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局下的台獨焦慮

金人


上(三)月中旬突發的「范蘭欽」網路部落格刊文「辱台」風波,在民進黨立委多人於立法院通過質詢施壓,親民進黨電子媒體與「名嘴」們的猛烈火力配合,形成對彼等咬定就是作者的新聞局駐外官員郭君堪稱恐怖的圍剿,但指「外省人」有自命「高級」,「侮辱台灣」、「歧視台灣人」的心態,也被發動這場追殺圍毆的諸人炒作成狂風暴雨,氣焰非同小可。而因此形成的景象,反倒是立即奉召返台接受該局長官審查的郭君,在電視上孤單乏援,難掩無奈驚悸心情的表情,讓人難免疑問,誰才是「受害者」?這種由聯手推波助瀾而促成的「國人皆曰可殺」局面,內裡包藏的又是怎樣的心態,其實也同樣有討論剖析的需要。

《海峽評論》創刊近20年來,一向以「繼承台灣同胞愛國主義傳統」為主張為職責,更是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的「兩岸和統」的論述者與行動者,所以深不以這一期間台灣湧現的去中、反中、台獨傾向的說法、作法為然,而每有義正詞嚴的批判,這是《海峽》能在兩岸以及全世界的華人社會建立聲譽的主因。據所知,《海峽》同仁等從不因此自滿,反常懷憂慮台灣社會在獨派人等惡意的或無知的言行下,被撕裂對立得更嚴重,有可能導致沒人願見的悲劇。此次的「范蘭欽」事件,跟此前已有太多次的雷同事件,都包含有刺激「族群衝突」的企圖,用誇大密集但只擷取文章片段語句的手法,強調就是范的郭何其罪惡,來喚起「台灣人」的同仇敵愾,務必要對嫌疑犯施以凌遲,以平其憤。

本文無意考證范、郭關係,也無篇幅細評范的部落格所刊文章究竟何意,因筆者認為,這些問題本應由涉及的雙方去論辯澄清,但這在台灣其實已不可能。現在它已完全政治化而且惡質化了。郭君因為身為政黨輪替後的藍政權公務員,已注定難免承擔較多較重的傷害。似乎只能期望,因不同原因而須對郭君出手的人(們),不要下手太重太絕。因任何人僅以文字宣洩其對台獨分裂主義的憤怒或不齒情緒,應不為犯罪。對台獨(分裂國土、叛國)主張或罪行的譴責諷刺不是犯罪。

另外,筆者也要指出,主要因為華盛頓/北京關係發展到新階段新形勢下的和緩期,台北出現(必須)符合配合美、中關係的對大陸政策,我們看到兩岸關係明確的正向轉變,北京則更為大力與溫情的,以讓台灣「多得少給」獲取實際利益,來爭取台灣人民的認同或好感,為「終極統一」預為鋪路奠基,這是完成正確的,不然北京該如何做?但這種新的情勢所引發的台獨基本教義分子的恐懼焦慮反應,是台灣各界,也是大陸各界應予注意與體會的。可以認為,「范蘭欽事件」是這種心理背景或精神症狀的產物。他們要強迫全台灣的人接受(以為)台灣是中國以外另一個國家的概念,以高分貝轟炸式的突顯「范蘭欽」(或郭君)的罪過,是他們在對此一新情勢的反動掙扎。再者,他們也是在逼馬政府表態,企圖瞭解現政府的真意和決定下一階段的政治鬥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