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吳三桂寧為石重貴

洪宜勇


在兩岸長期對峙的局面下,「吳三桂」早已成為台灣政壇誣衊對手的最佳利器。目前,台海風雲趨緊,劍拔弩張,我不禁想起了另一個歷史人物──石重貴。從研究歷史的角度來看,由於時空變化因素,用這兩人來形容當下台灣任何一位政治人物,都不盡妥當貼切;但是,鑒古知今,借古諷今,又何嘗不是省思因應兩岸關係之巧門。

石重貴是五代後晉亡國之君,他叔父石敬瑭是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赫赫有名的「兒皇帝」。石重貴不願對契丹稱臣,只肯稱孫;其大將景延廣且對契丹使者嗆聲:「晉有橫磨劍十萬口,翁要戰,則來。」契丹大怒,揮軍南下,滅了後晉。

我個人對於石重貴並無貶抑之意,他不肯屈從異族,在當時是屬於「政治正確」的。問題出在,翻臉動手之前,應該事先慎重評估敵我實力、天下大勢等主客觀條件;在沒有充分把握之前,寧可暫時忍耐,以智略與對方周旋,為全民謀取最大福祉。

歷史的批判是很殘酷,絲毫不留情的。宋朝薛居正撰《舊五代史》,直斥石重貴:「奢淫自縱,謂有泰山之安;委託非人,坐受平陽之辱。族行千里,身老窮荒,自古亡國之丑者,無如帝之甚也。千載之後,其如恥何,傷哉!」對於景延廣,史臣評曰:

「昧經國之遠圖,卒使邦家蕩覆,宇縣丘墟,《書》所謂『唯口起羞』者,其斯人之謂歟!」

名史家柏楊先生在《柏楊版資治通鑒?卷七十?橫挑強鄰》,對於石重貴的下場,也如此指責景延廣:「後晉本可以不亡,卻亡於景延廣先生的橫挑強鄰,當時最不重要的事,莫過於應不應該向遼國稱臣,景延廣先生卻急於解決這個最不需要急於解決的問題,政治野心家的功用就在這裡,他能用煽情的訴求蒙蔽心靈,以致全國人民都被他帶入血谷。」

歷史的教訓如此明顯,可以引為當權者的施政參考。但是,縱觀當前台海兩岸的現實狀況,又不能不讓我為台灣人民捏一把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