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台政策的商榷

評《中國台灣問題》

吳瓊恩(政大公行系教授兼主任)


最近北京當局「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及「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出版《中國台灣問題(幹部讀本)》乙書,歷經四稿修正訂案,撰稿人均為大陸一時之選,統稿人員亦為從事對台工作理論與實務的負責人,可謂為大陸對台工作,針對幹部的工作需要,形成思想共識,行動相互配合的一本重要依據。

本書分為七章,第一章台灣簡況;第二章台灣問題的由來與實質;第三章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第四章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第五章堅持統一反對分裂;第六章台灣事務;第七章國際事務中的涉台問題。結束語,加強對台工作推進祖國和平統一。最後並附錄《毛澤東:告台灣同胞書》、《鄧小平:中國大陸和台灣和平統一的設想》、《江澤民: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等21篇重要基本文件,值得從事兩岸交流工作者隨時參考翻閱。

筆者從頭到尾看完本書後,大致上十分敬佩本書編撰工作翔實,理論深入,閱後受益匪淺,為省篇幅,謹在此提出兩個問題,以就教於北京當局。

一、「主權共享與治權分屬」這樣的主張也要反對嗎?

本書第122頁第5章第5節二、要反對「主權共享治權分屬」的主張。在第123頁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台灣方面主張的『主權共享』,是指由所謂『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共同享有、共同行使主權。這不是主權共享,而是主權分割,是『一國兩府』、『兩個中國』。」這段話值得進一步討論。

首先,我們要指出,主權屬於國民全體,中國之主權屬於中國國民全體,而不屬於任何政府,政府只是接受人民委託行使主權,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都不享有任何中國的主權,而是分別在兩岸行使主權。

其實,現在所謂的「一國兩制」,這個一國應指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性而言,不是德國模式或韓國模式由國際政治所分割的兩個主權國家。現在的中國,無論是台灣或大陸,雙方皆共同享有中國主權的完整性。中華民國政府至今在其憲法第四條仍是「依其固有之疆域,未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儘管台灣當局或民進黨常說:「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或「中華民國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迄今仍是在「主權重疊」的情況下,分別有效的統治台灣及大陸。這就是筆者在上一期《海峽評論》所說的第一個層次的「一國兩制」或「一國兩治」。

中華民國迄今仍有27個小國家承認她的政府代表這「一個中國」的完整主權,也可見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繼承中華民國的「一個中國」的完整主權,是一種「不完全的繼承」,只要中華民國繼續聲稱她仍代表這「主權」完整的「一個中國」,她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主權重疊」的事實,這就是「一國兩制」的現狀。

如果北京當局不能認識到「中華民國」國號仍存在的事實,「中華民國政府」仍有效統治台澎金馬及海南省的太平島,那又何必有汪道涵先生所言:「一個中國既非中華人民共和國,也非中華民國,而是兩岸中國人共同締造的一個統一的中國。」

既然能認識到「中華民國」的存在,就要先尊重「中華民國政府」有效統治的事實,才能一起上談判桌,商量國號的統一。否則,不承認共同享有主權,而視為主權分割,這樣的論述似有不盡周延之處。

李鵬在1996年1月30日《完成統一祖國大業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提到:「國家的主權12億多中國人民,……」(見本書第242頁)。

錢其琛1998年1月26日《在江澤民主席《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發表三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也提到:「中國的主權沒有被分割,也不容許分割。」(第265頁)既然中國主權不容許分割,則中華民國政府聲稱她代表全中國領土主權完整的「一個中國」,中共似應認識到這樣的論述,只是中華民國政府代表這一個中國的主權行使,其有效統治權目前僅及於台澎金馬及太平島而已。李登輝及民進黨當局是不願意代表這「一個中國」的主權,他們處心積慮能拖就拖,等待時機來「分割」中國的主權,另立門戶,這就需要從事中國統一工作的兩岸有志之士來共同防堵的。

二、「和平統一」在先,「一個兩制」在後,還是「一國兩制」在先,「和平統一」在後的問題

隨著兩岸局勢的現實發展,刺激了大家的理論思考,早期大家都習慣於「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論述,這是因為自從鄧小平在1983年6月26日提出《中國大陸和台灣和平統一的設想》(224頁)緊跟著這個思路,一路推演,形成了「和平統一」在先,「一國兩制」在後的論述。例如在江八點中有這樣的話:「統一以後實行『一國兩制』」(見232頁)。在《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乙文中提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形成」(251頁),「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和台灣的資本主義制度,實行長期共存,共同發展,誰也不吃掉誰。……這將是統一後的中國國家體制的一大特色和重要創造。」(253頁)錢其琛在1998年1月26日前引文中也說:「一國兩制就是最好的維持現狀的辦法」 (267頁)。

從「和平統一」的主張,發展到「一國兩制」的設計,又一路發展到一國兩制就是最好的維持現狀的辦法,從這裡又可看到即將從「一國兩制」擺回去「和平統一」主張的辯論過程,例如錢其琛又說:「未來按『一國兩制』的方式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對台灣同胞的現實利益與長遠利益沒有任何損害。」(頁267)這就對了,先承認「一國兩制」的現狀,包括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事實,以及兩岸共同享有主權的所有權,按此方針再談「和平統一」,也就是「就地合法化」,水到渠成,順其自然,直到中國統一。

這一小小的先後秩序問題非同小可,如果先講和平統一,再談一國兩制,你要講統一,台灣人就在心理上害怕被你吃掉,儘管你曾說「誰也不吃掉誰」,但大家心知肚明,台灣小大陸大,台灣沒本事吃掉大陸,但的確害怕大陸吃掉台灣,這也就是台灣不敢為獨立而戰,也不願為統一而和平往來的深層心理,只好維持現狀,與你中共口水戰,挑一挑毛病,找一找碴,或者如焦仁和曾說過的「兩岸交流只能慢不能斷」的原因,台灣這種對大陸「吊胃口」的心態,北京當局應予同情的理解。說來真可憐,但台灣除了如此還有什麼法寶呢?

因此,如果大陸當局改變思路,先肯定一國兩制就是現狀,再逐步去「和平統一」,所有的基本文件的論述也應朝此方向進行,才能消弭台灣人的恐懼心理,再加上中國大陸加快經濟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社會文化教育建設,第一步先讓台灣人願意常常去大陸觀光旅遊、就學、就業、定居,願意與大陸人交往做朋友,第二步就很輕鬆、很自在的順應民意坐上「統一的談判桌」,共商兩岸中國人的未來發展大計。

總之,不要讓台灣人覺得,北京老是修理我們,台獨不可,兩個中國不可,邦聯制、聯邦制模式也不可、公民投票決定前途更不可以,只有跟著北京的調子走,台灣人實在覺得十分委屈,一點自主性都沒有。如果北京先承認一國兩制的現狀,一路邏輯推理下去,直到和平統一為止,大家的心理也舒坦些,台灣人也沒有「投降」的問題存在,豈不是兩全其美的雙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