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應突破「意識型態」及時實現國家統一

宋峨卿


前言

9月號《海峽評論》刊載了大陸學者劉綱紀教授撰《兩岸統一與意識型態問題》一文。劉教授對兩岸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意識型態,社會主義民主與資產階級民主,以及兩岸如何相互理解,消除障礙等頗多卓見。但仍不能超脫中共官方輿論的窠臼。世界在變,人類思想也在變,時至20紀的後10年代,還堅持並要求台灣也承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仍是世界上一種對解決人類面臨的問題有重要價值的理論」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了。關於「社會主義的民主」問題,劉教授也認為:「決定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只能是共產黨,並且只能是一個共產黨。」亦是主觀意識較強的看法。如荀子所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砂在涅,與之俱黑」,身為大陸學者,不可能置身世外的,筆者自有同情之意。由於最近世界局勢突變,中國統一問題又產生急迫之感,因此對於兩岸意識型態的整合,中共實居於主導地位,不能指望台灣當局有何作為,茲縷陳於後。

所謂「意識型態」應是進步的科學概念

人類的知識始自經驗,直覺的經驗來自感官,感官得來的印象,由感覺經過知覺作用的徵知判斷,產生語言符號,形諸文字。語言文字經系統組合構成客觀化的普遍概念。所謂「意識型態」即指當今社會上流行著被認為正當的概念。對這些概念大家都認為是對的,是符合公眾意識的。使此思想深入人心,而且構成價值判斷,這就是時尚真理,是之者曰善,非之者曰惡。如此久而久之積意為習,積習成性,最後使思想與行為合一了。這是說「意識型態」凝聚經過。但「意識型態」把人們的思維方法和生活方式鑄成固定模型,同時把人們的活動規範在此模型之中,使人們的思想和生活單一化,確實是便於統治管理的。然而其缺點在「意識型態」長久堅持,一成不變,就如牟宗三教授所說變成「意締牢結」妨害人類思想自由會阻撓社會進化的。人類知識始自經驗,而經驗知識是和時空概念混合不可分的。

前人的經驗有其歷史淵源及時代因素,只可供今人參考不可照單全收。時代是進步的,環境也是變動不居的。來自經驗知識的「意識型態」也應是進步的科學概念。任何一種思想體系,莫不皆有其時代背景作支柱。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自然不能例外。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後人多所註釋:「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又曰:「日新謂之盛德」「變而通之謂之盡利」是故「功業在乎變」。依照中國哲學的涵義,變化即改革進步的歷程,中共要徹底實行改革,完成中國統一復興大業,突破馬列主義「意識型態」的牢結。「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變化政治體制,便是「功業見乎變」了。據此理由對於劉教授所說:「在我國大陸決不會放棄或改變社會主義的制度與意識型態」不無商榷之餘地,自然這也是筆者個人的主觀意見提供參考而已。

蘇聯改變促使中共應加速改革

蘇聯政變其來有自而並不突然。自從美蘇結束冷戰,開始限武談判,以領導世界自居的美國,就改變了對共產國家的圍堵策略。進而採行中央突破的「和平轉變」戰術。而其擴張資本主義市場的侵略本質卻並未改變。新聞媒體的公開宣傳,中央情報局的秘密策反,使共產國家腹背受敵,終於把蘇共整體瓦解了。「蘇東波」在前,波羅的海三小國及蘇聯內部幾個共和國也紛紛要求獨立。如本來就是獨立自主的民族國家,因戰禍而被分割,其爭取獨立是該寄於同情的。如深受美國寵愛之葉爾辛領導的俄羅斯,和烏茲別克、哈薩克等共和國也均紛紛爭取獨立,就有些不自量力了。在只有強權無公理世界上,保持國家主權獨立不受外力干涉非易也。蘇聯政變失敗後,解散了自列寧以來掌握政權70年蘇共組織。修改憲法成立「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邦」,戈巴契夫總統的特權也被削減。今後蘇聯在國防外交上是否還能制衡美國大有問題。

這次蘇聯政變失敗,最大的贏家是美國。布希的心態除了幸災樂禍之外,還有幾分得意忘形。其實共產主義的失敗,並不就等於資本主義的成功。因為資本主義自身仍存有不能克服的弱點。物質生活的經濟條件,雖然對人類有著莫之能御的誘惑力。但在人性進化的全部過程中,物質生活條件對人類只是必需條件,而非充足條件。如孟子所說:「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迹近禽獸」人類另有其比物質生活更高級的理情精神生活,共產國家的人民為了溫飽不得已仰助於資本主義國家,這也只能視為手段而非目的。如葉爾辛在若干年後統一了蘇俄各共和國,恢復了蘇聯在世界上的超強地位後,說不定又以美國援助製造成新核子武器來回饋美國佬,和美國爭取世界霸權,布希不能高興的太早,還得看今後世界的局勢如何發展呢?

蘇聯政變失敗,對中共而言,卻又有著深刻更不同的意義與影響,共產主義國家勢力,在和資本主義國家強權,對抗中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因為資本主義的制度及其社會習尚深得世人的喜愛;而是共產主義的思想及其社會制度更為世人所厭棄。中共雖然不斷辯白,中國共產黨不同於歐洲各國的共產黨,也不同於蘇聯的蘇維埃制度。並一再強調中共所實行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即意謂著馬列主義已中國化。中國文化博厚高明,中國先哲雖然不曾標新立異創甚麼主義,在其深厚的思想體系中,卻不難找出近代思想的根源。如果中共能以中國文化為本根,以西方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為方法,不再以馬列主義為治世經典,才算真正中國文化之中國國人的社會主義。若仍然堅持以馬列主義為宗,飾以中國文化的外衣,是不能獲得全體中國人普遍認同的。

現今蘇聯政變後,全世界的注目焦點集中在中共,有的以幸災樂禍看中共如何垮台,有的則擔心中共會加強對人民的控制,以蘇聯政變失敗為鑑,對反對者施暴鎮壓。當年中共亦曾遭到國民黨趕盡殺絕的強力鎮壓,最後中共不是仍然取得了政權嗎?在北京天安門六四事件後,鄧小平發表談話曾說:「這是大氣候和小氣候所使然,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鄧小平不愧是老革命家。氣候之形成是自然之勢,科學不論如何發達,卻不能阻擋北風南下,也不能攔截西風東漸,馬列主義發展至20世紀末葉,已經失去當年的魅力,這也是大勢所趨,中共必須接受歷史的教訓,徹底實行改革,而且要從所謂「意識型態」上改革起,才是統一中國完成復興大業根本辦法。

武力鎮壓異己只能治標非長治久安之道也。尤其關於海峽「和平統一」問題不能再僵持。美國人以資本主義的世界霸權,脅迫世界各國出錢出力,在中東戰場得利後如今又見蘇聯政權瓦解,其獨霸世界市場的侵略野心,更獲得鼓舞。歐洲有北約及共同市場,美國再難插足其間取利。南美及南非可能攫取的利益有限,唯一可能侵略的目標將是太平洋的亞洲地區。況且在亞洲的戰略佈署,自日本、關島、琉球,加上台灣和菲律賓,對中國大陸形成大包圍形勢。將來蘇聯分裂後各共和國中如果再有的受美國利用,中國的處境將更艱難,中國人必須向前看,爭千秋不爭一時。

中國統一的障礙為人謀不臧

就黨的歷史言,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都是經由蘇聯培育起來的,兩黨的黨章都是經由蘇聯顧問起草核稿的。只是國民黨於中山先生逝世後內鬨。民國15年(1926)蔣中正發動三.二○中山艦事件奪權成功,勉強維持國共合作完成北伐,民國17年(1929)寧漢分裂,國民黨清黨,反共開始。抗日戰爭起後,為抗日救國兩黨亦曾表面上合作,實則各懷異志,民國34年(1945)抗戰勝利後兩黨展開決戰,國民黨失敗退守台灣。托台灣海峽之保佑及美國人的呵護,幸得有今天。但今天的國民黨已經變質,不再提孫中山先生,也不再講三民主義,唯美國的馬首是瞻,甘願充當美國的馬前卒,提倡民族主義,維護國家統一的人被視為異端了。所以弄的黨不黨國不國民不民,是一片混亂。聽從美國人的教唆,政治民主化政權交給本土人士,培養了「台獨」勢力;經濟自由化製造了許多經濟犯罪的資本家。說台灣是政治民主是自欺欺人。把台灣看為資本主義的政制,也是誇大其詞。實在是在美日資本家的侵略下從事買辦而已。如今的黨政人物根本沒有中心思想,有何「意識型態」可言。反觀中共對「意識型態」卻是堅持不變,如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路線,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無產階級專政,這些堅持不變國民黨自然怕被吃掉,不敢和中共和談。就事論事說中共當前處在優勢,首應消除國民黨的懼共心理,除了堅持社會主義路線外,其他應該放棄。因為社會主義和孫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是相通的,國民黨不實行三民主義,也沒有理由反對中共實行社會主義,因為中山先生明白的說:「在外國叫社會主義,在中國叫民生主義」,「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為了國族前途,中共盱衡世局,對國民黨再讓一步,中國統一的前途就大放光明了。

中共有條件的開放政權促進國家統一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是20世紀的兩大潮流,社會主義以打倒資本主義為目的;資本主義也以埋葬社會主義為旨意。在政治制度上,有所謂「資產階級的民主」,也有所謂「社會主義的民主」,在經濟制度上也有自由經濟和計劃經濟之分。資產階級的民主形式上較為民主,社會主義的民主實質上是替人民做主;自由經濟製造了貧富不均,為擴充市場對外侵略,計劃經濟充裕了國庫苦死了人民。各說各有理,實在是過與不及,各有所偏失。資本主義國家強調自由忽視了平等;社會主義制度強制平等箝制了自由。現在已經各自有所覺悟,資本主義採行了社會化政策;社會主義也向右看有了走資派。此之謂政治藝術也。

最近中共《人民日報》在社論中提出了「姓社」「姓資」的老名詞。站在中國人不可數典忘祖,宏揚中國文化,中國者中國人的中國主場。中國人既不能「姓資」也不可「姓社」,中國人唯有「姓中」。這個「中」不是當前中國已在之「中」也非中國共產黨之「中」,而是不偏左也不靠右,中國人之執兩而用中的「中」。中國內戰的起源,就是小子無能而改名換姓的緣故。孫中山先生早在70年前為中國改革定下了典範,在政治制度上不能抄襲歐美,以中國固有的道德政治為基礎,選賢與能者服務人民,所以特立考試制度,然後以考選出來的人才,作候選人再叫人民選舉其中認為較更賢能的。這樣中國賢能政治的體統仍保留,而西方民主政治的形式也被採納了。在經濟制度上中山先生也是國計與民生並重。採行資本主義生產科技化的優點,同時也引用了社會主義分配合理化的制度。中山思想不姓社也不姓資,而是認祖歸宗的姓中。這些主張後繼之人如果有誠心實行,便不會有國共內戰了。當年中共在野時,不是也曾向國民黨要求有言論集會結社自由,希望國民黨開放政權,軍隊國家化,組織包括各黨派的聯合政府嗎?如今兩黨易位中共掌握政權,中共為何不能推己及人,讓國民黨能有同等待遇呢?

所謂有條件的開放政權,是指中共在意識型態上的堅持社會主義路線,但是要使社會主義的「中國特色」徹底中國化,也就是說不再扭曲中國文化使之符合馬列主義的思想及方法,插枝在中國道德理性文化體系的人文思想上復活而再生。簡而言之不能把中國社會主義化,是要社會主義中國化。其次中共在政治改革上仍然維持政治上的領導地位,但不能堅持統一後的中國也非由中共來領導不可,必須修改中共現有的憲法規定,而且修改或重訂中國統一的大憲章,不失為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捷徑。中共提出「一國兩制」台灣不贊成;台灣提出「一國兩府」或「一國兩區」中共又不允許,各說各的理加上外國人的背後教唆及公開干涉,雖然絕對多數中國人希望早日國家統一,但少數當權派及異議分子,怕中共拆散他的權位沒收他的財產必另懷異志。中共為今之計何不放棄一黨主政之私見,提出召開政治體制改革會議,或曰「國是會議」不僅限於對台灣當局和談,要暢開胸襟與全體中國人或其代表和談,包括西藏、新疆、蒙古、西南少數民族及旅居全世界的中國人代表。和平談判中國統一的大政方針。

中國者全體中國人的中國也,依據全民意志制訂出能夠使全體中國接受而擁護的「中國統一憲法」,然後一切根據這部「統一憲法」施政。領土、主權、人民權利義務在憲法中都有明文規定,還有誰敢從事分裂國土的顛覆活動?!中國人都團結在「統一憲法」下,外國便無機可乘,再來干涉內政了。中國憲法一定要依據中國文化中國的國情來定位,不必模枋別人的聯邦或邦聯制度,也不必行「一國兩制」或多制。只要對特定地區和少數民族,在政治地位上或經濟條件上給予更多的自治權,利合於民情通於事理,就差強人意了。

中共不必擔心失去政權,依中共當前的政績以及在國際上的地位,恐怕沒有能取而代之的。實行民主選舉中共絕不會落選的。實行政治上的大改革不是不可行,但看中共在意識型態上是否有勇氣突破了。在改革程序上不妨先由大陸學者或法學權威人士或團體,出面來召集海外的學者專家,先行研討政治改革及重擬「中國統一憲法」的腹案,全國性的學者專家研究出結論,獲得多數人的支持後,就是中共所宣稱的工農大眾的民意了。最後再由中共當局或人民代表大會民意機關,正式召集「國是會議」,完成中國統一「憲法」的制訂,筆者認為這應該是促進中國和平統一較好的辦法。故不惴淺陋,敢直言之,文中不通不敬之處,當請海涵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