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抗日文獻選新編》編序
《台胞抗日文獻選新編》編序
《台胞抗日文獻選編》已經出版了15個年頭了,回首這15年來,不禁令人有滄桑之感,蔣家政權的瓦解,皇民化階級復辟的「寧靜革命」,台獨分離主義從當年的階下囚,儼然已成了今天台灣的新主人。「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又如何不令人有興亡之歎呢。
歷史是一條串聯昨天、今天到明天的因果鎖鏈。今天的「果」來自昨天的「因」,明天的「果」又是來自今天的「因」。這條因果鎖鏈把過去未來長長的聯結起來。我們不是歷史宿命論者,但我們相信歷史有其規律,但除了客觀規律外,歷史還為人的主觀能動性留下了空間,也只有在其留下的空間中,人的主觀才能與客觀「互動」和對話。
15年前,根據歷史客觀規律的認識,我們知道台灣的中國民族主義才是未來中國和平統一的思想、感情和理論的根據,也是對抗皇民化、美國化分離主義的基礎。雖然我們知道戰後的台灣分離主義來自強有力的美、日背景,但是,我們也知道,60年代中國核武化已爭取到了自己獨立建國的能力,79年後的開放改革,中國經濟的崛起將會一步步的前進。做為一個中國人,對未來中國的復興,我們有客觀的判斷,也有主觀的期望。在客觀上,我們判斷分離主義的不可能,在主觀上,我們也無法接受分離主義對中國的背叛。
並且,我們還知道,在台灣當局,對台灣抗日史的漠然和扭曲下,在政治上的分離主義一旦被鼓動為台灣二千一百萬人的主觀願望時,又不能有客觀條件的配合,主觀願望與客觀事實差距太大之時,就會有悲劇的產生。一百五十年來,台灣人民和全體中國人民一樣,我們有太多太多的悲劇了,我們不能再由於對客觀事實的無知來製造悲劇了。在客觀上,我們知道悲劇的可能;在主觀上,我們卻不忍悲劇的發生。並且,人們也只能從知道悲劇的可能,把自己從悲劇中解放出來。
但是,當人們陷入一種不知道自己的悲劇是悲劇的悲劇中,那是無法自我解放的,因為「無知之惡甚於有知之惡」故也,人只能以知識來自我解放,沒有自我認識的知識,又如何能自我解放?
要使人們無知於悲劇為悲劇,那就必須消除其自我認識的知識,斯之謂「亡人之國,必亡其史」。台灣人遭日本人亡史50年,光復後又因反共戒嚴之故,台灣近現代史又幾乎被監禁50年。
基於以上的認識,15年前,在尉天驄老哥哥的支持下,帕米爾書店出版了一系列的台灣史叢刊,《台胞抗日文獻選編》即其中之一。在該書的編序中,曾有以下之告白──
「我們之所以在這個時候,編出這一本書來,除了台灣歷史研究的目的外,也是有鑒於目前民族精神的低落之故。如何振興民族精神,我們相信民族精神乃是寓於民族歷史之中的,不瞭解台灣先人抗日的歷史;又如何培養台灣子弟的民族精神?這是我們編這本書的動機,也是必要向讀者告白的。」
被蔣家政權抹殺的不僅是近現代台灣史,甚至是整個近現代中國史。「外抗強權,內除國賊」的「五四運動」,變成了「文藝節」;整部國民黨革命史變成了一部《蔣介石傳》;全民的八年抗戰只剩下一個「民族救星」。在蔣家政權下討生活的官僚政客、御用學者們,吹捧蔣氏父子猶恐不及,又有誰有時間去招惹涉及國共內戰意識型態的台灣近現代史呢?甚至,以統治階級的傲慢壟斷中國抗日史,又如何能讓台灣抗日史分享抗戰勝利的歷史的光彩?
不管我們如何孤臣孽子、苦口婆心,總是「蚊子叮牛角」,撼動不了蔣家統治的傲慢。台灣子弟的民族精神無以振作,甚至連民族認同也發生了「異化」!這是我台灣同胞四百年來未有之奇,更是我民族五千年來未有之怪!
1995年4月,《馬關條約》百年,台北突然來了一批當年日本統治者的後裔,來參加「學術討論會」,另一些皇民化階級的後裔則在街頭遊行「告別中國」以示歡迎。
1995年10月,在當年台灣總督府的廣場前,居然出現了一場慶祝「終戰」50年的飆舞大會,從此台灣的「光復」不見了。
1997年,竟假借「本土化」、「認識台灣」之名竄改台灣歷史教科書,除了歌頌日本殖民統治的現代化豐功偉業外,不但抹殺台胞以65萬人鮮血所寫成的台胞抗日史,甚至連日本統治者自供的屠殺抗日台胞的人數紀錄也要縮水。戰後日本軍國主義竄改日本歷史教科書,我們不贊成,但能理解那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復辟。但是,台灣人要為日本軍國主義掩飾對台的血腥殖民統治,而竄改台灣歷史教科書,這是什麼立場,實令人匪夷所思。
《台胞抗日文獻選編》是一本工具書,15年來,提供了不少學者在做研究上的方便,也在「皇民化」之外,為學者提供了另一個台灣抗日史側面的選擇。這本書在市面上早已絕版了,並且,天驄老哥哥是文人,不是商人,帕米爾書店在他的經營下,也難以為繼,無法再版。並且,當年出版這本選編時,我們就說了:
「不可否認,台胞非武力抗日運動中,在當時的流行下,曾經使用過大量的這種『左』的語言,也留下了大量使用這些語言的文件。雖然,對一個研究思想史和台灣史的人來說,這毋寧乃是一種自然的情形。然鑒於目前台灣政治禁忌的現實,這一部份的文獻,我們都沒有編入。但是,在這項政治禁忌消失之後,這部份的文獻是應該補足的,否則,對台胞抗日史來說,畢竟是不完整的。」
15年後,台灣政治禁忌的現實改變了,一些日據時代左翼抗日團體的文獻,包括台灣共產黨、台灣農民組合等等,在這一次再版時,我們都已補入了。這些文獻我們已難以取得當時的中文原文,而只能根據日據時期出版的《台灣警察沿革志》所收錄的日文譯文重譯為中文,中文譯文採用的是林書揚先生等的譯本,並特此致謝。
除了補入了左翼文獻外,我們又把原選編的附錄取消,並且在目錄的次序上做了一定的調整。所以,在再版之時,我們也把書名調整了一下,名之曰《台胞抗日史文獻選新編》。
雖然,今日台灣舉世者滔滔,但是,「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我們再版這本新編,除了學術的理由之外,我們也是有意的為台胞抗日的先烈先賢們留下民族浩然正氣的紀錄,以待否極泰來之時發揚光大。只要我台灣人民的民族正氣一日浩氣長存,我台灣抗日英烈的精神就一日不死。謹以耿耿此心,告台胞抗日英烈於在天之靈。是為之序。
王曉波1998年7月30日◆
社論
國際政治
認識中國
台灣地位與兩岸關係
統獨與務實外交
梁肅戎與和統會
選舉觀察
台灣金融
歷史與文化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