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以來中國經濟的進程及展望(上)

鄭竹園


前 言

自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中國歷經列強侵凌,軍閥割據,以及八年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蹂躪,始終未能走上工業化與現代化道路。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已是河山殘破,國力凋疲。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台灣海峽兩岸分別為北京人民政府及台北國民政府分治,各自展開工業化運動。前20年,由於雙方所採取的發展模式迥異,進展有明顯差別。

近30年,由於大陸推行改革開放新路線。兩岸發展模式漸趨合流。基本方針,是朝市場化、民營化和國際化三大方向推進。台灣經過50年的勵精圖治,在80年代經濟發展已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中國大陸在近30年的歷史性變革中,經濟與社會已經脫胎換骨,由一個貧困落後的國家,到今年已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和第一大出口大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近十年兩岸經濟的交流與互補,已形成大中華經濟圈,與美國及歐盟並駕齊驅。

本文對辛亥革命以來百年中,中國經濟的歷史進程,提出簡括論述,並從中國大陸經濟崛起的趨勢來觀察中國經濟的前景。

(一)戰前中國經濟的基本情勢

中國經濟的現代化運動,自海禁大開以後,由於外人投資的增加,與西方生產技術的逐步引進,已在沿海沿江地區展開。但由於民國初期軍閥割據,兵連禍結、國無寧日,使這一進程無法加速。第一次歐戰期間西方帝國主義無暇東顧,民族新興工業曾一度蓬勃發展。1912年至1920年間,中國工業平均每年成長率曾高達13.8%,為戰前罕見的高紀錄。1927年國民政府建都南京後,海內漸歸統一,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一嶄新階段。各種革新措施次第施行,其情形頗類似日本明治維新。這一時期最重要的改革有如下各項。

首先是整頓財政金融,為經濟建設鋪路。1928年6月,召開全國貨幣會議,決定廢兩改元。接著舉行全國金融會議,廢除釐金制度,消除國內貿易的主要障礙。同時決定對重要商品如棉紗、捲煙、麵粉、水泥、火柴等,實行單一貨物稅,稱為「統稅」,逐漸形成一全國性市場。

其次是恢復關稅自主。自1842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關稅即由外人控制,實行值百抽五的固定稅率,使本國幼稚工業無法獲得保障。1929年恢復關稅自主。自1931年元月起大幅度提高稅率。並以關金代替銀元,作為計稅單位,以避免受世界銀價下跌的影響。1939年前,外貨進口的實際稅率只合4%,1930年提高為10%,1933年到20%,1934年已達25%。由於這一改革,關稅收入由1928年的一億三千四百萬元,激增至1931年的三億八千八百萬元,大大強化中央政府的財政基礎。

第三是推行幣制改革。1935年前,幣制紊亂不堪。私營銀行紛紛自發鈔票。當時世界主要國家,皆實行金本位,但中國仍采銀本位。國際銀價波動,對中國幣值及國民經濟有直接影響。1934年美國實施購銀法案,國際市場銀價暴升,中國白銀大量外流,造成通貨緊縮,使經濟陷入嚴重衰退。1935年11月,國民政府決定放棄銀本位,所有外彙集中國家銀行,貨幣由國家銀行統一發行。這一改革不但穩定物價、刺激生產,而且奠定抗戰時期的金融基礎。

在這一系列的改革下,國民政府成立資源委員會,釐定全國性建設計劃。推行新生活運動,以提高民心士氣。自民國建立以來,首次出現全國上下朝氣蓬勃的局面。從1926到1936年這十年間,中國經濟已具備「起飛」的制度基礎,在若干方面,且已萌露「起飛」的跡象。

(1)據亞洲開發銀行章長基博士的研究,這十年間中國現代化工業每年平均成長率約為7.6%,雖較1912年到1920年的成長率為低,但基礎工業在這一時期有長足進展。其中尤以電力工業最為突出。1926年電力占中國現代工業11.2%,而1936年已佔22.2%。電力為先行工業,電力工業的大幅上升。預兆工業化的蓬勃開展。

(2)作為中國現代工業支柱的棉紡織工業,在這一時期內亦呈突飛猛進。1922年全國共有紗錠二百三十八萬枚,布機一萬二千台,到1936年已增至紗錠五百一十萬枚,布機五萬八千台。14年間增加一倍多。

(3)新式機械進口亦有巨幅成長。1926年中國機械進口值為一千九百七十萬兩,到1936年已達五千三百九十萬兩,增加二倍多。機械設備為固定資本的主要部分,機械的大量進口,顯示資本形成的大幅提高。

(4)在金融方面,1896年中國只有一家新式銀行,到1937年已有一百六十四家,擁有分行一千六百二十七家,初步形成一現代化金融體系。

(5)在交通運輸方面,鐵路及公路建設亦有巨大進展。自1876年中國建築第一條鐵路,到1912年這36年中,全國只有九千六百一十八公里。但自1928到1937年這九年間,新建鐵路達七千九百九十五公里,其中關外四千五百公里,關內三千四百公里。關內新築幹線如粵漢、浙贛、同蒲等皆由國內集資,並非舉借外債。

(6)在教育建設方面,1916年全國只有大專學生二萬五千人,到1934年已增加到四萬三千人。高等院校校數,由1928年的28所增加到1937年的108所。主修與經建有關的理、工、醫、農學生,由1931年占學生人數30.7%,上升到1935年的51.2%。

所有這些進展,顯示中國經濟到1936年已具備羅士托氏所指陳「起飛」前夕的各種條件。如無1937年日本軍閥的侵略戰爭,中國工業化的步伐必將大大加速。在30年代初期,早已進入「起飛」階段。

(二)日本侵華戰爭對中國經濟的直接破壞

日本侵略中國,在上世紀初期即已成為國策,處心積慮,非止一日。到30年代日本的軍備已列入世界五強,與英美並駕齊驅。而當時中國剛納入工業化軌道,以三等國勢的兵力與五強之一的日本作戰,其所受的慘重犧牲,自屬無可避免。

中國原來的現代工業,均集中在東北及沿海沿江各省。關內地區的工廠,七成以上集中在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上海、武漢、無錫、廣州、天津五市,即集中全國工廠總數60%。

在全部民族資本工業中,上海一地集中全部廠數50%,資本額40%,全年產額46%。因此戰爭一爆發,沿海地區立即遭受破壞,中國工業菁華薈萃地帶在一年內即全部陷入敵手。

受破壞最大地區,是工業最集中的華中區。據上海社會局的調查,自1937年8月13日至11月中旬,在歷時三月的激烈市街戰中,上海工廠被毀者達二千二百七十多家,損失總額達八億元。其中閘北區的損失比率達百分之百,虹口及楊樹浦之損失比率占70%。

除上海外,長江三角洲地帶工業設備損失,約達50%。武漢三鎮損失亦極慘重,工廠徹底被破壞者占12%。

在工業各主要行業中,全國紗錠損失約二十九萬枚,紗廠設備損失在20%以上。染織業,僅上海、無錫、武漢三地的損失,約佔全國該業總資本80%以上。橡膠業損失占該業總資本70%。造紙業損失64.6%,煙草業損失48.5%。戰前上海機械工業共擁有工廠五七○家,在「八一三」戰役中,損失較重者達三百六十家,占63%。其中有不少全部被毀。此外如繅絲、麵粉、礦冶等業也遭受嚴重的破壞。

由於設備被毀,上海工業生產一落千丈。1936年上海麵粉產量三千六百五十四萬袋,到1943年下降為一千三百萬袋,下降65%。上海棉紗產量,1936年指數為一百,到1943年下降到4.3%。華北地區所遭受之破壞雖比華中區為輕,從產量下降情形來看,損失亦極慘重。1936年華北地區麵粉產量二千零三十五萬袋,1944年降為九百萬袋,下降66%。綿紗產量,1936年為四十六萬九千包,1944年下降為十八萬包,下降62%。

戰爭期間,交通運輸設備亦遭受大規模破壞。各鐵路的大小車站、工廠、車頭、車廂、鐵軌等,大半毀於戰火。公路被毀壞者達三點四萬公里,輪船損失數十萬噸。

在農業方面,戰爭爆發後,沿海地區廣大農村,在日軍的劫掠蹂躪下,亦遭到空前的損失。據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的估計,全國十一億四千萬畝耕地中,有六億畝遭到破壞。全國二千三百萬頭耕牛中,共損失八百餘萬頭。就地區而言,華北耕畜農具損失極重。如河北正定、東光、獲鹿等縣,牲畜全部被日軍征發。華中農村則遭受殘酷的焚燬與蹂躪。如江蘇常熟、昆山、松江、青浦、丹徒、江寧等縣,城鄉房屋半數,甚至全部被夷為焦土。

照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的估計,全國十一億四千萬畝耕地中有六億畝遭受破壞。如果全國農戶比照這一比例推算,受害農戶當在五千二百萬戶以上。每戶損失按上舉三例平均數一百一十元(1937年幣值)計,中國農民損失接近六十億元。工業方面上海一地損失即達八億。上海佔全國工業資本40%,全國工業損失當在二十億元以上。加上交通運輸、礦山森林、手工業等的損失,粗略估計中國經濟受戰爭直接損失當在一百億元以上,約為1936年中國國民所得的一半。這一數字並不包括人命的犧牲,支持戰爭的消耗,與工農業因破壞而減產的長期損失,如將這些損失包括在內,全部損失要比直接損失增加許多倍。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羅士基(Thomas G. Rawski)教授,曾根據農村收入及消費情況,對戰前經濟成長重新估計。他認為在1914至1936這一段期間,中國經濟每年平均成長率應在2-2.5%。照這一成長率推算,如無中日戰爭,由1933至1953年這20年間,中國大陸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應增加1.163倍左右。而實際上這一時期的GDP,據劉大中、葉孔嘉二氏的估計,只增加28%。這20年間,中國大陸的國民生產,由於戰爭的破壞,生產能力下降,損失在四千億元以上。折合美金約一千八百億元(1952年幣值)。【待續】

鄭竹園:美國印州州立博爾大學經濟系榮譽教授,芝加哥海外中山學社榮譽董事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