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華雜誌》之「中華」論述(中)

彭韜


武力的侵略是看得見的,我們可以防備。但是經濟上的侵略是不知不覺的,滲透性的,防不勝防,更是陰險可怕。因此我們應該「提高警覺,不要再依賴日本」。〔註21〕胡秋原進一步警告,忘記「七七」將產生可怕的後果:一是經濟日益附庸化,二是人格無恥化,三為政治觀念島國化,四是助長日本強佔釣魚島,否認曾侵略中國的帝國主義氣燄。〔註22〕他認為無數志士的血淚使我們贏得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如果忘記這段歷史就枉稱中國人,「不忘『七七』,是中國人最低限度的良心的本分」。〔註23〕《中華雜誌》同仁一致認為「七七」體現了中華民族爭生存求獨立的精神,雖然「我們科技不如人,處處落後」,但是不能忘記自己的民族性,中華民族要自強於世界之林,只有「發揚民族主義,發揮七七精神」。〔註24〕

三、中華統一之「中華」

《中華雜誌》的「中華」論述,還涉及到台灣內部的統「獨」之爭,但是其核心是為了「中華統一」。1980年代後期,中國大陸繼續實行改革開放,台灣社會急速向「民主」體制轉型,「台獨」主張由地下逐漸轉為公開。對此,《中華雜誌》旗幟鮮明表達了反對「台獨」,爭取實現國家統一的立場。台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雖然曾經被日本殖民者統治半世紀,卻不能改變它的中華民族屬性。在日據時期,台灣知識菁英就為擺脫被異族奴役的命運,前仆後繼,始終抗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時,台灣人民張燈結彩歡慶光復,完全沒有主張「獨立」的聲音。1987年以後,國民黨迫於形勢,宣佈放棄一黨專政,解除「戒嚴」體制,實行「言論自由」和「自由組黨」,「台獨」陣地遂從外國轉到島內,並與新成立的民主進步黨結合,成為民進黨的意識型態。民進黨等「台獨」黨派和一些「台獨」人士利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理論,否認台灣與大陸的同種同族關係,捏造出「台灣國族認同」,其根本目的是「通過這套充滿虛構、臆造和想像的理論,將『台獨』從一種政治主張,轉變為對『民族獨立』的訴求」,〔註25〕進而實現其從中國分離出去的圖謀。這就勢必引起堅持中華統一的學者和政治人士的反對和鬥爭。《中華雜誌》作為統派刊物,力主「中華統一」,並與「台獨」派展開了激烈論爭。它從剖析「台獨」理論與「台獨」產生原因,以及「文化台獨」的本質等方面入手,對「台獨」理論予以犀利的抨擊。 「台獨」理論形成和發展於海外。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華雜誌》就刊文予以剖析。如劉世民的《評台灣「獨立」論》,就將「台獨」分子的「台灣國族」理論分析為:1.「民族不同說」,即將台灣人論證為不同於大陸的另一個民族;2.「權利論」,即台灣人即使多數來自中國大陸,其先輩也多是因大陸專制政權壓制被迫遷來,他們的子孫有爭取自由的權利;3.「文化差異論」,即經歷過荷蘭、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與中國大陸文化已經不同;4.「台灣地位未定論」,即台灣脫離日本後的國際地位並沒有「正式的國際法確認」,台灣有權進行「民族自決」;5.「自保論」,即台灣與大陸力量對比懸殊,為保證台灣的穩定和發展,唯有先「獨立」然後和大陸簽署和約。劉世民對以上五條「獨立」論據一一進行反駁。他認為所謂「台灣民族」,實質上是早期大陸移民的後代,並且台灣本地少數民族與漢族已經融合,鼓吹台灣與大陸民族不同是病態心理的體現。大陸移民主要是經濟和社會原因,並非政治迫害的因素。歷史上的歷次分裂是地方與中央爭奪統治權的矛盾,並非台灣本身要求「獨立」。文化差異問題更是「台獨」分子別有用心的杜撰,台灣雖經過荷蘭和日本的殖民統治,但台灣居民文化本身仍屬於中華文化,並未發生任何變化,變化的只是「一小撮當初皇民化的民族敗類」。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是應有之義,依據國際法並無台灣地位未定的說法,所謂以「獨立」求自保也是自欺欺人之談。〔註26〕

〔註21〕鄭慶慈:《不要忘記自己的民族性》,《中華雜誌》第22卷總253期,1984年8月,第29頁。
〔註22〕胡秋原:《談七七紀念--由不忘本到團結建國》,《中華雜誌》第22卷總254期,1984年9月,第36頁。
〔註23〕胡秋原:《中國老百姓非紀念抗戰不可》,《中華雜誌》第24卷總277期,1986年8月,第32頁。
〔註24〕這10項主張分別為:革新中央民意機構,招攬人才,團結海內外反共愛國人士,鞏固領導中心……。
〔註25〕祝捷:《台灣地區「國族認同」剖析》,詳見中評社北京2015年11月22日電。
〔註26〕劉世民:《評台灣「獨立」論》,《中華雜誌》第13卷總138期,1975年1月,第13頁。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