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此失彼,左右為難

評宋陣營的大陸政策

陳毓鈞
(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宋營不敢碰「中國人」一詞

因興票事件影響而受到延擱的宋楚瑜─張昭雄大陸政策白皮書終於在元月初始問世,顯然獲得掌聲或令人鼓舞的並不多,反而是使人困惑質疑倒較多。當然,大陸政策在台灣是一敏感話題,尤其選舉時更是如此,所以和民進黨及國民黨拉近距離,恐怕是比較穩妥的作法,所謂要符合「台灣主流」價值。可是,台灣主流價值是什麼,卻沒人能夠講清楚說明白。假如主流價值是民進黨的《台獨黨綱》,為何民調中80%的人主張維持現狀?假如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是主流價值,為何他必須修正而退到「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立場?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連戰不祇高談中華民國如何如何,也不忌諱提到中國人。又根據調查,認為是中國人的加上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歷次都超過六成以上,所謂「新台灣人」之內涵為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宋陣營的認知之最大問題在於無法將國家和土地的概念分清楚。事實上,中華民國是國家,台灣(不包含金馬)是土地,但宋營經常把國家和土地混淆不清,動不動就喊台灣如何如何。另外,宋營也忘了「中共非中國,中共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歷史事實,因而不敢碰「中國人」這個名詞。事實上,明朝末年時,西方已用中國人(Chinese)稱呼住於他們稱為中國(China)土地上的人。根據荷蘭史料,西班牙佔據淡水時,只有九百多人;荷蘭在台實行殖民統治時,人數僅二千八百人;至於原住民大約有十二萬人。鄭成功和鄭經帶來漢人(即中國人)約八萬人,加上原來就在台灣墾殖的漢人一萬多人,不超過十萬人。台灣人數迅速增加,都是清朝乾隆、嘉慶、道光、同治年間大量閩粵人移民台灣的結果。日本投降時,台灣人口六百萬人,日本人僅佔不到6%。所以,台灣人明明是中國人的後代,卻否認是中國人,不但是數典忘祖,更是社會科學知識系統的一大笑話。宋營高唱台灣人但不敢談中國人,證明其識見的膽小狹隘,缺乏遠見宏觀的視野。

基於上述「曖昧不明、搖擺不定」的認識,所以在兩岸關係定位上才會出現所謂「相對主權的准國際關係」之主張。然而這種主張卻令人難以理解,也不知具體涵義為何。若言「相對主權」,顯然與中華民國憲法與《國統綱領》的精神不符,也同1992年兩岸達成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立場差距甚大,更不同於美國在《上海公報》中對一個中國表示各有認知的共識,因為美中台三方為避免衝突,都傾向將台灣主權爭議暫時擱置起來。再說「准國際關係」,顯然是似國非國的關係,雖然比陳水扁的「兩國的特殊關係」要模糊,但又無法擺脫李登輝的「特殊兩國關係」之陰影 ,而且「特殊」性質也不見了,讓人一頭霧水。因此,若是「兩個中國」或「兩個國家(如台灣對中國)」,北京絕不會容忍。若不是的話,回到「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立場不是更能凸顯兩岸特殊的歷史關係嗎?何必去創造一個含有國際關係本質的「准關係」?反而複雜化兩岸關係,並可能成為衝突而不是和解的根源。

閉門造車,一廂情願

再者,自1949年以來,台灣問題的形成,就是華府─北京─台北三方面的事情,解決問題的關鍵仍在此一三邊關係的發展。北京雖說反對外力干預,但若外力能有助於兩岸的和平統一,北京沒有反對的道理。例如96年和99年的台海危機,北京私底下都默認華府的協調。然而,宋營卻主張以國際見證拉日本(北京最忌諱的)、東協等國也一起介入台灣問題,這不但是昧於國際政治現實,而且徒增困擾,不是製造和平機會,反而是製造緊張因素。宋營不察歷史殷鑒,卻以為有所創意,令人遺憾!

還有,兩岸早有學者持續主張兩岸應談判並簽署結束敵對狀態的和平協議,「江八點」與去年國統會上李、連的聲明都曾提出此一主張,故可行性是很高的。宋營不循此途,卻拋出兩岸應簽「互不侵犯協定」,令人錯愕!「互不侵犯協定」系屬兩個主權獨立國家間的國際行為,放在兩岸關係之中,其可行性幾乎是零。實際上,「互不侵犯協定」模式正好坐實了兩國之間的國際關係定位,和宋營自己提出的「相對主權的准國際關係」又復矛盾,理論邏輯上也缺乏一貫性,可謂閉門造車、一廂情願。

最後,宋營提出歐盟模式的整合方向,但是特別要注意的是兩岸的歷史發展和歐洲極不相同,特殊性質太強。當然,歐盟模式不能說沒有參考學習的價值,然而歐盟的今天不是一天就造成。歐盟模式先是由二戰後的馬歇爾計畫加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協助推動,然後成立「歐洲共同市場」,迨歐洲走進冷戰時代的後期時,在條件及時機成熟之際,才逐步進行歐洲大整合,而有今日的歐盟。所以,宋營現在就提出歐盟模式,又說30年後才去實行,就出現了二個錯誤:(一)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二)畫餅充飢,飢不擇食。尤其要特別指出的是,歐盟是一個尚在實驗 的模式,10年後或20年後會變成如何,都尚未可知,怎能現在就設定50年後兩岸的整合要採用「歐盟模式」?此外,50年內兩岸的發展會有那些變化,難道現在就能預知?這些變化的因素也有可能促成另外的整合模式來解決兩岸統合問題。所以說宋營理論家的「遠見」若僅於此,那實在是捉襟見肘了。

這次總統大選,連、宋、扁三人都提出兩岸要和平不要戰爭的期待,但和平不是單方面要和平就會有和平,它必須顧及對方的立場及期望,更不能不汲取歷史經驗。依據中美和中日改善關係的前例,都是在雙方就原則性問題(如一個中國)取得協議後才能開展全面關係正常化。因而,兩岸要建立起碼的互信基礎以及走向和解,首先就要回到1992年達成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易言之,將「特殊兩國論」用「一個中國各有認知之下的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特殊歷史關係」的解釋加以表述。如此,北京雖不滿意但可容忍(或接受?)華府也會認為台北並沒有挑戰美國的一中政策架構,而台北自己也能清楚地表明沒有走向台灣獨立之意圖。如此,兩岸才能維持台海永久和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