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新能源戰略解密

從中日爭奪輸油管線談起

歐陽承新
(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研究員)


在國際能源價格高張但供給有限的此刻,掌握新油源無疑是所有工業國家共同的心願,包括海外探勘、與產油國洽簽各式合作協定、油區疆域的劃分等,就連主要石油產地外運路線的爭奪也是強權競逐的標的,這其中起自東西伯利亞安加拉斯克的石油究竟採取以中國為唯一客戶的「安大」線(通往大慶」)或「安納」線(通往鄰近海參威的納霍德卡)外運,長久以來一直是中、日兩國強力遊說、俄國內財團明爭暗鬥,但克裡姆琳宮舉棋未定的懸案。不過,就在俄尤科斯能源集團(OAO Yukosneftegas)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Mikhail Khodorkovsky)因案遭囚禁,其旗下核心企業尤甘斯克(Yuganskneftegas)經強制拍賣後,俄政府突然宣佈將采「安納」線。這個結果證實,日本發動的銀彈攻勢確已奏效;反之,北京以及長期支持興建「安大」線的霍多爾科夫斯基則中箭落馬。或是為了補償中方的巨大損失,或早在計議之中,普京總統於去年十二月下旬走訪德國途中主動披露,尤甘斯克將開放中國入股。雖然北京官方尚未對俄方的提議做出正式回應,但若條件合適應不致拒絕。當然,對於克宮的觀察家而言,值得關注的倒不完全在於結果,而是導致事況如此演變的原因,現說明如次。

首先,應加體認的是,日產原油百萬桶的尤甘斯克在尤科斯集團和全俄羅斯分別佔有60%和11%的比重,而其擁有的石油蘊藏量更高達全俄的17%,至於尤科斯本身則是名列俄國第二大的能源集團(次於魯克集團),但如此富厚的經濟資源卻在1990年代初俄政府所推動激進的民營化過程中由霍多爾科夫斯基在一場拍賣會中取得;自後,霍氏的身價迅速飆升,儼然成為非共化後俄炙手可熱的七大寡頭之一,當然此一事件卻也深刻反映出葉利欽時代法紀蕩然,野心人士運用「錢權交易」大展鴻圖的普遍現象。2000年底普京上台後,對多家寡頭展開掃蕩,而政治立場與普京相左的霍多爾科夫斯基也在三年後因逃漏稅高達275億美元和假帳疑雲遭司法部起訴並羈押至今。在追討欠稅款未果的情勢下,「國家資產管理基金」最終於去年12月18日透過了司法途徑強制處分尤甘斯克的資產,在拍賣會中一家西伯利亞名為「貝加爾」的金融公司(Baikal Finance Group)以黑馬的姿態,僅用了93.7億美元就取得了尤甘斯克76.7%的股份(摩根史丹利估其市值為220億美元)。然而,令人嘖嘖稱奇的卻不止於此,因為不數日國營的「俄羅斯天然氣」(OAO Rosneft)卻宣稱已收購貝加爾,同時,原先計劃併購俄羅斯天然氣的「天然氣集團」Gazprom(39%國營)及蘇爾古特(Surgutneftegaz,俄第四大能源集團)也作出相同的表示。但上述三家公司卻不承認介入這項交易,其理由,據觀察家研判,在於拍賣前審理尤科斯律師提交反對這項交易的德州休斯頓法庭業已基於保護債權人為由,向俄主管當局發出十天的禁售裁判;各方為了避免捲入國際訴訟而不得不將空殼公司貝加爾當作白手套推上檯面,自是情勢使然。

發展至此,霍多爾科夫斯基因案遭訴所引發一系列的變奏,已使得整起事件變得更為複雜,用形象化的語句表述,尚有待釐清的連環收購案正如同俄手工藝品「套娃」,看不清最後的受益人是誰。不過,多項證據已明白顯示,為推動公用事業「再國有化」,用以導正早期的弊端,普京敢於施鐵腕,並體現一石多鳥之計。

在覬覦俄羅斯能源的西方國家心目中,整肅尤科斯絕非好事一樁。如白宮發言人厄立在得訊後即表達美方的不滿,認為克宮處理尤科斯資產的方式對投資人發出了錯誤的訊號,打擊了投資人信心,且不利於俄政府爭取外人投資。尤科斯的委任律師隨後指出,德意志銀行可能是這次交易的幕後金主;另外,也有傳言與Gazprom有合作關係的大陸方面參與了這項交易。不過,普京卻強勢捍衛其正當性,在與德總理施洛德會面時坦然指出,國營企業購買尤科斯的資產完全符合俄聯邦法律,同時,示意中國將取得尤甘斯克一定比例的股權。12月30日Gazprom董事長兼克宮幕僚長梅德維迭夫(Pmitri Medvedev)稱,貝加爾已將尤甘斯科以300美元的象徵費用轉手,成為百分之百的獨立事業體,且不會被併入Gazprom;他同時說明這樣做的是為了抵償尤科斯欠稅所造成的國家損失。同日,俄工業暨能源部長克裡斯錢柯(Viktor Kristenko)宣告將邀中國國家石油公司(CNPC)申購尤甘斯科至20%的股份,不過消息傳出後,當時CNPC回應媒體詢問稱,對此一提議並無所悉,不過目前已有訊息傳出,克裡斯錢柯於今年元月中旬訪北京,已力邀中方入股,用以交換北京提供60億美元的貸款,補足俄羅斯天然氣間接標購尤甘斯克的欠款;反之,中油方面關切的則是俄長期供油的穩定。

就在震撼國際能源市場的尤甘斯科事件向外擴散的同時,俄政府驟然宣告,西伯利亞石油東輸將采太平洋線。按規劃,整條輸油管將從Taishet穿越凍土帶通往濱海省的Perevoznaya灣。全長4,130公里的管線造價約150億到180億美元,建成後年運量可達8,000萬噸以供應日本及亞太周邊國家。從造價看,「安納」線自然是下策,因為對應方案「安大」線僅僅是前者的七分之一,同時運距僅2,400公里,更何況采「安大」線中俄高層早年已有共識,但由於後來日本政府積極介入並承諾出資興建油管才出現大逆轉(但俄方表示將自籌資金興建不假日本貸款)。

對照上兩起事件的起伏轉折,可以推斷,站在普京的立場,整頓國內的政經社會秩序、透過再國有化回收戰略資源的主控權,在此同時,引進日資開發地廣人稀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布建向北京傾斜但不忘制衡的地緣政治路線等,都是他樹立威權,維護國家利益的基本方針。雖然如此,有鑒於興建「安納」線需時十年以上,其間,另鋪設通往大慶分流管路的可能性仍存,而印度也有意入股尤甘斯克,同時,(預料不會有結果的)尤科斯國際訴訟尚在進行中;這些變數,對於事件的後續發展都將產生影響,也需要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