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施政的四個罩門

袁鶴齡
(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


倒霉的是台灣人民

蔡英文自5.20就職中華民國總統以來,以她為首的民進黨執政團隊的施政作為就開始成為國人檢定其治國能力的重要依據。從5.20就職演說、民進黨黨慶給黨員的信、《華爾街日報》及《讀賣新聞》專訪、到雙十國慶文告,歸結她的政策思維是「重立場而輕利益」、「重國內而輕兩岸」、「重政治而輕經濟」、「重口惠而輕實作」、「重理想而輕現實」。台獨的主張與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堅持讓台灣在馬英九時期所創造出來的兩岸與外交紅利,一夕間幾乎歸零;年金改革、長照、青年就業的議題遠重於對兩岸問題的處理;不當黨產的追討、非核家園的實踐遠重於因陸客的減少對觀光產業的衝擊;轉型正義常掛嘴上,但如何彌補弱勢的損失及照顧其利益則不在考慮之列;中華民國主權的維持與國際組織的參與確實重要,但是弱國無外交,中國崛起的事實也從不被視為是影響我國國際空間的外部因素;如果蔡英文的施政作為是符合民眾所需、是為台灣人民謀福利,那就職後的歷次民調就應該持續攀升。然而事實是民調的滿意度持續探底,甚至已經出現了「死亡交叉點」,民眾對於民進黨政府的執政能力產生高度疑慮,雖然仍有約四成受訪者對蔡英文施政有信心,但是如果她不調整其政策作為的思維,民調肯定持續下滑,倒楣的是台灣人民。

民進黨創黨以來就是一個重意識型態的政黨,包容性低,敵我意識分明,「我群」與「他群」之間的界線明顯。當國家走向民主,政策施行須以滿足最大多數人利益為原則時,意識型態政黨或可能以謀略贏得選舉,但想要治理國家,這種立場重於利益的思維,終將無法獲得多數民眾的支持。歷年民調顯示,對於兩岸未來發展的看法,維持現狀的比例始終遠高於統一或獨立的主張者,因此在馬英九執政時期,「不統、不獨、不武」的政策性宣示,及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進行全面性交流,已成為擺脫意識型態,擱置立場爭議,追求台灣人民利益的最佳政策作為。

蔡英文上台後,雖然她也聲稱要「維持現狀」,但其現狀為何,從5.20就職演說起就始終沒有說清楚。在國慶文告中,蔡英文再次將「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在壓力下屈服,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的「新四不」視為是「維持現狀」的基本態度,這種始終模糊的「空心菜論述」已成其風格而不具意義。

「維持現狀」是蔡政府的煙幕彈

事實上,對蔡英文而言,她只是以「維持現狀」作煙幕彈,追求台灣獨立才是民進黨執政的唯一目標,並企圖將兩岸缺乏官方互動的責任推給對方的不願意談,不願意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但事實上,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從「互不承認」走向「互不否認」,就是中國大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歷史事實,而馬習會更是在對等、尊嚴的基礎上進行的兩岸領導人互動。相反的,不承認「九二共識」,違背「憲法一中」,國慶文告以「這個國家」代替中華民國、以不唱國歌或是唱國歌時乾脆不起立來慶祝國家生日,這不是否認中華民國的存在,什麼才是否認中華民國?從談判的理論中可以得知,要獲得雙贏就需談利益而不談立場,因為立場是不可談,唯有利益才有可能協商。堅持台獨理念讓政策失掉彈性,違背「憲法一中」,不承認「九二共識」,又怎可能讓中國大陸坐下來談?這是蔡英文政府施政的最大罩門。

蔡英文政府第二個施政罩門則是「重國內而輕兩岸」。國內諸多問題固然需要解決,但是政策有緩急輕重之分。年金問題、黨產的問題,甚至教官退出校園及勞工休假等問題固然重要,但提昇台灣經濟發展力道、增加來台觀光人數、拓展農產品出口等議題,不但有其急迫性,更影響到眾多人民的生活、生計與生命。民進黨政府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刻意地忽略了重要外部因素,即「中國」因素,而這個因素可能成為解決台灣內部問題的關鍵。台灣的經濟始終無法起色,青年薪資一直無法提升,產業轉型也沒一個定調,大陸觀光客的減少造成觀光產業大失血,而農業蔬果因大陸政策的緊縮也讓農民吃足苦頭。試想如果兩岸仍然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互動交流,中國大陸在「要面子更甚於裡子」的大國思維下慷慨讓利,陸客持續來台,農漁業產品有銷售大陸的暢通管道,青年學子往來於兩岸就學就業機會大增,而台灣透過ECFA而拓展國內企業國際化的管道,台灣經濟復甦的力道將更強,蔡英文的執政將更穩固,獲得民眾支持的比例也一定升高。然蔡英文政府何以不採此路徑?答案仍然是意識型態作祟。

政治放中間,經濟擺兩邊

蔡英文第三個施政罩門為「重政治而輕經濟」。長期以來,政治放中間,經濟擺兩邊的政策考量一直主導著台灣的執政思維,而政治正確也成為施政作為的判定指標。綜觀這幾次蔡英文的正式發言與訪談,在政治上的著墨遠甚於經濟,兩岸關係尤其如此。「力抗中國的壓力」不但可視為蔡英文對北京當局的政治宣示,亦成為企圖否定馬英九時期所創造出來的「兩岸現狀」。先經後政,先易後難,一直是處理兩岸關係的潛規則,但是對於蔡英文政府而言,既已得天下,又何須在乎人民生計,任何違背其政治目標或牴觸其政治理念者一律不予同意、不予接觸、不予採行。

中國大陸已是世界工廠,亦是世界市場,台灣有地理距離近,兩岸又有共同的語言,這些優勢可讓台灣從大陸走向世界,活絡台灣經濟。然而在逢中必反的民粹下,西進似乎已成禁語,南向卻成了解決台灣經濟問題的萬靈丹,但是南向真是如此美好,或僅是力抗中國的美好說詞,則有待進一步思考。

蔡英文第四個施政罩門為「重理想而輕現實」。「有夢最美、希望相隨」造就了陳水扁,然而夢是要用做的才能實現。同樣的,理想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忽略了現實,則理想可能成為白日夢。從風險管理的角度而言,所有的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是正確的選擇,但是如果因為政治的考量放棄原具優勢的場域並另闢新戰場,則其所面臨的風險可能更高,甚至出現未見其利,先蒙其害的窘境,「新南向政策」就是最好的例子。

蔡英文一上任即成立「新南向辦公室」,認為南向可以擺脫對中國大陸的依賴,為台灣的經濟、教育、就業、觀光等尋找新世界,然而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抵擋不了冷酷的現實。中國大陸透過一帶一路及亞投行已跟東南亞諸國建立起更緊密政經關係,東協加一的運作也將台灣屏除在外,東南亞的水果比台灣豐富且更便宜,台灣水果又有何吸引力?此外,台灣企業前進東南亞,整廠輸出,但又該如何因應排華的現象及處理環保意識高漲的事實。至於在招收僑外生上,如果中國大陸、新加坡、香港及澳門皆以高額獎學金及彈性的入學方式吸引學生並鼓勵學生畢業後可以留下來工作,那台灣的優勢又何在?當負責政府南向事務的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在記者會上回答記者台灣有何南向優勢時,只能說「台灣人很熱情、誠懇」。

怎可能去擁抱未來?

意識型態治國縮小了國家政策選項的範圍,重國內而輕兩岸的思維則忽略了外部因素對國內議題的影響,政治考量甚於經濟考量則可能出現用錯誤的方法解決該解決的問題,最後,重理想而輕現實則可能讓台灣持續向下沈淪。從蔡英文上任以來,無論是在人事的任用或是政策的走向,尤其是在有關兩岸的議題上,皆深受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影響。當台獨基本教義派高喊林全內閣不適任,逼著蔡英文進行人事的改組之際,就知道蔡英文政府的施政已不再依循多數選民行事而受台獨基本教義派左右。當蔡英文政府施政無方,民調持續下滑,而不再獲中間選民的支持,為鞏固其政權只有往台獨方向靠攏,如此,台灣只有走向愈邊陲、愈保護,而兩岸關係也將愈形緊張而對立。

如果蔡英文能擺脫意識型態的牽絆,以兩岸良性互動作為活絡台灣經濟的解藥,將經濟放中間而暫時擱置國內及兩岸政府間的政治爭議,並理性思考各項政策作為的可能性與可行性,那將是台灣人民的福氣。但現在可能嗎?一個不敢榮耀過去的領導人,又怎可能會去擁抱未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