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價攀升與大國博弈之伊朗騷動

孫若怡
(中國文化與高等教育交流協會理事長)


爆發於2017年12月28日,號稱是2009年以來,伊朗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遊行,卻於2018年的1月3日嘎然落幕。然而,這個因所謂蛋價攀升引發的反政府示威活動,自第二大城市馬什哈德開始,之後向30餘個城市蔓延,示威者由原先要求政府不要管敘利亞、迦薩與黎巴嫩的事務,多管管伊朗人的生活問題,轉而高呼反伊斯蘭政權、真主黨,甚至,支持1979年伊斯蘭革命推翻的君主制,並要求降下共和國國旗。根據英國《鏡報》引用伊朗國家電視台的報導,這場全國性範圍的抗議活動,已造成12人死亡、200人被捕。但是,仔細揭露整個活動的面紗,其中所蘊含的卻有驚心動魄大國博弈的影子。

經濟與政治問題顯現的是表象

雞蛋革命 這次示威的起因從現象上看,主要在民眾對經濟現狀的不滿。根據憲法第44條規定,伊朗的經濟是以國有化為主要結構;2006年,國有企業比重仍佔到全國企業的65%。魯哈尼總統上台後,積極推動企業私有化改革,欲將全國80%的國有企業轉為私營。但是在國企私有化的改革過程中,大量財富被少數人壟斷,反而拉大了貧富差距。2017年12月,伊朗政府公布了一份欲削減每月50美元的社會福利貼補、上調燃油價格等措施的計畫,並將於2018年3月21日起實施。與此同時,官方數據顯示,全國的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超過13%,比起去年同期上升了1.4%。其中尤其以年輕人的問題最為嚴重;在伊朗八千萬的人口中,35歲以下的青壯年人佔70%,其失業率超過50%。因此,根據伊朗內政部發布的資料,在騷亂被捕的抗議者中,年齡在25歲以下的青年人佔了90%以上。而在近兩年的時間裏,國際石油價格每桶自147美元跌至40美元,也重創伊朗財政的收入;加上各種因素的匯集,導致雞蛋和肉類等生活必需品價格的漲幅,一度高達40%,讓許多人的生活備感困難,自然引發諸多不滿。因此,就經濟的角度來看,私有化加劇了社會上的貧富懸殊,市場化使必需品物價失控,誠然是造成這次全國性騷動的重要內在因素。但是美國加重制裁期間的2012-2015年,才是經濟最困難的時刻;2013年的通膨率34.7%,遠較2017年高出許多。2015年10月以來,油價已由每桶28美元攀升至67美元,照理說政府解決經濟問題的財力要寬裕許多,為什麼示威活動沒發生在2013年而是在2017年年底?因此若僅以「雞蛋革命」作為這次反政府的理由,又似乎不全面不深入。

政體問題 示威活動期間,川普總統六次發布推文,聲稱伊朗是一個腐敗、專制、殘忍的獨裁政權,美國將在適當時機為反政府的人提供幫助;以色列總理內坦雅胡親上電視,讚揚暴亂者是「英雄」,認為伊朗改變的時刻已經到來。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莉不但公開對抗議示威的人群叫好,更要求在安理會與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聲援。

伊朗以宗教之名,致力於本身的偉大復興,建立一個政教合一制的國家,若稍稍深入的理解政教合一治理的意義,又會感受到身為一個具有古文明國家的伊朗,在面臨近代西方文化挑戰時融會創新的一面。

伊朗雖名為政教合一制,但在權力運作上卻採政教分離的原則;宗教領袖為國家的最高元首,政府首腦亦即總統之職權則與其分開。根據伊朗憲法,國家日常政務須經國民直接投票選出總統,由總統領導內閣負責推行;總統任期4年,連選可得連任一次。2017年,伊朗在5,700萬選民的直接民選中,投票率高達70%。相較於美國2016年大選的投票率僅52%,且以州選舉人制的運作模式計算結果,其普選精神的貫徹似乎還遜伊朗一籌。宗教領袖享有國家最高元首的地位與榮譽,對國家的發展具有精神領導的意義,人民對宗教與宗教領袖也有歸屬感。但是,他本身既不介入或干預政府日常事務的運作,他的權力還受到由88位教法學家所組成的《釋憲委員會》監督,無法壟斷教法的解釋權。《釋憲委員會》具有定期審核最高領袖言行,是否符合身分的責任;若一旦被視為不符合,甚至可以罷免之。內閣、《釋憲委員會》與《憲法監督委員會》,形成伊朗權力互相制衡重要單位。因此,政體問題當然也不能構成此次騷動的理由。

外力干涉與大國博弈

伊朗總統魯哈尼於騷動事件爆發後曾說,我們的團結是敵人的眼中釘,我們在世界舞台上的成功與進步,以及反對美國與猶太復國主義的立場,更是他們不能容忍的事。1月2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發表談話指出,要警惕敵對勢力煽動的騷亂,伊朗的敵人正試圖以金錢、武器和輿論等手段,給我們製造麻煩。

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也表示,美、英、沙等國家,運用社交媒體,企圖介入伊朗內政,對伊朗發動「代理人戰爭」。伊朗訊息與技術部長即要求政府,切斷鼓動遊行示威活動的互聯網與國際電話,如具有示範性作用的《馬爾德新聞網》。有趣的是這個被視為專制獨裁的國家,卻是全國有70%以上的人使用臉書的國度。2016年12月31日,伊朗迅速關閉了社交媒體,騷動快速地被遏止了。

美國推翻了伊拉克的海珊,利用顏色革命更迭了葉門的舊政權後,隨著伊斯蘭國的崛起與敘利亞的內戰,反而形成一個以伊朗為中心,結合伊拉克、敘利亞、葉門胡賽武裝、黎巴嫩真主黨為核心的「什葉派之弧」,加上土耳其的倒戈、庫德族獨立建國的失敗與俄國的強勢支持,基本上,美國不但敗退西亞,川普的大中東計畫也胎死腹中;其實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室的血腥鬥爭,都有美國要力挽狂瀾的影子。不過,這一切只說明了一個事實,伊朗已經成為伊斯蘭世界與中東最強的國家,控制著波斯灣、地中海與紅海的航道,威脅到美國在中東的安全架構,其崛起太快,讓美國人痛恨在心。

中東地處三洲(亞洲、歐洲與非洲)五海(紅海、波斯灣、黑海、裏海與地中海)之地,伊朗位處俗稱西亞的中東地區,是歐亞大陸一體化發展的關鍵地。長期以來,在俄國支持下,伊朗核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當敘利亞與土耳其先後站隊俄羅斯後,只要伊朗屹立不搖,美國在中東的劣勢與被動局面就難以翻轉。普京在中東戰略戰術的成功,不但實現了俄國自19世紀以來,向黑海、地中海地區突圍的目標;也達到了冷戰結束以來,在該地區的最好進展;其中伊朗是一枚定海神針。

中國提倡「一帶一路」,為了能把歐洲緊緊聯繫起來,在相關地區投入巨資建設港口、鐵路、高速公路。「陸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出發分成三大路線:1.經中亞、俄羅斯到達歐洲;2.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和地中海;3.是由中國到東南亞、南亞、印度洋。除第三條路線,前面兩條都與伊朗關係密切;中國也打算修一條連接伊朗北部的馬什哈德與新疆烏魯木齊的鐵路。最近伊朗獲得中國中信集團100億美元的信用貸款,中國開發銀行也與伊朗簽訂一份價值117億人民幣的合作備忘錄,作為投資「一帶一路」建設之用,中伊兩國的經濟發展可謂穩步推進。

連接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三國的什葉派石油管線,已經提上修建日程,伊朗南帕爾油氣田是管線的源頭。此一管線一旦完工,不但將中國在中東的能源布局,由點而線而面,連成一體,「什葉派之弧」與「一帶一路」也將重合。伊朗屆時不但是中國「一帶一路」中線的盟友,更是突破西方圍堵、打破戰略能源補給與國家生存發展的生命線。

石油美元一直是美國藉著控制中東石油,以搜刮並控制世界金融與財富的重要手段。中國是石油進口大國,為免於長期被剝削,積極努力推動以人民幣作為結算石油出口的貨幣。2018年1月18日,根據BWC中文網稱,上海石油期貨市場開始交易,伊朗是天然氣儲量第一大國,此後雙方以石油人民幣直接交易,必將重創猶太資本集團壟斷的全球金融殖民體系。

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在他全球戰略的思考中,曾告誡美國,歐亞一體化的發展對美國是不利的,尤其不願看到伊朗、俄羅斯與中國聯合發展。如今,這個局勢卻正在形成,伊朗對俄國與中國如此重要,幕後黑手自然要對其出手!這次為時短暫的伊朗騷動,一如歷次的「阿拉伯之春」,真不能純以內政問題來理解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