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新冷戰
再談新冷戰
1992年11月號《海峽評論》刊登了拙文《新冷戰與吳三桂們--論美國對台軍售案》。近閱1992年12月26日出版的《亞洲週刊》所載《中國威脅論》及1993年1月16日《聯合報》所載《中共外交面臨新冷戰》兩文,方知港台也有「新冷戰」之說。但細讀此兩文,深感我對問題的觀察方法和最後所達到的結論,均與之有重要的不同。而已發表的拙文只強調了問題的一個側面,未及作全面的分析。鑒於此問題有相當的重要性與複雜性,故再寫此文作進一步的說明。
新冷戰的含義
我在拙文中提出和使用「新冷戰」一詞,是針對美國與霸權主義結合在一起的,針對狂熱的反華、反共勢力而言的。由於他們所主張和採取的,用以反對中國社會主義的做法與過去冷戰時期的做法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而這又是在冷戰已過去的情況下發生的,故我稱之為「新冷戰」。
在美國及西方當今的對華政策中,可以相當明顯地看出兩個不同的派別。一個是強硬派或死硬派,可稱之為鷹派,它仍然偏執地堅持著過去冷戰時期的觀念,具有好戰的特點,在對華政策問題上殺氣騰騰,咄咄逼人,主張不惜採取極端的措施來對抗、消滅中國的社會主義。另一個是溫和派、鴿派,主張對中國採取一種謹慎的現實主義或實用主義的態度。此外,自然也還有游移與動搖於上述兩派之間的人物。每當死硬派的勢力上升、得勢,並認為有了向中國社會主義發動進攻的時機和條件時,美國和西方對中國開展新冷戰的現象就會表現出來。因此,我認為死硬派是中國的危險的敵人,對之必須保持高度警惕,進行堅決的不妥協的鬥爭,不可被它嚇倒,也不可拿原則作交易。否則就會危及中國的穩定、發展、繁榮、統一,從而又會對整個世界的穩定造成嚴重後果。
新冷戰的根源
人所共知,冷戰起於戰後斯大林時代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的對抗。現在,當年所說的社會主義陣營已最後完全崩潰了,因此,冷戰的時代也隨之結束。但是,中國的社會主義不僅沒有崩潰,而且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然而西方又不願放棄其消滅社會主義的思想,上述西方反華、反共的死硬派更企圖以冷戰手法來對付中國的社會主義,於是就在冷戰結束之後出現了新冷戰現象。因此,新冷戰的發生是由於在冷戰結束後,美國和西方狂熱的反華、反共勢力仍然主張用冷戰的手段來消滅中國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新冷戰產生的真正根源。
認為中國的強大威脅到西方的根本利益,因而導致新冷戰,這種說法是似是而非的,不正確的。因為中國不像前蘇聯那樣謀求世界霸權,也不企圖輸出社會主義革命,推翻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何來對西方根本利益的威脅?中國經濟在迅速發展,但也不能說成是對西方的威脅。世界市場經濟的發展是遵循優勝劣汰的競爭原則的,西方完全可以努力在競爭中戰勝中國,但卻不能說中國經濟的發展威脅了西方的利益,並因此而採取新冷戰的手法以對付中國。當今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希望自己的經濟得到發展,強大起來。如果說中國的強大就是對西方根本利益威脅,那麼為了不威脅西方,免除「中國威脅」的指責,中國就只有永遠保持弱小狀態了。世界上那有這樣的道理。「中國威脅論」本質上是站在維護西方利益,西方利益神聖不可侵犯的立場上來講話的,不管提出這理論的人是否明確意識到。但我們身為中國人,是否也應考慮一下如何維護中國應有的、合理的、正當的利益呢?是否也應當想一下中國的這種利益會不會受到威脅?事實是,中國並未威脅西方,反而是西方用新冷戰威脅中國。
當然,我在《新冷戰與吳三桂們》一文中已著重指出,中國的強大將打破美國的霸權主義和使反華、反共勢力消滅中國社會主義的企圖成為泡影。但這能不能說成是對「西方的根本利益」的威脅呢?如果說是,那就等於說霸權主義與消滅中國的社會主義是「西方根本利益」之所在了。但霸權主義是世界人民和許多國家共同反對的一個壞東西,連美國統治者恐怕也不敢公開聲言霸權主義是美國的根本利益所在。對於這樣一個壞東西,如能威脅之,消滅之,難道不是很好嗎?又何必要保護它,使之不受威脅而安然無恙呢?至於說消滅中國的社會主義是美國及西方各國的根本利益之所在,這更屬無稽之談。中國社會的發展並不會使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的利益受到什麼損害,中國不會也不可能去推翻這些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不論如何講,從國家之間的關係看,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沒有威脅到任何國家的利益。
從意識型態看,中國主張社會主義,西方主張資本主義。在這方面,中國的強大會不會造成對西方國家的威脅呢?如果中國企圖將社會主義強加給西方,改變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那確實就是威脅。但如上所說,中國反對這樣做,也不可能這樣做,所以並不存在威脅。反倒是西方反華、反共勢力不斷詛咒中國社會主義是極其落後邪惡的專制暴政,並欲以新冷戰消滅之,這正是對中國的貨真價實的威脅。
在冷戰結束後的今天,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採取相互威脅的方法來消滅對方,已是行不通的了。展望歷史,唯一可行的辦法是雙方和平共處、和平競賽。競賽什麼?看誰更有優越性。所謂誰戰勝誰的真正的解決,決定於此。對社會主義有種種定義,我認為可以提出一個最簡單的定義,即社會主義社會是比資本主義社會更高級、更優越的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還很短,正處於探索之中,正好從實際出發,大膽創造。凡是能達到比資本主義更優越的目的的一切做法就是社會主義的,應當大膽去做,不受任何書本、教條的束縛。當社會主義既吸取、保存、發展了資本主義的優點,又克服了它所不能克服的弊病,社會主義在世界歷史上勝利的日子就到來了。這時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的種種攻擊就失效了。當然,這將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但又不能因此而等待,裹足不前。拿西方對中國大陸攻擊得最厲害的政治民主問題來說,我認為大陸在不實行西方多黨政治的前提下,也仍然會找到辦法來日益完善地解決權力制衡、人民監督、言論自由、人權保障等等問題,並且會比西方解決得更好。這一點將逐漸為種種事實所證明,並使西方的攻擊和新冷戰的叫囂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其影響力,而大為加強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總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誰更有優越性,讓歷史、人民來評說好了,何必要以相互威脅的方式去吃掉、消滅對方呢?有優越性的東西消滅不了,無優越性的東西必然會消滅。苟能雙方在競賽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交流,世界就安寧多了。
從各個方面看,「中國威脅論」都是缺乏根據的。但自中國近代以來,都是西方威脅中國,從未聽說中國威脅西方。因此,今天「中國威脅論」的出現是頗富時代意義的。一切愛國的炎黃子孫,當可相視會心而笑。
不能誇大新冷戰
我在拙文中提出「新冷戰」概念,是在特定的、有限的意義上說。如前已指出,是就西方狂熱的反華、反共勢力(主要集中在美國)欲以冷戰手法消滅中國社會主義而言的,決不是說現在又面臨著一個新冷戰的時代,中國已岌岌乎可危了。輕敵是很有害的,誇大敵情同樣也是很有害。
在蘇聯崩潰,冷戰結束之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就已否定了冷戰時代斯大林所實行的「鐵幕」政策,提出和實行了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方針,反對閉關自守地搞建設。他在1984年說:「我們總結了歷史經驗,中國長期處於停滯和落後狀態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閉關自守。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這一方針的提出和付之實施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影響是巨大的,我認為僅次於冷戰格局的解體,並使冷戰格局的解體不可逆轉。這一方針的實行,有力地改變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並給蘇聯崩潰後中美關係在新的基礎上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論美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社會主義懷有多麼大的敵意,世界上最大的中國市場向西方開放(這將隨中國加入關貿總協而最後完成),這對西方資本主義各國自身經濟發展所具有的巨大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每天咬牙切齒地咒罵中國的社會主義無助於西方經濟的發展,馬上就消滅它又不可能,因此西方各國一切明智的人士採取了與中國和平相處、做生意,相互交流合作的方針。這當然就有力地增進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友好關係的發展。近幾年來大陸在外交上取得了重要的顯著的成績,這是一個重要原因。認為「中國大陸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滿途荊棘」,「中共外交面臨新冷戰」,甚至認為中國「可能會成為國際主要矛盾的焦點」,這些看法我認為不符合事實,未免有誇大其詞,危言聳聽之嫌。
當然,前述西方狂熱的反華、反共勢力不會放棄他們尋機向中國開展新冷戰的做法。但是,這些勢力又受到兩個方面的強有力的制約。一是美國和西方為了自身經濟的發展需要同中國做生意,不會放棄中國這個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市場;二是美國、西方希望保持世界的穩定。因此,西方與在中國的關係上,新冷戰現象還會出現,但不是經常的、整體的,而是局部的、時斷時續的。和平共處與新冷戰交織,而又以共處為基本的、主要的方面,將是今後西方與中國的關係的特徵。現在這一點已可以看得很清楚。在美、法向台出售戰鬥機之後,德國並未迅速跟進,而斷然明確地拒絕向台出售武器。這是很明智的,對德、中兩國及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均很有利的做法。競選時克林頓對中國的態度很強硬,上台後趨向溫和。那些期待著克林頓上台後中美關係逆轉和急劇惡化的人們大概要失望了。當然,政治風雲變幻莫測。但西方與中國的關係的基本態勢是不會突然改變的。大陸的外交不會是筆直的坦途,但也決不是「荊棘滿途」,仍有足夠的理由可以樂觀。政治歸根到底是決定於經濟的。只要中國經濟順利、健全、高速發展,並在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西方與中國和平共處、互惠互利的關係就難以動搖,反華、反共的新冷戰勢力也難以施其技了。在一個不僅有強烈的民族意識,而且經濟實力日益強大的中國面前,天是塌不下來的。新冷戰嚇不倒中國。
新冷戰與兩岸統一問題
支持台獨及其他的變相台獨、分裂主義勢力,利用兩岸分裂狀態,以台灣作為反對中國大陸的馬前卒,是反華、反共勢力向中國開展新冷戰的重要一環。如美國企業研究所主任羅賓遜說:「如果在台灣的中國人選擇在政治上走分離之途,而北京卻不能瞭解的話,則全世界都會反對它採取軍事行動,那當然也會導致與美國關係的決裂」(見《中國時報》1月16日報導)。這真是要嚇死人了。
羅賓遜當然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國家,所有的國家都會為台灣獨立而反對中國嗎?台灣獨立真的對全世界所有國家具有如此之大的重要性嗎?試查一下歷史,發生在一個國家內部的事件,而使全世界的國家都為之反對而採取行動的事例有多少?如當年美國的獨立戰爭是正義、進步的,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戰爭,尚且沒有出現全世界國家反對英國而與之決裂的情況;今天台灣獨立是分裂中國領土、違背中國人民利益,破壞世界穩定的行動,怎麼可能全世界的國家都與中國決裂?身為美國思想庫之一的頭子,居然說出如此沒有常識、沒有根據的話,一方面是為了支持台灣的分裂主義勢力,另一方面大約是美國極度自高自大的霸權主義心理在作怪,以為美國所主張的東西也就必然是全世界所主張的東西。這且不去說它,就算美國組成了新八國聯軍為台灣獨立而戰,也嚇不倒中國人。羅賓遜恫嚇的說詞還是收起來罷。
由於台灣分裂主義勢力得到了美國反華、反共勢力最有力的支持,這就使台灣分裂主義勢力感到有了一座大靠山,有恃無恐。兩岸統一問題的解決步履艱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此。就連多次宣言不同意台獨的李登輝,在去年也提出了一個所謂「亞洲集體安全制度」的構想。如一些觀察家、學者所指出,這是為了與大陸對抗。更進一步說,我認為這一構想正是美國反華、反共勢力向大陸開展新冷戰這一政治背景下的產物,其步調是與美國反華、反共勢力的動向相配合的。李登輝雖然也講「統一」,但他所說的「統一」是欲以和平漸進的方式去實現蔣介石以武力方式未能實現的「反攻復國」。但如有國際反共勢力支持的話,看來李登輝也不排斥參與武力反攻大陸。從他的「集體安全」構想已可看出這一點。李登輝的這種以反共為前提,推翻中共而「統一」的思想當然是很難實現的。因此,他的做法就是要長期保持台灣與大陸分裂的狀態。雖然他反對用「台灣共和國」的稱號,堅持用「中華民國」的稱號,但這樣一個與大陸分裂,並企圖與之對抗的「中華民國」,在本質上與「台灣共和國」已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李登輝的「集體安全」構想得到主張台獨的民進黨立法委員葉菊蘭的稱讚,認為是李登輝有了「很大進步」的表現,這並不是偶然的。
美國反華、反共的新冷戰勢力對台灣分裂主義勢力的支持造成了兩岸統一的障礙。但新冷戰會不會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都紛紛出而支持台灣分裂主義勢力呢?我認為斷斷續續的支持是會有一些的,特別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感到向台灣出售軍火有利可圖,並有助於解決國內的經濟問題,而又不致遭到大陸太大的反對時,這種情況更可能出現。但如以為美國及西方將不惜與大陸對抗而完全站到台灣分裂主義勢力一邊,或像上述羅賓遜所言,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將為台灣獨立而戰,我以為明顯是一種危言聳聽的誇大之詞。一些人竭力散佈這種誇大之詞,是為了嚇唬大陸,給台灣分裂主義勢力造勢助威。或主觀上並無此種目的,客觀上卻產生了這樣的效果。
瞻望未來,為了實現兩岸統一,必須與國際上反華、反共的新冷戰勢力進行堅持不懈的鬥爭。然而,最為困難的是,由於種種原因,反共或對中共存有種種疑慮、不滿的思想,在台灣仍有廣泛影響。但我認為隨著兩岸交流的不斷發展,大陸社會主義的不斷趨於完善,這問題終將獲得解決。就是在今天,台灣普遍存在並日益加劇的社會不公正現象,也已經引起了不少人對大陸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的思考。兩岸統一看來將會拖下去,不是短時期所能解決的。這令人感到憂心、不安。但從另一方面看,用較長的時間實現統一,統一道路上存在的障礙會掃除得更徹底,統一給台灣社會帶來的進步會更大,統一所結出的果實會更甘美。不論時間多長,國際反華、反共勢力和台灣分裂主義勢力欲將寶島從祖國分裂出去的圖謀是不能得逞的。◆
社論
中國與世界
白樂崎與兩岸關係
台灣政情
海峽講台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