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較量下此戰略之發展及兩岸統一之契機
印鐵林
(旅美評論家)
全球化較量下此戰略之發展及兩岸統一之契機
印鐵林
(旅美評論家)
(二)日本是難以經貿合作、外交示好、領海資源之爭中退讓去拉攏的,只能擊敗日本氣焰後,使其真心認為不如中國,死了與中國爭霸東亞之心,然後方能以中國王道之思想拉攏之。孫中山於前往北京,應段祺瑞約請共商國是,途經日本時,在大阪發表演講,勸日本不要作帝國主義霸道之鷹犬,要作東方王道之干城。以後歷史之事實是:日本大舉侵略中國,幾乎毀滅了中國,結果毀滅了日本帝國,真正被美國佔領,成為其父子孫戰略中之子的地位,確確實實的鷹犬走狗,而再度進侵中國東海、釣島,佔據琉球等等。孫中山八十六年前之演講,彷彿講的是今天二○一○年的狀況,以及對日本的規勸一般。回顧這段歷史,只能讓人感慨於孫中山這位革命家與思想家之高瞻遠矚,悲天憫人的胸懷。日本長久以來之具體所作所為,是以美國為靠山以壓制,甚至擊敗中國,遂其歷史上未竟之宿志。
五、中國怎麼辦以打破父子孫戰略
美國在東亞的父子孫戰略,其中有主從,有前後,充份發揮了國際間之地緣、經濟、歷史與政治因素之利用,而且運用起來,環環相扣,有如人使其臂,臂使其手,應該說是個十分深沉利害的戰略,似乎難以破解。但是筆者以為,如能基於對相關國家歷史文化之瞭解,戰爭規律之思考,以及謀略的運用,可以發現隱含在深處之破解之法,現論述如下:
(一)父子孫戰略思想之一個重要概念,即是為父為主導之美國,主要是鼓動子地位之日本或越南等與中國爭鋒,為打手,為前鋒,而美國玩弄戰略運用於後台而已。它一定會盡量避免與中國發生直接軍事衝突,除非中國已經變成衰敗而完全缺乏愛國與民族精神之國家。這是從戰爭,謀略運用角度言之。
(二)從美國歷史與立國精神觀之,更能加強上面(一)點之論點。美國當然是具有最強軍事力量的霸權主義國家,但由於是資本主義,並仍有些開國先賢所有之理想主義之精神,它不是像過去日本與德國於二戰前之軍國主義,它經常打擊小國擴張勢力,但全力避免與大國強國發生戰爭,除非被攻擊,或根本國家利益受到威脅。
(三)對中國最危險的國家乃是自以為有靠山,又有野心,表現為張牙舞爪的近鄰國家;中國不可能以過去天朝懷柔,甚至讓其佔領島嶼、領海經濟區、掠奪石油等資源,以息事寧人,如此只有助長其侵佔野心而已。過去天朝盛世時為何可以行懷柔,而現在絕不可能?此乃因為當今中國還不是天朝,周邊國家也不認為中國有天朝之力量。中國唯有基於公平正義,堅決收復領土領海,打醒這些父子孫戰略中之子輩之國家,使其瞭解無法狐假虎威;此國家主要為日本,在南海即為越南。總而言之,堅決擊敗周邊日本及越南為美前鋒、走狗之國而避免直接與美作戰乃是破解父子孫戰略之精要之所在。
(四)駁聯日以抗美思想之錯誤與不可行。中國人中有聯合日本以對付美國之思想,似乎是基於所謂聯合次要敵人以對付主要敵人的道理,筆者以為這是似是而非的空論,未能認識複雜系統的內因而未能知先後緩急之危險想法;故在此進一步分析之。
(1)就中日關係而言,有著幾乎所有根本性的衝突因素,有爭霸東亞之心的日本在經濟、科技、軍事等等均極強大,又從未認為被中國打敗過,如何可能親近中國而疏遠美國,絕無此理。
(2)就美日關係而言,日本人在心理上懼怕美國,美國確實二戰中以軍事力量擊敗了日本,投了原子彈,而如今還有軍隊駐於日本,此次天安艦後之危機中,鳩山首相因主張「東亞共同體」及琉球美基地搬遷之案件而下台,充分看出美國牢牢地控制住日本,而日本人心理上亦認為必須要擁抱美國,同時立刻對中國東海擴張其勢力(見文前資料)。
(3)一個比喻。日本是一頭兇猛的獵犬,美國則是在其後面的主人;此犬對中國這個立在當地,但尚不十分強壯的人已狂吠不止,伺機而更近,中國過去數十年已後退躲避不少了,只落得此犬更為兇猛地呲牙咧嘴,中國將更如何對待此犬與其後面放縱它的主人?中國如果直接與後面主人衝突,不但主人本人比中國更強壯,有武器,非中國力能所及,而且猛犬更為了護主與受主人之催動,必全力攻擊中國而可直接咬食中國而得大餐,主人與猛犬必同時全力攻擊中國,則中國危矣。中國唯一擊敗此主犬合作對我之困局,唯有堅決制服此惡犬,使其不敢冒然再進,或鳴鳴哀鳴而止;此時,也唯有此時,與我並無必斗至你死我活之此犬主人方能與我平等相處,關係正常化了,如此犬仍然依附其主人,則主人必將其拴住,不能再對我呲牙了。只有擊敗父子孫戰略中子輩的國家,至少使其不敢挑釁中國,不再是美國對付中國的鷹犬,而變成中立的國家,或傾向於中國的國家,亦即美國東亞父子孫戰略不存在了,中美才能成為平等相處的國家。
六、兩岸和平統一之契機
筆者多年來以台灣為美國東亞父子孫戰略中孫之地位,美國以之作為遏制中國之直接切入點。如今兩岸形勢,已進入和平發展的階段。未來兩岸關係,是由和平發展,走向和平統一,還是長期拖延,走入實質的和平獨立?於此筆者分析美國將如何對待此孫的地位。
(一)海峽兩岸之經貿、旅遊、投資等等關係已極為密切,台灣對大陸是出超,得利甚大。三通已經開始,今天更已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一片和平發展之局面正在進一步展開。然而島內民調,自認為是中國人,希望兩岸統一的人卻不增加,甚至比前更為減少。這是個最明確的指標,證明經貿往來,並非是直接導致和平統一的動力,那麼它的動力是什麼?從那裡獲得?
(二)美國與台灣的實質關係,就是售武的關係。一九七九年初中美建交後,美國即通過一個「與台灣關係法」,作為它向台售武的根據,實際就是美國軍事支持台灣的一個最明確最穩定的政策規定。最近美國防部長談話稱:中國對美之售台武器不該有強烈反應,因為美國已行之幾十年,而並未影響中美兩國政治、經濟關係之發展,美國並將繼續售台武器,此為美國之國策,乃根據「與台灣關係法」(大意如此)。
筆者以為售武問題之根本在於美國對台售武幾十年並不影響中美關係之發展,亦即美國不需付出任何代價,則何樂而不為,去保住父子孫戰略的對中國之重要切入點,並與之保持此種軍事關係。
(三)美國對兩岸經貿發展,直接三通,以至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 等等之和平發展,似乎並不介意,亦可能無奈。美國幾十年來一貫干涉台灣事務,從第七艦隊巡航台灣海峽,到「與台灣關係法」,然而對兩岸和平發展並不反對,簽後並讚揚,其道理安在?筆者以為正如台灣民調顯示,經貿關係並不能直接產生和平統一的動力,故美國不必太介意,但絕對堅持軍售關係。
(四)兩岸和平統一最重要的動力應該是兩岸人民要產生民族與國家之認同感。此認同感可來自於學校與社會之教育,亦可來自政治軍事大事件,亦即經由戰略的洗禮中產生,如此則認同感更會迅速、直接、有力地產生。中國必須打破美國在東亞之遏制,在必遲早與日本(或是越南)之較量中,應強悍地,有智慧地與台灣產生共同體,一同完成歷史使命,這就是和平統一的動力來源。這次朝鮮半島的危機,似乎預示這種機會要逐漸來臨了。成功的要素,在於能主動地創造把握,而不是被動地消極應付,擊敗「父子孫戰略」之時,就是贏得台灣同胞尊敬歡呼,和平統一到來之日。〔全文完〕◆
社論
國際視窗
保衛釣魚台
台灣光復
美國與台灣
兩岸關係
課綱與台灣歷史
特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