩條政策路線,一是軍事,一是經濟。其中,經濟就是組TPP,美國在釣島之爭,軍事上已或明或暗挺日本,日本憂懼經濟如不加入TPP,會惹惱美國主子。另一方面,日本工商企業界也極希望參與TPP,但農業部門反對聲音大,日本精算想全拿各種利益,既能享工商貿易的好處,也要農業部門例外,遂派茂木敏充去探路,嘗試找出可例外項目。

「安倍經濟學」埋貨幣戰火苗

2月10日前後是兩岸共同的農曆春節假期,近幾年來日本百貨公司都會在中國年節期間大打商戰,爭取大陸觀光客上門購物,可是,今年由於釣魚台爭端,中日關係冷凍,赴日的大陸觀光客銳減,以前日本百貨公司需要製作中文海報、小冊子,今年都免了。大陸觀光客消費力高,捨得大量購買昂貴的商品,對苦於國內消費低迷的日本百貨公司本來是一及時雨,然而,據日本觀光局推算,去年10-12月大陸觀光客少了3-4成,今年1月也減半,日本百貨公司很無奈,轉而期待東南亞的觀光客。

自安倍上任以來,策動外界所稱的「安倍經濟學」--大膽的寬鬆貨幣政策、機動的財政政策,使得日圓大幅貶值,日本股市、企業出口頓時頗有起色而甚受國際矚目,卻令有競爭關係的韓國和鄰近的台灣等匯率被迫跟著貶(紐、澳等國亦感受壓力),特別是韓圜。由於2月16日在莫斯科閉幕的20國集團(G20)央行總裁、財政部長會議,儘管會議聲明寫著「應避免貨幣避戰爭」,但未點名日本,讓日方覺得獲得默許、開綠燈,未來日圓勢必會繼續走貶。2月18日,果然日圓再貶、股市再大漲,安倍則在國會就日圓走勢維護自己的政策表示,「這是使過度升值的日圓朝適當水準調整的正確方向」,「寬鬆貨幣的目的在於擺脫通貨緊縮,並不是想操作匯率來誘導日圓貶值」。2月12日麻生副首相在美日歐先進七國財長會議(G7)上,關於「安倍經濟學」說溜嘴地透露「已取得各國理解」,造成媒體報導「G7允許日圓貶值」,惹來其他國家反彈。

無論安倍等如何辯解,都無法遮掩日本確實在操縱匯率,只是做得較技巧、間接。很明顯的,日本得到美國等先進國家袒護、在G20也躲過點名批判,迄至目前似乎很成功的平穩運作,但不可否認,這也同時在新興國家等國際社會留下再度點燃對立的火苗。

蛻變方向令鄰國憂慮

日本早就在吹捧菲律賓、越南,促其跟中國對抗,拉攏泰國、印尼乃至緬甸,一邊強化美日同盟的「實效性」,以朝鮮半島「有事」、「危機」,北韓連續核試及中國大陸增強軍備、進出海洋、釣魚台海域「示威活動」等為藉口,強調日本四周安全問題嚴峻,要求跟美國修改「防衛指針」,美日兩國政府已展開修改美日防衛合作指針的作業,實質強化美軍與自衛隊連結,同時提高日本的責任與負擔,加強美日平時的合作,自衛隊和美軍密切交換情報。質言之,就是將美軍和自衛隊黏在一起,形成兩者猶如「共同體」的關係,則日本在釣島問題上即可拖美國下水,為日本所用。

就如同安倍15日在自民黨黨部召開的一場修憲相關會議上強調的,他將推動修憲,「想從憲法第96條開始修起,之後將自衛隊的名稱改為國防軍」那樣,現階段日本整個國家政經軍情政策、體制都正在快速地蛻變,但這帶刺、帶計謀蛻變後的日本,對東亞國際環境究竟是好還是壞呢?

〔注1〕2013年一般會計預算案的概略,歲入有:稅收431,000億日圓,其他收入40,500億日圓,新發行國債428,500億日圓,涉及年金的國債26,100億日圓;歲出有:歸還借款的國債費222,400億日圓,政策所用經費703,700億日圓。合計為926,100億日圓。 〔注2〕日本NSC的體制構想,以首相、官房長官、外相、防衛相為主軸,依首相判斷,或許會加入其他相關閣員,以及負責國家安全保障(國防)的首相輔佐官(顧問),工作人員10-20人。 〔注3〕目前日本派出駐外武官的情況,亞洲、大洋洲16位,北美洲6位,歐洲16位,中東7位,非洲2位,埃及1位,蘇丹1位,吉布地在研究,政府代表兩個(分駐美國、瑞士)。 〔注4〕安倍擬變更集體自衛權憲法解釋所設「關於重新建構安全保障法制基礎懇談會」的成員:巖間陽子,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岡崎久彥,前駐泰大使;葛西敬之,JR東海會長;北岡伸一,國際大學校長;?元一哉,大阪大學教授;佐?昌盛,防衛大學名譽教授;佐籐謙,前防衛次官;田中明彥,國際協力機構(JICA)理事長;中西寬,京都大學教授;西修,駒澤大學名譽教授;西元徹也,前統合幕僚會議議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村?信也,上智大學教授;柳井俊二,前駐美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