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台大校園裡的第一場統獨論戰
記台大校園裡的第一場統獨論戰
將「反共」無限上綱來鎮壓對方的作法,是很難讓人平心靜氣講道理來反駁的,因為當你為了自保而承認你也是「反共」時,氣勢即已輸掉一大半了。於是按耐不住的陳鼓應雖然企圖反駁馮滬祥,卻不再能與他說理了,當場指著他說「大家都知道你是職業學生…」之類的話。陳鼓應的這個嚴厲指控,全場嘩然,然而馮滬祥仍然面不改色,語氣沈穩,繼續發言,更是令人難以消受。這時會場已如鼎沸,隨時都要爆開。
結果這個爆發點落在錢永祥身上,他也按耐不住,面紅耳赤,失去一向的論辯才華,站起來憤怒地喊出「大家不要聽職業學生的話」!我坐在旁邊,本來就已如坐針氈,這時更是心跳加速,覺得整個會場轟轟然炸了開來。
但是馮滬祥面對接著而來的這個斥責,居然又是冷靜異常,企圖繼續發言。而主持人眼見原先的盤算已告失控,則企圖趕緊收場,因此衝突沒有進一步發展,以致座談會隨後草草結束。座談會其實也該結束了,這時已近晚上十一點。
馮滬祥異常冷靜的反應令人瞠目結舌。陳鼓應後來提起,散會後馮還走上前來寒暄,並問陳是聽誰說他是職業學生的。之後大夥人一起離開會場,為著這場意外的衝突,我們不安地走在椰林大道上,馮滬祥卻好像沒事發生一樣,跟著大家出來,甚至還走過來跟我拍肩握手,狀極友善,雖然他明知我是陳鼓應的學生,也是錢永祥的死黨,搞得我不知如何以對,甚至有點膽戰心驚了。老錢這次興沖沖地下山,結果又闖了禍。不僅罵了一位忠黨愛國的學生,而且還是當著一位黨國要員的面,於是當晚他又悶悶不樂回山去了。來勢洶洶──大學新聞的突襲
民族主義座談會的失控場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以我們當時單純的心思,原本只覺得這個時候來檢討民族主義不太對勁,但並沒能察覺到主辦者的深沈用心,因此對這場座談會曾寄予期待,期待藉此能將民族主義闡釋得更為有力,期待它能像保釣運動時所發揮的力量,成為反對派對黨國威權體制的批判武器,也因此對現場的攪局與衝突自是憤恨不平。然而我們自己也不知道在民族主義這個議題上接著要如何走下去,並沒有要為此擴大議論的計畫,何況我們的心思才被中央民代增補選及學生監票員活動所牽掛,而我們的意識則還關照在「擁抱斯土斯民」的理念上。因此,我們雖然隱約感覺到對手將不只是黨國人馬,但卻對座談會主辦者正在醞釀的一波文字突襲毫無所覺,直到一個星期之後。
座談會過後一個星期的十二月十一日,我們拿到當日出刊的《大學新聞》,赫然發現除了內頁一篇報導座談會的紀要外,最後一版還有三篇談論這場座談會的評論,幾乎佔滿整個版面:胡主民:《冷眼看「民族主義座談會」:一個台大人的感想》穆谷:《記一次熱烈但不成功的座談會》每週短評:《談「民族主義座談會」》
我們首先感覺到一種曖昧而令人不安的狀況,一場大學論壇社舉辦的座談會居然由大學新聞社來大肆宣揚,向我們透露著這兩個社團在當時的親密關係。我們一篇接著一篇讀著,心情也隨著逐漸緊繃,這些評論一篇又一篇讓人訝異難解,最後竟在我們胸中凝成一股難以扼抑的憤怒。
這三篇來勢洶洶的文章都很清楚地點名批判陳鼓應與王曉波兩人在座談會上的發言,這是首先令人感到不安與不解之處。並非基於學生不應該批評師長的傳統倫理,這在台大的自由學風中,在殷海光的批判精神影響下,本就不成問題。問題在於,陳王兩位並不是一般師長,而是過去一年多來勇敢站出來支持學生爭取民主權利最賣力的兩位老師,而其中陳鼓應尤其是當局的眼中釘,在半年前才被「小市民」圍剿過。
當然民族主義是個大問題,就其爭議性提出與陳王二位不同的見解,不能算突兀。然而《大學新聞》這些文章的問題並不在就事論理方面,而在於含沙射影對陳王兩位進行的人格攻擊上。這幾篇文章不只批評陳鼓應與王曉波是「盲目排外的、情緒的民族主義」者,還以極不友善的口吻攻擊他們,譬如胡主民說陳鼓應與王曉波的「口號」讓他「發現一股『義和團』的歪風已逐漸蔓延」;又說王曉波「不識時務」、「情緒用事」、「盲目排外」,與義和團無何不同;而陳鼓應的思想則以「善變見長」,並扭曲說陳鼓應會無理到認為學了微積分就成了買辦階級。穆谷除了攻擊陳鼓應話講太多、不守時、欠缺風度外,居然將陳鼓應對馮滬祥的反彈說成是「無謂的人身攻擊」、「沒有民主修養」,而不去考慮到一年多來,馮滬祥在歷次校園民主抗爭的座談會上對陳鼓應的挑釁。於是他竟然得出如此結論說,陳鼓應與王曉波「這些老師除了歲歲年年、年年歲歲重談這些陳舊的老調外還有什麼新穎」。到底是什麼樣立場的人才會對熱烈支持過學生民主抗爭的這二位老師,說出這般嚴厲而不屑的斥責?真讓人納悶萬分。這些文章雖也批評馮滬祥,卻溫文有禮,除了批評馮的文化沙文主義與「只提反共而情願犧牲民主自由」外,毫無人格攻擊。
此外為了營造攻擊條件,胡主民還自稱是「區區工學院之學生,平日所接觸者無非聲光化電等壯夫不為之事,忽而聽到國家、民族、人生等至為崇高之主題,遂迷惘而不知所措」。然而文章清楚透露這位仁兄絕非工科學生,而是人文社會學科的。這種擬態的攻擊準備經常以營造自己的客觀公正形象先行,胡主民假稱自己是工科學生,就像「孤影」將自己虛擬為「小市民」一樣,要讀者相信他們是站在客觀立場的。這種虛擬身份、輕佻誇張、扭曲事實製造攻擊條件、進行人格攻擊的文風,是當時相當流行的黨國文人筆法,半年前的「小市民的心聲」已經給人鮮活的印象。【待續】◆
社論
911事件與國際政治
WTO和兩岸關係
江澤民接見中國統一聯盟
辛亥革命與國共兩黨
島內政治和立委選舉
歷史回顧
短評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