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


陳水扁飆入聯公投,華府說是拿他沒折,只好訴諸台灣民意。實則如本期張麟徵教授大作指出的,華府對台政策充滿矛盾,從副國務卿奈葛彭,到主管東亞事務資深主任韋德寧,到亞太事務副助卿柯慶生,這邊嘴巴上說的一套,那邊實際做的是不斷藉軍售給陳水扁另一種信號,究竟聽誰的?難怪陳水扁要抱怨美國的紅線移來移去。到頭來,則正如張教授大作中所說,「美國顯然還在觀望,看北京有多堅持,再來決定下一步。」

其實陳水扁炒入聯公投至今,華府的因應之道更清楚刻畫美國在兩岸間的「兩手策略」,國務院一手,「新保守派」一手。這邊對陳水扁「這個老朋友下手那麼重」,那邊又明告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美國不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誠如本期社論所說,這與講「中華民國是未決定的議題」一樣,都是為「未來干預兩岸關係和中國內政預留後步」。

譚中教授剖析華府對「台獨」說不的大作,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當下,引美國《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福里德曼用語「連體孿生」說今天的中美關係,中美這對「連體孿生」想拆也拆不開,反華派想玩弄政治打斷中美合作的經濟基礎,「沒門」。其實就算為了美國在經濟方面的長遠利益,本期社論的呼籲「改變玩火自焚的對台政策」,華府統治者也宜三思。中美經濟,雖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在全球化佈局中,矛盾難免,無奈島內當令所謂經濟學家,「比美國人還美國」,大有只准美國「放火」,不許中國「點燈」的味道,其嘴臉,請閱本期林金源先生大作中的刻畫。

美國不說有亡我之心,但抑制中國和平發展的腳步從未稍歇,本期毛鑄倫先生大作點出美國利誘日本以台獨共阻兩岸和平或武力統一之手段,不能不慎加因應。但人算不如天算,美國利誘之日本右派安倍突然辭職,繼任的福田康夫會否為美國前驅,請看本期胡楊先生大作。

國民黨的「返聯公投」雖引起黨內一定程度的質疑,但民進黨「入聯公投」的衝擊顯然因此給抵銷不少。繼上期本刊社論評析後,中國國民黨政情暨選情資料中心主任陳建仲在本刊本期於策略上有所說明。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王振明副院長於本期介紹其新統一觀,從港澳的「一國兩制」出發,說明台海兩岸的統一是「求更大的同,存更大的異」,更大的同即文中指出的「一個國家」。在更大的同之下,更大的異當然不能異到陳水扁「一邊一國」,這是兩岸的憲法都不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