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台灣九合一選舉分析

以「日本媒體報導」為中心
黃頌顯
(明道大學日語系助理教授)


2014年11月29日,台灣舉行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執政團隊失利。最重要的因素在內政表現不佳,失去人民信任,更失去執政優勢。在傳統八個縣市中,只有新北市險勝,其餘皆變天。

12月15日《聯合報》的分析,2008年國民黨票數在馬英九總統大選一役拿下765萬票,四年後2012年略降至689萬票,而此次藍軍台澎金馬各縣市首長候選人總得票數只剩499萬票。

內政上當然有許多必須檢討之處。如台北與台中等都市型態高房價現象、物價上漲與薪水固定、軍公教福利縮減、停車空間有限造成市容雜亂、國民黨人才培育斷層等,不僅造成台灣M型社會逐漸成型,也讓人民與政府間產生「有感」的疏離。國民黨今後如何減少「疏離感」,而讓人民「有感」的「國家治理」,才是成為其施政最重要的課題。

此外,2014年3月「太陽花」事件,影響人民對政府施政的「信心」。台灣部分民眾不支持兩岸服貿政策走上街頭。學生佔領立法院。

鄰近的日本媒體此次從何種角度來分析台灣選舉?可從三篇文章加以檢視。

2014年《東洋經濟》的報導中,可看出日本媒體對台灣選舉十分關心。(野島剛,〈台灣吹上「反中感情」強烈統一地方選國民黨慘敗。裡敗者中國?〉《東洋經濟》,2014年12月02日,http://toyokeizai.net/articles/-/54774。)文章焦點在此次選舉中,中國大陸因素對台灣選情扮演的角色,是否能對藍營有加分作用。文中談到:第一、台灣的部分選民對中國大陸缺乏民主的選舉機制有微辭。第二、3月太陽花學運、11月馬英九暫緩出席北京的APEC會議,都是執政團隊的敗選因素之一。第三、台灣的中間選民不支持特定政黨者增加。第四、連戰與郭台銘個人雖然與中國大陸分別在政治上、經濟上有良好的關係,但在選前希望選民支持藍營,而且打出能緩和與中國關係的「中國牌」,其效果有限。第五、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雖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後也強調與中國改善關係,但經過此次國民黨的敗選,兩岸關係是否能持續朝向「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兩岸關係獲得改善-邁向統一之路」前進,要到2016年總統的選舉結果,方能揭曉。

中國大陸2015年推行「以法治國」,整治貪污腐敗,自有其具有中國特色民主改革進程的時間表。未來中國大陸在經濟、政治上的進步,應能使兩岸關係邁向和平發展一途。

另外《日本經濟新聞》翻譯了由David Pilling所撰寫,原本刊登在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也可看出日本媒體的選材方向。此標題為《台灣選舉、中國對在野黨勝利感到隱憂》。

David Pilling指出在此次九合一的選舉中,參選人角逐11,000多席位。文章切要的分析此次台灣執政團隊的敗選,因素在台灣現今工資低、不動產價值高、貧富差距大、食安問題;也提出2016年民進黨執政若宣佈台灣獨立,中國也不會坐視。(David Pilling , The Financial Times ,2014年12月4日,轉引自日本經濟新聞翻譯,〈台灣選舉、反中野黨勝利立中國〉,2014年12月4日,http://www.nikkei.com/article/DGMZO80479210U4A201C1000000/; http://www.nikkei.com/article/DGMZO80479210U4A201C1000000/?df=2。)文章指出執政團隊的失敗,主要在於內因,而非外因。

第三篇文章是有關分析地方首長選舉的報導,可參考鵜飼啟《台北市長由無黨籍的柯文哲氏獲勝台灣地方選舉、執政黨慘敗》一文。(〈台北市長無所屬柯文哲氏 台灣統一地方選、與黨慘敗〉,《朝日新聞》,2014年11月30日,http://www.asahi.com/articles/ASGCY6K3SGCYUHBI01W.html。)文章分析台灣此次地方首長選舉的特色之一是出現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的柯文哲獲勝,象徵台灣民主政治進入新的里程碑。選後未來國民黨政權將面對第一、江宜樺行政院長的辭職。第二、馬英九總統自身黨主席的請辭問題。第三、2016年總統大選國民黨的佈局安排。現在國民黨在六個直轄市中,五個縣市首長敗選。之前22個縣市首長有15位屬於藍營,此次只有掌握六個縣市。總得票數,國民黨499萬,民進黨583萬。

的確,不論是在總體得票數上,或是百里侯的選舉上,國民黨都慘遭滑鐵盧,就是所謂地方強中央弱的局勢。而柯文哲則是在民進黨不推出候選人的前提下,提升了勝選的機會。因此,民進黨的選戰政策仍是影響台北市長選舉的重要因素。

綜觀日本媒體報導此次台灣選舉的角度,可以看出對兩岸關係因素的重視。從日本的國家利益角度分析,台灣的選舉結果影響兩岸的互動,也影響日本對兩岸的政策,更可能觸動東亞國際政治的改變。因此,日本媒體對台灣選舉的關注,可以理解。

今後,朱立倫接掌國民黨主席,符合民眾期待的「改革政治理想」型政治人物。惟接下來藍軍要如何引導媒體,宣傳國民黨為民執政的績效,才是關鍵。執政黨亦可利用星期假日,在大眾新聞媒體說明政策,邀請在野黨進行政策說明與辯論。讓人民確實瞭解政府的苦心,落實「民主治理」並逐漸擺脫不同派系之爭,以免陷入政策空轉之窘境。

在民主國家,執政黨與在野黨勢力消長乃是常態。最重要的讓人民感覺到「治國有方」,方為長治久安之策。未來國民黨若想勝選,第一、必須重新組織鐵票部隊,帶給支持者希望。如現今日本安倍晉三首相,雖然經濟政策不理想,自民黨卻仍能與公明黨聯合執政,就是有傳統的鐵票部隊支持。第二、培養政治新星。日本的選舉術語,也就是所謂的「刺客戰術」,以有「改革政治理想」的人才優先推薦競選。第三、制定符合全民需要的社會福利政策,特別是房價政策,應從先後緩急的議題加以處理。因此,國民黨執政團隊若能記取此次失利的經驗,創新政策改革,符合民眾的期待,應能有機會在2016年再次角逐總統寶座。反之,民進黨可挾市政執政優勢,爭取更多台灣人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