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的諾貝爾和平獎

論「江柯會談」應有的兩岸和解

陳毓鈞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客座教授)


「中國威脅論」在美退潮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於12月召開之前,鄧小平為了確立在黨內的權威地位,在外交上運用靈活手段,先和日本簽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後與美國建立外交關係,以反蘇為基調的實用主義立場打垮了凡是派。今年是《上海公報》發表25週年以及中日建交25週年,江澤民採取同鄧小平異曲同工之妙的手腕來鞏固他在黨內的威望。在對美外交方面,江提出「擴大共識、增加信任、減少分歧、共創未來」作為指導方針;同時此一原則也適用於對日關係。十五大前,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來訪,十五大後,江澤民將出訪美國,江在黨政軍方面的實權核心地位已難搖撼。

今年有兩事件促使美日兩國認真考量必須和北京擴大接觸與合作。一是鄧小平逝世後,中共權力傳承的順利平和,民心反應的自然平常,制度化的功能顯然已大為強化。另一件是香港回歸過程中,展現的平穩安定,以及北京堅決不允內地干涉香港事務的態度,顯示北京維持香港高度自治的決心。實際上,江澤民也積極地運用這兩件事情以樹立其國際形象,並強化了其在國內的政治地位。一個政局穩定而經濟力量又不斷提升的中國,自然令美日兩國必須慎重地評估彼等對華政策及未來關係。

8月初,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柏格訪問北京後表示,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並沒有威脅到鄰國,大陸人民在生活上和工作上已享有較多的選擇和自由,雖然尚未包括政治權利,瞻望未來中美兩國必須加強合作。柏格的談話顯然已為江澤民訪美及明春柯林頓訪華的兩國關係定下基調。目前,「中國威脅論」也已在美國開始退潮。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梶山在8月17日表示,日美安保範圍應包括台灣海峽。在日本首相訪華前夕,梶山談話一時驚動北京和東京,不過,梶山之火已由橋本親自出面熄滅。橋本8月29日發表《開展新的對華外交》講演時提出「相互理解、加強對話、擴大合作關係、建立共同秩序」作為中日關係的指導原則。同時,橋本說他的訪華將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首腦出訪,它將作為今後日中首腦頻繁互訪的開端。9月5日,橋本與江澤民會談時重申日本充分尊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之立場,反對兩個中國和台灣獨立,而台灣作為中國的一個地區更沒資格參加聯合國,希望兩岸透過談判和平解決問題。橋本一連串的談話,被北京視為是日本對華政策的一個新發展。

最近,季辛吉曾為文警告:「台灣不要以為可以把美國的關心拿來作為挑起兩岸內戰的火種。」反映了美國中國事務界主流對台灣的態度,即台北不要試圖去介入美國外交決策的過程。另外,美國也開始出現要求節制民進黨的聲音。例如前外交官現為亞太政策中心主任的布朗認為,即使冒著失去部份選票,民進黨也不應追求台灣獨立,同時應盡快設法建立與北京溝通的非正式管道。顯然,華府與東京已經認真地在對應台獨的可能性及其後果,希望用外交手段以防止其發生。

在邁向新世紀之際,全球化境界或許尚早,但區域化卻已是一個現實。所以台北的政策作為,不能只有從台北看天下的主觀角度,必須還有從天下看台北的客觀視野。坦白說,台北的外交與大陸政策並不在於孰重孰優的問題,而是如何使這兩個政策均有助於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安定與成長發展。台灣改組內閣之後,北京正在瞭解和解讀被大陸視為鷹派的章孝嚴與高孔廉,不再負責外交及大陸事務所透露的訊息。不過,不管如何,台北所需的政策必須是由相關的事實和科學的分析所驅使的,而不應由昔日的神話與新的仇恨所驅動才是善策。

李登輝訪問中南美洲期間有關兩岸關係的大話,的確令國台辦人士感到相當訝異和不滿,但在衡量整個國際形勢、中美關係以及台灣內部局勢之後,北京決定把此一事情淡化處理,將其視為是李登輝個人性格問題,不能代表多數的黨意和民意。基於此種思維取向,方有大陸國慶前夕錢其琛和李鵬對於兩岸和談的連續講話,正式宣告兩岸關係冷處理階段的結果。10月3日,蕭萬長發表談話指示進行規劃兩岸協商的相關作業,被北京視為是台北「初步認真回應」江澤民十五大報告的一種善意。

「一個中國」原則的四個面向

1988年2月23日,李登輝曾宣示說:「中華民國的國策,就是只有一個中國的政策,而沒有兩個中國政策。」社科院台研所學者認定此一政策的基本精神,在1993年「辜汪會談」之後就逐漸變質。因此,北京要求台北回到一個中國的立場,就是和台北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上應該回復到1993年「辜汪會談」前的狀態。具體而言,當時台北沒有進行參與聯合國的行動,沒有提出「階段性兩個中國」的主張,沒有指明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又沒有說中國是一個模糊概念,沒有公開附和「中國威脅論」以對抗大陸,沒有拒絕以大陸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腹地等等。至於台北常說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北京認為這是兩岸對內部的一種表達方式,而不是對國外的一種表達共識。易言之,兩岸在談判時為了解決內部具體事項而採取的一種互不駁斥的立場,然而一涉及對外的主權和領土問題時,就不能夠適用。

北京要求台北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盡快的來進行政治談判。那麼,什麼又是北京所認知的一個中國原則呢?就個人理解,一個中國原則大致包含四個面向。第一、主權的概念:北京堅持傳統國際法的主權觀,認為國家的主權必須保持完整而不能分割,所以堅決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第二、領土的概念:疆域領土是歷史傳承的顯現,領土又關係到國家地緣戰略利益,也是國家統一的象徵,所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或一省),堅決反對台灣獨立;第三、國際空間問題:國際社會中只能有一個政府代表中國,但在特殊情況下允許特別地區(如香港)可以擁有具彈性的外事活動空間,甚至可以參與相關的國際組織;第四、使用武力問題:假如外國勢力的介入侵犯到中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以及嚴重威脅到國家安全時,使用武力就成為不可避免的手段選擇。

從毛、周時代到鄧、江時代,一個中國原則一直就是中共對台政策的本質核心,但在手段上歷經「武力解放台灣」、「爭取和平解放台灣」、「和平統一台灣」三個時期。就具體內涵而言,就是由「一國一制」轉向「一國兩制」。去年三月的台海危機,外交部外交學院學者認為是「台灣問題國際化」和「台灣問題台獨化」的一次較勁,他們強調在向國際社會宣達台灣走向台獨的訴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的學者更肯定地說,北京去年在台海的動作,已使華府認識到中共第三代領導人和第一、二代一樣,對一個中國的堅持是十分認真的,而使美國調整其對華政策。海協會相關人士表示,江澤民十五大報告的精神,就是說唯有兩岸達成一個中國的基本共識時,那才能使和平的夢想成為真實。

自台北宣佈開放大陸探親以來,已快滿10週年。在這期間,兩岸民間交流一直穩定成長,但在政治關係方面,則從緩和到熱絡到交惡,以迄幾近決裂。目前,雙方多少都已表達了「和為貴」的意向,但距離真正的和平境界尚有一大段路要走。既然雙方都希望「迎春」,那就應該營造春天的氣氛,克制自我的主觀意念,避免搞對方的小動作。更重要的是,兩岸都必須仔細思考何以這十年中的兩岸關係,從1988年到1993年能夠穩定良性的發展,而自1994年卻逐步轉趨惡化,尤其在外交領域。如果雙方皆能從中吸取經驗,總結教訓,對兩岸關係的未來進展勢將有所助益。

香港模式不會照搬到台灣

香港《南華早報》引述北京外交圈消息說,江澤民訪問美國後將會召開中共中央台灣工作領導小組的會議,以釐定新的對台戰略。這一報導應屬可靠,因為10月底舉行的「柯江會談」已經確定台灣問題將是中美高層所要討論的重要議題。美中關係友好協會主席蘭普頓前些日子在北京訪問時曾指出,美國所提的「戰略夥伴關係」就是擬包括和中共商討武器售台和台海軍備狀況問題,而且華府已認定若不與北京共同處理好台灣問題雙方關係就會不時出現危機。因此,江澤民訪美時將從柯林頓政府得到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政策訊息,並將其帶回給對台最高決策層作為制訂新戰略的依據。另外,十五大已召開完成,中央台灣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也須有所調整,至少國台辦主任陳雲林將會成為小組的新成員。

有趣的是,報導又說江澤民希望在他的下一任期內(至2002年),能在台灣工作上取得一些具體成果,但是卻對李登輝不抱期望,而期待於李離任(2000年)後的比較開明領導人。當然,這種說法不是沒有根據,它顯示出北京當局對李登輝仍然抱持高度不信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的學者就認定,台北的一個中國政策在1993年「辜汪會談」之後逐漸變質,主要原因繫在於李登輝個人的主觀意念及行事風格所致。

目前,北京確實十分用心在探究後李時代的台灣形勢發展。不過,離李登輝任期屆滿尚有二年多時間,北京也不可能都不理會李登輝。報導所說江對李不抱希望,正確地說應是指「江李會談」的困難度很高,或是還不願讓李訪問大陸,但並沒有排除兩岸其他的高層人物進行會談。因為假如一切都要等到2000年,那就與大陸國慶前夕錢其琛和李鵬對於兩岸和談連續談話的基調不符。事實上,錢的講話中提到兩岸可就會談的程序性問題進行先期作業,等於是正式宣告兩岸關係冷處理階段的結束。不過,海協會相關人士表示,蕭在大陸政策方面的決策權力有多少,仍然需要觀察一段時日才能確知。

報導又說江澤民曾指示大陸研究台灣、外交、軍事等問題的主要智庫提供政策建議,包括對「一國兩制」作彈性修訂。此一消息正確可信,因為就個人所接觸到的「中國國際戰略學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全國台灣研究會」的專家學者,都認為「一國兩制」的基本原則不會改變,但其內涵尚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展,香港模式不會照搬到台灣頭上。這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所說的「一國兩制留有很大餘地」的意見是相似的。還有「外交部外交學院」和「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的學者都已經注意到前蘇聯在聯合國有「一國三席」的前例。易言之,統一後台灣所擁有的國際活動空間只會比香港更多更廣,因為北京早已體會到台灣和香港的差異性,不會強迫台灣接受「一國兩制」的香港模式,假如有必要制訂「台灣基本法」,也會與台灣方面協商後才正式起草。

當然,北京不會不知道發展兩岸關係的障礙,除了李登輝因素外,也不能忽略台灣內部形勢發展的因素。就可預見未來,公投入憲、外交較量、縣市長選舉結果都可能衝擊到兩岸關係的進程。不過,北京仍有許多人相信事在人為,領導人的積極性或消極性,都會對兩岸關係產生一定的助力或阻力。對於香港傳媒報導,台北當局恐怕不宜再用中共的「統戰、分化」視之,而應該反求諸己,仔細思考何以致此才是。李登輝的任期還有二年半,不可謂不長,他應該還可以有所作為。和平的道路將會崎嶇不平,但卻是唯一的選擇。相信兩岸人民都樂於見到諾貝爾和平獎落到中國人的身上。

(本文原載《中國時報》,略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