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的經濟戰不容樂觀

龔忠武
(旅美學者)


自去年8月初起,布希政府實際上是兩面作戰;一方面在海灣打軍事戰,一方面在國內打經濟戰,因為當伊拉克海珊總統揮兵入侵科威特時美國也正進入經濟衰退。

現在海灣戰爭勝利結束了,但近來所公布的經濟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經濟衰退仍無好轉跡象,所公布的數據中最重要的是美國的就業率,美國勞工部於3月7日宣布,美國2月份的失業率從1月份的6.2%跳升至6.5%,也就是說又有45萬人加入了全國820萬的失業大軍,從去年8月經濟開始衰退以來,已有120萬人失業。

同日勞工部又宣布,2月份被迫打散工的人數從550萬跳升至600萬,一個月之內猛增了55.2萬人,也即半失業率跳升了10%,這個統計數字大到令人懷疑是否計算錯誤,打散工的人相當於半失業,他們不是自願的,不能享有全職就業者的權利,如以信貸購買房子和汽車等,所以這個統計數字也值得重視。

換言之,至今美國的失業人口已多達1,500百萬人,不可謂不眾矣,這種急速增加的失業和半失業現象反映了什麼?

首先是,美國的經濟衰退很可能沒有像聯儲局局長格林斯潘,布希總統的經濟顧問博斯金,敗政部長布拉迪和預算局長達爾門形容得那麼溫和,那麼短暫,他們的預測是報喜不報憂,可能過於樂觀,不符合美國目前的經濟現實。

其次是,海灣戰爭同這次經濟衰退之間的關係沒有像布希政府形容得那麼密切,在從去年8月2日到今年3月初為期六個月的海灣危機期間,布希總統和美國財經當局總是一個口徑,將在去年8月左右開始的經濟衰退歸因於海灣危機,公開強調伊拉克強人海珊是造成美國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海珊被指控的最重要的罪狀是他一手攪起來的海灣風雲嚴重打擊了美國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意願和信心,如果這種說法成立,海灣戰爭的迅速結束應會對美國經濟起振興作用。

現在海灣危機結束了,但是2月份的失業和半失業率其躍升之大、之速,明顯顯示美國經濟的運作有其本身的內在規律,外在的海灣戰爭的勝利和地面戰鬥的迅速結束似乎在短期內絲毫無助於紓解美國經濟的困境,所以,有的經濟分析家認為,財經當局刻意將美國經濟衰退同海灣危機聯在一起是在轉移人們對內政的注意力,迴避造成經濟衰退的真正原因,海珊只不過是個替罪羔羊而已。

再者,美國財經當局很可能開錯藥方,為了治好這次美國的經濟沉疴,布希政府主要採取了兩項措施,一個是運用利率槓桿來刺激信貸市場,克服信貸緊縮問題,聯儲局自今年1月18日至今已經兩次調低聯邦貼現率(目前為6%)和三次調低聯邦基金利率(目前也為6%),希望藉此刺激消費和投資意願,但是,至今收效甚微,銀行仍然不願放貸,公司、企業、個人仍然不願借貸,因為到處鬧窮,而且法國規劃部長斯托來盧(Sitoleru)甚至擔心,美國調低利率的自私應急措施不但治不了美國自己的經濟痼矣,還將搞亂西方的金融市場,德國的利率不降反升就是一種自衛性的抵制措施。

另一項正在計劃中的措施是大肆改革銀行系統,這次衰退的一個主要導因是美國的銀行系統因受地產業呆帳的拖累而陷於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所以銀行系統的整頓勢在必行。但是,布希政府於2月5日提出的金融改革方案,是利弊參半的,其中存在著不少問題和阻力。

最後是,美國長期積累的公私債務和赤字已經開始在嚴重地腐蝕著美國龐大的經濟機體,純就這次經濟衰退而言,其根本原因是美國上自聯邦下至州、郡、市以及公司和個人的鉅額債務和赤字。目前美國的國債高達3.2萬億美元,聯邦、州、市、公司和個人的債務已膨脹至驚人的12萬億美元,今年的聯邦赤字估計字高達3,181億美元,外貿赤字近年來也徘徊在1,200至1,500億美元之間。

如果將美國的國債用一千元一張的大鈔連起來,3.2萬億美元的國債將長達二百多公里,也即從紐約市直到波士頓;同樣地,12萬億美元約長達八百多公里,也即從紐約市一直延展到南卡羅來納州的首府哥倫比亞市,這樣沉重的公私債務和鉅額赤字,不論美國多麼富裕,必然使其經濟不勝負荷。這才是美國這次經濟沉疴難起的根本原因,也是這次衰退異於前八次的主要特徵。

欠債還錢,企業或機關還不起就得破產關門;有赤字就得緊縮開支,平衡預算,平衡不了,企業或機關就得宣告破產,其結果必然是機關和企業紛紛裁員,為社會製造了大量的失業和半失業人口,例如在美國的50個州中多達30個州分別有程度不同的赤字問題,甚至有五個州(賓州、紐約州、弗吉尼亞州、密執安州和加州)的赤字竟高達10億美元以上,而且據估計,1992年紐約州的赤字可能會高達60億美元。

其中赤字最嚴重的州為羅得島,因為該州僅是個人口一百萬的小州,但赤字卻高達22,800萬美元,為了平衡赤字,該州州長孫德倫(Sundlun)被迫於本月8日星期五將州政府關閉一天,用無薪休假的方法來節省支出,在今年6月30日以前還將關閉九次,結果造成州民生活上的極大不便,並使人產生恐慌,財政部長布拉迪為此特於3月10日趕往該州安撫人心,結果州民示威抗議,表示不滿,人們的反應是,失掉工作,手頭沒有錢花,日子愈來愈不好過。

於此可見,赤字和債務對經濟危害之大、之深。但是,要清償債務,削減赤字,談何容易?除了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意識型態之爭外,還有現實的政治利益和個人的經濟利益很難擺平。自卡特以至雷根和布希,上任時無不信誓旦旦地要壓縮國債,削減赤字,但結果不減反增,特別是在雷根任內,為了擴大軍備,以致國債在八年內翻了兩番,從九千多億躍升至兩萬八千多億。

這就是美國經濟的現實,但是布希總統在贏得海灣戰爭後卻忘掉了美國現在的國力已經大不如前,忘掉了越戰的教訓,忘掉了世界已進入後冷戰時代,彷彿美國又回到了50年代和60年代的盛世,君不見布希總統和貝克國務卿僕僕風塵,向參加海灣戰爭的盟國鼓吹美國的一元世界新秩序,妄圖獨霸世界?

果如此,軍備勢將擴增,國債、赤字勢將有增無減,雷根總統之失,殷鑑不遠,布希總統在海灣戰爭後必須面對這場國內的經濟戰,其結局實在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