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台辦對蔡英文的國慶演說評斷「是一條走不通的邪路」時,中國大陸對蔡英文「九二共識」補答明顯給了不及格的分數;不論台灣執政當局如何動員學者、媒體替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做辯護,實際上蔡英文自己越描越綠,不論是在民進黨黨慶30週年給黨員的公開信,或是接受美日媒體的訪談內容都顯示,蔡英文自恃擁有美日力挺、泛藍崩解、泛綠拱衛,在重返執政後,迫不及待的要對大陸說「不」!
蔡英文在給黨員的公開信說:「我們要力抗中國的壓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國台辦官方雖然只是制度化的回應,但大陸媒體已經刻意簡化、批判蔡英文要「力抗中國」,除了顯示北京內部鷹派勢力全面抬頭外,大陸網路武統的聲音也快速堆疊。於是,當民進黨當局還在全力策動寫手為蔡英文的國慶談話朝向釋放善意的解讀時,國台辦一句:「否定九二共識,煽動兩岸對抗,切割兩岸經濟社會和文化聯繫,是一條走不通的邪路」,潑了民進黨當局一桶冰水。
紅綠隔空交手、火氣越來越大
這一連串隔空交手等於反射出兩岸從虛招、比畫、點到為止,逐漸進展到拳風劍氣越逼越近,只差一毫髮的距離,就會變成真刀實槍對打。簡單說,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越描越綠、對岸的反應自然越來越紅。
不知是有意還是誤判,蔡英文幾次公開談話,呈現出來的是她藉著大陸步步進逼接受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的力道、反轉蓄積成她的反擊力。在7月21日第一次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被問到有些學者指出大陸有給期限要求承認「九二共識」,蔡英文曾回應:「要求台灣政府違反民意,去接受對方設的期限,其實可能性是不大的」,雖然隱約,但已經被大陸認為這是蔡英文首度對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較清楚的表態,但國台辦當時仍然只是強調堅持「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這一政治基礎,才有可能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只有確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兩岸制度化交往才能得以延續。
之後雖然學界和輿論力諫蔡英文應在國慶演說中釋放善意,化解「九二共識」僵局,但蔡英文卻選擇在國慶前頻頻接受外媒專訪,反復闡述她不會屈服於中國大陸的壓力。10月4日她在《華爾街日報》專訪中指出:「中國加強對台灣施壓,在民主社會,所有人都感受到這個壓力」,「我們不會屈服來自中國的壓力」,也不會回到過去對抗與衝突的路線,希望兩岸在不設前提下坐下來談,她願意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她說:「我希望中國大陸不要錯誤解讀或誤判現在的情勢,也不要以為它可以讓台灣屈服於它的壓力」。果然,國台辦立即針對性的回應:中國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堅如磐石,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不可動搖,反對任何形式台獨分裂活動的立場堅定不移。任何勢力、任何人不要低估中國13億多民意的堅定決心。
蔡英文話越說越硬、善意不見了
雖然蔡英文吹噓兩岸至今一向有各種不同的溝通管道,不只官方的聯繫,還包括民間的接觸,兩岸間的立場有所分歧,台方至今盡力讓個中差距縮到最小,她相信北京會瞭解她就職時釋出的善意;但遺憾的是大陸涉台智庫的解讀,蔡英文是:「力抗中國壓力,擺脫依賴,聯結美日,走向世界」的對抗思維,蔡英文的表態只會與「九二共識」越來越遠,大陸別無選擇,只能對其加大施壓力度,兩岸將走向圍繞一個中國新一輪的全面博弈。
紅綠彼此欠缺互信和瞭解的情勢在蔡英文接受《讀賣新聞》專訪後,等於又在傷口上灑了鹽。《華郵》的資深副主編Lally Weymouth在訪問蔡英文時曾評述「蔡英文代表諸多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的年輕人,他們比年長的世代還更傾向獨立」;同樣的《讀賣新聞》在訪問後的評論中也提到一直以來,台灣在安全方面依賴美國,不過,近年來大陸對美國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台灣方面擔憂美國還能否可依賴,一些人主張與日本加強關係。日本政府重視與大陸保持距離的蔡英文當局,希望與其加強關係;日本政府希望抓住日台「海洋合作對話」的契機,抗衡不斷在東海和南海加強攻勢的大陸,這樣的評述等於踩痛了大陸媒體的最敏感的神經。
於是儘管蔡英文對南海問題提出了類似馬英九南海和平倡議的主張,認為這是向對岸傳達善意,但蔡英文高度肯定並期待與日本首相安倍合作,台日將共同召開「海洋事務合作對話」,打算就沖之鳥礁爭議進行漁權談判,反而成為大陸媒體關切的焦點,強烈批判蔡英文變相接受日本沖之鳥礁是島不是礁的聲明,懷疑蔡英文放棄傳統南海11段線主權主張,並且推論民進黨政府很可能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和美、日同一個鼻孔出氣。
九二共識無解、蔡的佈局白搭
關於九二共識,整理不同時期蔡英文的說法,清楚的呈現,蔡無意接受九二共識:
(1)就職演說:尊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它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既有政治基礎包含:第一、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這是歷史事實;第二、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第三、兩岸過去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第四、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
(2)7月21日《華郵》專訪:要求台灣政府違反民意去承受一些對方的條件,其實可能性是不大的。
(3)10月4日《華爾街日報》專訪:會遵循中華民國現行的憲法跟《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以及我們認知到1992年雙方有會談,也有一些共同的認知,試圖去縮小我們在立場上的差異。這是我們的彈性,也是我們的善意,但是我們不希望在雙方有意義地會談時,受到政治框架的影響。
(4)10月6日《讀賣》專訪:會在既有的歷史事實與政治基礎上,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現狀,而且也會依據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相關的法律來處理兩岸的事務,也就是說,政府會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溝通協商達成的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我們認為,回歸到這個歷史事實是我們回應中國大陸訴求的重大善意表示。
兩岸將啟動新一輪對抗
從蔡英文就職演說以來的歷次關於兩岸關係的政策性談話,她認為國慶演說中提出的「承諾不會改變、善意不會改變、不會在壓力下屈服,更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的「新四不」就是對大陸釋放的善意:呼籲中國大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正視台灣人民對民主制度的堅定信仰」,就是代表她接受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稱「中國大陸」而不直稱「中國」,這些都是善意的表態;但結果換來國台辦的「新三不」:「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改善與發展的真誠善意不會改變;為台海謀和平、為同胞謀福祉、為民族謀復興的莊嚴承諾不會放棄;堅持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行徑的堅強意志不會動搖」,再度顯示北京當局對蔡英文一再迴避面對「九二共識」,已經逐漸失去耐心並嶄露不快。
當下,台灣的國際活動已經先承受了來自北京的龐大壓力,今年國慶友邦出席冷颼颼,320個外賓,日本佔了240人;連美國都只有一位州議員參加,巴拿馬、教廷之外,早就傳出可能和中國大陸建交的聖多美普林西比根本沒派代表參加,今年聯合國大會總辯論會中,共有布吉納法索、聖多美普林西比、多明尼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巴拿馬及聖露西亞等八個友邦未公開發言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台北接連被國際民航組織ICAO拒於門外,也無法以NGO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締約國大會及周邊會議。馬政府時代爭取到的參與聯合國功能性機構的空間得而復失。然3月間美國總統歐巴馬曾簽署參、眾兩院的聯合提案,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國際刑警組織,但大會眼看11月就要在印尼召開,美國實際上無能為力。情勢很清楚,一旦兩岸對抗升高,台灣外交困境必將是空前的嚴苛。
誠如美國《世界日報》7日發表社論所說,從國際政治現實角度看,台灣與美國都在說空話。「力抗中國」、「擺脫中國依賴」是自吹自擂,只能安慰深綠民眾;華府鼓勵兩岸在尊嚴與尊重的基礎上建設性對話,也是徒托空言,安撫台灣而已。如果蔡英文信以為真,升高和北京的對抗,民進黨政府自找苦吃事小,但台灣受創事大。
國台辦12日再次評論小英國慶談話時,以總結式的歸納詢問蔡英文到底要維護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還是要推行「兩國論」、「一邊一國」的台獨分裂主張?「兩岸關係何去何從,選擇對話還是對抗,全在台灣當局領導人一念之間」。問題是從蔡英文目前的高姿態和泛綠營面對明年「九合一」選舉前的黨內熱身賽,深綠氣焰又會抬頭,紅綠仍舊難以對話,並且難以避開對抗的升高。台灣民眾只能期待武統時間表是假,讓台灣選民自己來制裁蔡英文。◆
社論
外交與國際政治
兩岸關係
大陸政經
台灣政治
孫中山誕辰與台灣光復
追悼何文德先生
海峽短評
編後
封面封裡
網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