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育與教育目的(上)

高明士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一、近十多年來教改迷失歷史教育目的

近二十年來,歷史教育變革甚大,從大學入學考試題型的改變,到近十多年來在教改旗號下所進行的國、高中歷史教育,都讓人觸目驚心。此處不談大學入學考試,就近十多年來國、高中歷史教育問題,歸納起來有如下三大失誤:

(一)國中「歷史」統整融入「社會科」。

「歷史」為「人文學科」,不是「社會科」之一部分。

歷史所談的是過去社會的整體現象,包括現代社會科所談的內容;所以歷史可包含社會,反而社會不能包含歷史。只是社會科或社會學科著重現代社會現象,歷史科或歷史學科著重過去社會現象,兩者有別。

所謂統整,從95、98課綱看來,只是將歷史、地理、公民內容分別裝入每一分冊,分主題一、二、三,下設若干單元。就該冊內容看來,是個拼盤而已,只能勉強說是合科,無涉統整,嚴重破壞學科的系統性、通貫性。教學時,教師人數較多的大學校,可依教師專長,分別就該冊內容排課;小型學校恐怕就難考慮教師專長,用配課交差。所謂教改,變成這個地步,實在難以想像!

按,「歷史」納入「社會科」,源自美國。今日要實施「社會科」教育,應該藉重日本經驗,因為戰後日本社會科及歷史教育,是在美國強迫下實施。其後引起反彈,而逐漸修正成為現在的制度。茲略作說明:

日本的歷史教育本無社會科,戰後美軍佔領,於1947年強迫實施社會科教育。1950年代,出現批判社會科,主要爭論為「問題解決學習」與「系統性的學習」,並主張歷史科獨立。1955年,終於確立小學為「社會科」;國中為「社會科」,設三個分野: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社會,即分而三,分別授課,總名稱仍為社會科;高中分別為日本史、世界史、人文地理、社會四科,總名稱也是社會科。到1968年,將國中的政治、經濟、社會分野,改稱為公民分野。迄今國中雖總稱社會科,其實是分三科:地理(國一)、歷史(國二)、公民(國三)。高中對這三科有增設科目,如歷史分日本史、世界史;地理分A、B;公民分為現代社會、政治、經濟、倫理。即連小學自一年級起亦開授「道德」、「生活」,自三年級起開授「社會」。

總之,戰後日本所實施的國中「社會」科教育,在1950年代已實施分科教學;高中則將歷史(日本史、世界史)從「社會」科獨立設科教學,以迄今日,只有我們仍在追隨美制。其關鍵問題所在,是美國歷史短暫,可併入「社會」講述;而東方諸國歷史悠久,怎能隨美國起舞?

(二)95、98課綱背離歷史教育原則

1﹑同心圓教學

「同心圓」理論,由近及遠,本為地理學概念,用於歷史教學,造成時空錯亂。歷史教學必須由古及今,時序脈絡不可倒置。因為受到教學時數限制,不得已而略古詳今,猶可接受;但由近及遠的教學,用於大學歷史系或研究所之專題課程,或有其必要,惟用於傳授一般歷史知識的國、高中生,則萬萬不可。此一問題,已有頗多評論,此處不再詳說。

2﹑國中「社會」合科、高中專題化教學

國中「社會」合科、高中「歷史」課綱專題化,使歷史教學成為跳躍式學習,喪失歷史的系統性與通貫性。

如前所述,95、98課綱,在國中「社會」不外為單冊合科(地理、歷史、公民),達不到統整目標。因為單冊合科,使各校均忙於配課教學,教師教學常出現教非所長的現象。

專題化課綱可用於大學歷史學系,用於高中是有問題。首先,專題化教學必須以具備有系統的基本歷史知識為前提,以目前國中社會科中的簡要歷史知識無法作為實施專題化教學的要件。其次,課綱委員對課綱用詞的歷史觀念有問題。以第二冊而言,例如:單元之時代性用語不統一,「中古」與「近世」不對應。「編戶齊民」之編戶,無作重點說明;漢代是否為「齊民社會」,是有爭議。95課綱的「皇帝體制」,理應包括建立「皇帝」位號與皇帝制度,兩者有別,然則所謂「體制」為何?並無具體說明。同樣地,95、98課綱的「天下秩序」,「天下」與「天下秩序」亦有別,學習的重點為何?亦說明不清楚,尤其使用「天下秩序」,又有別於國內秩序,其差異何在?95課綱謂「征服王朝」與「多元文化」成為「近世」的一大特色,此說不知其定位為「近世」的理論為何?而「近世」的時代性,應該有別於「中世」(中古),那又是什麼?98課綱使用「胡漢共治」、「朝貢貿易」,只是學界一說,亦有爭議,怎能貿然使用為教材?尤其中國所規定的「朝貢」,是屬於禮制,源自古禮,歷代有一套嚴格規範。其與「互市」之貿易有別,若於朝貢違禮,甚至無禮,可適用「失禮入刑」原則懲罰,嚴重者出兵,怎能隨國外學者亦云「朝貢貿易」?既然重視史料證據,希望課綱委員撰寫專文,證明中國傳統有「朝貢貿易」制度,然後再列入課綱,方能說服讀者。95、98課綱選修歷史專題當中,單元主題有「科舉、書院、官學與孔廟」敘列,以及說明欄當中舉「孔子、孟子、顏回等人」,並說明「本專題以講解思想史為主」,此處的問題有二,一為並列的時代序列錯亂,一為不能以講解思想史為主,而應以教育與考試為主。課綱可議之處甚多,此處只舉犖犖大者供參考而已。從這些用詞雜亂,顯示歷史觀念模糊,怎能以此編定教材,作為入學考試依據?再次,編、考、用脫節。根據《聯合報》98年2月2日C3教育版記者薛荷玉的報導,今年2月高三生參加大學指考歷史科,正是第一屆使用95新課綱而於高三採用「歷史專題」的教材,其所面臨的難題甚多。簡單說,如其標題所示,在於「編、考、用脫節,學子苦。」因而呼籲課綱委員要深入瞭解第一線教學困難的現況。其實這些問題不難想見,由於課綱委員的歷史觀念模糊,編寫各種教科書的教師們,只好各自為政,審查者也是各自認定,於是教學出現難易不一,居然有學校「索性不教,或簡單帶過。」此事若屬實,令人訝異。教育部對於這些問題,不應視若無睹,而推給大考中心去答覆。

3﹑「史料證據」的教學

所謂史料證據,是要具備二項史學訓練的能力:一為確實掌握具有可信度史料的能力,一為以史料作為證據的能力,兩者不是可以直接劃等號的。因此,要具備這兩項能力,就必須要知道何謂史料?如何作為證據?以史料的可信度而言,直接關係到所謂考證,甚至版本學、金石學等相關學問,實是史學相當專業的訓練。以學過國中社會科的簡要歷史知識,進入高中階段,就要求學習「史料證據」,不免陳義過高。不知現行的歷史教學,有無講授何謂史料?史料存藏於何處?如何查尋?包括世界史史料(尤其日本、韓國史料)。我很懷疑國內各高中圖書館,究竟可查到何種史料?即使最易探訪到的地方廟宇,存藏具有系統而可信的歷史資料,仍然相當少。至於如何鑒別一手、二手、三手史料?史料記載有出入如何處理?凡此問題,在大學歷史系都未必能夠講清楚,怎能要求高中生學習如此專業的史學訓練?例如:《史記》與《漢書》記載有出入如何處理?兩《唐書》記載有出入如何處理?《資治通鑒》與上述諸記載有異又如何處理?必要時須將干支紀日還原為正確日期加以查對,做得到嗎?正史無記載之史實如何解明?例如國、高中教科書都會提到隋朝創置科舉,如果有學生問創置於何時?有謂隋文帝時期,有謂隋煬帝時期,如何解決?為何在此時需要創置科舉?如何回答?這是值得注意的歷史變革。這些問題,《隋書》都無直接材料,如何舉出史料加以證明?又如唐太宗「玄武門之變」,國中教科書都會提到,如果有學生問以太宗綿薄兵力,如何通過守衛玄武門軍隊這一關?這個問題,正是成敗關鍵所在,但正史無記載,如何解答?再者,如果學生發現史料記載有誤,要如何處理?例如《新唐書.兵志》曰:「凡民年二十為兵」,此即以男子年二十為府兵,過去教材也有據此撰述,其實是錯誤的,如何辨正?以上所舉的例子,如果有學生提問,不知教師要如何處理?這樣的課綱設計,實在太大膽,令人困惑。【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