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解除入聯公投引信?

張麟徵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入聯公投引起的風暴在美中台間越滾越大。過去幾個星期來,美國為了入聯公投一事,數度對台灣當局嚴詞警告,態度越來越清晰嚴峻。大陸除了與美國持續溝通外,對情勢發展也步步為營。入聯公投會硬拚到底?還是可以拔除引信,化險為夷?

一 美國只能寄希望於台灣人民?

經過數個月與扁政府私下溝通無效之後,美國改採公開策略,將問題攤在大眾面前。八月下旬美國副國務卿奈葛彭公開指入聯公投是個「錯誤」,是「朝向宣佈台灣獨立、改變現狀的一步」,呼籲台灣領導人放棄推動這個提案。緊接著,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主管東亞事務的資深主任韋德寧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無論「台灣」還是「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上都不是一個國家,無法加入以國家地位為入會條件的聯合國。更嚴重的是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副助卿柯慶生在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上,代表美國政府,將美國對入聯公投的立場做了十分清晰與完整的說明,事後並將其演說全文放上國務院網站,任由查證。

柯慶生表明:一、美國不承認台灣是個獨立的國家,以台灣為名加入聯合國的公投是企圖更改國名,是「沒必要的挑釁」,且只會限縮台灣的國際空間。二、「在兩岸關係上,政治象徵(國名)很重要,對政治象徵的不同意見,可能會導致衝突或緊張」。三、台灣的安全必須避免「沒必要的挑釁行為」,負責任的領導階層,必須能「預期中國可能的紅線及反應,避免沒必要和沒用的挑釁。」四、指責陳水扁以民意支持為由推動此一政策,說「壞的公共政策計畫,即使包裹著『民主』的大旗,也不會變得更好。」五、駁斥台灣指責美國與北京唱和,是毫無根據的指控和謠言,否認干預台灣內政,他說美國如此苦口婆心是因為「朋友有義務警告朝不智方向而行的朋友」。六、美台對公投入聯的歧見,問題不是因為誤解或缺乏溝通,而是因為美國相信入聯公投對台灣及美國都無益。七、美國發現自己對台灣政府已「無計可施」,所以只好直接讓台灣人民明白美國的看法。

一個超級強權,對於一個小朋友的頑劣行徑何以如此無奈,坦承「無計可施」,只能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台灣人民又真的可寄以希望嗎?

二 台灣人民可以阻止入聯公投嗎?

理論上,台灣人民有兩種封殺入聯公投的辦法。

一是直接打消入聯公投,如連署人數未達公投法之規定。但就目前情勢看來,由於繼民進黨的入聯公投案後,國民黨也東施效顰的推出了「返聯公投」案,藍綠雙方為選票殺紅了眼,完全不把美國或大陸的反對放在眼裡,雙方卯足全力,為各自的公投案進行第二階段公民連署,此一5%合格選民的連署門檻必將順利邁過,想以連署人數不足擋住公投案沒有可能。當然選民也可以發動輿論,以政治力迫使入聯公投撤案。如立法院長王金平就呼籲藍綠雙方,基於大局考量,同時撤案,學者及若干社團也有相同的呼籲,但由於氣勢與壓力還不足,到目前為止,朝野雙方一致表示絕不考慮。

如果不能將入聯公投封殺於一、二壘前,第二個辦法就是:選民可以不領入(返)聯公投票,或投反對票,阻止入(返)聯公投案成立或通過。

不管是哪種辦法,首要條件就是台灣人民能瞭解情勢的嚴重性,不被「愛台灣」、「爭取國際空間」等搖頭丸所迷惑,美國在此可扮演關鍵角色。其次,涉及北京如何看待入聯公投,北京的政策是必欲將其打消於成案之前,或是可以忍耐到公投結果出爐並通過時才採取反制行動。

三 充滿矛盾的美國對台政策

美國真的相信台灣多數人對局勢已經完全掌握,可以靠他們化解風暴?其實許多台灣人恐怕還是相信,台灣可以依賴美國對抗中共,美國的疾言厲色只是表演給中共看而已。柯慶生針對入聯公投的演說,確實將美國政府立場做了全面交代,但其中仍有許多潛台詞,是陳水扁瞭解,卻故意裝做不懂,而台灣多數人卻真的未必全懂。美國如果不把話說白了,對情勢幫助將有限。

柯慶生說: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是「沒必要的挑釁」;對政治象徵(國名)的不同意見,可能會導致衝突或緊張;美國相信入聯公投對台灣及美國都無益。這段話表達了美國的反對,但卻未交代美國的因應之道。實際上它的潛台詞是:如果因為台灣這個「沒必要的挑釁」,而招致中共非和平手段的制裁,對美台都無益。美國既然已經盡到做朋友勸告的義務,台灣還要做「麻煩製造者」,主動挑起衝突時,美國就沒有義務來淌渾水。屆時,台灣人民必須自求多福。如果這麼挑明了說,台灣人民即使再笨,也都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

稍早《自由時報》的民調,支持入聯公投的民意高達73%,但在柯慶生演說後,聯合報的民調,支持度已經銳減到43%。而在美國反對之下,支持硬幹到底的只有30%,反對硬拚的則為42%。民意風向已經開始轉變,但是要幅度更大,速度更快,能及時化解衝突,潛台詞必須要轉化為更清楚淺顯的說法,迫使陳水扁盡快改變。

基於本身戰略利益考慮,美國對台灣的態度其實充滿矛盾。在前述美國官方對入聯公投嚴詞批判之時,小布希卻在APEC會議上,讚揚台灣的民主,確認台美間「有防禦關係」。美國雖然明告台獨政府,現在不會考慮出售F-16 C/D戰機,同時又施壓台灣停止在馬祖部署地對地飛彈中隊,但美國防部卻又批准售台12架P-3C反潛機,以及144枚標準-2型導彈(二項軍售總價共達22億3千萬美元)。這些作法相當程度抵消了前述政策對陳水扁的壓力,也讓中共迷惑。

陳雲林九月十四日抵美,密集的與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韋德寧、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傑佛瑞、以及國務院亞太助卿希爾晤談,重點當然都是入聯公投。雖然雙方都說滿意會談內容,但個中真相還是令人疑惑。中共真的滿意美國對台的所作所為嗎?而且對台的兩項軍售恰恰選在陳雲林抵達美國之前宣佈,又是何意思?美國顯然還在觀望,看北京有多堅持,再來決定下一步。

四 北京態度十分關鍵

北京的態度十分關鍵。因為目前看來,美國的攔阻只是半吊子,台灣朝野兩黨拚公投,打死不退,即使多數台灣人民瞭解情勢嚴峻,恐怕也要到入聯公投舉行之時,才能以行動或選票做出正確化解的抉擇。北京會忍耐到那時嗎?

就北京而言,對待入聯公投有寬嚴兩種可能的決策。嚴格的是在入聯公投舉行之前就必須將之打消,以斷絕「法理台獨」的前路。因為任何人都可以預見,非如此,則在「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案通過之後,名已正,下一步當然就是「制憲建國公投」了。即使入聯公投案沒有通過,有三年的閉鎖期,但是只要這個公投舉行了,則台灣人民以公投方式決定台灣前途的先例已經樹立,未來自然可以援例應用,北京將後患無窮。

寬鬆的決策是,在大局整體考慮之下,除非入聯公投舉行並通過,否則不採取非和平的反制行動。但如此做,北京在國際與國內都將付出代價。國際上,表面上美日等國一定會誇讚北京識大體,避免了區域衝突。事實上,北京此一決策將坐實台獨政權對其「紙老虎」的定位,強化台灣脫離中國的決心與膽量,鼓勵美日親獨勢力繼續扶植台獨的決策與信心。這個溫水煮蛙的決策,後患更可怕。在國內,雖然大陸經濟成長傲人,但貪污、環境危機、貧富差距、食品藥物安全、民生物資價格上揚等問題,已經讓民怨不斷上升,軍方對台獨勢力日益坐大,政府對台決策優柔姑息也鬱積了不滿,如果對入聯公投還是軟弱以對,會不會引爆內部更大的矛盾?甚至影響政權的穩定?

反向思考,中共內部目前既然面臨這麼多困難,台灣問題又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決不能退讓,則藉解決台灣問題疏導民怨,雖然也會付出可觀的代價,如奧運、世博都可能因而停辦,經濟發展大受影響,國際關係也大幅受挫,但一舉解決了台獨分離主義,鞏固了政權,清除了發展的路障,代價也還值得。

五 未來幾個月是台海情勢關鍵期

九一五入聯返聯喧囂活動結束的次日,北京採取了兩項措施。一是要求美國尊重承諾,立即撤銷有關的對台軍售,不再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的訊息。另一則是由國台辦發表嚴厲聲明,指責陳水扁繼續推動入聯公投的台獨活動,大陸將密切關注,並「做好了應對嚴重狀況的必要準備」。國台辦聲稱「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制止分裂活動的重大原則上,我們絕不動搖、絕不妥協、絕不含糊、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祖國分割出去。」用了四個「絕不」,應當不只是加重語氣,而是顯示決心。

這些反應乍看都像是官式反應。但如果認為聲明僅止於聲明,那就不妨看看最近大陸若干行動透露出來的含意。今年一月,大陸曾發射地對空導彈,摧毀一枚空間軌道中自家報廢的氣象衛星,展示可以反制強權介入台海的空間實力。緊接著,今年春天中共海軍曾分兵兩路,繞過台灣東西兩岸,再北上在青島會合,展現衝破第一島鏈的海軍實力。九一五入聯返聯活動當天,中共反常高調的在上海進行防空演習。這些都是針對台獨勢力,以行動、能力來展示其反分裂的決心。若非中共既有實力,又有決心,美國對台政策不會被迫由模糊走向清晰,對台獨踩紅線的行動也不會如此不假辭色。

北京最後究竟會採取何種態度,目前還難以斷言。就眼前看來,最好的策略還是通過美國,將入聯公投強制煞車,令其胎死腹中。

十七大即將召開,中共忙於內政,騰不出手來,另方面也要給美國一些時間處理入聯公投,但時間並不多。美國如果不能在未來三、四個月處理好這個問題,台海風暴就很難善了。其實美國只要肯用手中籌碼,無論是把潛台詞挑明了講,招回AIT駐台主任,讓李昌鈺談一談三一九槍擊案等等,對陳水扁都有十足的殺傷力,對台灣民意都有發聾振聵的作用。陳水扁雖然嗆美,但卻未必敢反美,台灣人民尤其不敢反美。如果美國堅定以行動反對入聯公投,朝野考慮到一意孤行對選票的負面效應,就可能將入聯、返聯公投雙雙撤案,台海風暴也就得以化解。

新加坡《聯合早報》駐北京記者報導,台灣的入聯公投,已經引起中國考慮動武,同時可能先采經貿反制。這主要是因為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共執政和軍隊存在的基礎,陳水扁政府刻意在統獨議題上挑釁中共底線,也就是挑戰中共的統治基礎,中共不可能不反應。如不及時煞車,最終將玉石俱焚。這個觀察有一定道理。

2007.09.19 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