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兩岸文化歷史的紐帶

推動兩岸「文化協議」此其時也


馬英九在今年的《元旦祝詞》中說: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分享與傳承共同的血緣、語文、歷史與文化,但海峽兩岸隔海分治迄今已經60年,期間各自採取不同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生活方式與經驗有很大的不同,確實需要一段長時間的交往來相互瞭解。現階段任何躁進的政治選擇,不論急統或急獨,都會引起嚴重的對立與紛擾,沒有一方可以獲利,周邊國家也連同受害。

因此,在兩岸關係上,英九一向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狀態,並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這不是消極地維持現狀,而是積極地爭取一段足夠長的時間,讓台海持續和平發展,讓兩岸人民透過經貿、文化各方面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增進瞭解,淡化成見,並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為兩岸爭議尋求一條務實可行的出路。」

有關兩岸人民經貿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已於六月二十九日簽訂「經濟協議」(ECFA),並於九月十三日生效。接下來,當是關涉兩岸人民文化「深度交流與合作」的「文化協議」,用馬英九的話說,才能「讓兩岸人民透過經貿、文化各方面的深度交流和合作,增進瞭解,淡化成見,並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為兩岸爭議尋求一條務實可行的出路。」

所以在「經濟協議」簽訂之後,八月二十七日,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出席「河北文化寶島行」的開幕活動時說,在文化人的努力,同時在中華文化、媒體與出版交流的基礎上,希望兩岸明年能完成很好的框架協議,在此之前,雙方民間可透過不同管道交換意見。他還強調,兩岸同根生,文化本源且血脈相連,文化是比經貿更重要的一環,雖然經濟成果可讓人民共享,但從長遠來看,文化卻可以縮短兩岸人民的認知與差距,對兩岸關係和諧具有重大貢獻。江丙坤發表談話後,據稱「引發國內及部份日本媒體的高度關注」。但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卻聲稱,對於文化議題,「政府現階段沒有新的規劃」。(《聯合報》08-28)

九月六日,大陸文化部長蔡武來台參加文化論壇,據報導,「蔡武以《當前大陸文化發展及兩岸文化交流的前瞻》為題發表專題致詞。他說,大陸近年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加強文化建設以及文化產業發展,同時也宣導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他更提出四點建議:一、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制度化,探討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建立兩岸合作機制;二、深入交流,促成兩岸文化藝術團體聯合創作,排演優秀劇目;三、搭建交流平台,發揮雙方的優勢,舉辦大型活動,舉辦各類文化節慶活動;最後則是加強產業合作,增強兩岸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聯合晚報》09-06)

基於現實政治的考量,在「經濟協議」簽訂後,尚未能見其成效前,即推動兩岸政治協議或和平協議等高度敏感的議題,或有操之過急之虞。但「文化協議」只涉及文化交流,而不涉及領土主權問題。台灣經濟不能「鎖國」,難道文化就可以「鎖國」嗎?尤其台灣自詡自由民主,開放交流又何妨?兩岸同文同種,系出同源,一百多年來,或有隔絕,今日兩岸和解,開放交流,相互觀摩又有何不可。何況,兩岸文化的「深度交流與合作」也是馬英九的政治宣示,馬政府當然有落實之責任,所以,我們認為推動兩岸「文化協議」此其時也。茲論述於次。

文化是人群共同生活的模式,人類的群體由游群到氏族,到民族,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中,又由於地區、方言、風俗的不同,而形成許許多多的次文化。傳統則是文化發展的積累。歷史則是文化和傳統的文字紀錄。

傳統的台灣居民有漢人和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現仍保存文化群居生活的還有9族;漢人則以原鄉方言的不同,主要有閩南人和客家人。1949年後,才有大量的「外省人」遷入。至今,閩南人占台灣人口70%以上,為最大多數。

閩南人至今自稱「河洛人」,所言自稱「河洛話」。其神主牌位上的堂號多為穎川、泗水、汝南……之類。查其族譜多言晉「永嘉之亂」後南下。

考之史書,「河洛」一詞連稱始自《史記》,至《舊五代史》後則不再出現。《史記.封禪書》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閒,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瀆鹹在山東。」因此,我們大概可以將「河洛」定位於四岳之中的地區。另,《史記.太史公自序》言:「見父於河洛之閒。」《史記.趙世家》又云:「幽王以(趙先人)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說,河雒(洛)之閒,人便思之。」可見,周地在「河洛」。《漢書.五行志》顏師古注云:「時館於洛汭,因見河洛而美禹功。」可見夏地亦在「河洛」。故「三代」乃指夏、商、周的三代,而「河洛」乃中華民族發祥之地。

《周易.系辭上》云:「河出圖,洛出書。」《漢書.五行志》言:「河洛出圖書。」「圖書」即《易》,可見《易》乃河洛文化也。《易》本卜筮之書,經儒家人文化而成中國最古老的哲學經典《易經》。但在河洛一帶仍流行卜筮。漢有讖緯之學,有《易緯》,也有以「河洛」為名的卜筮之書。

至《晉書.孫楚傳》載:「河洛丘虛,函夏蕭條。」《晉書.桓溫傳》言:「海內崩裂,河洛蕭條。」此乃「永嘉之亂」(西元331年),河洛人開始南遷。《晉書.王導傳》載:「俄而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陳懋仁《泉南雜誌》云:「泉州浯有江,晉南渡時,衣冠士族,避地於此,故又名晉江。」

除「永嘉之亂」晉人南渡外,唐高宗儀鳳年間(西元676-678年),命陳政為鷹揚將軍戍閩,陳政歿,子陳元光繼之,西元680年,平定潮州盜匪,請置漳州府,以元光為鎮撫。後人感其德,尊之為「開漳聖王」。唐昭宗時(西元889-904年)命王潮為福州威武軍節度使,王潮歿,弟王審知繼之。陳、王二家皆河南光州固始人。後,南宋王室遭蒙古人追殺,避難入閩,而有漳州「趙家樓」,或散居晉江一帶。

南宋,朱熹長期在福建講學,漳、泉、晉江子弟多朱熹門人,形成「閩學」。鄭成功、陳永華來台,開科考,設學校,閩學入台,形成台灣儒學,直至日據時期連雅堂、洪月樵一代台灣人。故台灣的學術文化思想自「閩學」始,無異海外中華。

明鄭失敗,降清。有清一代,沿海閩粵墾民大量移民台灣。在文化上,台籍人士經科考取士,亦晉身官場,並在北京建立「台灣會館」。

1895年,馬關割台,台民不從,而成立「台灣民主國」,劉永福黑旗軍來援,黃飛鴻任黑旗軍武術總教頭。雖清軍奉命內渡,然亦有楊載雲新楚軍,誓與台民共存亡而犧牲於苗栗頭份。「民主國」失敗,各地義勇軍蜂起,清軍台東守備劉德杓又與柯鐵虎聚義鐵國山。之後展開了長達二十年的武裝抗日運動,直至1915年「噍吧哖事件」。

武裝抗日運動失敗後,1920年,台灣留日學生創刊發行《台灣青年》,1921年,蔣渭水在島內推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展開了為期十多年的抗日文化啟蒙運動和社會運動,將祖國的新文化運動和新思潮介紹入台,而有「台灣新文學」,和戲劇、藝術之改良。

另一方面,日據後,全台各地紛紛成立詩社,據吳濁流在光復後回憶說:「我入栗社後,才知舊讀書人另有氣節,漸覺他們的骨子裡,漢節凜然。而且由此老一輩的讀書人學習不少愛國詩詞,其中有的恐怕失誤,不敢用紙筆傳授,只念給我聽而已。」除了詩社,還有民間的私塾,仍然堅持將中國傳統文化授予下一代。

此外,基於「國可亡,而史不可滅」,故有連雅堂《台灣通史》、《台灣語典》、《台灣詩乘》之著。

由《台灣青年》,而《台灣月刊》,而《台灣民報》,而《台灣新民報》,我台胞堅持漢文的種子不能熄滅。直到1936年,小林躋造任台灣總督,宣佈「皇民化」政策。除了詩社外,取締一切的漢文教學和出版,但亦有青年暗中學習中國國語。

在政治方面,1894年,孫中山成立興中會;1897年,陳少白來台成立台灣興中會,有會員楊心如、吳文秀等人。1910年,有廈門同盟會會員王兆培來台就讀台北醫專,秘密成立台灣同盟會,有蔣渭水、杜聰明、賴和等76人。

或稟於「欲台灣革命成功,必先致力於祖國革命成功不可」,有投入北伐討袁的閩南軍司令林祖密,有投入黃埔軍校的李友邦等,有就讀中山大學的謝東閔、張深切等人。也有參加中共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蔡孝乾、翁澤生。

抗戰期間,還有透過各種管道奔赴祖國參加抗戰的台胞多達五萬人。

在島內,非武裝抗日期間,有領導「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活動」的林獻堂,走的是梁啟超路線。領導台灣民眾黨和工友總聯盟的蔣渭水,走的是孫中山路線。領導台灣農民運動的台灣共產黨,走的是中共的路線。抗戰軍興後,台胞島內的抗日活動則進入「潛行運動」。

兩岸的文化歷史從來就是緊密相連的,只是在日據時期和光復後的內戰時期,因政治的因素而被隔離和限制了。今天,已進入了兩岸和解的新歷史階段,為求兩岸和平發展,我們必須重建兩岸文化歷史的紐帶,而有以下之建議:

1.兩岸共同編纂《中華大辭典》,並逐步邁向兩岸正體字與簡體字的統一。

2.兩岸使用的專有名詞和外國譯名務求統一,或先編輯兩岸名詞對照辭典。

3.兩岸共同編纂文、史、地理教科書課綱。中國史部分或可編至1927年國共分裂前為止。以後的部分待兩岸的政治問題進一步解決而續之。另,台胞抗日史,應列入兩岸歷史教科書。

4.兩岸應盡量充分地開放學術、文學、藝術、影視、體育的交流,及舉辦各項研討會。

5.兩岸教育應充分交流,相互開放留學生,相互承認學歷,相互開放師資交流。

6.兩岸共同成立學術、文藝、影視、體育等獎項,鼓勵兩岸文化的共同提升和交流。

7.兩岸共同成立宗親會,定期舉行祭祖和節慶紀念,並編修祖譜,修建宗祠。

8.開放兩岸民間宗教充分交流,共同舉辦宗教節日的慶典活動。

兩岸同胞同文同種,同為炎黃子孫,值此中國和平崛起之際,更應攜手合作,共同提升中華文化,復興中華民族,再創中華文化的高峰,以貢獻世界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