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加入WTO 之後的新形勢

湯紹成(政大國關中心副研究員)


在經過多年的努力了之後,大陸與台灣加入WTO 的議定書已於十一月十二日與十三日分別完成簽署,兩岸也將於明年元旦正式加入此一經貿的聯合國。這對於雙方而言都可說是一個新的嘗試,可是由於兩岸僵局未解,雙方對於WTO又都有不同的認知與期待,其未來的發展十分值得關注。

首先,依照陸委會蔡英文主委的看法,她呼籲中共要從WTO來思考兩岸關係,而不是從兩岸來思考WTO的關係,此乃一針見血地道出兩岸問題差異的癥結所在,而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在目前兩岸的發展態勢中,實難奏效。

對台灣來說,加入這個經貿的聯合國,自然可以擴大我方的國際參予,比如參加或甚至召開多國的部長會議,因而得以直接與其他各國正式交往,而不須另立名目,同時也為台灣進入其他的國際組織暖身。可是,打開我方國際空間的根本問題,也就是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之下與北京展開談判這一方面,卻未有任何進展,這種捨本逐末的方式,到頭來只會獲得緣木求魚的結果。

因為,大陸是以主權國的名義入會,而我方則是以單獨關稅區的名義,除了兩岸之間屬於世貿組織的經貿問題之外,北京會竭盡一切所能地防止台灣將兩岸問題提入世貿的架構,世貿的歸世貿,兩岸的歸兩岸,這個原則是非常清楚的。近日,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凱利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認為世貿組織是促進貿易發展與解決貿易紛爭的地方,要美國支持兩岸在此進行政治對話,其結果可能得不償失,因而美方根本不會支持。

比如三通問題,一則世貿組織對此並無規範,只是入世之後,由於兩岸的人員與物資交流的數量會鉅增,對於三通的壓力也會加大,尤其以我方為甚,以目前這種彼長我消的情勢觀之,硬拗的結果肯定對我方不利。再者,大陸視三通為一個國家的國內事務,應由兩岸依一九九六/九七年的「香港模式」,自行進行協會對協會的協商,對此我方則堅持要有官方色彩,這種爭執的意義必將會被實際貿易的競爭力與利益所取代。

由於受到全球景氣衰退的影響,以及我方政府錯誤的兩岸政策與島內的政經亂象所致,我對大陸的貿易及盈餘都呈現大幅減少的趨勢,但是,由於我總貿易額的衰退更大,我方對於大陸市場依賴的程度卻反而增加,此一發展極為值得重視。依照國貿局的統計,今年前七個月兩岸貿易的總額為一百六十七點九一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八點六,我方貿易順差一百點七億美元,也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九點八,相反的,我方出口大陸金額為一百三十四點三億美金,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九點一,可是佔我對外貿易總額百分之十八點五,其比重還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個百分點。再以進口而言,今年同一時期我自大陸輸入金額為三十三點六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六點九,佔我國進口總額的百分之五點一,其比重也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點七。

此外,在進入WTO之後,以我方去(二○○○)年所能賺取兩岸貿易的約兩百餘億美元貿易順差觀之,將可能因大陸廉價農、工貨品的大量進口而快速消失,而導至我們巨額的入超。因為我國去年對外貿易的總出超額也只不過八十三億美元,易言之,若將兩岸貿易的順差除去,我國隨即就將產生一百餘億美元的逆差。再以我國主要的貿易夥伴美、日與歐盟的情勢觀之,要在近期內與這些國家有巨額貿易改善的可能性極低,因為近年來這方面的貿易以呈現穩定的局面,尤其這些國家都面臨經濟蕭條的困擾。而只有在兩岸貿易方面,只要我方一但開放市場,情勢將立即丕變,且可改變的空間極大。隨之而來的就是會引發台灣內部失業問題的進一步惡化,若因應不當,不但其人數會急遽增加,失業人口還將因國際科技與財經等方面人才的引進,而向上攀升至白領階級。

實則,兩岸加入WTO對於雙方經貿以至於政治統合,都可發揮相當正面的作用,因為雙方的趨同性將更為增加,雙方的差距也將更為縮減。一方面,當大陸加入此一由西方所領導的經貿聯合國之後,這將對於其制度化的運作發生很大的助益,政治的決策將會日益受到經貿利益導引的影響而更加務實。另一方面,兩岸的經貿關係也將快速正常化,雙方的利益增加,這對於化解僵局以及避免武力來解決爭端,也將產生正面影響。

然而,這是比較長期性的發展趨向,問題是當兩岸還未產生這種積極與正面的效用之前,台灣能否掌握先機,站穩腳步,順應大陸快速的發展立於不敗之地;還是繼續逆勢操作,困獸猶鬥,陷入死胡同?這就是我們的抉擇。當日本與韓國都已受到大陸經濟發展而面臨產業空洞化危機時,我方主政者更應深刻反省。

所以,我們應該認清時勢,不要再浪費寶貴的資源作無謂之爭,停止衝撞與破壞大格局,改而轉進與融入新形勢,善用我們在兩岸之中的僅存的優勢,借力使力,化被動為主動,期以兩岸經貿的進一步整合,接受一個中國原則,進而朝向建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聯合體邁進,這才是為我們台灣求生存以及為整個中國謀發展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