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的新情勢
孫若怡
(元培科技大學教授兼共教會召集人暨通識中心主任)
敘利亞的新情勢
孫若怡
(元培科技大學教授兼共教會召集人暨通識中心主任)
5月25日,敘利亞發生了108人死、300餘人傷的「胡拉」(Houla)慘案,使原本就被西方媒體視為屠夫的巴夏爾‧阿賽德(Bashar al-Assad)總統,瞬間陷入多方圍剿的困境裡。英、美、德、法、西班牙、義大利與土耳其諸國,除聲稱敘利亞政府應為屠殺事件負責外,更於29日協調採取行動,驅逐敘利亞外交官;美國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更迫不急待地聲稱,巴夏爾必須去職,敘利亞政權應該轉移。
撲朔迷離的慘案與安南的「和平計畫」
3月16日,為了解決敘利亞持續了一年的危機,聯合國與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特使安南(Kofi Annan),乃提出「六點和平計畫」以為因應。其內容如下:1.開啟一具包容且以敘利亞人為主導的政治對話;2.在聯合國監督下各方切實停火;3.實行每天兩小時的人道主義傷員救治工作;4.保證記者在敘境內的行動自由;5.釋放被任意羈押者;6.保障民眾和平示威的權利。4月12日,敘國宣佈遵守安南的和平計畫,全面停火並從示威城市撤軍。4月21日,聯合國為充分執行落實和平計畫,在通過了安理會2043號決議後,向敘利亞派出由300名軍事觀察員及一定數量的民事人員,以三個月的時間,負責監督敘利亞各方停火的維和任務。但不可諱言的是「六點和平計畫」能否徹底執行,關鍵在提供武器、資金和包庇恐怖組織的國家,是否願確實遵行該計畫。然而,儘管各方對該計畫均深表贊同,但敘利亞境內的衝突仍時有發生。由於「胡拉」慘案的死者,多為遭近距離射擊或砍殺的平民,人數眾多且以婦孺、小孩為主,故而立即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切。之後28、30日兩天,又分別於中部哈瑪(Hama)省的艾庫貝爾(Al-Kubeir)村與北部地方,再次爆發了屠殺事件。為此,美國媒體口徑一致地聲稱:安南的計畫已經死亡。6月4日,白宮發言人傑依‧卡尼指出:巴夏爾越早移交政權,敘利亞避免教派衝突的可能性越大;他還更進一步呼籲:國際社會應聯合起來,施壓並孤立敘利亞政府。同一天敘利亞反對派發言人亦發表聲明:不再遵守和平計畫,要對政府軍展開攻擊。而早在前一天,反抗軍就已經在大馬士革郊區、霍姆斯、德拉、與易得利普等不同省分,展開了所謂「自衛行動」,打死了至少80名政府軍官兵,成為安南和平計畫實施以來最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事件。
「胡拉」及「哈瑪」慘案,雖經聯合國敘利亞監督團(UNSMIS)的調查,到底是敘利亞政府所為抑或有心人的嫁禍之舉?事過半月仍真相未明。不過,在真相未明之際,敘利亞政府卻被指責為兇手。
5月25日晚間,號稱「自由軍」的敘利亞反抗軍,首先發表聲明指責政府軍製造了屠殺案。26日,當聯合國監督團前往胡拉地區調查時,為一群憤怒的人團團圍住,他們除指控政府軍的暴行外,並高呼「向自由軍致敬」等口號。29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發言人科爾維爾在日內瓦舉行記者會時指出,根據受訪問的當地目擊者和生還者所言,大部份受害者是被「夏比哈」(Shabiha)民兵處決的。「夏比哈」建於1975年,翻譯成中文就是「幽靈」、「鬼魅」;是一支屬於什葉派分支阿拉維派的敘利亞民兵。英國《每日郵報》聲稱,這群「幽靈」民兵總是身穿黑衣、著戰鬥褲,手拿AK-47突擊步槍與大刀深入村落,每天收取約六千台幣酬勞,盡幫敘利亞政府幹些骯髒勾當。其典型手法,就是在政府軍停止炮擊後衝進村落,四處找尋婦孺,再近距離割喉或槍殺;其任務就是「恐嚇平民,實行種族清洗。」
若就實際進程而言,一旦「六點和平計畫」要切實執行,國際社會就必須明確遵守禁止對敘利亞內部一方的武裝支持。同時,外在勢力的分化宣傳活動也須徹底禁止,以便使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能坐下來進行實質的談判。這對仍有七成支持率的敘利亞政府而言,為了有效解決內部的叛亂與衝突問題,自然極願意竭力配合,實在沒有必要遂行刻意破壞計畫實施的舉動。
其次,自2011年3月23日爆發第一次反政府遊行抗議活動後,以胡拉鎮為中心的四個城鎮,除了少數什葉派人的居住村落外,都成為「自由軍」控制下的地區。政府軍在該區外圍,設立了七個檢查站與一個軍事安全站,作為安全隔離的界標。要殺死殺傷四百多人且全身而退,實在不是少數人在短時間內能完成的行動;若真是政府軍所為,何以不見俘虜與近距離對抗的痕跡?況且,政府當局怎麼會希望在安南訪問的前夕,發生屠殺案為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困擾?而邏輯上合理的推論則是,激進的反對派反而有充分的理由,於安南訪敘的前夕製造駭人聽聞的事件,藉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以便給敘利亞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如此既可表明「六點和平計畫」之無效,又可為對敘利亞採取軍事打擊行動覓得口實,就真可謂一石二鳥之計了。
5月31日,敘利亞政府胡拉屠殺案司法調查委員會舉行記者會,主席卡西姆‧蘇萊曼和外交部新聞發言人馬克迪西公佈調查結果,指出調查委員會初步調查顯示,「所有死者均是用槍支或利器,近距離殺害而非炮擊致死。……,遭到殺害的家庭都是政府的支持者,恐怖分子要求他們上街遊行、拿起武器,遭到拒絕後將其殺害。大約有600名至800名武裝分子製造了這起屠殺事件。」蘇萊曼並進一步說:屠殺是由來自胡拉地區以外的「恐怖分子」所為,他們在對一些家庭進行屠殺的同時也襲擊了安全站,而安全部隊始終沒有進入屠殺現場。此外,屍體中還有很多屬於武裝分子,他們是在與政府軍的交火中被打死。他認為,這次慘案的目的旨在報復,首要目標是敘利亞人民議會議員阿卜杜-穆阿提的親屬,之後殺戮擴大到其他家庭。
6月1日,當胡拉事件還正在進行調查的情況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卻在日內瓦舉行關於「敘利亞人權狀況惡化和胡拉鎮屠殺」的特別會議,表決通過了美國、土耳其和卡達提交的決議草案,將事件責任推給敘利亞政府和親政府的民兵。俄羅斯、古巴、中國投了反對票,厄瓜多爾和烏干達投了棄權票。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指一些國家不等聯合國敘利亞監督團的工作完成,就快速確定責任人,企圖以此向安理會施壓。這些國家欲利用胡拉屠殺事件為自身利益服務,並破壞安南和平計畫的用心昭然若揭。6月7日,俄國外交部發言人魯卡希維奇(Alexander Lukashevich)也說:「毫無疑問,若干勢力正利用最殘酷與邪惡的挑釁行動,來破壞安南的計畫。」
為什麼要破壞安南的計畫,恨不得安南計畫失敗?就內部而言,反對派唯一目標是奪取權力,這唯有剷除巴夏爾政權方能達成。就至於外部情況而言,唯有巴夏爾政權垮掉,方能切斷伊朗與敘利亞的聯盟關係;伊朗之患遠在敘利亞之上,美國豈能容得巴夏爾的存在,故唯有聯合阿拉伯遜尼派國家將其推翻。因此,他們恨不得安南計畫失敗,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此一來,開戰似乎成為解決問題的必須之路?
滑向內戰:代理人的戰爭
6月13日,聯合國負責維和行動的副秘書長拉索斯(Herve Ladsous)聲稱敘利亞已陷入「全面內戰」,雖然聯合國隨即發表正式聲明,否定了他的說法。不過,卻也可以看得出內戰是各方角力的焦點,一旦內戰真正爆發也必然打的是一場代理人的戰爭。拉索斯原為法國外交官,半年前為聯合國必秘書長潘基文延攬,他的觀點其實正代表了西方國家心之所向。只是若敘利亞真陷入內戰,不是正說明自4月12日簽訂為期三個月的停火協議與安南的「六點和平計畫」,已然徹底失敗了嗎?
自6月以來,美國就在各種不同的場合,指控俄國賣給敘利亞攻擊型直升機等各項武器;1日,國務卿希拉蕊訪問挪威時表示,根據美國瞭解,俄羅斯定期向敘國政府供應武器,且至少已經持續了一年時間。英國外相海格則表示,若敘利亞進入1990年代波士尼亞式的內戰,英國必須派兵到敘利亞,若目前聯合國提議的停火計畫失敗,英國就必須「大幅增加我們對(敘利亞)反對派的支援」。
「敘利亞危機」是西方一手炮製的危機,歐美等國再欲藉人道無力和平無解,進而推動「政權更迭」之心明矣。
針對美國關於俄羅斯向敘政府提供武器的指責,重新就任總統的普京在外交上展現了他的立場與部署。他未參加八大工業國的高峰會議,而逕自訪問了德、法兩國,並到中國出席上合會議。
6月1日,他以一天時間對德、法進行訪問,這是普京第三次就任俄總統後,首次國外之行中除白俄羅斯之外的重要兩站,而與歐洲國家協調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無疑是此次歐洲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在與德國總理梅克爾談判後,他於隨後的新聞發佈會上明確指出:「俄羅斯不會向敘利亞供應可能被用於該國國內衝突的武器」。6月3日,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在介紹普京德法之行成果時表示,在巴黎和柏林的會談中,俄方都將調解敘利亞問題視作優先問題,並最終就如何影響己方在敘利亞的夥伴與德法達成共識。烏沙科夫進一步指出:「訪問期間無論在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還是非公開的會談過程中,巴黎的立場看起來更為平衡了。……普京在會談中明確表示,安南計畫的流產、伊拉克或利比亞模式的重演,會破壞整個地區的局勢,其後果可怕,無法預知。另外,普京也認為,試圖對敘危機進行外部干涉是不允許的。因此,俄方堅持認為必須更謹慎地對待敘利亞局勢。……只有通過建立國內對話,才能緩和敘利亞危機。」
上海合作組織第12次成員國元首理事會議,6至7日一連兩天在北京舉行,會議尾聲發佈聲明,主張「透過政治對話為敘利亞問題找出和平解決辦法」;並表達了會員國反對以軍事干預該地區事務,強迫「移交權力」或使用單方面武力制裁的想法。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心想拔除「邪惡的軸心」敘利亞與伊朗兩國,以確保其在中東的絕對戰略優勢;因為,唯有這樣才能「徹底改變該地區的局面」。然而,這個激切的戰術作為無疑地激化了美、俄兩國間的對峙。敘利亞和伊朗是俄羅斯在中東為數不多的盟友;除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是俄國境外唯一的軍事基地外,也是俄重要的貿易夥伴。近年來雙方簽訂的軍事合同估計價值40億美元。僅2010年,敘方就購買了7億美元的俄國軍火。莫斯科剛剛同意向大馬士革出售36架雅克-130教練機,總價5.5億美元。俄對敘經濟總投資額接近200億美元。美國已把俄羅斯逼至死角,如果此時放棄敘利亞,那將進一步削弱伊朗的力量,屆時俄羅斯在中東將徹底喪失其影響力。
另一方面,一旦巴沙爾倒台,等於切斷了伊朗對中東地區加諸影響力的管道。黎巴嫩真主黨和加沙地帶的哈馬斯兩個團體,長期以來透過敘利亞,接受伊朗軍事、經濟和後勤的支援。一如立定的骨牌一倒全倒,因此俄國明確的指出,從未考慮過「敘利亞政權的輪替問題」。
隨著突尼斯、埃及、伊拉克、利比亞等國家舊政權的瓦解,中東、北非地區非但沒有得到和平,反而陷入了更大的動盪與災難當中,幾乎無日沒有自殺炸彈的襲擊,真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也說明了美國「民主化中東」政策的盲點。更有進者,利比亞政權的更迭還加上外力藉聯合國之手直接干涉,以沒有「人權與民主」為藉口,藉外力改變既有政權的做法,這基本上已完全顛覆了自西發裡亞條約訂定以來所建立的國際秩序。這正是中、俄兩國為何堅持所有各方,應該唯有真正秉持人道關懷,切實執行安南的「六點和平計畫」、及聯合國有關敘利亞的決議案,才是終結敘利亞暴力的最佳方法的原因。況且,敘利亞問題比想像中的複雜許多;它牽涉了伊斯蘭宗教中什葉派與遜尼派信仰的衝突,伊斯蘭世界中阿拉伯人、波斯人與土耳其人領導權的爭奪,政治權力與資源的攘奪,反西方帝國主義與親西方勢力的抗衡……等等,牽一髮而動全身,能不慎哉。政客如果短視近利,一旦開戰必然血流成河,冤冤相報,那將是人類共同的悲劇!◆
社論
國際視窗
中國崛起與中國文化
主體與台灣教育
林毅夫及其家書
民進黨主席選舉
李登輝與兩岸
海峽短評
編後