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海峽評論》的回應
對《海峽評論》的回應
時間:1991年2月1日
地點:中國統一聯盟辦公室
主持人:毛鑄倫(本刊編輯委員)
出席人士:黃偉雄(台大哲學研究所研究生)
陳君愷(師大歷史研究所研究生)
陳競新(政大政治研究所研究生)
宗育文(政大政治研究所研究生)
曾建元(政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研究生)
馬世仁(淡大化學研究所研究生)
淡江大學學生四位:
王永(本刊社務委員)
郭承啟(中時晚報記者)
李世偉(本刊執行編輯)
毛鑄倫:台灣這幾年的政治,社會變化十分迅速,統派在言論市場上十分微弱,同時我們也發現我們的青年同志,朋友有減少的趨勢,這使我們產生很大的危機感,如果缺乏年輕朋友的支持,統運的前景是不樂觀的,但我們對全中國統一的遠景是肯定的。這種矛盾說明我們喪失了主導性,這是我們不願見到的。本刊總編輯王曉波在萬難中創辦了《海峽評論》,我們並非想利用這個園地刊登自己的文章,而是想把這本刊物變成我們與青年學生之間的橋樑,建立彼此互相瞭解、共識。此外稍後希望各位對本刊的內容及呂正惠先的《寂寞之後--統派在台灣能做什麼》一文作討論、批評。
五光十色的生活使大學生不易接受硬重的知識
宗育文:我是外省第二代,對中國有一定的感情,看了呂正惠文章,印象十分深刻。個人在求學過程中感受到,近年來由於社會的開放,大學生接受的資訊相當多,特別是五光十色的大學生活使學生不易接受較硬重的知識。就我個人而言,在感情上傾向統一,但為什麼要統一也不甚清楚,以往統一談太多了反而成為教條,而獨派的聲音被壓制,對學生而言感到新鮮,容易接受並以此挑戰統派,加上台獨人士在校園紥根很好,發展的勢力十分驚人,這是值得統派警惕的!
統派應把戰場轉移到現實面
曾建元:我個人有幾點意見提供大家做參考:
一、目前校園中統獨之爭並不尖銳,在言論開放的趨勢下,統獨爭論可望正常化。
二、統派所認知的台獨為依賴美、日的買辦角色,為了扭轉台灣成為殖民地之可能,所以統派主張統一,但統派應提出更令人信服的理論依據來論述台灣與大陸應保持什麼關係,否則只是將原來對美、日的依賴轉為對大陸的依賴,台灣仍然無法擺脫依賴發展的歷史循環。另外,統派對中國統一的理論有一些是唯心之論,如民族主義至上論,我個人是念三民主義,以為同一民族不必然是同一國家,兩岸的隔絕是一客觀事實,統一可能只是中國大一統觀念作祟,有無現實基礎,統派須作進一步說明。
三、統派對台獨的看法過於化約,台獨已揚棄「台灣民族論」的說法而漸採取國民黨的「獨台論」,統派應對此作更精細的處理。
四、統派對台灣的政治、社會事件抱持什麼立場並未清楚說明,如憲政改革、兩岸定位應有一清楚的看法而非空泛的展望。獨派不見得要立即獨立,主要要建立台灣的主體性,統派應把戰場轉移到現實面,這才能具體的呈現出統派的立場。
五、統派應明確表示在什麼條件下達成統一,如獨派主張「自決論」,連國統會的綱領中也有「未來統一須尊重台灣人民的意願」,這是另一形式的「自決論」,而在統一過程中台灣人民的意願如何表達,統派應有說明。
淡江學生:兩岸四十年的隔離使雙方有很大的不同,直到這幾年政府才有一些準備統一的動作。在以往反共教育下,資訊被壟斷,使人產生反共、恐共的心理,這也因此形成意識型態的隔離,因此我贊同呂正惠所說的:統派的工作先要辦一本好刊物,並做好群眾教育。
統派要和國民黨、共產黨區分
陳競新:我認為統派必須強化對本土的關懷,以朱高正為例,他的統一主張能吸引大家的注意是因為在此之前,他做了很多關懷本土的事情。我再舉一個例子,在香港有一些親國民黨人士逐漸沒落,但其中有一珠海書院的老師卻表現突出,他經常發表一些支持民主派的言論,而且在談論問題時拋卻國民黨的包袱,到時機成熟才展現旗幟。另外就澄清立場而言,統派要和國民黨、共產黨區分,很多人便是因為反國民黨、共產黨而反對統一,因此統派必須明確的表達自己的立場。
拋卻知識分子身段,立足於公民立場
黃偉雄:我個人本是一個單純的文藝青年,在政治立場上是相當空白,在台大的統獨戰場上也未受到太多的衝擊,個人僅就這本刊物所認識的統派提出一些看法。我從《海峽評論》中所認識的統派是左派社會主義者另一件模糊的襯衫,其特徵是反帝、反美及對過氣、偽科學的馬克思主義之擁護(我所指的「偽科學」是針對馬克思本人宣稱自己是社會科學家而非形上學家而言),但這種理論主張是否能代表統派﹖能否為統一提供適當的理論基礎﹖這是值得再深思的。
對於呂正惠的文章,我認為是一個孤獨老統派所發出的個人喟歎,也顯示出他是一個反對者,而且是一個永遠反對的知識貴族,有中國傳統士大夫憂民的架式,但在現實政治對比下,他是無力的,所以他只能做一個永遠的反對者。但他提出許多令人關心的論點,這是否宣稱統派知識分子比以前更勇於走出書房,準此而言,我們是樂觀其成的。
另外,台灣統派在理論、信仰上都不清楚,且對政治理念也沒有提出有力的藍圖,從創刊號的「創刊旨趣」中就可以發現它並沒有提出立場鮮明的統一藍圖及政治宣示。再者,從文中也感受到被「有力階級者」壓迫的知識分子牢騷語,但既是「無拳無勇」,是否只是發發牢騷﹖這和傳統士大夫身段有何不同﹖我認為與其站在一個「無拳無勇的知識分子」的立場,不如站在一個公民的立場,共同關切我們的生存環境與公共問題。
馬世仁:由親國民當而反國民黨,再由親民進黨而反民進黨,如今我的政治立場也是空白。使我有尖銳的統獨論爭感受的,是我妹妹提到在參與掌中劇創新、改良時面臨一個問題:在本土化的趨勢下是要排斥其他的中國地方戲劇﹖但目前當紅的李天祿「外江戲」,其平劇唱腔根本是中國式的,我自己以前在玩電影時也以為好的就是好的,沒有任何的意識型態夾雜其中。
對於統派,我的認識也很模糊,以創刊號而言,因為我本身是學化學的,但並沒有看到相關科學的議題文章,我以為這是統派值得開發的空間。
統派要比獨派更愛台灣
陳君愷:我個人是個外省第二代,家父是研究台灣地理,我是研究台灣歷史,因此對台獨的論調有較深刻的認識,我認為他們所說的有很多是正確的,但未必導出未來的路向也是正確的。我以為統派在台灣有市場,但統派要比獨派表現更愛台灣,這樣才能吸引關心台灣的人。
有關大中國民族主義的問題:台灣在1895年割日前,現代民族主義觀念還不存在,同時台灣也未參與甲午戰後中國近代化的過程,雖然在日治時期也看到台灣人關心大陸,甚至到大陸參加革命運動,希望台灣返回祖國,但這和中國民族主義是有差別的,因民族主義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如教育,當時台灣並未受到中國人的教育,而台灣人有自己的思考,所以當時提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台灣是世界的台灣」,所以「台灣意識」在當時已經建立了,但到今天還未完成,我以為統派要建立台灣的主體性,即不分戰前、戰後移民都要以台灣的觀點看待統一問題。到目前為止,我以為統一對台灣人民是有利的,相對於中國人民也是有利的,但這是因為愛台灣才統一,不是為大中國意識而統一。
另外,統一的立場有很多種,我個人是因為世界主義才要統一不是為了大中國主義,剛剛黃偉雄批評台灣統派有左派社會主義觀點,但只要不是教條,那並不壞,因為台灣在世界經濟體系所扮演的角色應反省。我曾經和一位韓國同學談到,台灣應該和韓國、蒙古、中國大陸組成「東亞共同體」,把日本勢力排除在外,我是因抱持世界主義的立場,因此主張建立一個「東亞共同體」和其他區域競爭。
統派在建立台灣主體性時要有「世界」的觀點,也就是要納入「世界」中定位,例如台獨所談的「二二八」便過於極端,在法國收回洛林、亞爾薩斯時也發生衝突,這是普遍的現象,不是台獨所認定的只是單純國民黨的過錯。又如德國在1848年決定未來國家組成,就「大德意志」及「小德意志」作過爭論,台獨也可依此作挑戰,也就是同一民族分成幾個國家也可以,但目前來看,統一是有好處的,而且機會較大,而要求獨立有立即的危險,就趨利避害的本能而言是可以加以說明的。
統派在校園應建立據點
宗育文:搞運動和搞理論不同,我以為就理論言,統派不比獨派差,但就實踐而言,統派就做得非常差,例如獨派在校園就發展很大的勢力,前衛出版社也作了很多推廣台灣研究的工作,連我都看。台灣社會不喜歡談意識型態,所以我認為當務之急是要做好運動,在校園方面最好有一些社團或據點,可作為吸收人才、壯大實力之用。這種據點可以經常討論問題、溝通觀念,因為我個人也常會遭遇到一些思考的瓶頸,例如陳君愷說「統派要比獨派更愛台灣」,如果獨派反問「如果有一件事有利於中國,有害於台灣,你會選擇誰﹖」我就會被卡住了。
王永:你這種說法是靜態的,我舉個例子,美國的州權和聯邦權發生衝突,有人以為州權受損,但如果從時間發展來看,目前放棄一些州權,以後對州、聯邦都有利,那如何區別誰有利誰有害﹖
陳君愷:台灣與大陸倒不是這種情形,我的意思是從台灣的立足點去看這個問題時,所選擇的必然是接近自己。
我剛剛提到「主體性」的問題,這種「台灣主體性」可以有別於中國,但不一定有害於中國,因文化的基因愈多,對文化母體愈有利。今天很多人談統、獨,以為是不可挑戰的,我認為兩者都可以開放,因此像我這種「統派」是不排除獨立的。
王永:就你談話的邏輯來看是對的,但我們的思維方式有些微的不同,像你剛剛說:當台灣的觀點與中國不同時要選擇台灣,但根據我對中國的理解,我想不見得要從台灣-中國的對立模式思考,因為北京的觀點不一定代表中國,可能和上海、廣州的觀點都不同。
陳君愷:這一點我能同意。
淡江學生:我們認為「愛台灣」是抽像的,這樣子的討論可能會流於形而上的詭辯,如果從階級的觀點來看可能較容易,一件事到底對台灣有利或對中國有利,這種說法較抽像,但換一種方式:如果一件事對台灣的資產階級有利,對大陸不利,那又該支持誰﹖我們支持一切被壓迫的個人、團體,如果統治者是站在人民的立場,我們會支持他,如果是迫害人民的統治者則要打擊他。
統派要建立新的理論系統
王永:剛才黃偉雄說創刊號中沒有提出一個統一的藍圖,這正是我們要追求的,但我們提不出來,因為兩岸的統獨問題在世界史上是第一次,套句鄧小平的話--摸著石頭過河,這必須在實踐中建立。在摸索過程中,要統要獨都是視需要而定,因此統獨不是應該而是能不能的問題,也就是有沒有這個需要,我個人以為統一對大陸、台灣都需要,如何達到統一的目的並沒有很好的答案,這只能在實踐中探求。
黃偉雄:今天獨派的理論不管是思想基礎或鬥爭工具,但統派有沒有﹖需不需要﹖
王永:也需要!統派從二十年前到今天,提出非常多的理論,但要回應新的時代變化,也要有新的理論系統出現,這是亟待建立的。
曾建元:我想回到一個問題的原點-誰是統派﹖一般人以為「統派」就是王曉波、陳映真、毛鑄倫,但如果要拓展統一的理論,吸收新的人才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認為『海峽評論』應成為培養統一理論人才的園地,不必冀望對統一理論有何重要的貢獻。
馬世仁:未來能否統一是另外一回事,但必然會遭遇到一個問題-談判,我們在政治、經濟、科技上有多少籌碼談判﹖台灣在這個談判過程中內部是否會先動亂而被統一﹖我很少看到這樣的文章。
王永:台灣的籌碼可能有二個:兩岸在追求現代化路程中有不同的發展,但都不甚成功,但台灣在某些方面的發展經驗是對大陸有幫助的,他們會珍惜這些東西;二、就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是要向國際進軍,而台北、香港、上海、深圳是向國際進軍的前哨,台灣應利用這個優勢,中共也需要。
郭承啟:我比較有興趣的是如何實踐的問題,我曾和一些韓國學生談到南北韓的統一問題時,他們沒有什麼艱深的理論基礎,也就是兩造有意就會統一。而今天台獨認為中共不論給予多大的政治、經濟利益,他們都不相信,他們運動的方式就是感情,用毛派的講法就是「你跟著我鬥」在鬥爭中培養感情。統派缺乏的就是這種能量的釋出,但在60年代《夏潮》雜誌時期,統派是帶領著文化路線的,到70年代黨外運動時期,出現台獨的聲音,統派作出錯誤的抉擇而退出黨外陣營,此後獨派掌握政治、經濟、文化霸權,使統派似乎沒有聲音,現在問題是如何彌補這個空檔﹖這個時代是一個沒有意識型態的時代,我和學生談意識型態很難,他們也不願意聽;而台獨學生的意識型態也不清楚,他們只是簡單的認為台灣要獨立,並藉著感情來維繫,統派便欠缺這種運動能力,這是統派當務之急。◆
社論
美利堅帝國與海灣戰爭
兩岸對話
社會主義與中國改革前途
每月評論
青年之聲
台灣人在大陸
連載
通訊
編輯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