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兩岸探親的第一人

悼我所認識的何文德先生

王曉波
(世新大學教授)


最後一次見到何文德,他說患了乾眼症,眼睛不能看書,另外背痛,腰挺不起來。何文德性格相當活躍,但多少年來都未見到他,甚至朋友間都沒他的消息。不意8月29日,收到何守為發來電郵,說他爸爸何文德已於8月4日逝世,享年86歲,並將於9月23日公祭。

我認識何文德當在1986年。那年2月,我接到「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江鵬堅立法委員的邀請函,函云:「光復40年來,省籍問題一直是國內和諧之一大隱憂,值此『二二八事件』前夕,本會基於人權組織之立場,為求我國社會之真正和諧,特於2月22日(星期六)下午2時,假台北市議會地下室舉辦《省籍與人權》座談會。」該會由劉福增教授主持,另外還邀請了費希平、康寧祥、林永豐、胡佛。我則以《走出「二二八事件」的歷史陰影》為題發言,並將發言稿刊於3月號《中華雜誌》。

「二二八」是打倒貪官污吏

在文章中,我介紹了當年「閩台通訊社」出版的《台灣政治現狀報告書》(1946年3月),指出戰後台灣的省籍問題,除了是「整個近現代中國政治的問題」外,也就是政府與人民的矛盾;另外則是台灣經日據50年的歷史問題,而不是真正的省籍問題,「二二八」是打倒貪官污吏,而不是打倒中國人。所以,我提出兩項建議,一是開放光復前後的台灣史研究,並公佈「二二八事件」史料、檔案。二是應把眼光放大,從世界史和中國史的格局來理解「二二八事件」。

這篇文章發表後,何文德以「何質彬」之名針對拙文投稿《中華雜誌》,題為《記取大陸失敗的教訓--也談「二二八事件」》。他說:「明年是『二二八事件』屆滿40之年,吾人雖不一定是該一事件直接的受害者或參與者,但我們都是『二二八事件』的當代人。為了把我們自己所創造的歷史作一明確交代,為了不讓我們自己的子孫指著我們的脊樑罵混帳,王先生在《走出「二二八事件」的陰影》中提出的兩點呼籲,我是舉雙手贊成的,也是當局應該做到的。」

當時還在戒嚴時期,「二二八事件」是被定性為「中共潛台分子陰謀顛覆政府」的事件。要否定此一官方的定性,那就是「為匪統戰」、「為匪宣傳」,根據當時的《懲治叛亂條例》第7條,要處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我當時也只能說到要開放歷史研究和公佈史料檔案,而不敢言及「平反」,「平反」也當是研究以後的事了。我老早在1973年「台大哲學系事件」時,就因「為匪宣傳」遭警總約談和台大解聘過,「死豬不怕開水燙」。何文德居然敢呼應我的主張,除其自覺的歷史感、使命感外,亦可見其道德勇氣。

當時我們除了是為「二二八事件」打不平外,也是希望以解決「二二八事件」的問題,來解決省籍矛盾的誤會,所以在這之前,我就替江鵬堅立委寫過質詢稿,要俞國華行政院長,解決「二二八事件」問題及訂2月28日為「和平紀念日」。後來,「二二八事件」平反了,紀念日也訂了。但在台獨的扭曲下,省籍矛盾上昇成「族群衝突」,「和平紀念日」變成了「台獨紀念日」。這當不是我和何文德始料所及的。

1987年3月間,黨外發起「自由返鄉運動」,要求政府開放列入海外黑名單的人可以自由返鄉。何文德和楊祖珺「前進系」,亦發動成立「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街上也出現了一些穿著「想家」背心的老兵。

胡秋原擔任榮譽會長

有一天,何文德來電話,要來看我。原來他就是「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的會長,要我擔任他們的顧問,進而要求我去請胡秋原先生擔任榮譽會長。1984年5月1日,立委余陳月瑛向行政院提出質詢,建議適度開放大陸人民來台探親而未果。我即在《雷聲周刊》(6月2日)發表《凡治天下必因人情--論海峽兩岸人民探親》,力言開放兩岸人民探親,這是親情,也是人道。何文德要我當顧問,我只能當仁不讓,何能有推辭之理。

但是,在中共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之後,1980年,李慶榮撰文主張開放大陸探親,還說「我媽媽不是共匪」。結果還是以「與匪唱和」、「為匪宣傳」被判有期徒刑五年。所以,我也只能假借余陳月瑛的立委免責權主張「因人情」而已。當時官方媒體還是以何文德等的「返鄉探親」是「與匪唱合」,並且,把穿著「想家」背心的老兵從榮民之家打出來。我不能推辭何文德的顧問,但對胡秋原先生是否願擔任榮譽主席,我實在沒有把握。不意,我跟胡先生提起榮譽主席之事,他二話沒有,一口就答應了。

除了老兵穿著「想家」的背心到處跑外,當時還舉辦過多次的演講座談會。記得那年6月間出版的《中央》雜誌,還把歷來蔣經國在中常會發言指控「返鄉探親」的言論編輯刊出,根據過去的經驗,我懷疑這是國民黨準備捉人的前兆,並告訴何文德和楊祖珺要小心了。但他們卻籌備一個大型的演講會來回應,那是1987年6月28日晚在金華國中大禮堂的那場「打開海峽兩岸探親的管道座談會」。為了這個座談會,我還在當天的《台灣時報》發表《補祖國分裂的破網--論探親運動的意義》,把「返鄉探親」提升到彌合民族分裂的高度,認為「開放探親是彌補近40年來民族分裂的第一步,恢復了親情倫理,才能有民族的統合,進而才能解決政治分裂的問題。」

那晚由我當司儀,楊祖珺想家合唱團演唱,講員有胡秋原、費希平、傅正、張曉春、張俊宏、鄭欽仁。不但大禮堂擠滿了人,把喇叭拉到操場上,操場也擠滿了人。全場訴求著「我們已沈默了40年。難道我們沒有父母?我們的父母是生是死,卻不得而知。是生讓我們回去奉上一杯茶,是死則讓我們回去獻上一柱香。」一些老兵們幾乎都紅著眼含著淚把演講聽完,我終於忍不住冒了一句話出來,「不准我們回去祝爸爸的壽,憑什麼年年在台灣要祝別人(蔣經國)爸爸(蔣介石)的壽」,而全場鼓掌。

座談會完後,並沒有我擔心的國民黨要抓人。反而在8月24日,行政院表態:「政府將本人道精神開放大陸探親。」11月1日正式開放透過第三地到大陸探親,11月2日開始受理。

同室止戈,永棄相殘

返鄉探親團由何文德擔任團長,楊祖珺為發言人,於1988年1月前往大陸,並於1月17日謁黃帝陵。我因故,不能同往。這是繼1946年林獻堂率台灣光復致敬團之後的第二個台灣謁黃陵團。祭文如何寫,楊祖珺把責任推給我。我也從來沒有寫過,於是找來林獻堂的祭黃陵文而模擬之。但也表達了我們的民族感情。

當時跟大陸連電話都不能直通,返鄉探親團的消息只能靠外電或香港報紙。我到圖書館搜集了一些香港報紙謁黃陵的消息給胡秋原先生,胡先生讀著竟然老淚縱橫。亦可見返鄉探親團的民族意識之動人。

何以返鄉探親可以從「為匪統戰」到「人道精神」。多少年後,曾任職「劉少康辦公室」的魏萼教授相告,那年6月28日在金華國中,他也在場,蔣經國也接到報告,認為再不開放大陸探親,老兵都要反對國民黨了。在今年5月3日大陸中央四台播出《台海記憶--蔣經國開放台灣民眾探親內幕》,訪問蔣經國的副秘書長文膽張祖詒也說到,老兵要求返鄉探親聲浪愈來愈大,蔣經國要他草擬一個開放的辦法,後來還派馬英九來協助他。

沒有蔣經國的決策是不可能有開放探親的,但沒有何文德和楊祖珺發起的返鄉探親運動受到社會普遍的支持,會不會有蔣經國的決策,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和兩岸相仿的南北韓,不但至今沒有直航和自由行,也沒有自由探親。蔣經國開放大陸探親,扭轉了兩岸的歷史,有功於民族的親情。但何文德也該是「小兵立大功」罷。

1988年4月,中國統一聯盟創盟,何文德被選舉為創盟執行委員。1989年發生「六四事件」,有些盟員基於義憤主張解散統盟,唯統盟名譽主席胡秋原先生以為不可,因為統盟不是為中共而成立的,而是為中國而成立的。不贊成中共處理「六四事件」就解散統盟,豈不坐實了統盟是為中共而成立的。胡先生不但寫萬言書批判中共之不當,後來統盟主席陳映真還率團會見江澤民,提出10項主張,要求公平對待民運學生。

但何文德卻基於一時義憤公開聲明退出統盟。從事後的發展來看,如果「六四事件」成功,中國將先蘇聯而瓦解,而不會有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第二大經濟體,更不會有七億人口脫離貧窮。這些也當然不是何文德和我們當時所能看到的。

何文德的一生,經歷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兩岸對峙。但至今仍是其祭黃陵文中所言:「大劫未了,太平難期;願我先祖,佑我華胄;同室止戈,永棄相殘;再結同心,光大中華。」文德兄,安息罷,你已走完了你的路,剩下的路我們還會繼續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